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看完脑中一直环绕着伊坂的那句「所谓温柔并非对人亲切 而是能理解对方的痛苦」
挺好看的,就是有时会女主的心理描写太重复了…但人也是这样活着的,重复着疑虑和错误。为一度认为文真的是而感到抱歉。然后你们就是彼此的唯一啊,这种程度,真的不用考虑和在乎是不是爱情了。你就是我的归属,因为你活着我才想活着。
读完心情很复杂。事先看了slogan,觉得应该又是一部温情的小说,其实不是,作者立意非常的剑走偏峰,处处埋下陷阱,一触即发的连锁反应让人唏嘘。这一年的top1真的很厉害!👍
善意与理解到底是什么呢?刚开始我一直在想要是更纱直接说出表哥对她做的事,她和文也许就不会经历那么多苦难了?但真的是这样吗?没有同样的经历就无法感同身受,这是我后来想出的答案,这本书阅读中让我看得辛酸、悲愤,万幸有一个还算不错的结局,而且有一个理解他们的第三人。所谓亲情,不过是羁绊,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说不定反而能自由地活下去,但愿流浪的月能不再需要流浪~PS:这翻译尤其是前面部分有些地方显得很生硬,不像是王老师的风格,而且书也有几处校对错误,另外我觉得这是一部很适合影视化的作品,亮的部分再多些就好了,尤其是她在与更纱再次相遇后的感受。
今年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一本书。被母亲抛弃、被亲戚侵害的女童更纱自愿和她眼中的恋童癖大学生佐伯文回家,却得到了她一直渴望的关怀。后来,她成为新闻里的受害者,他则成为众人唾弃的变态,这样的来自社会的误会,在多年后仍然追捕着他们。 读的过程中好几次都需要停下来喘口气,难过、愤怒的情绪直到读完都没有得到消解。凪良汐很会写,行文流畅,故事展开得合理不说,融入的社会话题也非常大胆,特别是两个主人公视角的心理描写都特别让人信服,因此读来也就更加心痛。太难受了。太难了。 近四年的本屋大赏得奖作我都有读,这一本,是其中最好的一本。值得影视化,也非常适合影视化,只是会很难演。
女主的塑造可以看出是个缺爱的人,因为童年失去的父爱,被表兄的侵犯,都让女主对情感方面处于被动,她心里渴望自由,表现出的确是忍耐与退让,所换来的又是身体与心灵上的暴力。而男主跨越多年两次将女主所困境中救出,也让女主真正理解自己想得到的爱是什么样子。 全书大部分都是从女主视角叙事,最后才转换成男主视角,将整个剧情反转并解释事情真相,包括男主炼铜的理由,使男主的人物塑造进一步提升。 且最后两页内容又与开头序章相呼应,对于社会常理传统道德来说,男女主就是异端,而对于他们自身来说,世人只是不愿意去理解他们。无论是故事内容还是写作手法都很难相信是个新出到作家,2020年本屋大赏实至名归,很久没看到这么凄美的柏拉图式爱情故事了。
難受死了,不論走到哪去都不會被理解,到結尾也只是偷偷地享受這暫時的愜意,這種看似保有渺小的希望,其實絕望到不行的結尾最難受了
不被社会接受的两人,残酷又温柔的故事
这本我愿称为历届本屋大赏top1中的最佳,很真诚推荐给大家~
“我是为你好”真是一句温情又残酷的话,就像我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是她妈,我不管她谁管她”同一性质。窒息的精神压力,自我满足的善意,都滚一边去吧。更纱和文的故事,不敢说换个角度,大家就一定不会变成故事里的“恶人”,毕竟是受到痛恨的诱拐犯。两个异端在只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互相取暖救赎,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7.5/10,书其实写得不错,作者挺擅长表达人与人之间情感,结尾有点水到渠成的感觉,稍微有点弱了
挣脱不出人类社会。
讓人感到無比脫力的,不是網路陌生人的「惡意」,而是周遭人在自己常識範圍內構建的「善意」和「理解」,仿佛毫無防備之下被一把把尖刀戳傷,並且所有的反擊都像打在空氣上,感覺快要窒息了,精神方面的。幸好他們找到了彼此拼圖中所缺的那塊,是否能把這種情感定義為愛情都未可知,是兩個病人的互相救贖(確信
读着甜甜的小故事结束一年,挺好啦,来年也要继续心存温暖、元气满满😊
買了很久一直沒讀 睡前說看一下就上頭了 一口氣讀完了才捨得睡覺 中間有三處都是一邊哭一邊讀完的 作者以前是寫bl的感情線真的寫的太細膩了 看到共情的地方就跟著刷刷流眼淚 終於明白這本為什麼是本屋大賞top 1了 如果相遇以後文的部分能再多寫一點就好了 看完才發現這本影視化的演員男主佐伯文居然是桃李演? 我全文代入坂口小天使的臉讀下來的 好吧還是期待一下電影版!
两个互为自由象征,被全世界束缚又被全世界排斥的人。
两个被排挤,被贴标签,无处立足的人从彼此身上找到了温暖。一段易于常理的动人情感,一场禁爱。年度最好看小说!!没有之一
今年年初編輯贈又被我拖到下半年才讀,日系遍地開花的「正常」& 偏見題材,讀之前覺得一定很煽情(題材本身很難不煽情)在複雜的人類社會中生活我們習慣把外來資訊削減、將一切人事物符號化、標籤化,最簡單的標籤就是正常跟異常,討厭自我被標籤的同時輕易標籤他人以及下定義的雙重標準(可能是人種基因問題了),平平無奇「誘拐犯跟受害者實際上需要彼此、惺惺相惜」的情節是挑戰一般人對斯德哥爾摩的刻板印象到底有多深,報紙、雜誌、人們口中的受害人與加害人在家人陌生人身上得到的惡意和善意卻沒有在彼此身上獲得的多,最終又回到了:人類對互相理解的渴望、理解是痛與快感並存、作為對方慰藉般的存在意義、在另一個人類面前完全成為自己 本書成為近年本屋大賞中我最喜愛作品,唯一缺點是更紗視角太多(略累贅重複)文視角太少了!
两人的大敌是世俗的惯性思维。
好喜欢这个故事,咖啡馆相认的那段感动到了
> 流浪的月
4 有用 Ryuami 2022-06-29 19:25:29
看完脑中一直环绕着伊坂的那句「所谓温柔并非对人亲切 而是能理解对方的痛苦」
6 有用 兔子 2021-04-17 01:52:40
挺好看的,就是有时会女主的心理描写太重复了…但人也是这样活着的,重复着疑虑和错误。为一度认为文真的是而感到抱歉。然后你们就是彼此的唯一啊,这种程度,真的不用考虑和在乎是不是爱情了。你就是我的归属,因为你活着我才想活着。
2 有用 小鑫 2021-03-11 20:35:01
读完心情很复杂。事先看了slogan,觉得应该又是一部温情的小说,其实不是,作者立意非常的剑走偏峰,处处埋下陷阱,一触即发的连锁反应让人唏嘘。这一年的top1真的很厉害!👍
6 有用 被遗忘者 2021-05-18 10:28:58
善意与理解到底是什么呢?刚开始我一直在想要是更纱直接说出表哥对她做的事,她和文也许就不会经历那么多苦难了?但真的是这样吗?没有同样的经历就无法感同身受,这是我后来想出的答案,这本书阅读中让我看得辛酸、悲愤,万幸有一个还算不错的结局,而且有一个理解他们的第三人。所谓亲情,不过是羁绊,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说不定反而能自由地活下去,但愿流浪的月能不再需要流浪~PS:这翻译尤其是前面部分有些地方显得很生硬,不像是王老师的风格,而且书也有几处校对错误,另外我觉得这是一部很适合影视化的作品,亮的部分再多些就好了,尤其是她在与更纱再次相遇后的感受。
7 有用 Liwen 2021-08-14 15:56:48
今年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一本书。被母亲抛弃、被亲戚侵害的女童更纱自愿和她眼中的恋童癖大学生佐伯文回家,却得到了她一直渴望的关怀。后来,她成为新闻里的受害者,他则成为众人唾弃的变态,这样的来自社会的误会,在多年后仍然追捕着他们。 读的过程中好几次都需要停下来喘口气,难过、愤怒的情绪直到读完都没有得到消解。凪良汐很会写,行文流畅,故事展开得合理不说,融入的社会话题也非常大胆,特别是两个主人公视角的心理描写都特别让人信服,因此读来也就更加心痛。太难受了。太难了。 近四年的本屋大赏得奖作我都有读,这一本,是其中最好的一本。值得影视化,也非常适合影视化,只是会很难演。
2 有用 crophen 2021-04-05 00:48:58
女主的塑造可以看出是个缺爱的人,因为童年失去的父爱,被表兄的侵犯,都让女主对情感方面处于被动,她心里渴望自由,表现出的确是忍耐与退让,所换来的又是身体与心灵上的暴力。而男主跨越多年两次将女主所困境中救出,也让女主真正理解自己想得到的爱是什么样子。 全书大部分都是从女主视角叙事,最后才转换成男主视角,将整个剧情反转并解释事情真相,包括男主炼铜的理由,使男主的人物塑造进一步提升。 且最后两页内容又与开头序章相呼应,对于社会常理传统道德来说,男女主就是异端,而对于他们自身来说,世人只是不愿意去理解他们。无论是故事内容还是写作手法都很难相信是个新出到作家,2020年本屋大赏实至名归,很久没看到这么凄美的柏拉图式爱情故事了。
2 有用 moon 2021-04-10 15:57:26
難受死了,不論走到哪去都不會被理解,到結尾也只是偷偷地享受這暫時的愜意,這種看似保有渺小的希望,其實絕望到不行的結尾最難受了
0 有用 散落的時光 2022-03-30 15:38:28
不被社会接受的两人,残酷又温柔的故事
0 有用 阿酸蛋 2022-03-10 12:31:35
这本我愿称为历届本屋大赏top1中的最佳,很真诚推荐给大家~
0 有用 ○●ユウカ●● 2022-02-22 13:31:45
“我是为你好”真是一句温情又残酷的话,就像我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是她妈,我不管她谁管她”同一性质。窒息的精神压力,自我满足的善意,都滚一边去吧。更纱和文的故事,不敢说换个角度,大家就一定不会变成故事里的“恶人”,毕竟是受到痛恨的诱拐犯。两个异端在只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互相取暖救赎,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0 有用 蜘蛛君 2022-02-17 23:11:26
7.5/10,书其实写得不错,作者挺擅长表达人与人之间情感,结尾有点水到渠成的感觉,稍微有点弱了
0 有用 あの人 2022-03-06 20:36:58
挣脱不出人类社会。
0 有用 sayoko 2022-02-05 09:59:34
讓人感到無比脫力的,不是網路陌生人的「惡意」,而是周遭人在自己常識範圍內構建的「善意」和「理解」,仿佛毫無防備之下被一把把尖刀戳傷,並且所有的反擊都像打在空氣上,感覺快要窒息了,精神方面的。幸好他們找到了彼此拼圖中所缺的那塊,是否能把這種情感定義為愛情都未可知,是兩個病人的互相救贖(確信
1 有用 波西芙 2021-12-31 23:36:19
读着甜甜的小故事结束一年,挺好啦,来年也要继续心存温暖、元气满满😊
0 有用 像小王子 2021-12-24 20:14:08
買了很久一直沒讀 睡前說看一下就上頭了 一口氣讀完了才捨得睡覺 中間有三處都是一邊哭一邊讀完的 作者以前是寫bl的感情線真的寫的太細膩了 看到共情的地方就跟著刷刷流眼淚 終於明白這本為什麼是本屋大賞top 1了 如果相遇以後文的部分能再多寫一點就好了 看完才發現這本影視化的演員男主佐伯文居然是桃李演? 我全文代入坂口小天使的臉讀下來的 好吧還是期待一下電影版!
0 有用 弋人 2022-01-12 13:13:12
两个互为自由象征,被全世界束缚又被全世界排斥的人。
0 有用 多肉儿 2022-01-11 22:49:59
两个被排挤,被贴标签,无处立足的人从彼此身上找到了温暖。一段易于常理的动人情感,一场禁爱。年度最好看小说!!没有之一
0 有用 別有用心美少女 2021-11-26 05:15:06
今年年初編輯贈又被我拖到下半年才讀,日系遍地開花的「正常」& 偏見題材,讀之前覺得一定很煽情(題材本身很難不煽情)在複雜的人類社會中生活我們習慣把外來資訊削減、將一切人事物符號化、標籤化,最簡單的標籤就是正常跟異常,討厭自我被標籤的同時輕易標籤他人以及下定義的雙重標準(可能是人種基因問題了),平平無奇「誘拐犯跟受害者實際上需要彼此、惺惺相惜」的情節是挑戰一般人對斯德哥爾摩的刻板印象到底有多深,報紙、雜誌、人們口中的受害人與加害人在家人陌生人身上得到的惡意和善意卻沒有在彼此身上獲得的多,最終又回到了:人類對互相理解的渴望、理解是痛與快感並存、作為對方慰藉般的存在意義、在另一個人類面前完全成為自己 本書成為近年本屋大賞中我最喜愛作品,唯一缺點是更紗視角太多(略累贅重複)文視角太少了!
0 有用 瞎逛的熊 2022-01-07 21:38:01
两人的大敌是世俗的惯性思维。
0 有用 Crucify 2021-10-01 07:51:16
好喜欢这个故事,咖啡馆相认的那段感动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