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知识创造理论之父”野中郁次郎作品,陈劲、陈春花作序推荐
带你在"共同善"的基础上,建立起系统性知识创造框架,重建商业模式,打造组织发展新格局
◎内容简介
经过20多年的传播,隐性知识的概念被越来越多人的所熟知和认同,也被国内很多组织应用于知识管理的实践当中。不过,目前大部分应用偏产品研发端,在野中郁次郎看来,这种应用远远不够。
尤其是对于企业,如何把隐性知识创造的智慧以新方式转换为价值,即以知识为导向进行商业模式变革,才是企业家和知识管理工作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相对知识管理最早被提出来时的时代,新的商业模式只有考虑了环境、资源、人的协调,追求可持续、有意义的发展,才是完整的、有价值的,组织也才能拥有不竭的创新动力。
本书由活跃在“业务创新模型”实践和研究领域的领军人执笔,他们从各个角度对“业务创新模型”展开了分析。所谓“业务创新模型”,其目的正...
“知识创造理论之父”野中郁次郎作品,陈劲、陈春花作序推荐
带你在"共同善"的基础上,建立起系统性知识创造框架,重建商业模式,打造组织发展新格局
◎内容简介
经过20多年的传播,隐性知识的概念被越来越多人的所熟知和认同,也被国内很多组织应用于知识管理的实践当中。不过,目前大部分应用偏产品研发端,在野中郁次郎看来,这种应用远远不够。
尤其是对于企业,如何把隐性知识创造的智慧以新方式转换为价值,即以知识为导向进行商业模式变革,才是企业家和知识管理工作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相对知识管理最早被提出来时的时代,新的商业模式只有考虑了环境、资源、人的协调,追求可持续、有意义的发展,才是完整的、有价值的,组织也才能拥有不竭的创新动力。
本书由活跃在“业务创新模型”实践和研究领域的领军人执笔,他们从各个角度对“业务创新模型”展开了分析。所谓“业务创新模型”,其目的正是以知识为导向,帮助企业在“共同善”的基础上建立系统性知识创造的框架,打破现有产业的固有观念和企业内部障碍,重建商业模式,打造新格局。
在书中,作者们介绍了组织在商业模式变革中遇到的困境,并阐述了如何运用业务创新模型来摆脱束缚,同时讲了变知识为价值的领导力在商业模式脱困中的作用,最后从实践智慧的角度,进一步提出了统合型业务创新模型及其对于组织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
◎名人推荐
在经济价值和社会责任并重、科学管理和人文精神同步的新时代,我们应高度重视隐性知识的积累和共享,以及基于 SECI 模型螺旋上升的知识管理。
——陈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创新与知识管理会议(iKM)创始人兼主席
在知识驱动变化的时代背景之下,阅读“知识管理系列”图书能产生极大的价值。通过这套书,读者会更清晰地了解组织中的知识是什么、知识创造是什么、如何在方法论层面更好地进行组织知识创造……对这些内容的把握能让我们按照知识管理的逻辑主线去理解企业,理解组织创新力的打造。
——陈春花 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
◎编辑推荐
☆ 知识管理领域8位知名学者联手,深入探讨了业务创新模型,帮你开启以知识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变革;
☆ 涉及企业管理、政府管理、社会基建事业三个领域的知识管理,对于企业管理者、政府官员、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者与运营者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 拆解相关领域知名案例,提出摆脱商业模 式创新羁绊的实践方法,告诉我们如何在商业模式创新中运用实践智慧,在所在组织中最大化知识的价值。
作者简介 · · · · · ·
野中郁次郎
·日本著名管理学家,被誉为“知识创造理论之父”。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现任一桥大学名誉教授。2017年荣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终身成就奖。
·富士通、三井物产、Seven&I等大企业独立董事,因其对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2002年获得日本政府授予的“紫绶勋章”。
·著有80多部畅销专著,2007年荣获美国管理科学院国际管理学奖,2008年被华尔街日报评选为“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思想者”,2013年获得“全球最佳50名商业思想家终身成就奖”。
德冈晃一郎
·牛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多摩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科科长、教授,福莱(日本)合伙人、知识领导力研究所所长、株式会社LIFE SHIFT首席执行官。
·曾任职于日产汽车人事部和欧洲日产。主要从事有关商誉管理、人力资源和公司内部沟通的咨询业务。
目录 · · · · · ·
序章 向实践智慧战略转向
第一节 被欧美化的日本经营
第二节 向“实践智慧战略”转向
第三节 灵活和呆板的夹缝
第四节 以人生作赌注的商业模式创新
第五节 从产品制造到价值创造的知识架构
第一章 业务创新模型的提议:变知识为价值
第一节 商业模式创新(BMI)之源泉
第二节 BMI的路径
第三节 业务创新模型的提议
第四节 推动业务创新模型的三板斧
第五节 业务创新模型的领导力
第二章 商业模式创新的竞争:基于商业模式案例
第一节 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
第二节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和苹果公司的案例
第三节 商业模式新潮流
第四节 价值创造带来价值定位创新
第五节 创造价值定位的新视角
第三章 政府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新加坡向知识创造型国家转型
第一节 商业繁荣的背后推手:新加坡政府
第二节 知识创造型经济的转型施策:以生物医学领域为例
第三节 灵活迅速的行政机制
第四节 国家主导的BMI
第四章 社会基建事业模型的构造和战略展开:基于知识工程的视角
第一节 社会基础设施的变化
第二节 事业环境
第三节 社会基建新模式及其构造
第四节 业务竞争优势的构建过程
第五节 战略的推进和展开
第五章 商业模式的设计思考: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智慧
第一节 商业模式的根基:设计智慧
第二节 设计“相关性”
第三节 从概念到实践
第六章 挣脱商业模式创新的“羁绊”:克服阻碍的实践法
第一节 失败原因探究
第二节 “羁绊”是什么
第三节 为什么会被“羁绊”束缚
第四节 挣脱“羁绊”获得自由
第五节 衡量经营自立程度的11个项目
第六节 日本航空(JAL) 是如何败给“羁绊”的
第七节 打破枷锁,推行BMI的站探
第八节 日本型私募基金在BMI推进过程中的角色
第七章 推动业务创新模型发展的创新力:变知识为价值的领导力
第一节 实践智慧和智慧领导者
第二节 社会共创思想的领导和传递:描绘未来蓝图
第三节 商业模式创新者的条件:创新力
第四节 信念管理(MBB)
第五节 MBB人才培养
第八章 走向实践智慧的商业模式创新:统合型业务创新模型
第一节 改变日本、改变世界正当时
第二节 统合型业务创新模型
第三节 社会基础设施视角下的业务创新模型
第四节 社会企业的视角
第五节 向统合型业务创新模型发起挑战:知识控股型企业
第六节 对过度服从的照单全收
第七节 让统合型业务创新模型运转的创新力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2010 年,新加坡的 GDP 相比前一年增长了 14.5%,实现了自 1956 年建国以来最高的增长率,这与 2009 年金融危机之后的负增长形成了令人惊讶的“V”字形通路。国民人均 GDP 也呈现极高的增长,2000 年是 23 414美元,2007 年赶超日本,2010 年达到 43 867 美元,与 10 年前相比,几乎翻了一番。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是一个都市国家,国土面积与日本东京两三个区的大小差不多。在经济持续向好的东南亚国家中,新加坡的经济增长和存在感都极高,是公认的国际化大都市。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节 商业繁荣的背后推手:新加坡政府 -
最佳剧本设计(scenario best design)的思考方式就变得很有必要,它首先要设定不同的场景,其次思考不同的方向性,最后把要追求的最根本的东西作为价值凝练出来。 其中之一,就是“剧本计划”(scenario planning)的思维方式。美国的智囊团 SRI、皇家壳牌集团等企业的经营计划部门都在使用这种方法,具体就是先找出对企业来说重要但不确定的因素,描绘出完全不同的世界,模 拟其中各种状况的对应方式,考察变化的方向。 剧本思维的妙处就在于企业能够洞察不确定因素背后的深层原因,在未来和现实中不断往复穿梭,提出面向未来又可以解决当前问题的假说。因此,描绘剧本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展开各种愿景从未来的角度考察现实问题的思考过程。 设计思维的思考方式是什么? 首先要澄清一下,这里所说的设计不是物品形状的设计或者产品设计之类的。当然,这些也是设计的一个方面。然而,设计的本质意义和价值,是某个概念或者产品、服务的各要素之间形成关联的形成力,即组织化的能力。即使看到形式上的东西,也可以称之为设计。设计是完美利用人类力量创造价值,并且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考方式。正如福布斯网站上所宣扬的“欢迎来到设计的时代”(2012 年 5 月 31 日),设计是现代商业的根本。 20 世纪的设计,既是工业社会的设计,也是产品的设计。但是,如今是知识型社会,设计最重要的对象正朝着价值、经验、知识、商业模式等方面转移,可以称之为右脑思考、直观思考或是形象思考。形象思考不是 单纯地用图解来说明某样东西,而是用右脑思考或者使用形象和意象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多元化思考。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节 设计“相关性”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商业模式创新实践"的人也喜欢 · · · · · ·
商业模式创新实践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2 条 )

敬翔的正式版完整3阶段幕后操盘运作

日本知识管理之父:VUCA时代,为什么人人都要懂点商业模式创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延续过去的逻辑做事。—— Peter F. Druker 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与VUCA(复杂、多变、模糊、不确定)时代叠加的环境中。 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国数字社会提前10年实现,自从疫情爆发以来,从复工复产到消费和出口复苏,数字基建、数字社会、... (展开)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价值?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延续过去的逻辑做事。—— Peter F. Druker 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与VUCA(复杂、多变、模糊、不确定)时代叠加的环境中。 过去的一年多,我们熟知的企业倒闭、员工面临随时被裁员的风险、只能线上远程办公等等,这些无一不在挑战我们对于... (展开)
三个臭皮匠为什么能顶个诸葛亮呢?共享“隐性知识”,让企业更有创造力!

揭秘!究竟是什么,让这样一个国家,国土面积不足中国的4%,百年企业数量却是中国的250倍。

知识场景变化的时代如何将知识转化为价值

如何成为业务创新先驱者?3个特质助你成功!
> 更多书评 3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智元微库 (智元微库)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知识管理 (白羽)
- 新动力【营销+战略+商业模式+投资】 (韩俊雄)
- 书单|423 (鼹鼠的土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9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商业模式创新实践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纯 🐨 2021-05-11 12:57:40
作者把知识分成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很多人会过度依赖显性知识,因为它好编撰,好概括。比如企业会过度依赖一些风险模型和工具,却忘了世界本身充满了不确定性。 书中说道:" 对显性知识的过度依赖会导致企业无力应对变革。"所谓的不能驾驭正确类型的知识,就是因为对不同类型的知识投入侧重不同,企业很容易迷失在“技巧”中。其实个人成长也是一样的,盲目追求快速精进的技巧,反而容易把自己学懵。学啥都还是要沉淀... 作者把知识分成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很多人会过度依赖显性知识,因为它好编撰,好概括。比如企业会过度依赖一些风险模型和工具,却忘了世界本身充满了不确定性。 书中说道:" 对显性知识的过度依赖会导致企业无力应对变革。"所谓的不能驾驭正确类型的知识,就是因为对不同类型的知识投入侧重不同,企业很容易迷失在“技巧”中。其实个人成长也是一样的,盲目追求快速精进的技巧,反而容易把自己学懵。学啥都还是要沉淀成结构能力,不然人的记忆力也是有限的,没啥应用场景的肯定忘光,到时候就是又白投钱了。 (展开)
0 有用 WD.M 2021-04-23 21:45:16
换个高度看问题
0 有用 Ex 2021-05-03 16:12:20
20210430-0503
1 有用 ᶘ-๑T ᴥ T๑-ᶅ元气 2021-04-22 11:45:35
价值主张是当下企业和个体都需要聚焦的一个概念。我们说赋能型企业,是指借助平台的基础上个体有自主选择发展方向的意愿和权利,这种赋能既是平台自身对人力资产和知识资产的必要需求,也是个体驱动自我,发挥效能的一个充分动机。那么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就成为了企业和个体共同的价值追求
3 有用 海参FL 2022-04-18 00:47:04
讲到的内容无非就是创立价值叙事,通过改善沟通和管理结构合理传递价值叙事。虽然名字带“商业模式”,但是并没有讲商业模式,而是讲的“怎么实践创新去改变商业模式”,而且其中可以take away的东西比较少,相当于用日本视角把价值主张那一套又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