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社
原作名: Biased
译者: 叶可非
出版年: 2021-4-15
页数: 288
定价: 56.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9648907
内容简介 · · · · · ·
内容简介:
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一向平等待人,但事实并非如此。
人类的大脑在多年的进化中产生了把相似的事物归类的“分类”功能,这种原本为节省认知资源产生的功能却会让我们落入隐性偏见的陷阱。
隐性偏见会塑造我们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记,甚至影响我们的日常行为。
这一切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我们很难意识到这种偏见,但是隐性偏见却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造成了对不同阶级和种族的区分对待,无论是教育、就业、医疗,司法还是执法领域都无一幸免。
认识到身而为人的认知局限,我们才能前进一步,缔造更好的世界。
★纽约时报、福布斯、美国副总统贺锦丽、崔娃倾力推荐。
★作者珍妮弗·埃伯哈特博士是世界知名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两院院士。她在隐性偏见领域的研究成果让她获得了麦克阿瑟天才奖,这本书是她的代表作。
★亚马逊数千人评分4.7星,获选编辑精选“最佳非虚构作品...
内容简介:
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一向平等待人,但事实并非如此。
人类的大脑在多年的进化中产生了把相似的事物归类的“分类”功能,这种原本为节省认知资源产生的功能却会让我们落入隐性偏见的陷阱。
隐性偏见会塑造我们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记,甚至影响我们的日常行为。
这一切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我们很难意识到这种偏见,但是隐性偏见却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造成了对不同阶级和种族的区分对待,无论是教育、就业、医疗,司法还是执法领域都无一幸免。
认识到身而为人的认知局限,我们才能前进一步,缔造更好的世界。
★纽约时报、福布斯、美国副总统贺锦丽、崔娃倾力推荐。
★作者珍妮弗·埃伯哈特博士是世界知名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两院院士。她在隐性偏见领域的研究成果让她获得了麦克阿瑟天才奖,这本书是她的代表作。
★亚马逊数千人评分4.7星,获选编辑精选“最佳非虚构作品”。 英文版豆瓣Goodreads五千人评分高达8.7。
★美国副总统贺锦丽倾情推荐:“我们不可能有比珍妮弗·埃伯哈特这本书更好的指导,来理解偏见如何在我们自己的头脑和整个社会中产生影响。”
★知名脱口秀演员崔娃高呼:“一本迷人的新书,珍妮弗·埃伯哈特博士是一个天才。”
★《福布斯》评论:无论是对第一次接触偏见领域的新人还是经验丰富的研究者来说,这本书都非常实用且充满力量。珍妮弗·埃伯哈特抛弃了掉书袋的大词,而是直接与读者的头脑、心灵和灵魂对话,让你以全新的角度思考新闻、你的邻居、你的工作场所和你自己。
★《纽约时报》评价:令人刺痛、重要而富有启发性。
★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畅销书《终身成长》作者卡罗尔•徳韦克评价: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思想者之一,我相信这本书将改变这个社会对于种族的思考,甚至是改变社会本身。
作者简介 · · · · · ·
珍妮弗·埃伯哈特博士(Dr. Jennifer Eberhardt)是世界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和全球公认的隐性偏见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她拥有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曾多次获得各类奖项,包括著名的“麦克阿瑟天才奖”。
珍妮弗·埃伯哈特也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和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并被《外交政策》杂志提名为全球最领先的100名思想家之一。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眼中所见
第 1 章 看向彼此
第 2 章 偏见的产生
第二部分 重寻自我
第 3 章 谁是坏人
第 4 章 黑人男子
第 5 章 思想的自由
第 6 章 可怕的怪兽
第三部分 出路在望
第 7 章 家的安慰
第 8 章 艰难的课堂
第 9 章 伤痛的教训
第 10 章 底线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TED演讲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导言 -
甚至连狗也非常关注它们所生活的家庭的行为和情感。狗被认为是入类的“最好的朋友”,因为它们具有与我们建立联系的独特能力。它们会记住主入的反应,以了解如何解读社会环境。法国的犬类研究人员发现,狗会抓住其主人的微妙动作来确定如何对接近的陌生人做出反应。研究人员在实验中要求狗主人在看到陌生人时向前走三步,向后退三步或保持原位。当主人退后一步时,研究人员发现,他们的狗表现得更加有保护性一狗会更快地看着陌生,徘徊在主人身侧,并且更加犹豫要不要与眼前的这个陌生人建立联系。通过向后退三步这个小动作,主人其实是在向他们的狗传达信息:小心。 充满善意的成年人也可能受到他人非言语行为的影响。我们以媒体为例,人们通常认为黑人在电视节目和电影中扮演更强大、积极的角色会抑制偏见。然而研究人员发现,即使在流行的电视节目中黑人扮演着这样的角色,白人演员对黑人演员的反应往往会比对其他自人演员更负面。这种偏见是通过微妙的、非语言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如眯眼、轻微的鬼脸、身体的微小移动,但它仍然有影响,会让那些收看节目的观众表现出更多的偏见。 研究人员马克斯・韦斯布奇、克里斯汀・波克和娜丽妮・安姆巴蒂选择了十一个流行的电视节目,在这些节目中,黑人角色均有着积极的表现,包括《犯罪现场调査》和《实习医生格蕾》,黑人演员在其中扮演了医生、警察和科学家。他们向研究参与者展示了一个十秒钟的视频片段,视频中原本是不同的白角色与黑人角色在进行对话,但是他们将声音静音了,并且把这些黑人角色从视频中剪掉了。 没看过这些节目的参与者被要求观看其中一些视频片段,并对视频中被剪掉的角色的喜好程度,以及视频中白人角色对待这些被剪掉的角色的积极程度进行平估。作为对照,在给参与者看的视频中,被剪掉的角色有时是黑人,有时则是白人。 研究人员汇总所有的调査结果后,发现了一致的模式:参与者察觉到,对起来,这些被剪掉的黑人角色明...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 2 章 偏见的产生
> 全部原文摘录
偏见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偏见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 更多书评 6篇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游行者来参加一场种族战争。但是从许多方面来看,那场种族战争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就已经埋下了种子,杰要逊本人其实就是这种冲突的体现。这个宣扬独立与平等的人比几乎所有生活在弗吉尼亚州的白人拥有更多的奴隶。他笔下写人人平等”,但他自己却坚信白人至上,认为黑人在“身心”方面均不如人。作为知识分子,杰斐逊相信科学具有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但也相信黑入无法在智识方面有所成长。 杰斐逊奴役黑人劳动力建造了弗吉尼亚...2021-04-10 13:33
游行者来参加一场种族战争。但是从许多方面来看,那场种族战争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就已经埋下了种子,杰要逊本人其实就是这种冲突的体现。这个宣扬独立与平等的人比几乎所有生活在弗吉尼亚州的白人拥有更多的奴隶。他笔下写人人平等”,但他自己却坚信白人至上,认为黑人在“身心”方面均不如人。作为知识分子,杰斐逊相信科学具有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但也相信黑入无法在智识方面有所成长。 杰斐逊奴役黑人劳动力建造了弗吉尼亚大学。白人学生入学,而背后的工作却都是由黑人奴隶完成。根据杰斐逊的设计,这些黑人奴隶被隐藏了起来,他们被安置在地下室的临时帐篷里,或住在校园的蛇形墙后,每天被迫工作。在建造蒙塞罗庄园时,杰斐逊也使用了类似的方式,在该住宅的后方路堤中专门建了独立的地下空间,作为奴隶的休息区和工作区。把黑人移出我们的视野,自由的人们就可以和平生活。 作为一个国家,即使我们试图稳步朝着杰斐逊的平均主义理想迈进,并摆脱了他的白人至上主义观念,但偏见仍在我们内部寻求庇护。在夏洛茨维尔,被我们奉为历史遗珠的种族主义面具被无情撕破。实际上,偏见一直都在我们看不到的一个地方默默积聚力量,在这个地方,我们不承认这种偏见的存在,不管是对自己还是他人,即使它已经触及我们的灵魂并影响我们的行为。 引自 第 9 章 伤痛的教训 回应 2021-04-10 13:33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这是夏洛茨维尔市的政府报告中的结论。撰写这份报告的是蒂姆・黑非,他华业于弗吉尼亚大学,曾担任过律师。他调査发现,警察过了很久オ开始认真对这次集会,而且他们担心,一旦插手这场纷争,人们可能会觉得警察处理得太过激进。 警察的这番顾虑被证实了,许多夏洛茨维尔居民指责警察反应迟钝且准备不足。一些居民认为警察根本不在意这次集会,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们与那些种族主义的恐怖分子站在同一阵营。 在8月12日游行的一...2021-04-10 13:30
这是夏洛茨维尔市的政府报告中的结论。撰写这份报告的是蒂姆・黑非,他华业于弗吉尼亚大学,曾担任过律师。他调査发现,警察过了很久オ开始认真对这次集会,而且他们担心,一旦插手这场纷争,人们可能会觉得警察处理得太过激进。 警察的这番顾虑被证实了,许多夏洛茨维尔居民指责警察反应迟钝且准备不足。一些居民认为警察根本不在意这次集会,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们与那些种族主义的恐怖分子站在同一阵营。 在8月12日游行的一个月前,三K党就在夏洛淡维尔办过一次集会。四十名三K党成员参与了集会,当时来了一千多个抗议集会的人。这次集会仅持续了四十五分钟,之后警察将其驱散,并护送三K党成员离去,抗议者们欢呼着庆祝。但是,当那群前来抗议的人未能迅速解散时,警察返回现场,宣布他们在非法集会,并使用催泪瓦斯对付他们。 蒂姆在一次采访中告诉我,这在抗议游行的人看来,就是“警察护送种族主义者,保护他们,却对我们使用催泪弹”。当时,警察部门因过于激进而受到抨击。 因此,当8月12日的游行到来时,警察们干脆袖手旁观了。他们不想保护任何一方。游行者和抗议者混在了一起,无法区分。当人们被嘲讽、被威胁和被殴打时,现场警务人员没有进行干预。正是因为警方的不作为,一些高举着反法西斯旗帜的武装抗议团体参与了进来。对于某些人来说,那是一个超现实的事件转折,现场乱成一团。 引自 第 9 章 伤痛的教训 回应 2021-04-10 13:30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通常情况下,对于许多白人父母来说,他们的本能就是干脆不谈论种族问题,以这种方式来告诉孩子们,种族其实不重要。成为一个好父母就意味着不能注意到肤色。“色盲”是宽容的标志,是所有正确美德的象征。但是对于大多数黑人父母来说,他们的本能则是相反的:帮助孩子理解种族的重要性,并向他们展示如何在可能有偏见的人中生存这些是保护他们,并让他们为立足于世做好准备的对话。实际上,研究表明,黑人父母会比白人父母更早...2021-04-10 13:24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多重自我。到底哪一个自我会主宰我们的思想、感受和行动,这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环境。具体在哪个时刻出现哪个自我,其实不完全在我们的控制之下。 在那个星期五晚上的几分钟里,黛安的身份从“弗吉尼亚大学的女学生”变成了没有归属感的犹太人,她从校园中心被驱逐到了边缘。2021-04-10 13:21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游行者来参加一场种族战争。但是从许多方面来看,那场种族战争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就已经埋下了种子,杰要逊本人其实就是这种冲突的体现。这个宣扬独立与平等的人比几乎所有生活在弗吉尼亚州的白人拥有更多的奴隶。他笔下写人人平等”,但他自己却坚信白人至上,认为黑人在“身心”方面均不如人。作为知识分子,杰斐逊相信科学具有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但也相信黑入无法在智识方面有所成长。 杰斐逊奴役黑人劳动力建造了弗吉尼亚...2021-04-10 13:33
游行者来参加一场种族战争。但是从许多方面来看,那场种族战争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就已经埋下了种子,杰要逊本人其实就是这种冲突的体现。这个宣扬独立与平等的人比几乎所有生活在弗吉尼亚州的白人拥有更多的奴隶。他笔下写人人平等”,但他自己却坚信白人至上,认为黑人在“身心”方面均不如人。作为知识分子,杰斐逊相信科学具有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但也相信黑入无法在智识方面有所成长。 杰斐逊奴役黑人劳动力建造了弗吉尼亚大学。白人学生入学,而背后的工作却都是由黑人奴隶完成。根据杰斐逊的设计,这些黑人奴隶被隐藏了起来,他们被安置在地下室的临时帐篷里,或住在校园的蛇形墙后,每天被迫工作。在建造蒙塞罗庄园时,杰斐逊也使用了类似的方式,在该住宅的后方路堤中专门建了独立的地下空间,作为奴隶的休息区和工作区。把黑人移出我们的视野,自由的人们就可以和平生活。 作为一个国家,即使我们试图稳步朝着杰斐逊的平均主义理想迈进,并摆脱了他的白人至上主义观念,但偏见仍在我们内部寻求庇护。在夏洛茨维尔,被我们奉为历史遗珠的种族主义面具被无情撕破。实际上,偏见一直都在我们看不到的一个地方默默积聚力量,在这个地方,我们不承认这种偏见的存在,不管是对自己还是他人,即使它已经触及我们的灵魂并影响我们的行为。 引自 第 9 章 伤痛的教训 回应 2021-04-10 13:33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这是夏洛茨维尔市的政府报告中的结论。撰写这份报告的是蒂姆・黑非,他华业于弗吉尼亚大学,曾担任过律师。他调査发现,警察过了很久オ开始认真对这次集会,而且他们担心,一旦插手这场纷争,人们可能会觉得警察处理得太过激进。 警察的这番顾虑被证实了,许多夏洛茨维尔居民指责警察反应迟钝且准备不足。一些居民认为警察根本不在意这次集会,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们与那些种族主义的恐怖分子站在同一阵营。 在8月12日游行的一...2021-04-10 13:30
这是夏洛茨维尔市的政府报告中的结论。撰写这份报告的是蒂姆・黑非,他华业于弗吉尼亚大学,曾担任过律师。他调査发现,警察过了很久オ开始认真对这次集会,而且他们担心,一旦插手这场纷争,人们可能会觉得警察处理得太过激进。 警察的这番顾虑被证实了,许多夏洛茨维尔居民指责警察反应迟钝且准备不足。一些居民认为警察根本不在意这次集会,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们与那些种族主义的恐怖分子站在同一阵营。 在8月12日游行的一个月前,三K党就在夏洛淡维尔办过一次集会。四十名三K党成员参与了集会,当时来了一千多个抗议集会的人。这次集会仅持续了四十五分钟,之后警察将其驱散,并护送三K党成员离去,抗议者们欢呼着庆祝。但是,当那群前来抗议的人未能迅速解散时,警察返回现场,宣布他们在非法集会,并使用催泪瓦斯对付他们。 蒂姆在一次采访中告诉我,这在抗议游行的人看来,就是“警察护送种族主义者,保护他们,却对我们使用催泪弹”。当时,警察部门因过于激进而受到抨击。 因此,当8月12日的游行到来时,警察们干脆袖手旁观了。他们不想保护任何一方。游行者和抗议者混在了一起,无法区分。当人们被嘲讽、被威胁和被殴打时,现场警务人员没有进行干预。正是因为警方的不作为,一些高举着反法西斯旗帜的武装抗议团体参与了进来。对于某些人来说,那是一个超现实的事件转折,现场乱成一团。 引自 第 9 章 伤痛的教训 回应 2021-04-10 13:30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通常情况下,对于许多白人父母来说,他们的本能就是干脆不谈论种族问题,以这种方式来告诉孩子们,种族其实不重要。成为一个好父母就意味着不能注意到肤色。“色盲”是宽容的标志,是所有正确美德的象征。但是对于大多数黑人父母来说,他们的本能则是相反的:帮助孩子理解种族的重要性,并向他们展示如何在可能有偏见的人中生存这些是保护他们,并让他们为立足于世做好准备的对话。实际上,研究表明,黑人父母会比白人父母更早...2021-04-10 13:24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多重自我。到底哪一个自我会主宰我们的思想、感受和行动,这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环境。具体在哪个时刻出现哪个自我,其实不完全在我们的控制之下。 在那个星期五晚上的几分钟里,黛安的身份从“弗吉尼亚大学的女学生”变成了没有归属感的犹太人,她从校园中心被驱逐到了边缘。2021-04-10 13:21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游行者来参加一场种族战争。但是从许多方面来看,那场种族战争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就已经埋下了种子,杰要逊本人其实就是这种冲突的体现。这个宣扬独立与平等的人比几乎所有生活在弗吉尼亚州的白人拥有更多的奴隶。他笔下写人人平等”,但他自己却坚信白人至上,认为黑人在“身心”方面均不如人。作为知识分子,杰斐逊相信科学具有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但也相信黑入无法在智识方面有所成长。 杰斐逊奴役黑人劳动力建造了弗吉尼亚...2021-04-10 13:33
游行者来参加一场种族战争。但是从许多方面来看,那场种族战争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就已经埋下了种子,杰要逊本人其实就是这种冲突的体现。这个宣扬独立与平等的人比几乎所有生活在弗吉尼亚州的白人拥有更多的奴隶。他笔下写人人平等”,但他自己却坚信白人至上,认为黑人在“身心”方面均不如人。作为知识分子,杰斐逊相信科学具有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但也相信黑入无法在智识方面有所成长。 杰斐逊奴役黑人劳动力建造了弗吉尼亚大学。白人学生入学,而背后的工作却都是由黑人奴隶完成。根据杰斐逊的设计,这些黑人奴隶被隐藏了起来,他们被安置在地下室的临时帐篷里,或住在校园的蛇形墙后,每天被迫工作。在建造蒙塞罗庄园时,杰斐逊也使用了类似的方式,在该住宅的后方路堤中专门建了独立的地下空间,作为奴隶的休息区和工作区。把黑人移出我们的视野,自由的人们就可以和平生活。 作为一个国家,即使我们试图稳步朝着杰斐逊的平均主义理想迈进,并摆脱了他的白人至上主义观念,但偏见仍在我们内部寻求庇护。在夏洛茨维尔,被我们奉为历史遗珠的种族主义面具被无情撕破。实际上,偏见一直都在我们看不到的一个地方默默积聚力量,在这个地方,我们不承认这种偏见的存在,不管是对自己还是他人,即使它已经触及我们的灵魂并影响我们的行为。 引自 第 9 章 伤痛的教训 回应 2021-04-10 13:33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这是夏洛茨维尔市的政府报告中的结论。撰写这份报告的是蒂姆・黑非,他华业于弗吉尼亚大学,曾担任过律师。他调査发现,警察过了很久オ开始认真对这次集会,而且他们担心,一旦插手这场纷争,人们可能会觉得警察处理得太过激进。 警察的这番顾虑被证实了,许多夏洛茨维尔居民指责警察反应迟钝且准备不足。一些居民认为警察根本不在意这次集会,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们与那些种族主义的恐怖分子站在同一阵营。 在8月12日游行的一...2021-04-10 13:30
这是夏洛茨维尔市的政府报告中的结论。撰写这份报告的是蒂姆・黑非,他华业于弗吉尼亚大学,曾担任过律师。他调査发现,警察过了很久オ开始认真对这次集会,而且他们担心,一旦插手这场纷争,人们可能会觉得警察处理得太过激进。 警察的这番顾虑被证实了,许多夏洛茨维尔居民指责警察反应迟钝且准备不足。一些居民认为警察根本不在意这次集会,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们与那些种族主义的恐怖分子站在同一阵营。 在8月12日游行的一个月前,三K党就在夏洛淡维尔办过一次集会。四十名三K党成员参与了集会,当时来了一千多个抗议集会的人。这次集会仅持续了四十五分钟,之后警察将其驱散,并护送三K党成员离去,抗议者们欢呼着庆祝。但是,当那群前来抗议的人未能迅速解散时,警察返回现场,宣布他们在非法集会,并使用催泪瓦斯对付他们。 蒂姆在一次采访中告诉我,这在抗议游行的人看来,就是“警察护送种族主义者,保护他们,却对我们使用催泪弹”。当时,警察部门因过于激进而受到抨击。 因此,当8月12日的游行到来时,警察们干脆袖手旁观了。他们不想保护任何一方。游行者和抗议者混在了一起,无法区分。当人们被嘲讽、被威胁和被殴打时,现场警务人员没有进行干预。正是因为警方的不作为,一些高举着反法西斯旗帜的武装抗议团体参与了进来。对于某些人来说,那是一个超现实的事件转折,现场乱成一团。 引自 第 9 章 伤痛的教训 回应 2021-04-10 13:30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通常情况下,对于许多白人父母来说,他们的本能就是干脆不谈论种族问题,以这种方式来告诉孩子们,种族其实不重要。成为一个好父母就意味着不能注意到肤色。“色盲”是宽容的标志,是所有正确美德的象征。但是对于大多数黑人父母来说,他们的本能则是相反的:帮助孩子理解种族的重要性,并向他们展示如何在可能有偏见的人中生存这些是保护他们,并让他们为立足于世做好准备的对话。实际上,研究表明,黑人父母会比白人父母更早...2021-04-10 13:24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多重自我。到底哪一个自我会主宰我们的思想、感受和行动,这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环境。具体在哪个时刻出现哪个自我,其实不完全在我们的控制之下。 在那个星期五晚上的几分钟里,黛安的身份从“弗吉尼亚大学的女学生”变成了没有归属感的犹太人,她从校园中心被驱逐到了边缘。2021-04-10 13:21
2 有用 把噗 2021-04-05
偏见之不可根除,但可缓和。
3 有用 无斋公子 2021-04-03
几十年来,智商测试有助于我们了解种族之间所谓的“生而不同”,但直到希特勒对异族人作出了“最终的审判”,我们才意识到种族主义究竟有多么邪恶!
3 有用 遥大慢 2021-04-01
prejudice/stereotype/bias研究的入门读物,作者讲述自身经历尤其精彩。
1 有用 善良的Tom 2021-04-10
作者试图把严肃的心理学研究将给一般读者听。关于分类对偏见的影响,还是非常受益的。
1 有用 闻夕felicity 2021-04-10
本书并没有以社会心理学的体系来介绍偏见,作者选择了以美国警察执法过程为具体场景,试图回答偏见、尤其是本人所意识不到的偏见,如何塑造了美国的系统系种族歧视行为。作者耐心分析了很多具体决策场景,来帮助读者摆脱非黑即白、过度简化的视角,让我们从不同参与者的角度解读当下“黑命贵”事件的肌理——警察的恐惧和应激状态下被(自己所意识不到的)偏见所主导的非理性行为、白人自由主义者同情黑人却反被黑人指责时的困惑和... 本书并没有以社会心理学的体系来介绍偏见,作者选择了以美国警察执法过程为具体场景,试图回答偏见、尤其是本人所意识不到的偏见,如何塑造了美国的系统系种族歧视行为。作者耐心分析了很多具体决策场景,来帮助读者摆脱非黑即白、过度简化的视角,让我们从不同参与者的角度解读当下“黑命贵”事件的肌理——警察的恐惧和应激状态下被(自己所意识不到的)偏见所主导的非理性行为、白人自由主义者同情黑人却反被黑人指责时的困惑和受伤、黑人受害者群体的无辜混乱和悲痛……作者带领我们一起打开了这can of worms,把手指伸进那个爬满了虫子的罐头里,把打结的虫子一点点解开,并接受这个惨痛的、会引发身份危机的真相:连我们自己、自诩为正义使者的人,也是始终抱有不自知的偏见的。接受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正义、促进正义到来。 (展开)
1 有用 闻夕felicity 2021-04-10
本书并没有以社会心理学的体系来介绍偏见,作者选择了以美国警察执法过程为具体场景,试图回答偏见、尤其是本人所意识不到的偏见,如何塑造了美国的系统系种族歧视行为。作者耐心分析了很多具体决策场景,来帮助读者摆脱非黑即白、过度简化的视角,让我们从不同参与者的角度解读当下“黑命贵”事件的肌理——警察的恐惧和应激状态下被(自己所意识不到的)偏见所主导的非理性行为、白人自由主义者同情黑人却反被黑人指责时的困惑和... 本书并没有以社会心理学的体系来介绍偏见,作者选择了以美国警察执法过程为具体场景,试图回答偏见、尤其是本人所意识不到的偏见,如何塑造了美国的系统系种族歧视行为。作者耐心分析了很多具体决策场景,来帮助读者摆脱非黑即白、过度简化的视角,让我们从不同参与者的角度解读当下“黑命贵”事件的肌理——警察的恐惧和应激状态下被(自己所意识不到的)偏见所主导的非理性行为、白人自由主义者同情黑人却反被黑人指责时的困惑和受伤、黑人受害者群体的无辜混乱和悲痛……作者带领我们一起打开了这can of worms,把手指伸进那个爬满了虫子的罐头里,把打结的虫子一点点解开,并接受这个惨痛的、会引发身份危机的真相:连我们自己、自诩为正义使者的人,也是始终抱有不自知的偏见的。接受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正义、促进正义到来。 (展开)
1 有用 善良的Tom 2021-04-10
作者试图把严肃的心理学研究将给一般读者听。关于分类对偏见的影响,还是非常受益的。
2 有用 拙荆 2021-04-09
以种族偏见为核心,围绕着一系列生活里的事例展开,偏见起源的心理学基础,以及生活中可能的应对。在作者亲身经历得一些事实中,可以看到即便受到偏见不公待遇,也不是声嘶力竭的讨伐他人或者马上开始扣种族主义的帽子,反倒是善意了解喝说明情况,是更合适的做法,对待身边日常工作中的人更加有效。
2 有用 SingLesinger 2021-04-09
歧视的可怕是因为他是具有生物性的,人类似乎总会趋于恐惧和自己feature不同的族群,何况我们体验过科学种族主义的骇人;但歧视的传播与传承也是社会性的,我们需要像抗拒我们众多生物性的恶习一样去正视和对抗。
2 有用 Blade King 2021-04-09
作者是社会心理学的学者,但这部书融合了自家人的经历,访谈,社会报道,其实已经远超社会心理学的范围了,是一本探讨美帝当代种族问题的非虚构作品,可读性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