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出版年: 2021-3
页数: 348
定价: 59.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新经典文库:余华作品
ISBN: 9787530221099
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
★时隔八年,余华全新长篇重磅归来!
◆人生就是自己的往事和他人的序章
时代的洪流推着每个人做出各自的选择。
这是一个荒蛮的年代,结束的尚未结束,开始的尚未开始。
◆我们总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作家那里,读到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自己的生活。假如文学中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我想可能就是这些。
——余华
★写《活着》的余华又回来了!这一回不止是时空上的突破
◆讲述南方小镇上各色人物的爱恨悲欢
颠沛起伏的人生故事牵引出军阀混战、匪祸泛滥的时代之殇
◆铺开一幅荡气回肠的时代画卷
在民间叙事中融入魔幻色彩,时空绵延,人物纷杂,情节跌宕
◆谱写一曲关于命运的荒诞史诗
细腻而宏大,舒畅而勇猛,夹杂着黑色幽默,道出生命的脆弱与柔韧
★ 余华亲自选定封面插画
◆封面插画来自当代艺术家张晓刚作品《失忆与记忆:男人》,风格独特,意蕴广远。
【内容简...
【编辑推荐】
★时隔八年,余华全新长篇重磅归来!
◆人生就是自己的往事和他人的序章
时代的洪流推着每个人做出各自的选择。
这是一个荒蛮的年代,结束的尚未结束,开始的尚未开始。
◆我们总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作家那里,读到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自己的生活。假如文学中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我想可能就是这些。
——余华
★写《活着》的余华又回来了!这一回不止是时空上的突破
◆讲述南方小镇上各色人物的爱恨悲欢
颠沛起伏的人生故事牵引出军阀混战、匪祸泛滥的时代之殇
◆铺开一幅荡气回肠的时代画卷
在民间叙事中融入魔幻色彩,时空绵延,人物纷杂,情节跌宕
◆谱写一曲关于命运的荒诞史诗
细腻而宏大,舒畅而勇猛,夹杂着黑色幽默,道出生命的脆弱与柔韧
★ 余华亲自选定封面插画
◆封面插画来自当代艺术家张晓刚作品《失忆与记忆:男人》,风格独特,意蕴广远。
【内容简介】
在溪镇人最初的印象里,林祥福是一个身上披戴雪花,头发和胡子遮住脸庞的男人,有着垂柳似的谦卑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哪怕后来成了万亩荡和木器社的主人,他身上的谦卑和沉默依旧没有变。他的过去和一座谜一样的城联系在了一起,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找一个不存在的地方。
他原本不属于这里,他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为了一个承诺他将自己连根拔起,漂泊至此。往后的日子,他见识过温暖赤诚的心,也见识过冰冷无情的血。最终他徒劳无获,但许多人的牵挂和眼泪都留在了他身上。
“文城在哪里?”
“总会有一个地方叫文城。”
作者简介 · · · · · ·
余华
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1960年4月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等。其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2014年)、塞尔维亚伊沃·安德里奇文学奖(2018年)、意大利波特利·拉特斯·格林扎纳文学奖(2018年)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哭泣是因为希望尚存,绝望反而让她平静。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63页 -
这是凄凉的一天,哭声和叹息声此起彼伏,还有一阵一阵寒风在呼啸。林祥福和小美被这凄凉之声所笼罩,也被昨夜的突发之事所迷乱,两人沉默不语,小美的织布机响了起来,林祥福呆坐在那里。后来林祥福起身走进自己的房间,躺到炕上,小美的织布机仍在响着,这似乎是她源源不断的言语,过了一会儿响声戛然终止,林祥福听到小美起身时凳子挪动的声响,小美的脚步声如履薄冰似的小心翼翼,走出屋门,走向另外的房间。 这个夜晚林祥福焦灼不安,屋顶上被雨雹砸出的窟窿向下流着月光,仿佛水柱似的晶莹闪耀。悲伤的村庄在黑夜里寂静下来,只有风声擦着屋檐飞翔在夜空里,这些嗖嗖远去的声响仿佛是鞭策之声,使林祥福起身走向小美的房间,他在穿过水柱般的月光时,抬头看到屋顶的窟窿上有着一片幽深的黑暗,丝丝的寒风向他袭来。他走出屋门,走到另一间屋子,来到小美炕前,借助月光看到裹着被子的小美侧身而睡,蜷缩的身体一动不动。林祥福迟疑片刻,在小美的身旁悄声躺下来,听着小美轻微均称的呼吸,他一点点扯过来小美身上的被子,盖到自己身上,这时候小美转过身来,一条鱼似的游到他的身上。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文城"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文城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69 条 )
-
长叹了一口气,合上了余华的新书《文城》 想起高一的时候,我一度痴迷余华先生的小说,从《活着》开始,到今天合上《文城》这前前后后大概六本,我忽然发现,在余华的这六本小说之中,都有着一种难以言明的疼痛,或许我可以尝试着将这些疼痛进行分类,尝试去建构出一个什么。 分类的思维模式,能不能从个体到群体的维度去分析?试试罢。 一、个体疼痛 在《文城》里,从林祥福千里寻妻不得,为救老友被杀,到小美后半生爱子而不... (1回应)
2021-10-27 23:15:09 25人喜欢
长叹了一口气,合上了余华的新书《文城》 想起高一的时候,我一度痴迷余华先生的小说,从《活着》开始,到今天合上《文城》这前前后后大概六本,我忽然发现,在余华的这六本小说之中,都有着一种难以言明的疼痛,或许我可以尝试着将这些疼痛进行分类,尝试去建构出一个什么。 分类的思维模式,能不能从个体到群体的维度去分析?试试罢。 一、个体疼痛 在《文城》里,从林祥福千里寻妻不得,为救老友被杀,到小美后半生爱子而不得见的悲伤,都在向我们影射着沈镇个体的隐隐作痛 在《活着》里,福贵的前半生原本已经走向了幸福,可是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之后,福贵的生活走向了下坡路,一个个亲人离他而去,这或许是一种活着,却被逐渐剥离的疼痛 在《第七天》里,从杨飞忽如其来的死亡视角展开,讲述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荒诞故事,在这本书里,杨飞最终走向了“死无葬身之地”。讽刺的是,原来这里是本书最终的乐园,这或许是一种麻木的疼痛 在《许三观卖血记》里,许三观,依靠着卖血,一次次的养活这个贫寒的家庭,它最喜欢在卖血之后,吃一盘炒猪肝,喝二两黄酒,不断重复的场景,让这部小说增添了一些诙谐的幽默感,可是一直到故事的最后,你才会发现这一幕仪式下,是溢出纸页荒诞,许三观说等他到最后老的卖不上血了怎么办?这或许是一种穷途末路的疼痛。 在《兄弟》里,小镇重组家庭中的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和改革开放初期经历过种种磨难,宋钢给予了李光头无微不至的关心,可最终,李光头乘着改革开放的风,走上我纸醉金迷,却荒诞可悲的末路,宋钢则选择了卧轨自杀,从此兄弟二人,阴阳相隔,往日交情不在。这是亲情破裂的疼痛 二、群体疼痛 纵观以上小说,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每一本书都离不开文化大革命,或者是军阀混战,社会变革 个体疼痛的最终源泉,就是那个惨不忍睹的时代。余华先生最擅长的就是从叙写个体来映射出整个时代的波涛汹涌,当然啦,这种写法也是近现代的小说家常用的写法,不管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或者是陈忠实的《白鹿原》,都是通过对某一个或者某一群人,细致入微的描写,来映射出其背后的历史 所以—— 个体经历的疼痛,汇集成了群体的无声嘶吼 群体受困的疼痛,变成了那个体不安的源泉 个体的疼痛与群体的疼痛,交相辉映,使得书写出来的故事,变成了反抗时代的默剧,可是最终还是被时代这个嘈杂的猛兽撕碎,咀嚼,吞咽,最终连嗝都不打出来,只留下长久的寂静,让后世去书写 三、疼痛之后 可是,我仍然看到了黑暗中难以掩去的那一点星光,在余华先生的笔下,那些撕裂的伤口之中,仍然存在着一丝温情,这一丝温情缠绕于文字之间,虽然最终可能走向破灭,但是它仍然存在 明明最终的故事是悲伤的,但是余华先生总是喜欢用举重若轻的写法,把悲伤淡去,余留给读者长时间的震撼 《文城》最后一句:车轮的声响远去时,田氏兄弟说话的声也在远去,他们计算着日子要在正月初一前把大哥和少爷送回家中 《活着》的最后一句: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第七天》的最后一句:上帝创造天地万物,做了七天的时间,他将最美丽的事物都放在世人的面前.所以人生在世,无论你经历过什么,只要你懂得珍惜,一切都可以是最美好的 《许三观卖血记》最后一句: 许三观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三盘炒猪肝,一瓶黄酒,还有两个二两的黄酒,他开始笑了,他吃着炒猜肝,喝着黄酒,他对许玉兰说: “我这辈子就是今天吃得最好。” 《兄弟》的最后一句:从此以后,李光头突然用俄语说,我的兄弟宋钢就是外星人啦! 2021.10.27 10:40 我走入了余华老师的故事,又走了出来。 夜已深了,黑暗冰冷的现实刺痛着我,但我还是能等到天明的。
1回应 2021-10-27 23:15:09 -
林培源 (写小说的读书人)
这是凄凉的一天,哭声和叹息声此起彼伏,还有一阵一阵寒风在呼啸。林祥福和小美被这凄凉之声所笼罩,也被昨夜的突发之事所迷乱,两人沉默不语,小美的织布机响了起来,林祥福呆坐在那里。后来林祥福起身走进自己的房间,躺到炕上,小美的织布机仍在响着,这似乎是她源源不断的言语,过了一会儿响声戛然终止,林祥福听到小美起身时凳子挪动的声响,小美的脚步声如履薄冰似的小心翼翼,走出屋门,走向另外的房间。 这个夜晚林祥福... (4回应)2021-02-22 03:09:20 19人喜欢
这是凄凉的一天,哭声和叹息声此起彼伏,还有一阵一阵寒风在呼啸。林祥福和小美被这凄凉之声所笼罩,也被昨夜的突发之事所迷乱,两人沉默不语,小美的织布机响了起来,林祥福呆坐在那里。后来林祥福起身走进自己的房间,躺到炕上,小美的织布机仍在响着,这似乎是她源源不断的言语,过了一会儿响声戛然终止,林祥福听到小美起身时凳子挪动的声响,小美的脚步声如履薄冰似的小心翼翼,走出屋门,走向另外的房间。 这个夜晚林祥福焦灼不安,屋顶上被雨雹砸出的窟窿向下流着月光,仿佛水柱似的晶莹闪耀。悲伤的村庄在黑夜里寂静下来,只有风声擦着屋檐飞翔在夜空里,这些嗖嗖远去的声响仿佛是鞭策之声,使林祥福起身走向小美的房间,他在穿过水柱般的月光时,抬头看到屋顶的窟窿上有着一片幽深的黑暗,丝丝的寒风向他袭来。他走出屋门,走到另一间屋子,来到小美炕前,借助月光看到裹着被子的小美侧身而睡,蜷缩的身体一动不动。林祥福迟疑片刻,在小美的身旁悄声躺下来,听着小美轻微均称的呼吸,他一点点扯过来小美身上的被子,盖到自己身上,这时候小美转过身来,一条鱼似的游到他的身上。 引自第20页 4回应 2021-02-22 03:09:20
-
他的样子很像是一头笨拙的白熊,在冰天雪地里不知所措。 这样庞大的包袱在这个北方人魁梧的身后左右摇晃,他仿佛把一个家装在了里面。 这个夜晚林祥福焦灼不安,屋顶上被雨雹砸出的窟窿向下流消着月光,仿佛水柱似的晶莹闪耀。悲伤的村庄在黑夜里寂静下来,只有风声擦着屋檐飞翔在夜空里,这些嗖嗖远去的声响仿佛是鞭策之声。 他走近过不少人家,死气沉沉的气氛让林祥福觉得雪冻渗透进所有人的家中,可是在陈永良这里,雪冻被关...
2021-07-06 03:22:41
他的样子很像是一头笨拙的白熊,在冰天雪地里不知所措。
这样庞大的包袱在这个北方人魁梧的身后左右摇晃,他仿佛把一个家装在了里面。
这个夜晚林祥福焦灼不安,屋顶上被雨雹砸出的窟窿向下流消着月光,仿佛水柱似的晶莹闪耀。悲伤的村庄在黑夜里寂静下来,只有风声擦着屋檐飞翔在夜空里,这些嗖嗖远去的声响仿佛是鞭策之声。
他走近过不少人家,死气沉沉的气氛让林祥福觉得雪冻渗透进所有人的家中,可是在陈永良这里,雪冻被关在了门外。
往事在冬天漫长的黑夜里接踵而至,醉酒后的头痛让往事如杂草一样在林祥福脑子里到处生长,直到入睡以后,他才进入到安宁之中。
老太太呜呜地哭着,失去儿子的悲伤被陈耀武失去的耳朵激发出来,她无法再强忍下去,她的哭声虽然小心翼翼,却像走去的山路那样漫长。
撕裂处好补,磨破处难补。
哭泣是因为希望尚存,绝望反而让她平静。
阿强和小美互相看着,却是什么也没有看见。阿强的眼睛里全是慌张,小美的眼睛里都是泪光,慌张的眼睛看不见对面的泪光,泪光的眼睛也看不见对面的慌张。
这个虚无缥缈的文城,已是小美心底之痛,文城意味着林祥福和女儿没有尽头的漂泊和找寻。
他们停下棺材板车,停在小美和阿强的墓碑旁边。纪小美的名字在墓碑右侧,林祥福躺在棺材左侧,两人左右相隔,咫尺之间。
回应 2021-07-06 03:22:41
-
知道是北方老家的人来接林样福回去,溪镇见到他们的人唏嘘不 已,有人对他们说: “你们少爷死了。’这四个北方男人互相看来看去,好像都没有听懂这句话,博人七嘴八舌告诉他们,林祥福是怎么去送账金,怎么藏士服杀销、7所罐了,四个男人里的三个流泪了,年长的田二没有流泪,林样福死了,从胸口摸出林样福的信,拿给溪镇的人看,。这提少爷的亲笔信,少爷想回家了,要我们来接他回去,他说: “少爷要是死了,不会写信的。” ...
2022-08-10 20:02:28
知道是北方老家的人来接林样福回去,溪镇见到他们的人唏嘘不 已,有人对他们说: “你们少爷死了。’这四个北方男人互相看来看去,好像都没有听懂这句话,博人七嘴八舌告诉他们,林祥福是怎么去送账金,怎么藏士服杀销、7所罐了,四个男人里的三个流泪了,年长的田二没有流泪,林样福死了,从胸口摸出林样福的信,拿给溪镇的人看,。这提少爷的亲笔信,少爷想回家了,要我们来接他回去,他说: “少爷要是死了,不会写信的。” 溪镇的人告诉田二,林祥福写信的时候还没死,他们收到信的时候已经死了。田二仍然不相信,据着头跟随溪镇的人来到林样辐家种,看见林祥福被蜂蜡封存的遗体,田二觉得他不像是他们家少爷,他让三个弟弟看看,田三和田五也觉得不像,只有田四说这是他们家少爷,田四说少爷脸上有一层蜡,凑近了才能认出来。田二凑上去看了一会儿,认出来了,他恸哭了,一边哭一边说: “我们天天盼您回家,终于盼来您的信,我们那个高兴啊,大哥已经病倒了,我们劝他别来,他非要来,说少爷终于要回家了,他定要来接您,我们就请人做了一辆板车,拉着他来接您回家 回应 2022-08-10 20:02:28
论坛 · · · · · ·
文城如果拍电影,谁适合演林?谁适合演小美? | 来自Simply08 | 53 回应 | 2022-08-12 23:58:14 |
补篇的相关剧情疑问~ | 来自国家 | 35 回应 | 2022-08-12 23:52:01 |
小美和阿强怎么死的 | 来自嘎嘎的青春 | 36 回应 | 2022-08-12 22:49:42 |
耕田比赛那段是想表达什么 | 来自已注销 | 2 回应 | 2022-08-08 09:05:10 |
有个bug 人绝对能找到 | 来自kimmy | 22 回应 | 2022-08-06 19:32:55 |
> 浏览更多话题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限时抢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所有感兴趣的都要看~~~~~~~ (qianyu)
- 收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直布罗陀岩石)
- 北京地铁书单(豆列) (向北向北)
- kindle 2 (甜賽)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文城的评论:
feed: rss 2.0
306 有用 文承 2021-02-23 16:53:37
我是:文承,他的书是:文城。这一等就是八年
970 有用 林培源 2021-02-24 19:32:38
重回巅峰时期的余华老师,把“讲故事”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精准的叙述和描写,贴切的比喻,强大的想象力和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感,行文中充满了熟悉的余华式的句子和修辞。而事实证明,一个小说家,只要讲一个好故事,讲好一个故事,把人写活了,立住了,就足够了。更重要的是,《文城》埋了精巧、巨大的叙事野心,把《第七天》的矫饰去掉了,把《活着》的温情和残酷拾回来了。★★★★★
81 有用 禾禾 2021-03-01 20:31:49
《第七天》之后还对新作抱有期待我也真是有点可笑。所谓的底层人物频频让人冒出黑人问号,为啥为啥为啥?小说不该只是讲奇情故事,那是民间说书人的角色。。。真没想到还会在今天读到这么个故事,白瞎我的大半天 (再啰嗦一句,并不是当代作家不能写清末民初的题材,关键是写这个故事背后想说啥,仅仅停留在表面跟读个故事梗概有啥区别?
126 有用 渡边 2021-03-06 02:13:36
这就像什么,像身上放了肉的沙子龙,时隔八年又耍了一套五虎断魂枪,好看吗,单论故事是好看的,内力还在,下盘稳如老狗,甚至过于纯熟少了些年轻时的奇招醉步,但余华毕竟是余华,只要他正常发挥(别跟《兄弟》似的),在当下横扫一片毫无问题。但是吧,写这么一故事,其实也可有可无,这本书,有它没它,不会让余华加高一分,也不会减低一分。他可能只是有一天技痒了,那就再耍一遍吧。“不传,不传”。
169 有用 迢递 2021-03-05 11:27:03
整篇几乎都这样疲惫,拖沓,散发着中老年男性一蹶不振却沾沾自喜的衰败气息,文笔枯索而无趣,情爱时无对峙,暴力时无悲悯,不再是当年写细雨和许三观的余华。亮点是《文城补》里小美的死,以及小美迎来林祥福。
0 有用 (_ _).。o 2022-08-17 12:45:46
故事性很强,很快就能读完,对于土匪的残暴印象深刻,林祥福和陈永良一家都是纯粹的好,包括田家对“少爷”得忠心,小说里没有描写他们的人性的劣根面,塑造的对立面和全文的conflicts都非常直接,就是不断的和土匪抗争发生的故事,当然也一直围绕寻找小美这条主线才得以发展。对于小美的身世是一直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0 有用 老夫的少女心 2022-08-17 12:26:10
一开始真的很难读下去,还好最近有喜马拉雅的会员,在上面听完了……真是唏嘘不已。各有各的命吧
0 有用 Cathy318 2022-08-17 10:34:48
一口气读完,有戏谑,但少了。怎么说,爱不释手,一气呵成。只可惜中午吃完饭再去读昏昏欲睡,否则更能读出小美和林祥福错过的一点悲哀。昨日读于南山书城。
0 有用 apple 2022-08-17 00:19:17
爱始终是永恒的。有时候,爱与喜欢很难有界限,甚至会因为不同的阶段而相互交融。你不能说对错,因为存在着就是合理的。很幸运,我遇到了爱情
0 有用 François 2022-08-16 21:05:55
这不是余华最高水平的作品,但仍然值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