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后浪丨广东旅游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原作名: K.O. à Tel Aviv
译者: 张琦
出版年: 2021-2-1
页数: 272
定价: 13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后浪漫
ISBN: 9787557023362
内容简介 · · · · · ·
“我们的生活是一部讽刺喜剧。”
※以色列国宝级漫画家阿萨夫•哈努卡首部自传漫画合集
※《鼠族》后又一惊艳世界的犹太作者漫画,英、法、美、西班牙等多国争相引进
※现实主义者的另类创作,254个日常片段,一场270页的视觉盛宴
※揭开以色列的神秘面纱,还原当代都市人的真实生活
------
◎ 编辑推荐
🎪“他一幅画包含的信息量堪比一本书!”
本书是以色列著名插画师、漫画家阿萨夫·哈努卡的首部自传漫画作品集。同为犹太漫画家,哈努卡作为《鼠族》作者阿特·施皮尔格尔曼的“接班人”,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又一股犹太漫画狂潮。
其代表作《现实主义者》集插画与短篇漫画于一身,最早来源于哈努卡在以色列报纸The Calcalist上的每周创作,以其另类、有时甚至超现实的幽默来记录他所在城市——特拉维夫的日常生活。
作者融合墨比斯、罗伯特·克鲁伯的绘画风格,以纯粹且精妙绝...
“我们的生活是一部讽刺喜剧。”
※以色列国宝级漫画家阿萨夫•哈努卡首部自传漫画合集
※《鼠族》后又一惊艳世界的犹太作者漫画,英、法、美、西班牙等多国争相引进
※现实主义者的另类创作,254个日常片段,一场270页的视觉盛宴
※揭开以色列的神秘面纱,还原当代都市人的真实生活
------
◎ 编辑推荐
🎪“他一幅画包含的信息量堪比一本书!”
本书是以色列著名插画师、漫画家阿萨夫·哈努卡的首部自传漫画作品集。同为犹太漫画家,哈努卡作为《鼠族》作者阿特·施皮尔格尔曼的“接班人”,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又一股犹太漫画狂潮。
其代表作《现实主义者》集插画与短篇漫画于一身,最早来源于哈努卡在以色列报纸The Calcalist上的每周创作,以其另类、有时甚至超现实的幽默来记录他所在城市——特拉维夫的日常生活。
作者融合墨比斯、罗伯特·克鲁伯的绘画风格,以纯粹且精妙绝伦的图像和极少的文字,戏剧化地展现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时而趣味十足、时而苦中作乐,但都令人上瘾!
2015 年入选安古兰国际漫画节,2016 年获艾斯纳奖最佳引进作品奖,从法国、美国、英国再到韩国,《现实主义者》被多国争相引进,在各大网站上均是好评连连,更有读者曾言“从头到尾读了几十遍,从来没有厌倦过!”
🤹♂️成年人生活不易,一本展示当代社畜生活图鉴的漫画样本
故事从房东突然决定卖房开始,哈努卡一家不得不被迫搬离出租屋,面对铺天盖地的租房信息却找不到一间适合自己的……他是幻想破灭的平民,是缴械投降的丈夫,是怨恨气恼的一家之主,是焦虑不堪的父亲,是社交恐惧的普通人,也是自我怀疑的艺术家。有时候,变得现实并不是自愿选择,而是生活所迫。通览全书,灵感枯竭、房贷压力、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诸多问题在这本自传漫画中逐一呈现,尽显“现实主义”的本色。当然,生活中也不乏一些闪光的幸福瞬间,让人感叹即便辛苦,人间也依然值得。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
🎭通过漫画家之笔,了解极具神秘感的以色列文化
作为艺术家、丈夫、父亲以及一名普通的以色列公民,阿萨夫·哈努卡用时而离经叛道,时而超现实的幽默漫画记录着自己国家的日常生活。在书中,哈努卡一家居住的特拉维夫被描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大都市,诸多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生活习俗足以让读者充分领略到以色列充斥神秘感的生活环境。与“圣诞节”类似却没有圣诞老人的“光明节”,人人盛装打扮、上街狂欢的“普林节”,全天不许工作的犹太教重要节日“安息日”,全家人一边围坐在一起吃“逾越节晚餐”一边纪念犹太人在摩西的领导下成功逃离埃及的“逾越节”……在作者笔下,这些节日偶尔充满“磨难”,却无不妙趣横生,让读者们得以一窥犹太民族的独特文化。
💣战火连天的国度,流淌不息的生活
在以色列生活,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就是“战争”。哈努卡善于以一种幽默又感性的手法使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无情与残酷。危机感似乎充斥每个以色列人的内心:哈努卡儿子的小学同学一家要搬到波士顿住两年,不再回到这所小学了;几个好友打算把公司迁往中国,直到局势稳定了再回来;同事举家奔赴柏林;姐夫提议作者一家去澳大利亚投奔他,至少能避一避“战争”,哪怕“战争”尚未爆发,危机感却在每个人心中蠢蠢欲动……逃生演习、时常发生的恐怖袭击、爆炸过后亲朋间的致电询问……对今天的国内读者来说难以想象的事情,却是作者“此时此刻”的日常。《现实主义者》恰似一扇窗户,读者得以透过它了解以色列这个遥远又陌生的国度的现实状况以及中东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
📕精装本极具收藏价值,可平摊的装订进一步提升阅读体验
本书几乎每一页都在讲述一个独立的小故事,妙趣横生又耐人寻味,可以平摊的装帧大大方便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沉浸在非凡的画面与幽默又不乏深刻的故事里。封面选用作者一幅流传甚广的插画作品,内封采用醒目的红色+书名压印,颇具冲击力。无论从内容还是从装帧上看,《现实主义者》都是漫画爱好者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本书。
◎ 内容简介
以色列著名漫画家、插画家阿萨夫·哈努卡的自传漫画合集。故事主角是一位幻想破灭的平民、缴械投降的丈夫、怨恨气恼的一家之主、自我怀疑的艺术家、形影不离而焦虑不堪的父亲……在这个时而战火连天的国度里,哈努卡一家人过着危机四伏的生活:人们嘴里不断提起战争,恐怖袭击随时可能发生,避难演习成为常态,新闻里播报的是哪里又发生了爆炸……但这些只是这部漫画的一小部分。更多时候,哈努卡一家的日子和普通家庭没什么分别,同样要面对债务危机、房东毁约、夫妻吵架、亲子关系等种种难题。哈努卡用一种难得的精妙视角打量这个世界,以非凡的图像创作将他的所思所想呈现了出来。
◎ 媒体推荐
“这些短故事往往就像梦境的闪回,是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射出的光芒。而它真正的力量就在于,成功地将讽刺与梦幻交织在了一起。”
——法国《读书》杂志
“妙不可言。”
——法国《世界报》旗下杂志《M》
“令人着迷、引人入胜的视觉按摩,向罗伯特•克鲁伯和墨比斯致敬。”
——法国著名综合文化杂志《电视全览》
作者简介 · · · · · ·
👨🎨阿萨夫·哈努卡(Asaf Hanuka)
以色列著名漫画家、插画家,生于1974 年,作品在法国、以色列、美国、英国和西班牙等国家出版。哈努卡的自传体漫画《现实主义者》2010年获插画家协会金奖,2015 年入选安古兰国际漫画节,2016 年获艾斯纳奖最佳引进作品奖;其参与制作的动画纪录片《和巴什尔跳华尔兹》曾获奥斯卡提名。作为一名插画师,哈努卡服务的对象包括耐克、滚石、《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等。目前阿萨夫 • 哈努卡在申卡工程与设计学院从事插画、漫画教学工作。其双胞胎哥哥托莫尔 • 哈努卡(Tomer Hanuka)也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插画师。
原文摘录 · · · · · ·
-
现实主义/太空探索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序号类型 名字 作者 《经济发展理论》 熊彼特 书书书书 《创新者的窘境》 克里斯坦森 《创新者的解答》 克里斯坦森 《创新者的基因》 克里斯坦森5书 《颠覆式创新》 克里斯坦森6书《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安迪格鲁夫7书 《精益创业》 埃里克菜斯 《物演通论》 王东岳 书《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 恩斯特迈尔 《好战略坏战路》 理德鲁梅尔特 书 《定位》 杰克特劳特12书 《失控 凯文凯利13书 《规模》 杰弗里・韦斯 《领导力与新科学》 马格丽特惠特利 《科学革命的结构》 托马斯库恩16书 《第二曲线》 查尔斯汉迪 《人类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21年读书清单 安迪格夫 书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精益创业》 埃里克菜斯 书 《物演通论》 王东岳 书《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 恩斯特迈尔10书 《好战略坏战略》 理查德鲁梅尔特 克特劳特 书 《定位》 书 《失控》 凯文凯利 杰弗里韦斯 13 书 《规模》 《领导力与新科学》 玛格丽特惠特利 《科学革命的结构》 托马斯库恩 书 查尔斯汉迪 16书 《第二曲线》 尤瓦尔赫拉利 书 《人类简史》 瓦尔赫拉利 18书 《未来简史》 《创造性破坏》 ... (查看原文)
丛书信息
喜欢读"现实主义者"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现实主义者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现实主义者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现实是想象组成的实体

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努力咬牙生活的现实主义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近读了一本来自后浪漫的漫画《现实主义者》,很有点意犹未尽。 其实我比较少看漫画,而这本《现实主义者》是真的让我有所感触,所以想要推荐给大家,清明假期可以在家翻一翻。 《现实主义者》的作者是以色列著名的漫画家、插画家阿萨夫•哈努卡,生于1974年,作品在法国、... (展开)
神选的子民,没什么不同
> 更多书评 6篇
-
后浪漫 (贵得有道理_(:з」∠)_)
“我讨厌别人碰我。多年来,我修炼出了忍耐机制,至少能让我在社交规则中幸存。如果是和某些人行贴面礼,那么耐受等级就又提高了一个梯度。而与多年未见的老友重逢,将会达到我所能承受的最高限度。” “我多想自己被密封的气囊包起来。我可以一直待在这个真空气囊里。” “晚上回到家的时候,我要把气囊脱下,挂在门厅里。如果可能的话,把我对现实的焦虑与恐惧也挂起来。然后我们共进晚餐。”2021-01-15 14:13 6人喜欢
-
只有核大战才能救人类,人类人口太多是万恶之源,只有核大战才能消灭地球上多出的人口。消灭多余的人口才能救人类。现在只有核战争才是消灭多余人口的可行性方案。核战争一能消灭多余的人口,二又能将那些好争夺的国家人员全部核武器干掉。使以后的人再也不敢争夺了。使核战争后的人类人口不再与自然其它生物失衡。也使核战争后的人类再也不敢这样争夺占有资源了。这样人类就还有希望健康生存下去。否则人类就只有病态的慢慢灭...
2021-04-10 11:40
-
占者辛苦,被占者不自由,这就是占有制:有一个案例说的就是因为老婆与别的男人相好,结果被自己老公所杀的事情,很显然这个男的是把老婆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般对待和保护着。不允许别的男人碰她,也不允许她碰别的男人。这就是占有思想。占有制害死人,共享多美好。占有思想害死人。占有者占得很辛苦,被占有者也生活得很不自由的被占有者所禁锢,这是双亏的愚蠢思想,占有制就是双亏制。共享才是双赢。共享才是智慧,占有就是...
2021-04-10 09:17
-
劳动论述二:前面我说了劳动是起源于人口发展数量太多而导致的自然资源紧缺。现在再说说导致劳动强度的加强因素,是什么使劳动人民的劳动强度不断加强的?是人养人即剥削者迫使劳动人民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强的,消灭劳动就是为消灭剥削和消灭人养人服务的,消灭劳动就是提倡人人去大自然中取食、享受美好大自然。消灭劳动必须先消灭多出的人口,人口太多是导致劳动的一个主要原因,消灭劳动也要消灭剥削的人养人现象。是人养人迫...
2021-04-09 21:26
劳动论述二:前面我说了劳动是起源于人口发展数量太多而导致的自然资源紧缺。现在再说说导致劳动强度的加强因素,是什么使劳动人民的劳动强度不断加强的?是人养人即剥削者迫使劳动人民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强的,消灭劳动就是为消灭剥削和消灭人养人服务的,消灭劳动就是提倡人人去大自然中取食、享受美好大自然。消灭劳动必须先消灭多出的人口,人口太多是导致劳动的一个主要原因,消灭劳动也要消灭剥削的人养人现象。是人养人迫使劳动强度的加强。想消灭劳动就不能破坏自然,因为自然越破坏,人类就越需要劳动才行,劳动是自然破坏的象征。消灭劳动对任何人都有好处。只有对任何人都有益处的理论才能统一全世界。我的理论是对所有人都有益处的理论。所以它一定能统一全世界。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人类必须少繁殖了。
回应 2021-04-09 21:26
-
只有核大战才能救人类,人类人口太多是万恶之源,只有核大战才能消灭地球上多出的人口。消灭多余的人口才能救人类。现在只有核战争才是消灭多余人口的可行性方案。核战争一能消灭多余的人口,二又能将那些好争夺的国家人员全部核武器干掉。使以后的人再也不敢争夺了。使核战争后的人类人口不再与自然其它生物失衡。也使核战争后的人类再也不敢这样争夺占有资源了。这样人类就还有希望健康生存下去。否则人类就只有病态的慢慢灭...
2021-04-10 11:40
-
占者辛苦,被占者不自由,这就是占有制:有一个案例说的就是因为老婆与别的男人相好,结果被自己老公所杀的事情,很显然这个男的是把老婆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般对待和保护着。不允许别的男人碰她,也不允许她碰别的男人。这就是占有思想。占有制害死人,共享多美好。占有思想害死人。占有者占得很辛苦,被占有者也生活得很不自由的被占有者所禁锢,这是双亏的愚蠢思想,占有制就是双亏制。共享才是双赢。共享才是智慧,占有就是...
2021-04-10 09:17
-
劳动论述二:前面我说了劳动是起源于人口发展数量太多而导致的自然资源紧缺。现在再说说导致劳动强度的加强因素,是什么使劳动人民的劳动强度不断加强的?是人养人即剥削者迫使劳动人民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强的,消灭劳动就是为消灭剥削和消灭人养人服务的,消灭劳动就是提倡人人去大自然中取食、享受美好大自然。消灭劳动必须先消灭多出的人口,人口太多是导致劳动的一个主要原因,消灭劳动也要消灭剥削的人养人现象。是人养人迫...
2021-04-09 21:26
劳动论述二:前面我说了劳动是起源于人口发展数量太多而导致的自然资源紧缺。现在再说说导致劳动强度的加强因素,是什么使劳动人民的劳动强度不断加强的?是人养人即剥削者迫使劳动人民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强的,消灭劳动就是为消灭剥削和消灭人养人服务的,消灭劳动就是提倡人人去大自然中取食、享受美好大自然。消灭劳动必须先消灭多出的人口,人口太多是导致劳动的一个主要原因,消灭劳动也要消灭剥削的人养人现象。是人养人迫使劳动强度的加强。想消灭劳动就不能破坏自然,因为自然越破坏,人类就越需要劳动才行,劳动是自然破坏的象征。消灭劳动对任何人都有好处。只有对任何人都有益处的理论才能统一全世界。我的理论是对所有人都有益处的理论。所以它一定能统一全世界。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人类必须少繁殖了。
回应 2021-04-09 21:26
论坛 · · · · · ·
“从头到尾读了几十遍,从来没有厌倦过!”——《... | 来自后浪漫 | 4 回应 | 2021-03-25 |
中东的人和我们没有什么不同呢 | 来自呵呵宅 | 2021-03-16 | |
大家的第174页是空白吗? | 来自毛线理不乱 | 6 回应 | 2021-03-13 |
P31的《再见》一节是什么意思? | 来自海葵爸爸 | 3 回应 | 2021-03-11 |
? | 来自豆友233250501 | 2021-02-17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Archaia (2015)8.5分 1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现实主义者的评论:
feed: rss 2.0
43 有用 伊夏 2021-01-25
鲁迅评《儒林外史》时用了八个字:“戚而能谐,婉而多讽”。这八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这本书,或者这本书的作者阿萨夫。以色列式的独特幽默,对美国流行文化(特别是超级英雄一类)的反讽与解构,对日常生活荒谬瞬间的深思与重述……这位画家是用画笔写哲学剧的人,单页成文,也可前后呼应,从一格到六格到九格到十一格到不管几格的肆意表达,直画到你与他的脑洞一起超出现实,奔向无限。
14 有用 牧羊的水鬼 2021-01-27
需要一点点幽默,一点点自嘲,才能面对一个足够残酷的世界。如同结尾说的:“即使有上帝干预,故事还是在血泊中走向了结局。”
1 有用 碧落亦然 2021-02-23
很早之前就在社交平台看过阿萨夫的作品,封面这张“创意产出”和Facebook的点赞充血,两张都是很常就看到的,当时觉得有可能是作者画了发在社交平台的分享,很日常很感受性的东西,而我也相对来说是比较少接触到的以“美式漫画”画日常的作者(当时接触的漫画形式也很少,仅仅看了几张着就很狭隘地觉得这人是美国的吧?很少见这样画日常生活的)知道读完整本书才不得不感慨,作者的身份认同真是件痛苦的事情。而且其在法国... 很早之前就在社交平台看过阿萨夫的作品,封面这张“创意产出”和Facebook的点赞充血,两张都是很常就看到的,当时觉得有可能是作者画了发在社交平台的分享,很日常很感受性的东西,而我也相对来说是比较少接触到的以“美式漫画”画日常的作者(当时接触的漫画形式也很少,仅仅看了几张着就很狭隘地觉得这人是美国的吧?很少见这样画日常生活的)知道读完整本书才不得不感慨,作者的身份认同真是件痛苦的事情。而且其在法国的求学和喜欢美漫对其的影响在看书中也能更清晰和明白了。部分图查证了一下,分隔应该是作者在长期“连载”中分调整。但中文翻译字体在对话框中给人的感受确实和原图“手写字体”有差别(挑刺)。 (展开)
1 有用 宝木笑 2021-02-04
阿萨夫·哈努卡一直在努力做着一种解构,他将后工业时代个体的生存焦灼,解构成无数局部放大和艺术化的碎片,最终完成与读者内心的强烈共鸣。那些平凡的点滴,被他记录并加工,没有什么故意升华,也没有任何做作抒情,他只是从一个漫画家的角度,用漫画的方式,对此进行注解。就像《十万火急》中那位急着回家和孩子玩耍的父亲,在回到家门之前,被塑造成浑身中箭的顽强斗士,这是漫画的笔法,但内核还是普通人爱与辛劳的日常。现代... 阿萨夫·哈努卡一直在努力做着一种解构,他将后工业时代个体的生存焦灼,解构成无数局部放大和艺术化的碎片,最终完成与读者内心的强烈共鸣。那些平凡的点滴,被他记录并加工,没有什么故意升华,也没有任何做作抒情,他只是从一个漫画家的角度,用漫画的方式,对此进行注解。就像《十万火急》中那位急着回家和孩子玩耍的父亲,在回到家门之前,被塑造成浑身中箭的顽强斗士,这是漫画的笔法,但内核还是普通人爱与辛劳的日常。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类中心主义,阿萨夫·哈努卡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即坚守平凡人的日常。如果一定要归结阿萨夫·哈努卡成功的原因,也许我们可以称之为“庶民的胜利”——为普通人书写画卷,那画卷必然也将铸就己身的传奇。 (展开)
10 有用 虾米 2021-02-01
谁说现实主义者没有梦想?看看作者cos的那么多地球英雄吧,星光璀璨,阵容豪华,可是……怎么看上去那么可笑、那么悲催呢?秃顶、臃肿、腆起的肚子、眼镜上的抬头纹,和眼镜下的眼袋……这个只能在尘世中打滚的英雄,以最超现实的形象和想象指向了最为现实的日常议题:两个孩子的健康、一个自觉配不上的老婆、朝不保夕的钱包、工作上的瓶颈,以及以色列社会生活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防空警报和恐袭。在我看来,所有九格故事所... 谁说现实主义者没有梦想?看看作者cos的那么多地球英雄吧,星光璀璨,阵容豪华,可是……怎么看上去那么可笑、那么悲催呢?秃顶、臃肿、腆起的肚子、眼镜上的抬头纹,和眼镜下的眼袋……这个只能在尘世中打滚的英雄,以最超现实的形象和想象指向了最为现实的日常议题:两个孩子的健康、一个自觉配不上的老婆、朝不保夕的钱包、工作上的瓶颈,以及以色列社会生活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防空警报和恐袭。在我看来,所有九格故事所满载的焦虑可凝缩于136页的那张大幅单页漫画上:风雨飘摇的城市孤岛上,四十岁的中年男子奋力守护着惊慌失措的家人,脚下摇摇欲坠,手中是一把破成喇叭的伞——没错,这正是现实中的英雄,卑微,伟大。 (展开)
0 有用 薇羅尼卡 2021-04-10
充满了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而这些想象都生发于他平凡普通甚至有些压抑无聊的婚后生活,但同时家庭又是他幸福感与安全感的最大来源。尤其喜欢几个小长篇,让人赞叹作者的创造力。
0 有用 你再呵呵 2021-04-10
20210410
0 有用 已注销 2021-04-10
印刷的味道好刺鼻,作者的绘画功底确实不错,就是内容过于现实…对特拉维夫有了第一印象。
0 有用 阿__夏 2021-04-09
我11岁时第一次可以决定订阅刊物的种类时,我毅然选了《幽默大师》,一个16开本的月刊,每个月好几本刊物到的时候,我第一个拆开的一定是它。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找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非常欣喜的感觉。很久没有看过漫画了,之前并不了解作者,但是通过这本书也对他的家庭和成长轨迹有了很清晰的画像。随着创作的时间线,这个家庭他从有一个儿子,到又添一个女儿。作为一个职业漫画家,他始终为银行账户发愁,但是长期在家工作... 我11岁时第一次可以决定订阅刊物的种类时,我毅然选了《幽默大师》,一个16开本的月刊,每个月好几本刊物到的时候,我第一个拆开的一定是它。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找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非常欣喜的感觉。很久没有看过漫画了,之前并不了解作者,但是通过这本书也对他的家庭和成长轨迹有了很清晰的画像。随着创作的时间线,这个家庭他从有一个儿子,到又添一个女儿。作为一个职业漫画家,他始终为银行账户发愁,但是长期在家工作也让他对家务劳动和母职有着很透彻的认识。我很喜欢他对生活的观察,这本书阅读中也感受到了很多政治隐喻,是我即使不了解他们的国家和背景也可以感受到的滋味,而阿萨夫自己的特殊身份也增加了这份色彩。很久没有轻松又严肃的阅读一本书了,非常适合不想动脑子的时候读,有很多故事都非常精彩。 (展开)
0 有用 残残 2021-04-09
幽默和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