荷蘭萊頓大學博士鄭維中,深入荷蘭文、中文史料研究,
超越民族國家史觀、陸上帝國疆界,
以世界史角度,看見十七世紀東亞海上的無國家空間,與其中的行動者。
這段歷史與台灣早期歷史關係密切,
本書在世界海洋史中看見台灣,是了解早期台灣史的必讀之作。
《決戰熱蘭遮》作者歐陽泰:「這是攸關早期台灣歷史最重要的書之一。」
十六、七世紀,荷蘭、西班牙、葡萄牙在東方競爭貿易。陸地上的大明帝國衰弱,原有朝貢經濟體系搖搖欲墜。而日本則剛結束戰國時代,無論是豐臣秀吉或是德川幕府,都在全新的貿易機會中,得到了嶄新的世界觀,渴望脫離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經濟體系,自行建立對外貿易關係。
在這片競逐的海洋上,曾有一群福建人,在多方勢力間生存並獲取最大利益。鄭芝龍、鄭成功、鄭經的鄭氏家族即是其中代表。他們活躍在跨國的空間之中,能使用多種語言,遠比明帝國的官員擁有更多對外經驗。他們曾先後是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明帝國的傭兵,也曾扮演荷蘭人與中國生意的中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關係有時合作,有時競爭。他們的商業路線曾經遠達菲律賓、暹羅、日本,使得福建安海一度成為東亞貿易的重要節點。他們的思維遠遠超越帝國官員與文人的眼界,更非反清復明、忠君愛國等標籤所能說明。
這個海上集團的興起與消失,不屬於任何一國的國史,必須從世界史的角度理解。
本書重返十七世紀東亞海域,呈現這個跨國空間風雲詭譎的歷史動態:
‧中國為中心的東亞朝貢體系,為何遭遇挑戰?
‧豐臣秀吉為何攻打朝鮮?德川幕府如何計劃發展自己為中心的世界體系?
‧荷蘭、西班牙、葡萄牙,歐洲勢力如何在東亞海域上競爭?
‧福建商人集團如何加入歐洲越洋貿易?如何和中華陸地政權互動?
‧滿人進逼之下,鄭芝龍為何曾盤算福建獨立?最後又為何降清?
‧臺灣如何被織進世界的網,海上傭兵集團如何影響臺灣歷史?
1 有用 无善无恶 2021-02-14 10:58:47
这本书最大的作用是剥开了伟光正历史叙事的面纱。不是丑陋,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0 有用 Christoph 2021-05-26 04:41:46
研究郑氏集团的必读书目,大量运用荷兰史料可以说是补足了许多空白。大概唯一缺憾就是郑经的部分就写了两章有点虎头蛇尾了,所幸,杭行那本可以弥补。
0 有用 夹角沟管教 2021-01-02 17:39:27
近年来为数不多的郑家研究,竟然出翻译了
7 有用 Tuilindo 2021-06-17 22:11:19
郑氏家族、跨国贸易集团、“福建人的多国部队”,whatever……它的实力足以匹敌任何一个朝廷,但它的历史不属于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当谁想把这段历史据为己有,它会证明你的非法性;当谁想用这段历史映衬自己的辉煌,它会证明你只是白银洋流里的过眼云烟。与其说它是岸本美绪的 “边境新兴势力” 特殊样本,不如说它是国际资本逐渐溶解民族国家的预兆。
0 有用 DMC 2021-07-12 21:11:26
作者以鄭芝龍為起源,比對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與中文文獻,拼湊出17世紀東亞海洋史,鄭氏能成為海上一霸,過程遠比想像中要更曲折離奇。
0 有用 紫鸦 2023-02-19 21:11:10 广东
十七世纪波澜壮阔的海洋国际贸易和血雨腥风的东亚尤其是中国历史变迁,共同交织出的海上佣兵兴衰史。 (感觉晚明这些海上的故事,超级适合改编成流行文化)
0 有用 浮一大白 2022-09-30 04:01:56
历史的另一面,很有意义
1 有用 秋山雪見🍁 2022-04-05 20:31:48
该著作运用荷兰文史料,从新的视角展开了17世纪的东亚海域史脉络:福建沿海需要维持一支庞大的海上力量防守,乡绅通过海上佣兵合作,允许其垄断海上贸易收益,赋予其高度自主权“防御性独占”,维护沿海秩序,也为郑氏的崛起创造了条件。海上佣兵消失则是郑氏垮台后海上威胁的消失使清廷开放贸易使其军费与独占贸易收益脱钩的结果。总体来说,本书是17世纪东亚海域研究领域不错的专著。
1 有用 栗子有毒 2022-02-19 11:33:06
有点失望
1 有用 Sotang 2021-10-06 22:29:38
閱於2021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