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很有意思,很适合对博物学感兴趣的普通人,兼及了科学性与可读性的科普,里面很多拍摄的植物解剖图,图注也讲解非常详细,很容易读下去。
单单是前言后记便已足够感动。
很有意思
【亮点】小问题认真思考认真解读。到底是植物选择环境还是环境成就植物,作者用进化论的观点详细讲解 【内容】植物的智慧从几个不同层面出发,比如环境,植物的种子,叶子等呈现出来的智慧。 【备注】图书馆借来两个月没看完,拖延症,如果有机会一定认真重读。
太有趣了
之前替老师开会见过马老师一次,人是风趣幽默接地气,看这书也是如此,没有什么大而空泛的概论,一篇一句都着眼于具体的植物,学的到,看得着,真的舒服。今天下午遛狗观察到的闭锁花刚还在疑惑,晚上翻书就得了解,何其幸也
老先生的学识和学术精神令人赞叹。但是就书本身来说,还是有些不如人意之处…1. 照片清晰度不高,还不如印得小一点看起来更舒服,读起来也不那么费力气(物理);2. 反复强调有时候就成了内容重复、冗余;3. 部分内容细节(比如某些物种的分类分类)过时了 语言风格上比较“老”hhhhhhhh跟年轻人写的科普已经不是一个画风了,但是还是学到了新知识!
在《植物的智慧》的书封上写着:“树叶总比一本书更厚实更深刻更新鲜”。可是如果没有这本书,我又如何能够了解树叶的深刻、厚重和新鲜呢?我看能到的只是它们在城市里兀自生长又凋零,根本无法知晓它们的智慧。
通过讲解植物的故事,引导读者从植物学的角度思考问题,认识和了解植物的智慧以及它们的生态价值。
五星推荐。了解植物的入门好书,内容深入浅出易读易懂,配以微距摄影图片,可谓完美。这本书的信息量大,植物不为人知的“智慧”,随处可见。原来平时用高压锅煮的绿豆粥里偶尔遇到的煮不烂的豆子是植物的生存策略,是它给自己准备的“诺亚方舟”。
想起惠特曼的诗句: “我相信一片草叶不亚于行天的星星, 一只蚂蚁、一粒沙子和一个鹪鹩蛋同样完美, 雨蛙是造物主的一件杰作, 匍匐蔓延的黑草莓能够装饰天国的宫殿……” 每一花每一草的分量都不比人类轻。人类的智慧与植物的智慧都只是“适者生存”的产物。
得到听书 1. 作为自然界中最主要的生产者,植物供给了生态系统中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是人类得以存续、文明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植物没有生存的智慧,那我们今天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2. 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极强,不管是多极端的环境,严寒或是酷暑,干旱或是潮湿,它们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在适应环境中体现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顽强智慧。 3. 植物避免近亲繁殖,最直接的策略是分化出雌雄异株,也就是植物分化出性别,某些植株只开雄花,另一些植株只开雌花,通过这种两性分化的策略,植物就能完全避免自花传粉。
除了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植物知识以外,我更看到了一位植物学家或者说真正的学者的样子。
感谢教授的采样以及科普,老先生的前言和后记都超级真诚,好玩的各种植物小知识,收益颇深
科普书这般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实属难得,5⭐️!
马炜梁老师的书不用多说什么了!丰富的经历、科学知识内容、精美细致的图片都在书里体现了。
骆驼刺:地面40-50厘米,地下最深可达15米。
9/10:真的很放下身段的科普书,感觉会很适合小孩子阅读诶,我是科学盲我是小孩子;自然博物真的好有趣
这本不好读,挺专业的。断断续续看了两年多,是可以当工具书的存在。
很好看,插图充足,老人家文笔朴实有趣。
> 植物的“智慧”
7 有用 沈书枝 2021-08-22 10:15:26
很有意思,很适合对博物学感兴趣的普通人,兼及了科学性与可读性的科普,里面很多拍摄的植物解剖图,图注也讲解非常详细,很容易读下去。
1 有用 武文博 2024-12-31 23:49:47 天津
单单是前言后记便已足够感动。
0 有用 小行星七号 2022-03-20 14:20:27
很有意思
1 有用 Starrynight 2022-02-13 21:05:35
【亮点】小问题认真思考认真解读。到底是植物选择环境还是环境成就植物,作者用进化论的观点详细讲解 【内容】植物的智慧从几个不同层面出发,比如环境,植物的种子,叶子等呈现出来的智慧。 【备注】图书馆借来两个月没看完,拖延症,如果有机会一定认真重读。
0 有用 嘻嘻 2022-02-20 01:12:02
太有趣了
0 有用 熊猫箫迢-VESCA 2021-10-17 21:42:37
之前替老师开会见过马老师一次,人是风趣幽默接地气,看这书也是如此,没有什么大而空泛的概论,一篇一句都着眼于具体的植物,学的到,看得着,真的舒服。今天下午遛狗观察到的闭锁花刚还在疑惑,晚上翻书就得了解,何其幸也
0 有用 momo(禁言中) 2022-01-21 09:03:07
老先生的学识和学术精神令人赞叹。但是就书本身来说,还是有些不如人意之处…1. 照片清晰度不高,还不如印得小一点看起来更舒服,读起来也不那么费力气(物理);2. 反复强调有时候就成了内容重复、冗余;3. 部分内容细节(比如某些物种的分类分类)过时了 语言风格上比较“老”hhhhhhhh跟年轻人写的科普已经不是一个画风了,但是还是学到了新知识!
1 有用 吴斯末 2022-11-08 19:32:06 湖南
在《植物的智慧》的书封上写着:“树叶总比一本书更厚实更深刻更新鲜”。可是如果没有这本书,我又如何能够了解树叶的深刻、厚重和新鲜呢?我看能到的只是它们在城市里兀自生长又凋零,根本无法知晓它们的智慧。
0 有用 晓逢 2022-11-23 15:16:05 广西
通过讲解植物的故事,引导读者从植物学的角度思考问题,认识和了解植物的智慧以及它们的生态价值。
0 有用 碧月清风 2022-11-21 20:04:58 辽宁
五星推荐。了解植物的入门好书,内容深入浅出易读易懂,配以微距摄影图片,可谓完美。这本书的信息量大,植物不为人知的“智慧”,随处可见。原来平时用高压锅煮的绿豆粥里偶尔遇到的煮不烂的豆子是植物的生存策略,是它给自己准备的“诺亚方舟”。
0 有用 AL288-1 2022-09-28 17:24:47 广东
想起惠特曼的诗句: “我相信一片草叶不亚于行天的星星, 一只蚂蚁、一粒沙子和一个鹪鹩蛋同样完美, 雨蛙是造物主的一件杰作, 匍匐蔓延的黑草莓能够装饰天国的宫殿……” 每一花每一草的分量都不比人类轻。人类的智慧与植物的智慧都只是“适者生存”的产物。
0 有用 Jimmy47 2022-10-05 08:05:25 黑龙江
得到听书 1. 作为自然界中最主要的生产者,植物供给了生态系统中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是人类得以存续、文明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植物没有生存的智慧,那我们今天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2. 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极强,不管是多极端的环境,严寒或是酷暑,干旱或是潮湿,它们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在适应环境中体现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顽强智慧。 3. 植物避免近亲繁殖,最直接的策略是分化出雌雄异株,也就是植物分化出性别,某些植株只开雄花,另一些植株只开雌花,通过这种两性分化的策略,植物就能完全避免自花传粉。
0 有用 橡皮章鱼 2022-04-30 22:10:03
除了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植物知识以外,我更看到了一位植物学家或者说真正的学者的样子。
0 有用 没头脑也不高兴 2022-04-25 19:58:07
感谢教授的采样以及科普,老先生的前言和后记都超级真诚,好玩的各种植物小知识,收益颇深
0 有用 20c Pyrus 2022-12-06 04:23:19 重庆
科普书这般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实属难得,5⭐️!
1 有用 👻iplll 2022-12-18 01:32:06 北京
马炜梁老师的书不用多说什么了!丰富的经历、科学知识内容、精美细致的图片都在书里体现了。
1 有用 文兴 2022-04-07 16:19:43
骆驼刺:地面40-50厘米,地下最深可达15米。
0 有用 最近喜欢灰蓝 2022-04-18 13:10:32
9/10:真的很放下身段的科普书,感觉会很适合小孩子阅读诶,我是科学盲我是小孩子;自然博物真的好有趣
0 有用 汤团 2023-12-23 12:27:29 浙江
这本不好读,挺专业的。断断续续看了两年多,是可以当工具书的存在。
0 有用 Amoonapple 2024-02-26 19:08:44 北京
很好看,插图充足,老人家文笔朴实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