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结构而成。前言部分主要是简要介绍雅各布森的生平及其学术影响,综述国内外雅各布森研究的现状,说明本书的研究方法和主要任务。正文部分分为五章,章意在重返俄国“白银时代”的特定语境,检视雅各布森提出“文学性”问题的历史背景、深层内涵、深远意义及其自身的问题性;第二章重在阐明雅各布森结构主义语言诗学的主要思想资源:俄国先锋艺术、俄国意识形态传统与胡塞尔现象学哲学以及索绪尔语言学;第三章重在考察雅各布森的隐喻和转喻模式以及散文诗学、神话诗学的理论建构;第四章重在对雅各布森语言诗学的核心理论“诗性功能”说的内涵、表现进行具体阐释,并对其诗歌语法批评实践进行例证分析;第五章重在将雅各布森的语言诗学与其批评者的观点以及美国“新批评”理论、法国结构主义诗学进行比较和对照,进一步阐明其理论特色、发展与局限,揭示在从结构主义走向后结构主义过程中“文学性”转变为“文本性”的符号学踪迹,并对其语言诗学与中国诗学的亲密关系进行简要概括。书稿结语部分主要对雅各布森语言诗学的得与失进行反思和归纳,对后现代语境下未终结的“文学性”问题进行总结。
3 有用 复峰 2021-10-28 19:25:26
雅各布森也是个国内翻译滞后于研究(尽管也够少了)的例子,除了一部语言学文集,诗学上只有一些单篇散见于各种论文集。据说《文学中的语言》一书或将译出,观望 梳理得蛮完整,二元的语言学-诗学为基础,文学性-诗性为核心(相对自足,功能主导),语法上的对等-平行为原则,并向文化符号学和广义的结构主义延伸(成败先任人言说了);第五章从“语义结构”与“语法肌质”对比新批评与雅各布森较有意思(暂且忽略他对韦勒克和... 雅各布森也是个国内翻译滞后于研究(尽管也够少了)的例子,除了一部语言学文集,诗学上只有一些单篇散见于各种论文集。据说《文学中的语言》一书或将译出,观望 梳理得蛮完整,二元的语言学-诗学为基础,文学性-诗性为核心(相对自足,功能主导),语法上的对等-平行为原则,并向文化符号学和广义的结构主义延伸(成败先任人言说了);第五章从“语义结构”与“语法肌质”对比新批评与雅各布森较有意思(暂且忽略他对韦勒克和兰塞姆的显著误读),法国部分再次印证我多么无感于“文本性”和“互文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