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日记 短评

热门
  • 1 十七呀 2022-03-22 18:13:13

    看到结尾卡兹出现在印度,我忍不住落泪了。无论身在何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家人始终都会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爱和希望会始终伴随着我们。

  • 1 连木木 2022-03-20 23:23:49

    这本《深夜日记》虽说是虚构小说,但是作者维拉其实是把它们放置在1947年印巴分治的大背景之中,同时,它们也被建立在维拉自己家族的真实经历之上,最后以小女孩妮莎给妈妈写信的口吻,缓慢展开。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妮莎一家几乎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从安稳到动乱、从熟悉到陌生的惊人之变。当然,作为一本儿童文学,维拉还是在书中注入了很多希望与期待,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当印度从英国的统治下独立,随之而来的印巴分治,是怎样从实际意义上,对1400万宗教信仰不同的民众带来了影响......

  • 0 静海垂澜 2022-03-11 10:03:06

    2019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得主《深夜日记》,作者印度维拉.希拉南达尼,根据自己家族的真实经历创作,讲述了印度女孩妮莎,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被迫迁徙到新的国家,内心的恐慌、不安以及成长和蜕变的历程。

  • 1 summer林溪 2022-03-07 13:21:14

    书籍的题材很有趣,用日记给过世妈妈写信的方式揭露了一个国家分裂带给民众的灾难,明明国家独立了,却让无数个家庭分裂了。作者用儿童的视角来描述周遭的一切,或许结尾书中的主人公说的对,他们家是幸运的,在沙漠中迁徙成功,也因为爸爸是医生,所以换到新地方也很快有收入,可是其他人,比如那个没有赶上火车,望着爸爸带着孩子离开的妇女,谁来帮帮她呢,帮帮她怀里的婴儿呢。 有一句话说的对,小孩只会交友,大人只会树敌。

  • 0 Lazy念念 2022-03-21 14:02:50

    这本书像是虚构版的安妮日记,讲述的不再是二战的故事,而是1947年印巴分裂时期的人们接近真实的经历,故事以父亲的经历为蓝本,重新编辑写作,动人之处毫无逊色

  • 0 bencat 2022-03-05 16:14:49

    故事是以印巴分治为背景的,故事简介见图二,似乎在一夜之间,原本还能和平共处的人们就变得不共戴天。 我其实不是很了解这段历史背景,读这本书总觉得缺了点啥。就像读《海狸的记号》,了解背景与否,读出来的故事几乎完全不同。 但还是能从书中体会到种族之间的猜忌,隔阂,仇恨——以及互助,温暖,信任。 用这本书来让孩子了解这段历史,搭配《小萝莉与猴神大叔》是个不错的切入口。 人们为什么要用某种标签(种族,信仰,国籍)人为地造成分裂?有政客的推波助澜,有简单不假思索的群体裹挟……还有更多,我在找。(人类真是愚蠢又狂热) 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一本书往往会开启一串书的阅读。

  • 1 药罐子的日常 2022-03-15 22:41:49

    原本熟悉的世界变了模样,行走在同一条路上的行人,有人平白无故就永远停留在了路上。在所谓的“国家独立”面前,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死亡,都变得毫无意义,也毫无因由。父亲给妮莎的解释是“人们一旦被分成不同的族群,就总是认为自己这一族群优于其他族群”,可是对于妮莎来说,人们之间能够成为朋友,或者类似亲人的存在,从来都不会受到族群或是宗教信仰的影响。 我们生活在这个多样化的世界上,永远不要低估人类的愚蠢,也要坚信人性中无法泯灭的光明,尽量包容这个有点傻傻的世界。

  • 0 lostcat 2021-11-19 13:36:45

    世界决定改变。世界的某一面。花生也读了。

  • 0 123456 2024-01-29 16:45:54 广东

    孩子的笔触才会先关注家人和食物,去问那么多为什么。

  • 0 vhaldefor 2024-04-20 18:14:55 广东

    我也不懂为什么宗教与民族是分离的原因

  • 0 Chinxx5 2022-12-25 12:02:56 浙江

    以小女孩的视角用给妈妈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了当时印巴分裂的那段日子~原本的快乐自由到后续的逃难,宗教的冲突带给人们如此多的灾难~看到最后卡兹也来到他们的新家,感动得流泪…是部很好的作品!!!

  • 0 天青色吃橘子 2023-03-03 17:14:39 江苏

    从妮莎的视角了解世界的另一面

  • 0 哈尔的巨蟹座 2022-12-29 18:58:56 北京

    虽然是童书,30岁的大人读起来依旧被感动的想哭,小朋友们读起来不知道能否理解国家、教派之间的争端对于个体命运的影响。

  • 0 freedom 2025-03-26 12:51:38 江西

    正式开始接触儿童文学,其实也适合大人读,可读性强,也可以让大人更了解小孩。第一次读印度文学。虽然我不理解宗教,但人性是相通的。

  • 0 陈轩 2023-02-17 20:16:49 天津

    值得孩子们看一看

  • 0 Junn 2022-07-13 22:47:27

    妮莎是个心思很细腻的女孩

  • 0 MaMa西雅 2022-03-28 15:38:42

    一个12岁印度女孩眼中的战争,发人深省,让我们理解和平的意义

  • 1 蔷薇 2022-02-13 17:15:31

    壮同学这季伴读课书单上的书,和《帕瓦娜的守候》有点儿相似。作为一个母亲来看这类儿童视角下的宗教或战争题材的书,内心真的是特别特别难过还夹杂着一丝幸运和感恩。想抱一抱妮莎和帕尼娅,告诉她们你们是勇敢的女孩。 大壮幸运地生活了在和平的国家、和平的时代,但愿这本书会给他埋下一颗包容、和平的种子。

  • 0 春天的花开Iris 2024-01-07 19:26:11 四川

    一本读到动容泪水潸然而下的儿童文学作品。 读完这本书,1947年印度脱离英国人殖民200多年终于独立后,旋即而来的印巴分治的这段历史,瞬间就不再是政治事件,而是给几百万普通民众带来命运完全改变并遭受巨大痛苦的真实经历。这是文学再现真实的力量。 女孩妮莎和弟弟阿米尔和爸爸奶奶以及厨师卡兹本来生活得还算平静。印度独立带来的不是振奋和激励而是卷入以为只有故事中才会出现的场景:因为战争人们背井离乡。她们早已过世的妈妈是穆斯林,爸爸是印度教,她们必须穿越沙漠进入印度,而不是留着穆斯林聚居区的巴基斯坦。 这惊心动魄的逃亡中,弟弟、奶奶和妮莎都几乎丧命。她看到这个世界发生的巨变,用自己的观察手中的笔,一篇一篇写给妈妈的日记记录了普通人在煽动下的伤害和杀戮。 值得小学高段孩子阅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