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十期(六月號)目次
【編輯室報告】灼熱 張清志
【劇照的聯想】再回外公家 朱天文
【瞬間的形成】質感探索(一) 羅智成
【淡水導覽】淡水教堂 余素君
【台北生活】原點 蔡淑玲
【短波】見經理和送毒粥 黃燦然
【只要黑白】給個角度 馮光遠
【專輯:完成與未完成的生命寫作 邱妙津】
一九九五年六月日記 邱妙津
如果要活著我就會活得比任何一個人都堅強、豐厚、有力量、勇敢。
如果必須死,我也要死得比任何人都自由、都歡樂、都乾脆、都意識清明。
生與死都是基於同一種對生命的熱愛,對生命的信念與價值。如果為了在我對生命的那份信仰或理想而死,不願活在一個我所不願意的人生及生命裡而死,儘管早夭,儘管犧牲了我更多的才華與美麗,然而之於我還是值得的,起碼捍衛了我所要的美麗生命及尊嚴,死也是在愛生。
早期習作十則 邱妙津
假面偶 邱妙津
創作構想 邱妙津
簡歷 邱妙津
作品簡介 邱妙津
邱妙津的死亡行動美學與書寫…… 周芬伶
生命與愛情的極致──再讀《蒙馬特遺書》 王丹
葬兔 張娟芬
十年前後 賴香吟
【國際文壇】等待野獸投票之際 阿瑪杜‧庫忽瑪(Ahmadou Kourouma)/文、林力雲/譯
【經濟學的故事】SARS和中華文化──再論文化的經濟觀察 熊秉元
【飛行台灣人】人類和他的神祇 胡晴舫
【文學原鄉】家在鳳山,錦連 蔡依伶
【過日子】市集 丘彥明
【映像館】在路上——我們的病與希望
星條旗下的蛋──公路電影的歷史
向虛無挑戰——公路電影精神
荒涼的浮標——公路電影符號
最公路的表達:《逍遙騎士》(Easy Rider)
公路生物──公路電影代表導演
機械時代的堂吉軻德——公路電影經典形象
非一般旅程──十五段最好的公路電影
【散文】逐花的人 沈花末
【超新星】瓶中的二野指戰員 滕天賜
【Mortorcycle-Gossip.com】
And words are all I have... 楊佳嫻
思慕微微 伊格言
【印刻書房:聚書脞談錄】倒在血泊中的筆耕者──耿濟之與三○年代作家 吳興文
【CEO生命閱讀】紫蝶振翅,生命無限躍昇──專訪明基亞太東南亞區總經理姚鴻州 田運良、林瑩華/採訪 蘇惠昭/文
【六月小說】夏日煙雲 駱以軍
【國際文壇動態】德國三大詩人聚會等六則
0 有用 巫 2011-04-30 19:10:18
我都不捨得一口氣讀完
4 有用 91.7 2011-08-02 12:07:53
五月遺書撐持著你我,也時常檢視我們的餘生啊。
0 有用 唐·葛朗台 2023-01-26 18:11:29 上海
《假面偶》真是一级棒,读过邱妙津的日记就知道,显然取材自她的自身经历,可谓用心血写成的文章了。
4 有用 vivi 2013-03-16 20:52:54
假面偶写得真不错,有想演的冲动。(嗯读的时候假想X是蔡灿得演~呃~)创作构想也很喜欢。纪念文字里P093说“用自己的死亡作为一种艺术创作…”这个说得略过分。张娟芬的葬兔其实几有意思但最后又没什么特别的结论。周芬伶的文章偏写作风格分析(参考赖香吟那期与赖的对话觉得周对文字的理解偏情感/初衷)。赖香吟那篇在《其后》中读过,再读觉得是一个过程,包括她收到邱的日记到出版,其实也是她自身的一个心理治疗过程;... 假面偶写得真不错,有想演的冲动。(嗯读的时候假想X是蔡灿得演~呃~)创作构想也很喜欢。纪念文字里P093说“用自己的死亡作为一种艺术创作…”这个说得略过分。张娟芬的葬兔其实几有意思但最后又没什么特别的结论。周芬伶的文章偏写作风格分析(参考赖香吟那期与赖的对话觉得周对文字的理解偏情感/初衷)。赖香吟那篇在《其后》中读过,再读觉得是一个过程,包括她收到邱的日记到出版,其实也是她自身的一个心理治疗过程;读《其后》真的很感动于她的成长和自治,《其后》即便完成也并非意味着完全治愈。公路电影专题也喜欢。 (展开)
6 有用 心猿 2010-01-04 09:42:09
我总是在想象你死亡的那一景,以利刃刺胸,好美、好悲烈,原谅我从审美来观照,你的死都快成了图腾,虽然那对你来说是一种完成。里面收录你一些照片,你的黛绿年华,封面这张摄于死前不久,脸上隐隐有一种痛楚,眼神空茫,像《奇遇》里女主那思想死亡的脸。 还看到了流放者王D的评论文字,有点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