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这本《冬至》是贾里宁的回忆录。
我的前半生潦倒跌宕,直到打倒“四人帮”后才过着正常人的日子,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领导下逐渐地进入了理智时代。邓小平的理论奠定了治国方针,反对过去的“假大空”,使我能静下心来写点我经历的往事。目的是想从这些真实的往事中得到一些教训,过去的一些极“左”路线造成的悲剧千万不能重演。
司马迁说过:“不虚美,不隐恶,千秋功过后人评。”我只希望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实事求是地、不夸大、不缩小、努力地做得文尽其实,原汤原汁地把它记录下来。
1935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丝绸纺织实业家的家庭。淞沪抗战中家业尽毁于战火,1938年随母到云南昆明寻找在航空队中任队长的父亲。随着父亲工作的变动,辗转于云南省蒙自、四川省叙永、重庆等地,最后落脚于贵州省贵阳。作者亲身经历过颠沛流离、残酷轰炸,也看惯了大后方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抗战胜利后,又陷入了物价飞涨、经济崩溃的悲惨境地。1949年以后,曾先后就读于贵阳市卫生学校和贵州省卫生厅检验班,毕业后分配到普定县人民医院,成为一个乡村医生;1957年错划为“右派”,一度被迫逃亡新疆,历尽了人间的冷暖,遭遇了“文革”中的悲剧、喜剧。“拨乱反正”后得到平反,重返医疗岗位。作者自小迷恋中外名著,从喜欢阅读发展到动手写作,文章散见于国内外报刊杂志。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 1人想读
订阅关于冬至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