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1949年后出版的孙了红侦探小说 (金侬珑)
- 1949年后出版的晚清民国侦探小说(整理本) (金侬珑)
- “温柔宇宙的核心” (喵拉夫司基)
- 推理小说待购 (豆友189551331)
- 推理小说 (黑色玫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博物院的秘密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老彭是個书脊党 2021-07-30 15:51:06
我敢打赌这本书最初书名应是《血纸人》而非现在。鲁平系列能够再版皆大欢喜。从内容上看,对卢布朗的亚森罗宾模仿痕迹很重,不过也做了本土化修改,上海十里洋场给这类侦探形象提供了很好的硬件基础。本书中短小说一共四篇,《眼镜会》倒是头次读到,这种别出心裁的悬疑小说应该算侠盗侦探的拿手好戏。《血纸人》精彩,一直都是鲁平系列里经典故事。推理倒不强,就是复仇故事和氛围渲染,还有悬疑感做的不错,最后或多或少来了点反... 我敢打赌这本书最初书名应是《血纸人》而非现在。鲁平系列能够再版皆大欢喜。从内容上看,对卢布朗的亚森罗宾模仿痕迹很重,不过也做了本土化修改,上海十里洋场给这类侦探形象提供了很好的硬件基础。本书中短小说一共四篇,《眼镜会》倒是头次读到,这种别出心裁的悬疑小说应该算侠盗侦探的拿手好戏。《血纸人》精彩,一直都是鲁平系列里经典故事。推理倒不强,就是复仇故事和氛围渲染,还有悬疑感做的不错,最后或多或少来了点反转。说明那时作者已经有意识的通过情节的出人意料来营造惊喜感。《博物院的秘密》倒没觉得有多好看,歇夫(首领)类似的翻译在他小说中屡见不鲜,洋泾浜英语如今只在装逼的外企里能看到。《乌鸦之画》还行,“找信”貌似可以算侦探小说一小分支。至于乌鸦是否有这特性,查了下没有确切说法。贝锡赖斯朋竟是巴兹尔·拉斯伯恩 (展开)
1 有用 fruitalex 2023-10-07 09:00:29 江苏
民国作者还真不太一样,语言风格也很有特色。悬疑还不错,虽然有些还是比较好猜的,不过毕竟也是近百年前的作品了,当时应该算很不错了。能从文中管窥民国风情,也算附加收获。比较喜欢《血纸人》,气氛渲染的很好,比现在很多恐怖悬疑强太多了。
0 有用 lmwdtzs 2022-04-05 23:39:42
比我预期的精彩很多,不过没看过亚森罗平系列,因此不知道模仿的痕迹有多少。单就故事而言,自然是血纸人最佳,故事优秀,反转不错,个人排行血纸人>眼镜会>乌鸦之画>博物院的秘密。 顺便,“夜是黑的,灯是青的,四下的环境是灰暗的。破桌子上,金是黄的,银是白的,纸币是花的,种种的颜色把窗外黑暗中的一双馋眼,映射成了红的。”这句真漂亮,本书的文笔很棒,希望现在写民国推理的好好学学。
1 有用 齐天大圣 2021-07-19 21:40:57
这本书是和“中国推理之父”程小青齐名的孙了红的作品,属于“侠盗鲁平”系列。中国的现代推理小说起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今正好一百余年。而且我发现,这一时期,正是欧美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 和武侠小说不同,中国的推理小说从来没有出现过明显的断层期。它始终在发展着。而且这些草创期的作品可以看出明显的上海及江浙地方特色,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 这本书的主角是一个神秘的帮派头子,他有点像怪盗二十面相,从来不... 这本书是和“中国推理之父”程小青齐名的孙了红的作品,属于“侠盗鲁平”系列。中国的现代推理小说起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今正好一百余年。而且我发现,这一时期,正是欧美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 和武侠小说不同,中国的推理小说从来没有出现过明显的断层期。它始终在发展着。而且这些草创期的作品可以看出明显的上海及江浙地方特色,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 这本书的主角是一个神秘的帮派头子,他有点像怪盗二十面相,从来不以真面目示人,也有点像亚森•鲁宾,处处和中国的福尔摩斯“霍桑”作对,甚至还冒充他。虽说是帮派分子,但他却从来不去欺压百姓,相反他还帮助他们屡破奇案,也是一位小偷式的侦探。 (展开)
0 有用 李小喵🐈 2023-08-30 14:04:52 北京
《眼镜会》,3分,故事转折不多,但是比较精巧。 《血纸人》,有3.5分,很对胃口的因果报应小故事,有传统评书的风采了,但是揭底之后的部分过于平直,女的又是恰巧嫁给王俊熙这个偶然性太高了。 《博物院的秘密》,又名《夜猎记》,由原作《白熊》扩写而来,原作只是一个简单的顺风车盗窃故事,为第一人称视角。而扩写的版本将悬疑氛围塑造得更充足,并且将整体的主旨转换到复杂的男女关系上来,这个问题几十年了仍然还是如... 《眼镜会》,3分,故事转折不多,但是比较精巧。 《血纸人》,有3.5分,很对胃口的因果报应小故事,有传统评书的风采了,但是揭底之后的部分过于平直,女的又是恰巧嫁给王俊熙这个偶然性太高了。 《博物院的秘密》,又名《夜猎记》,由原作《白熊》扩写而来,原作只是一个简单的顺风车盗窃故事,为第一人称视角。而扩写的版本将悬疑氛围塑造得更充足,并且将整体的主旨转换到复杂的男女关系上来,这个问题几十年了仍然还是如此,有4.5分。 《乌鸦之画》,又名《鸦鸣声》,比较工整的中篇,推理过程自然流畅,就是对手也太容易上当了,一个电话就能骗走……3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