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的书评 (23)

基因、算法与人生的意义
如果说,此处有一座山,彼处有另一座山,那么就有两座山。换成花与风与城市也都一样。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一座山又一座山不是两座山而是三座山,一朵花又一朵花不是两朵花也不是三朵花而是几百朵花,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不是两个也不是三个也不是几百个而是紫色个城市。看上去...
(展开)

科普作品常会遇到的就是众口难调
文图 / 左叔 私以为任何写作,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面对谁的问题。哪怕是讲一个故事,也需要解决好说给谁听的问题。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在我们过往经验里,即便是同一个故事,讲给孩子听与讲给成人听,遣词造句必定是不同的,甚至连语调体态都有可能做出调整。 如果以此等标准来...
(展开)

男人和女人都最喜欢(或最不讨厌)遗传上与他们差异最大的那个异性的气味,3.5星|《基因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蛋白质只是一个基因制造另一个基因的手段,而基因只是一个蛋白质制造另一个蛋白质的手段” 01 — 名气比较大的科普经典。 主要内容是人类基因的科普,每一章讲人的23对染色体中的一对,讲这对染色体上的一些重要基因,这些基因有的与疾病有关,有的与性格有关,端粒酶更是关... (展开)
基因组:人类对自身代码的探索
以前上学的时候生物学的是最差的一门课了,拿到这本书,一开始我是没有兴趣读下去的,就是看到那些长长的人名,我都头大。序言什么的感觉比较枯燥,就是硬着头皮读的。 然后糊里糊涂的看完了前两章,也没有觉得有趣,心想,这本书算是完了,科普图书对于外行人来说是真的难懂啊...
(展开)

探索基因潜在的奥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近我喜欢观看剧情、历史及研究性的电影,我就发现这一类型的很大程度上能够吸引到自己。一个是源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其次是能够扩大认知。 这本书《基因组:生命之书23章》,能够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的潜层奥秘。 根据心理学界的研究,人类的行为产生,隐藏着他/她曾经所经历... (展开)
一些与基因有关的有趣的事实
6号染色体 智商 原文:这段序列位于IGF2R基因的中间 原文:高智商的人拥有更匀称的身体,这一事实表明他们在子宫内或胎儿时期受到的发育压力较小,或者是他们对这些压力的抵抗力更强,而且这种抗压性或许是可遗传的 7号染色体 本能 原文:在那个实验里,尽管失去双亲的幼猴只...
(展开)

生命有限,但基因长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基因组:生命之书23章》-Matt Ridley-240102 1号染色体,生命。海藻是人类的远亲,炭疽杆菌是人类的尊长。 2号染色体,物种。人类繁衍了不到30万代。人类的祖先是被隔绝的一小支,而黑猩猩的祖先是主流分枝。我们的祖先被阻隔在一块比较干燥和开阔的草原,是环境选择了我们,... (展开)
AGCT构成的上帝之书。
上帝在思考:如何让人类不发现自己是机器人呢? 片刻后,上帝把“高傲”写进染色体,将灵魂注入碳基生命,进行最后的调试组装。 几千年后,人类面对初级机器智能,这种基因发挥了预言般地作用,保障了人类思想上的安全感,无休止复制那23页、三十亿个碱基构成的书,几千年来,...
(展开)

所有人都要读的一本书。
1 薛定鄂说,生物从环境中汲取秩序。 最后就落到1794年达尔文说的丝状物之中。在1943年,人们已经知道了DNA,图灵发明的计算机,香农提出了信息和熵的理论。 最后在1953年沃森—克里克终于发现了双螺旋结构。第51页说分子生物学真正的革命性意义在于:它已经被数字化了,基因的...
(展开)

从科普层面解读人类基因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好看、涨知识。尽管作者一再强调基因不是为了致病而存在的,但通过对一些疾病的溯源,确实为人类解读遗传密码提供了绝佳的契机。 书中一些刷新认知且有意思的点: 1、人类基因组看起来数量庞大,真正有功能的却只占3% 基因是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片段,但我们基因组里的97%都不... (展开)
原来还可以这样了解你
对“基因”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但对于“基因”的概念和认知,仿佛也只是停留在初高中的生物课本上学到的一点知识,看到书名《基因组:生命之书》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似懂非懂,好像有一股遥远而神秘的力量,吸引我去探求书中的奥秘。 基因不是遗传物质吗?它为何能谱写生命?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