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yung-Chul Han
出版社: Matthes & Seitz Berlin Verlag
副标题: Schmerz heute
出版年: 2020
页数: 87
定价: EUR 10.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3957572691
出版社: Matthes & Seitz Berlin Verlag
副标题: Schmerz heute
出版年: 2020
页数: 87
定价: EUR 10.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3957572691
豆瓣评分
目前无人评价
作者简介 · · · · · ·
韩炳哲(Byung-Chul Han)
德国新生代思想家。1959年生于韩国首尔,80年代在韩国学习冶金学,之后远渡重洋到德国学习哲学、文学和天主教神学。1994年,以研究海德格尔的论文获得弗莱堡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任教于瑞士巴塞尔大学,2010年任教于卡尔斯鲁厄建筑与艺术大学,2012年任教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
西班牙《国家报》(El País)誉其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作品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清新的文风,清晰的思想,深察洞识,切确而犀利的论述,让韩炳哲对于数字时代人类精神状况的批判,显得尤为重要且富于启发。
目录 · · · · · ·
Algophobie
Zwang zum Glück
Überleben
Sinnlosigkeit des Schmerzes
List des Schmerzes
Schmerz als Wahrheit
· · · · · · (更多)
Zwang zum Glück
Überleben
Sinnlosigkeit des Schmerzes
List des Schmerzes
Schmerz als Wahrheit
· · · · · · (更多)
Algophobie
Zwang zum Glück
Überleben
Sinnlosigkeit des Schmerzes
List des Schmerzes
Schmerz als Wahrheit
Poetik des Schmerzes
Dialektik des Schmerzes
Ontologie des Schmerzes
Ethik des Schmerzes
Der letzte Mensch
Anmerkungen
· · · · · · (收起)
Zwang zum Glück
Überleben
Sinnlosigkeit des Schmerzes
List des Schmerzes
Schmerz als Wahrheit
Poetik des Schmerzes
Dialektik des Schmerzes
Ontologie des Schmerzes
Ethik des Schmerzes
Der letzte Mensch
Anmerkungen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那时人们还认同阿多诺的名言:艺术是“对世界的陌生化”。按照这种逻辑,舒适艺术(Wohlfuhlkunst)就是矛盾的。艺术须得使人诧异、扰人不安、惹人心乱,它要能令人感到痛苦才行。艺术在他处逗留,于陌生之中“在家”(zu Hause)。恰恰是这种陌生性,使艺术品身披光晕(Aura)。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痛苦恐惧症 1 -
妥协社会与功绩社会相伴而生。痛苦被看作虚弱的象征,它是要被掩盖或优化的东西,无法与功绩和谐共存。苦难的被动性在“能”(Konnen)所支配的主动社会中没有立足之地。如今,痛苦被剥夺了所有表达的机会,它被判缄默。妥协社会不允许人们化痛苦为激情,诉痛苦于语言。 此外,妥协社会也是一个点赞的社会。它沉溺于讨喜的妄想中。一切都被磨光、理平,直至称心如意。赞是表征,是针对当下的止痛药。它不仅掌控社交媒体,也席卷所有文化领域。任何事物都不该带来痛苦。不仅艺术,就连生活本身也要够得上在Instagram晒一晒的标准,去除可能引发痛苦的边缘和棱角、冲突与矛盾。人们忘记了,痛苦有清洁之能、净化之功。讨喜文化则缺少净化的可能。在讨喜文化的表面下积聚着肯定性之渣滓,人们在这些渣滓中室息而死。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痛苦恐惧症 1
> 全部原文摘录
Palliativgesellschaft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6 条 )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马塞尔·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曾说:“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 斯蒂芬·茨威格认为,马塞尔通过追忆一生的方式以窥探死亡的痛苦过程,从而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 德国新生代思想家韩炳哲在本书中,洞察...
(展开)


何必给灵魂也束以裙装
韩炳哲的书向来兼备哲学家的逻辑思辨和社会观察员的世情洞察,读尼采读福柯我们或许会感慨天才的超前性,但是读韩炳哲我们会更切身感受到时代当下的脉搏,并随他一起给时代切脉给出对时代的诊断。有说韩炳哲像现代社会的手术刀,其实确然,我印象里拜读过的他的作品主题总是围...
(展开)

我宁可痛苦,也不要麻木
何谓痛苦?何谓妥协?韩炳哲是提倡“痛苦”,否定“妥协”的。他在这本书中提到了一对概念——“生命”与“生存”。韩炳哲认为妥协社会是一个生存社会,生存意味着安全、舒适,生存是畏惧痛苦、远离痛苦的。而“生命”是拥抱痛苦的,“痛苦”意味着关联、区别、真理,甚至孕育...
(展开)

告诉我你和痛苦的关系,我就会说出你是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01从未如此近距离洞悉痛苦 痛苦即密码,它藏有解读当下社会的关键信息。因此,所有社会批判都必须完成对痛苦的一种诠释。 如今,随处可见一种痛苦恐惧症,一种普遍的对痛苦的恐惧。人们对痛苦的忍受度也在迅速下降。痛苦恐惧症导致一种长效麻醉。 别无选择成为一剂政治止痛药,... (展开)
由痛苦承载的幸福,才是久存的幸福
在读韩炳哲这本《妥协社会》不厚但是深刻,他点醒了我现在大流感环境下的痛点。经验需要苦痛为前提,它需要痛苦的转变过程,所得到的经验才深刻。在妥协社会中,同质化下是意见相同透明地狱,每一个点赞都是在默认观点正确者的聚集。 “真正的幸福绝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使幸福...
(展开)
> 更多书评 7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中信出版集团 (2023)7.7分 3350人读过
-
Polity Press (2021)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Matthes & Seitz Verlag (2020)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Byung-Chul Han (DE) (Cal)
- 国内引进外文新书与外文原版(2023-01) (拾捡书籍的小孩)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Palliativgesellschaft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