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著作上、中、下三编分别从具体的微观作家作品研究,再到中观的问题,价值和空间呈现,再到下编的与影像世界的相互渗透影响,立体全面地呈现了契应着时代发展的学术演进路径。
这部自选集凝聚了作者十余年的学术心血,其探讨范围广泛,从作品解读、文学作品中的地域人文特质,到大众影视领域,再深入至现代文学启蒙意识的视觉维度等均有涉及。陈力君老师深入挖掘文学生活里的多元论题,同时紧紧围绕文学到影视的转换这一核心脉络,构建起全书逻辑分明的框架体系。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冲破当下鲁迅研究在史料及方法论层面的藩篱,竭力塑造出一个影像化的鲁迅形象,彰显视觉元素在鲁迅启蒙理念中的重要地位与独... 这部自选集凝聚了作者十余年的学术心血,其探讨范围广泛,从作品解读、文学作品中的地域人文特质,到大众影视领域,再深入至现代文学启蒙意识的视觉维度等均有涉及。陈力君老师深入挖掘文学生活里的多元论题,同时紧紧围绕文学到影视的转换这一核心脉络,构建起全书逻辑分明的框架体系。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冲破当下鲁迅研究在史料及方法论层面的藩篱,竭力塑造出一个影像化的鲁迅形象,彰显视觉元素在鲁迅启蒙理念中的重要地位与独特价值,让读者能以全新视角感受鲁迅思想的魅力与深度,为鲁迅研究领域注入了崭新活力,拓展了研究视野。 (展开)
比起《代言与立言》,这本书读来比较失望。这本书更大程度上是陈力君老师自己学术研究的发展脉络,有关视觉文化的研究可以说是由作家作品论转向影视批评的中介,但就这本书而言,其中对于视觉文化的理解略显浅薄,影视批评很有现当代的痕迹,说实话,论文的风格、行文说实话有点太老旧了(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有的论文本身就比较早)。期待即将出的关于鲁迅影像的书。
> 2人读过
> 4人想读
订阅关于参照,比照和映照——从文学到影视的转换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momo 2024-12-22 11:09:42 上海
这部自选集凝聚了作者十余年的学术心血,其探讨范围广泛,从作品解读、文学作品中的地域人文特质,到大众影视领域,再深入至现代文学启蒙意识的视觉维度等均有涉及。陈力君老师深入挖掘文学生活里的多元论题,同时紧紧围绕文学到影视的转换这一核心脉络,构建起全书逻辑分明的框架体系。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冲破当下鲁迅研究在史料及方法论层面的藩篱,竭力塑造出一个影像化的鲁迅形象,彰显视觉元素在鲁迅启蒙理念中的重要地位与独... 这部自选集凝聚了作者十余年的学术心血,其探讨范围广泛,从作品解读、文学作品中的地域人文特质,到大众影视领域,再深入至现代文学启蒙意识的视觉维度等均有涉及。陈力君老师深入挖掘文学生活里的多元论题,同时紧紧围绕文学到影视的转换这一核心脉络,构建起全书逻辑分明的框架体系。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冲破当下鲁迅研究在史料及方法论层面的藩篱,竭力塑造出一个影像化的鲁迅形象,彰显视觉元素在鲁迅启蒙理念中的重要地位与独特价值,让读者能以全新视角感受鲁迅思想的魅力与深度,为鲁迅研究领域注入了崭新活力,拓展了研究视野。 (展开)
0 有用 蔲槿 2024-07-15 23:55:51 浙江
比起《代言与立言》,这本书读来比较失望。这本书更大程度上是陈力君老师自己学术研究的发展脉络,有关视觉文化的研究可以说是由作家作品论转向影视批评的中介,但就这本书而言,其中对于视觉文化的理解略显浅薄,影视批评很有现当代的痕迹,说实话,论文的风格、行文说实话有点太老旧了(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有的论文本身就比较早)。期待即将出的关于鲁迅影像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