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日本史学家下向井龙彦的经典力作,从军制史的角度看武士阶层的诞生
广岛大学教授下向井龙彦专攻奈良、平安时代的军制史,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对外战争、国家军制为切入点和主线索,对武士阶层的形成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揭示了历史上第一个“幕府”诞生的内在原因。
★战争与宫廷阴谋交织,源平之争席卷列岛,讲述《平家物语》背后的历史
平清盛、源赖朝、源义经等人物因《平家物语》和一系列相关影视剧而闻名于世。本书所述历史横跨四个世纪,最终落脚于源平合战时期的动荡历史,以流畅的笔法表现了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以清晰的脉络呈现出朝廷与武士、源氏与平家之间时而彼此抗争、时而彼此利用的复杂关系。
本书是“讲谈社•日本的历史”第四卷,讲述的是日本平安时代后期的历史,在时间上相当于中国的宋朝。
10世纪,日本内乱与对外战争不断,武士阶层开始作为国家军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经过...
★日本史学家下向井龙彦的经典力作,从军制史的角度看武士阶层的诞生
广岛大学教授下向井龙彦专攻奈良、平安时代的军制史,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对外战争、国家军制为切入点和主线索,对武士阶层的形成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揭示了历史上第一个“幕府”诞生的内在原因。
★战争与宫廷阴谋交织,源平之争席卷列岛,讲述《平家物语》背后的历史
平清盛、源赖朝、源义经等人物因《平家物语》和一系列相关影视剧而闻名于世。本书所述历史横跨四个世纪,最终落脚于源平合战时期的动荡历史,以流畅的笔法表现了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以清晰的脉络呈现出朝廷与武士、源氏与平家之间时而彼此抗争、时而彼此利用的复杂关系。
本书是“讲谈社•日本的历史”第四卷,讲述的是日本平安时代后期的历史,在时间上相当于中国的宋朝。
10世纪,日本内乱与对外战争不断,武士阶层开始作为国家军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经过数次战争,河内源氏一族脱颖而出成为“武家栋梁”,势力逐渐壮大,对朝廷构成威胁。为了加以制衡,朝廷有意打压源氏武士,并培植平家与其对抗,源平之争就此埋下导火索。
在此过程中,院(上皇/法皇)取代天皇掌权,平清盛成为第一个武士出身的公卿,保元·平治之乱、治承·寿永之乱相继爆发。动乱之后,朝廷失去实权,源赖朝建立了第一个武家政权——镰仓幕府,武士的时代就此开始。
本卷描写了平安时代末期武士与朝廷互相牵制、新旧势力此消彼长的局势,讲述了武士阶层从萌芽到初试啼声的坎坷之路。
作者通过一连串的故事,将虾夷俘囚、平将门之乱、前九年之役与后三年之役、院政政治、源平之争等著名历史事件系统地贯穿起来,阐述了从古代日本向中世日本过渡时期武士的起源、成长、壮大及其相应国家军制的形成,颠覆了至今教科书中的传统观点,读来趣味横生,引人入胜。
——王新生
武士的成长与院政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下向井龙彦,1952年生,毕业于广岛大学文学部,现任广岛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专业为奈良、平安时代的军制、国制及地方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战争对人类的意义2 战争体系与对外战略》(合著)、《纯友追讨记》,主要论文有《国衙与武士》《平安时代的地方政治》《日本律令军制的基本构造》《七世纪后半的东亚动乱与日本军制》等。
杜小军,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日本史方向),现任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系副教授、中国日本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近现代史、日本海权史,著有《日本战后海运政策研究》《幕末日本海军史》等。
目录 · · · · · ·
第一节 律令国家的变质
第二节 群盗海贼与镇压体系
第三节 雇佣兵性质的俘囚
第二章 武士的英雄时代
第一节 “头号武士”
第二节 平将门之乱
第三节 藤原纯友之乱
第四节 天庆之乱的历史地位
第三章 摄关时期的武士与国家军制
第一节 武士身份的确立
第二节 武士的在京供职与在地性
第三节 王朝国家的军制与武士
第四章 武家栋梁的形成
第一节 平忠常之乱与源赖信
第二节 前九年之役与源赖义
第三节 后三年之役与源义家
第五章 动荡的院政
第一节 庄园公领制与后期王朝国家
第二节 院政之路
第三节 院政的权力结构
第四节 院政之下的源氏与平氏
第六章 走向武家政权
第一节 保元、平治之乱
第二节 后白河院政与平氏政权
第三节 治承、寿永内乱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藤原实资所说的“武者种胤”以及《今昔物语集》所说的“兵之家”,指的就是是否为天庆功臣子孙一事。宫廷贵族之间存在一种共识,即父母双方与天庆功臣无血缘关系者,不可妄自习武。‥‥‥能够享有武士资格的,只有这些在军功除目中受到恩赏的天庆功臣子孙。武士身份的确立,正是建立在朝廷、宫廷贵族以及地方国衙对这些天庆功臣武士身份的认可之上。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节 武士身份的确立 -
通过镇压平忠常之乱、前九年之役、后三年之役这三场发生在11世纪的叛乱,河内源氏的三代栋梁源赖信、源赖义、源义家以王朝国家的军事指挥权为媒介,与东国武土建立起军事主从关系,斩获了王朝国家军事指挥官的地位,被后世尊称为“武家栋梁”。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节 平忠常之乱与源赖信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武士的成长与院政"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武士的成长与院政"的人也喜欢 · · · · · ·
武士的成长与院政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240605 律令制的变奏与瓦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好干净、主题鲜明且核心、逻辑和条理清晰的一本。论断给得干净漂亮,勾勒了复杂性与流变比上一本平安初好看。从律令制国家到王朝国家到武士政权是很重要的日本史问题。 一、武士之前 侵略倾向:无需自卫兵力,财力负担小,全力对外(朝鲜)目标下国家形成,目标为东夷小帝国。... (展开)
何谓武士?看完它,你就懂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直以来都有听说过“武士”以及“武士精神”,然而到底什么是武士,什么是武士精神,却完全不解其意。 通常在某些电视上看到这两个词的时候,也就略过了,虽然但是,心里始终还是好奇居多,始终还是对“武士”这个词抱有想法,就想着有朝一日去好好的了解一下这个通常在抗日剧... (展开)
听《武士的成长与院政》
> 更多书评 8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講談社 (2001)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講談社 (2009)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近期国内引进的日本史 (東山鹿溪)
- Japan Research (Kogorou)
- 2023年新书选录 (蒹木)
- 日本的起起落落 (羊的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15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武士的成长与院政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鸡柳先生 2021-07-08 11:00:22
可以说非常经典的君权变化了,1君王不管事朝廷逐渐由外朝变内朝。2外戚干政。3连续小皇帝(东汉模式)外戚变成实际统治者。4终于出了个成年君主,为对抗外戚引入外援军队。5激励斗争后文官玩完,几大军阀互相斗争。6枪杆子出政权,快进到篡位。不过日本由于其皇位特殊性,出现了院政对抗外戚和军阀没有篡位只是架空朝廷的特殊现象。院政虽然削弱了外戚势利,但也是损害了天皇本身的权威性,同时存在两三个天皇实在是太鬼畜了... 可以说非常经典的君权变化了,1君王不管事朝廷逐渐由外朝变内朝。2外戚干政。3连续小皇帝(东汉模式)外戚变成实际统治者。4终于出了个成年君主,为对抗外戚引入外援军队。5激励斗争后文官玩完,几大军阀互相斗争。6枪杆子出政权,快进到篡位。不过日本由于其皇位特殊性,出现了院政对抗外戚和军阀没有篡位只是架空朝廷的特殊现象。院政虽然削弱了外戚势利,但也是损害了天皇本身的权威性,同时存在两三个天皇实在是太鬼畜了。天皇法皇外戚大臣内斗不止,大大削弱了自己的权威性和合法性,恰逢武士这一军事集团形成,被取而代之也只是时间问题了。日本东西狭长的地形又决定了当朝廷处于内斗状态的时候,坂东一定是会脱身谋求自善乃至于清君侧。 (展开)
0 有用 是泰盛啊 2021-12-13 21:43:34
讲解比较好懂,还有图文说明,是我需要的书籍!
2 有用 鳳閣舍人 2021-10-04 16:28:48
同种类中文世界没有任何替代书籍。出版年份是01年,不知道近二十年日本中世史是否有大更新。从律令国家到国司体制改革切入到武士阶层逻辑非常顺畅。对从中央到地方的文书运作叙述的也十分清晰。平氏部分有吴座勇一的那本补充可以梳理清院政和平氏一门的兴起。
0 有用 夕颜 2021-12-10 07:15:55
武士登上历史舞台是因为律令制瓦解和废除军团士兵制,为了对付新罗海盗和地方叛乱,征召地方武装力量;这一时期颁布各种庄园整顿令,是为了划分公家与私家的权限,为新任天皇登位营造御所而征收地方财力和劳力。王朝国家体制与伴生幕府发展,为此后日本战国时代埋下伏笔。
1 有用 唯亲王 2021-11-16 10:48:55
特别好的一本著作。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平安武士的专题史,从军制变化和行政管理的角度梳理了平安时期武士成长的历史,最后兼带了一下院政,不过院政部分也是侧重武士在院政中的表现。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名分的力量。平安朝廷自身是非常虚弱的,蜕变为一个礼仪政权,依靠玩弄名分,挑动群众打群众来维持统治,就这样顺利统治了几个世纪。在没有人有绝对控制力的情况下,名分更为重要,平氏自身实力不足,又藐视名分贸然破坏了政治平... 特别好的一本著作。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平安武士的专题史,从军制变化和行政管理的角度梳理了平安时期武士成长的历史,最后兼带了一下院政,不过院政部分也是侧重武士在院政中的表现。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名分的力量。平安朝廷自身是非常虚弱的,蜕变为一个礼仪政权,依靠玩弄名分,挑动群众打群众来维持统治,就这样顺利统治了几个世纪。在没有人有绝对控制力的情况下,名分更为重要,平氏自身实力不足,又藐视名分贸然破坏了政治平衡,导致自己快速灭亡。在当时所有人心中名分都非常重要,维持名分礼仪是政权的根基。现代人不要以古度今。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