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日本国民级大作家夏目漱石代表作,日版销量过700万册,在日本多年蝉联畅销榜首!
=========================
先生自杀了。留下一封长长的遗书。
先生学识丰富、家境优渥、夫妻恩爱,看似拥有完美的人生,却似乎总有着一种与世隔绝般的孤独。
这封遗书是先生留给人世最后的,也是唯一的告白。
它向我们展露的,是一颗不安脆弱的心走向破碎的全过程……
.
【编辑推荐】
◆你心里那些想说又说不出的脆弱,只有《心》能理解!
◆手术刀般精准地剖析人心,替你说出那些你说不出的话!
◆常年入选日本教科书,日本人人都读过的国民级必读书!
◆读客版《心》五大必入理由:
1.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原创万字导读,讲解《心》中的人心复杂,读懂“心” 的多重寓意。
2.原创故事地图!跟夏目漱石一起漫步东京,回到故事发生的真实场景!
3.夏目漱石生平大事记!图文结合,多张...
日本国民级大作家夏目漱石代表作,日版销量过700万册,在日本多年蝉联畅销榜首!
=========================
先生自杀了。留下一封长长的遗书。
先生学识丰富、家境优渥、夫妻恩爱,看似拥有完美的人生,却似乎总有着一种与世隔绝般的孤独。
这封遗书是先生留给人世最后的,也是唯一的告白。
它向我们展露的,是一颗不安脆弱的心走向破碎的全过程……
.
【编辑推荐】
◆你心里那些想说又说不出的脆弱,只有《心》能理解!
◆手术刀般精准地剖析人心,替你说出那些你说不出的话!
◆常年入选日本教科书,日本人人都读过的国民级必读书!
◆读客版《心》五大必入理由:
1.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原创万字导读,讲解《心》中的人心复杂,读懂“心” 的多重寓意。
2.原创故事地图!跟夏目漱石一起漫步东京,回到故事发生的真实场景!
3.夏目漱石生平大事记!图文结合,多张真实老照片,还原生动鲜活的夏目漱石。
4.收录夏目漱石作品年表,包含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简介,一表掌握夏目漱石全作品!
5.全新译本!再现夏目漱石原作口语化的行文风格,轻松好读!
作者简介 · · · · · ·
日本明治时代以来首屈一指的文学巨匠,近代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在日本,夏目漱石被评选为“一千年以来最受欢迎的作家”。他的头像曾被印在千元纸币上,以纪念他为日本文学做出的巨大贡献。
代表作品有《我是猫》《少爷》《心》等。
《心》创作于夏目漱石文学生涯的晚期,和《行人》《彼岸过迄》并称他的“后期三部曲”。这一时期的作品重视心理描写,将复杂的心理活动、多变的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周作人称他“描写心理, 最为深透,不愧为明治时代一个散文大家。”
目录 · · · · · ·
【中】父母和我 079
【下】先生和遗书 119
独家文学手册 229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往日跪在其人脚前的记忆,必使你下一步骑在其人头上。 我之所以摒弃今天的尊敬,是为了明天不受侮辱;之所以忍耐今天的寂寞,是为了明天不忍受更大的寂寞。 生活在充满自立、独立、自我的现代的我们,作为代价恐怕人人都必须品尝这种寂寞。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5页 -
「私(わたくし)はそれからこの手紙を書き出しました。平生(へいぜい)筆を持ちつけない私には、自分の思うように、事件なり思想なりが運ばないのが重い苦痛でした。私はもう少しで、あなたに対する私のこの義務を放擲(ほうてき)するところでした。しかしいくら止(よ)そうと思って筆を擱(お)いても、何にもなりませんでした。私は一時間経(た)たないうちにまた書きたくなりました。あなたから見たら、これが義務の遂行(すいこう)を重んずる私の性格のように思われるかも知れません。私もそれは否(いな)みません。私はあなたの知っている通り、ほとんど世間と交渉のない孤独な人間ですから、義務というほどの義務は、自分の左右前後を見廻(みまわ)しても、どの方角にも根を張っておりません。故意か自然か、私はそれをできるだけ切り詰めた生活をしていたのです。けれども私は義務に冷淡だからこうなったのではありません。むしろ鋭敏(えいびん)過ぎて刺戟(しげき)に堪えるだけの精力がないから、ご覧のように消極的な月日を送る事になったのです。だから一旦(いったん)約束した以上、それを果たさないのは、大変厭(いや)な心持です。私はあなたに対してこの厭な心持を避けるためにでも、擱いた筆をまた取り上げ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のです。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下 先生と遺書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心"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心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心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05 条 )
其他版本在豆瓣书店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8 )
-
青岛出版社 (2005)8.6分 11662人读过
-
Gateway Editions (1957)8.8分 124人读过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3)8.7分 3761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8.9分 183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心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隐姓埋名张爱财 2021-03-27
夏目漱石的文笔细致缓慢,以前我没有耐心去读,现在完全能与这种敏感细腻共鸣
4 有用 梦晚 2021-03-30
拿到《心》的那一刻,想起了许多的往事。有一部电影叫《海边的曼彻斯特》,人很难与过去犯过的错误和解,因为是自己亲手犯下的错误,懊悔、规避,都无法挽回已经造成的损伤。在这样的懊悔之下,我们只会自怨自哀,最终痛恨自己,把自己亲手了结。当然,大部分人犯的错没有那么致命,没有让最亲爱的人丧失生命,所以能够在错误中反省、成长。当你犹豫不决不坚定时,本性往往就会战胜原则。
4 有用 九你要吗 2021-03-26
《心》出版之后,夏目漱石亲自为自己的书写了一句广告语:我要向欲认清自己内心的人,推荐这部剖析人类心灵的作品。 如何让人看清楚自己的心呢?就是将人心原原本本地剖写出来,逼人直视其最不愿意被暴露的部分,自私,嫉妒,愧疚,懦弱,不堪一击……越隐蔽,越真实。 《心》中无新事,不过就是那么一颗敏感脆弱的心,一瞬间破碎的全部过程。
4 有用 kirin 2021-03-26
在对人心洞悉的透彻程度上,夏目先生不输芥川,却有芥川没有的宽容和悲悯。文里没有一个真正的好人,却也没有一个真正的坏人,满眼看去都是脆弱又敏感的可怜人。温厚沉稳冷静平淡,却有直戳人心、久久无法释怀的震撼。这样的作品有生之年每读一次都是幸运。
1 有用 方枪枪 2021-03-31
无论一部电影还是一本书,之所以可以打动观众或者读者,最重要的一点无疑是作品所带给人们的强烈共鸣感。就如同这本夏目漱石的《心》,细心品读之下,无论是假期回家后家人对自己前后巨大的反差还是父亲年老多病后兄妹三人不同态度与想法,或多或少总让人心有戚戚焉。而至于书里的中心角色“先生”,想必很多人也都能从其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既善良单纯又敏感脆弱,看着他,如同见到了镜子里的自己。我们心中的爱和怕,原来早早就... 无论一部电影还是一本书,之所以可以打动观众或者读者,最重要的一点无疑是作品所带给人们的强烈共鸣感。就如同这本夏目漱石的《心》,细心品读之下,无论是假期回家后家人对自己前后巨大的反差还是父亲年老多病后兄妹三人不同态度与想法,或多或少总让人心有戚戚焉。而至于书里的中心角色“先生”,想必很多人也都能从其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既善良单纯又敏感脆弱,看着他,如同见到了镜子里的自己。我们心中的爱和怕,原来早早就被夏目漱石给说清楚了…… (展开)
0 有用 Sue 2021-04-07
能理解,但不想理解。一面说着我好卑劣无法原谅自己,一面认定自己就是这样的世界就是这样的,反正也永远无法改变就放任自己沉浸在痛苦中。小心翼翼卑劣又多疑地活着,对过往的幻影心存愧疚。又无视当前身边真实存在着的人,折磨着他们。睁开眼去触摸真实的世界,不要和过去的回忆还有幻想中的人、事物纠缠。
0 有用 竹庭_ 2021-04-07
我感到人这东西真是脆弱,生下来便带有无可奈何的脆弱,不堪一击。
0 有用 塔塔 2021-04-05
第一章看起来很平淡 却让我越来越想探索“先生”心底的阴暗面 而得知真相 我却没有觉得他有多么的不道德 反而觉得不愧是日本人啊 多么的拧巴 多么的能钻牛角尖 结尾还是挺唏嘘的 妻子什么也没做错 反而成为这场悲剧的牺牲品 而k真的纯真善良吗?我看未必 他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报复了“先生” 并且达到了最好的效果
0 有用 阿凉の日常 2021-04-04
清明二刷了夏目的这本作品,想想去年?很火的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从被害者到迫害者,先生步步紧逼的时候丝毫没有想起自己在叔叔那里的遭遇,不计后果地驱使心魔作祟,哪怕到了k已经自杀身亡,先生顾念的也仍旧是自己。后半生背负起沉重的来自自己内心的枷锁,行尸走肉般活着,享受着当年的成果,其实已经感觉不到幸福了。夏目想要讲的故事或许可以简而言之是一个利己主义者的一生,最后的剖白信或许是想敲醒那些还可以悬崖勒... 清明二刷了夏目的这本作品,想想去年?很火的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从被害者到迫害者,先生步步紧逼的时候丝毫没有想起自己在叔叔那里的遭遇,不计后果地驱使心魔作祟,哪怕到了k已经自杀身亡,先生顾念的也仍旧是自己。后半生背负起沉重的来自自己内心的枷锁,行尸走肉般活着,享受着当年的成果,其实已经感觉不到幸福了。夏目想要讲的故事或许可以简而言之是一个利己主义者的一生,最后的剖白信或许是想敲醒那些还可以悬崖勒马的人吧。夏目不留情面的让先生在“我”面前的忏悔,拿捏精准了先生逐渐扭曲又渴望本心的心路历程,还有余力讲了讲“我”和兄长在父亲病危前的杂念。就像书中那样在遇到事前大多只是普通人,然后他们陷入了恶的池沼,成为了恶的爪牙…我也有些好奇,夫人那时的心又是什么样的呢…仅仅是先生的心魔和K的误会吗? (展开)
0 有用 舞旋 2021-04-01
人最可怕的孤独大概是认识自己的卑鄙之处,成为自己最厌恶的那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