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隋煬帝那篇水平最高,但是讀完之後千萬不要進行聯想……
重点读了《上海浮生》《大业》《文化人黑〈三国演义》,其余略读。 大业和文化人两篇在预期之内,好看。 《上海浮生》读下来的体验比较新鲜,信中提到的“争议”,倒是没有特别浓重的感觉。挺喜欢这种很天然的、看似有头有尾但其实又没头没尾的写作风格的,仿佛枝繁叶茂大树中突然劈断的一截。讲述的内容也有意思,可能是文中“我”的行为路径和我预期的总是不一样,所以觉得有一点提心吊胆但也会津津有味地读完。全文没有什么刻意的反映、批判、窃喜、上价值,也没什么特别的技巧,但是读后会觉得那截大木头存在感异常强烈。
喜欢第一篇和介绍隋炀帝杨广的那篇
第一个故事放在第一个位置挺好的,把文青们先拉回现实。
不喜欢《上海浮生》。笔者总自诩为作家,且时常自得地拿收入与妻子作比较,读起来不适。不可靠叙述下还藏着什么不得而知,倒是呈现出了非美好一面的世相。 喜欢《大业》与《文化人黑〈三国演义〉》。
好久不看读库,感觉没有以前印象中好看了。上海和大业那两篇还行,有两篇写民国名片和新浪潮诗集的太过于文绉绉无聊了。
首篇《上海浮生》,让我生了一晚上气,今早起床决定论论这篇所谓的文章。文章流水账,东扯西扯。主要讲外地务工人员到上海的九年生存史。但全篇都是讲述他兜兜转转在各行各业,各种老板对不起他,他出卖各种老板的故事。在这所谓作家眼里,城里人没有好人,他就理所应当以恶制恶用比之更恶的动机与行为反扑,谓之不义。其次,狗屁不通的文字功底,自己还时时以作家身份抱不平,自诩工种配不上其才华。其三,还得缺乏感恩之心,处处算计出卖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人,谓之不忠。不忠不义且庸庸无才之人,堪称城市乐色。这可能也是当下存在这的所谓平庸之恶。为此篇文章降准两颗星。
失望,流水账,无趣
喜欢《上海浮生》和《大业》。《上》读起来非常不适,但正是因为不适才有读的价值。
《上海浮生》可读性强,有的人的日子就是故事;《百年前的交游》以民国时基层官员收到的名片为切入,一探当时山西的科教文卫,这让我想起另外一本以两人书信为线索的书——《明星与素琴》;《大业》一章,看得很爽,但稍显脑补过头。
读库的好处就是,选择自己想读的篇章来读,其余不读也不会有羞愧感。
第一次完整认识了隋炀帝,从他如瘾般征战开始走向死亡的后半段的人生中,的确看到了学习到了很多,这种获得之喜当然跟作者流畅清晰的讲述分不开。另外刘勃在文化人黑三国中最后一段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三国演义》被牢牢固定在了古代知识精英的鄙视区。道理很简单,高档奢侈品和一般大众日用品没有对立关系,但看不惯的就是A货。“
第一篇极顺畅; 第四篇也有意思,隋炀帝在这篇文章终于是个曾经存在过的「人」了,再不只是「残暴、奢靡…」这几个字眼而已。
大业 隋炀帝的这篇真棒
看似不同的文章,感觉却有一条主线,说的是历史。突然想起来自己曾说过,世上的书其实都是历史书。
这本80%的内容都很爱,特别是《大业》和《文化人黑【三国演义】》
近两年最烂的开篇,将流水账和无聊发挥到了极致,后面几篇的水准恢复了一些。
最喜欢《上海浮生》和《大业》两篇,可谓酣畅淋漓。跳出舒适圈的一篇是《文化人的交游》,但也耐着性子看完了。诗集那篇近十页的诗文题目真的不是在骗稿费吗?哈哈哈哈。
对上海和隋炀帝那篇印象比较深,但是我做学术的好友认为《大业》这篇文在中古史的材料选取不太好。我对这篇的看法是,太急于想证明什么,情绪太多缺乏冷静。
《上海浮生》好在作者真诚,行文真实,有一种对人生世态的黑色幽默;《大业》中隋炀帝的好欲多动好大喜功,极易让人产生联想;《百年前的交游》从一方小小名片,见证民国初期山西阎锡山时代的社会印迹。
> 读库2101
62 有用 原应叹息 2021-03-31 10:33:34
隋煬帝那篇水平最高,但是讀完之後千萬不要進行聯想……
28 有用 12348bdhhdgsv 2021-03-19 20:39:43
重点读了《上海浮生》《大业》《文化人黑〈三国演义》,其余略读。 大业和文化人两篇在预期之内,好看。 《上海浮生》读下来的体验比较新鲜,信中提到的“争议”,倒是没有特别浓重的感觉。挺喜欢这种很天然的、看似有头有尾但其实又没头没尾的写作风格的,仿佛枝繁叶茂大树中突然劈断的一截。讲述的内容也有意思,可能是文中“我”的行为路径和我预期的总是不一样,所以觉得有一点提心吊胆但也会津津有味地读完。全文没有什么刻意的反映、批判、窃喜、上价值,也没什么特别的技巧,但是读后会觉得那截大木头存在感异常强烈。
20 有用 废柴呆利 2021-03-18 14:42:13
喜欢第一篇和介绍隋炀帝杨广的那篇
19 有用 sigh 2021-04-22 15:43:12
第一个故事放在第一个位置挺好的,把文青们先拉回现实。
13 有用 焱 2021-03-21 01:39:38
不喜欢《上海浮生》。笔者总自诩为作家,且时常自得地拿收入与妻子作比较,读起来不适。不可靠叙述下还藏着什么不得而知,倒是呈现出了非美好一面的世相。 喜欢《大业》与《文化人黑〈三国演义〉》。
5 有用 Folk 2021-03-27 22:24:48
好久不看读库,感觉没有以前印象中好看了。上海和大业那两篇还行,有两篇写民国名片和新浪潮诗集的太过于文绉绉无聊了。
8 有用 不羁绊的石头 2021-07-25 12:20:50
首篇《上海浮生》,让我生了一晚上气,今早起床决定论论这篇所谓的文章。文章流水账,东扯西扯。主要讲外地务工人员到上海的九年生存史。但全篇都是讲述他兜兜转转在各行各业,各种老板对不起他,他出卖各种老板的故事。在这所谓作家眼里,城里人没有好人,他就理所应当以恶制恶用比之更恶的动机与行为反扑,谓之不义。其次,狗屁不通的文字功底,自己还时时以作家身份抱不平,自诩工种配不上其才华。其三,还得缺乏感恩之心,处处算计出卖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人,谓之不忠。不忠不义且庸庸无才之人,堪称城市乐色。这可能也是当下存在这的所谓平庸之恶。为此篇文章降准两颗星。
4 有用 南極貓頭鷹 2021-06-14 21:29:13
失望,流水账,无趣
12 有用 野原新之酷 2021-03-22 13:16:53
喜欢《上海浮生》和《大业》。《上》读起来非常不适,但正是因为不适才有读的价值。
7 有用 Small rain 2021-03-20 15:13:27
《上海浮生》可读性强,有的人的日子就是故事;《百年前的交游》以民国时基层官员收到的名片为切入,一探当时山西的科教文卫,这让我想起另外一本以两人书信为线索的书——《明星与素琴》;《大业》一章,看得很爽,但稍显脑补过头。
5 有用 不语 2021-03-23 13:35:58
读库的好处就是,选择自己想读的篇章来读,其余不读也不会有羞愧感。
4 有用 光谱仪 2021-04-17 16:21:33
第一次完整认识了隋炀帝,从他如瘾般征战开始走向死亡的后半段的人生中,的确看到了学习到了很多,这种获得之喜当然跟作者流畅清晰的讲述分不开。另外刘勃在文化人黑三国中最后一段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三国演义》被牢牢固定在了古代知识精英的鄙视区。道理很简单,高档奢侈品和一般大众日用品没有对立关系,但看不惯的就是A货。“
7 有用 十七在压马路 2021-03-26 22:42:40
第一篇极顺畅; 第四篇也有意思,隋炀帝在这篇文章终于是个曾经存在过的「人」了,再不只是「残暴、奢靡…」这几个字眼而已。
4 有用 念远 2021-06-27 00:26:51
大业 隋炀帝的这篇真棒
2 有用 pdghow 2021-03-22 08:07:50
看似不同的文章,感觉却有一条主线,说的是历史。突然想起来自己曾说过,世上的书其实都是历史书。
1 有用 Danni 2021-03-31 11:06:58
这本80%的内容都很爱,特别是《大业》和《文化人黑【三国演义】》
8 有用 van! 2021-03-31 08:59:25
近两年最烂的开篇,将流水账和无聊发挥到了极致,后面几篇的水准恢复了一些。
6 有用 香蕉也叫芭娜娜 2021-04-27 16:54:23
最喜欢《上海浮生》和《大业》两篇,可谓酣畅淋漓。跳出舒适圈的一篇是《文化人的交游》,但也耐着性子看完了。诗集那篇近十页的诗文题目真的不是在骗稿费吗?哈哈哈哈。
7 有用 R. 2021-04-01 09:45:51
对上海和隋炀帝那篇印象比较深,但是我做学术的好友认为《大业》这篇文在中古史的材料选取不太好。我对这篇的看法是,太急于想证明什么,情绪太多缺乏冷静。
3 有用 落地麦子 2021-04-16 13:46:55
《上海浮生》好在作者真诚,行文真实,有一种对人生世态的黑色幽默;《大业》中隋炀帝的好欲多动好大喜功,极易让人产生联想;《百年前的交游》从一方小小名片,见证民国初期山西阎锡山时代的社会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