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纳钦(1970~ ),男,蒙古族。又名纳钦。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籍人。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1987-1991年在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学习,毕业后供职于民族出版社,历任助理编辑、编辑。自2000年攻读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2003年毕业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学术方向为蒙古族文学研究,主攻《格斯尔》史诗研究、纳·赛音朝克图(赛春嘎)研究、诗歌与民俗研究。已出版专著《口头叙事与村落传统》(2004)、《纳·赛音朝克图研究:人类学民俗学视野中的作家新阐释与研究词典》(蒙古文,2011),论文集《诗歌与民俗研究》(蒙古文,2011),主编学术资料《“格斯尔之乡”新格斯尔奇艺人:敖干巴特尔演唱的〈阿齐图.莫日根.格斯尔可汗〉史诗文本及研究》(蒙古文,2014)、《色拉西第一次演唱〈格斯尔·博格达传〉蟒古思故事文本整理与注释》(蒙古文,2015)。兼事文学创作并举,已有文集3部、舞台剧5部、歌词200余篇、其他文学作品150余篇面世。代表作为歌词集《蓝色的蒙古高原》(蒙古文、汉文,2011),诗集《边界的野羊》(蒙古文、汉文,2011),散文和小说集《巴林石》(蒙古文、汉文,2011)、音乐剧《狼与鹿》(2007)、《阿拉善传奇》(2013),歌舞剧《金枝衍庆》(2012)、《大辽礼赞》(2013)、舞剧《白骏马》(2014)、音乐剧《额尔古纳之恋》(2015)。作词歌曲《蓝色的蒙古高原》《佛心的阿妈》《爱的哈达》《五角枫之恋》《故乡》《吉祥的哈达》等广为传播,影响较大。荣获第四届“胡绳青年学术奖”(2006)、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础研究学者资助(2015—2019年)、“共和国五十年音乐”优秀作品奖(2000)、文化部第十四届文华音乐作品创作奖(2008)、内蒙古“五个一工程”奖(1999、2009)、全国第一届蒙古文网络文学奖(2011)、《中国蒙古学》杂志优秀论文奖(2014,十年十佳)等。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