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所以有人自己推理出来的吗?

秘密基地 2021-07-07 16:57:04

想知道,因为我第没有推理出来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最赞回应

    程心
    2021-08-24 02:42:50 程心

    最后一个案子,从再调查开始就猜到是房东了,因为作者用了恐惧一个词形容房东,还提到了房东继承了姑妈的遗产,可能看推理看的太多了。继承遗产暴富的多半不是什么正经玩意儿😂

    赞(3) 来自 豆瓣App
    >
    寺。🔒
    2022-02-08 05:18:54 寺。🔒 (広く、浅く、楽しく!)
    能猜到银行行长就已经不简单了
    能猜到银行行长就已经不简单了
    skylor

    排除法吧,看完手记部分最可疑的是柏木,但太明显了应该是个幌子,其他人要么没动机要么没条件,又跟案子有关又意外的人只有行长了。。。不过其实在日本能做到行长都年纪很大了,案子又是多年前发生的,按常理房东至少5、60岁,现在想来作者唯独对房东描写不多也是有原因的。

    赞(2) 来自 豆瓣App
    >
十年诡殇
2021-07-08 06:13:50 十年诡殇

我

赞(1) 来自 豆瓣App
>
秘密基地
2021-07-08 08:51:09 秘密基地
我
我
十年诡殇

👍👍👍

赞 来自 豆瓣App
>
秘密基地
2021-07-08 08:52:05 秘密基地
我
我
十年诡殇

怎么能从喝罐装红茶联想到房屋倾斜呢

赞(1) 来自 豆瓣App
>
十年诡殇
2021-07-08 08:52:25 十年诡殇
怎么能从喝罐装红茶联想到房屋倾斜呢
怎么能从喝罐装红茶联想到房屋倾斜呢
秘密基地

看我主页书评

赞 来自 豆瓣App
>
程心
2021-08-24 02:42:50 程心

最后一个案子,从再调查开始就猜到是房东了,因为作者用了恐惧一个词形容房东,还提到了房东继承了姑妈的遗产,可能看推理看的太多了。继承遗产暴富的多半不是什么正经玩意儿😂

赞(3) 来自 豆瓣App
>
寺。🔒
2022-01-28 19:07:27 寺。🔒 (広く、浅く、楽しく!)

猜到可能是银行分行长,但没想到行长就是房东。

赞(1) 来自 豆瓣App
>
秘密基地
2022-01-29 10:41:07 秘密基地
猜到可能是银行分行长,但没想到行长就是房东。
猜到可能是银行分行长,但没想到行长就是房东。
寺。🔒

😊

赞 来自 豆瓣App
>
skylor
2022-02-07 22:48:53 skylor
猜到可能是银行分行长,但没想到行长就是房东。
猜到可能是银行分行长,但没想到行长就是房东。
寺。🔒

能猜到银行行长就已经不简单了

赞(1) 来自 豆瓣App
>
寺。🔒
2022-02-08 05:18:54 寺。🔒 (広く、浅く、楽しく!)
能猜到银行行长就已经不简单了
能猜到银行行长就已经不简单了
skylor

排除法吧,看完手记部分最可疑的是柏木,但太明显了应该是个幌子,其他人要么没动机要么没条件,又跟案子有关又意外的人只有行长了。。。不过其实在日本能做到行长都年纪很大了,案子又是多年前发生的,按常理房东至少5、60岁,现在想来作者唯独对房东描写不多也是有原因的。

赞(2) 来自 豆瓣App
>
lxxxiv
2023-01-15 14:46:21 lxxxiv
猜到可能是银行分行长,但没想到行长就是房东。
猜到可能是银行分行长,但没想到行长就是房东。
寺。🔒

我也是看到推理前感觉有可能是行长

赞 来自 豆瓣App
>
出来吧!小黑
2023-05-08 13:35:54 出来吧!小黑

第一案很容易能锁定保姆,因为所有关于中毒妄想的描述都来源于保姆,而且保姆特地打电话告诉了每一个人,而死者中毒身亡能因此而被排除嫌疑的就只有她一个。但房屋倾斜那个,真的想不到。而且冰块支撑地毯、胶囊控制发作时间那个手法,也很牵强。
第四案,说实话我想了几乎所有可能性,包括行长用假钞换真钞,用大火掩盖假钞的可能,但马上又自己排除了,因为一、理智的罪犯,是不会冒着巨大风险,把一大堆假钞堂而皇之的摆到警察面前的;警察可是一张张拍摄钞票的,那假钞得做的多仿真,能这么自信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不被发现?而且回收残币时,是有银行职员参与的,难道不怕被熟练的职员发现残币有假?二、如果纯粹是为了钱,并没有真的杀死一个孩子的必要。完全可以把第一次爆炸说成是一次威胁警告,也顺便处理了假币,还能额外再勒索一次。把绑架勒索的罪名上升到恶意杀人,真的是不理智的。
只能说,这本书很多作案逻辑真的有点牵强……

赞(1) 来自 豆瓣App
>
Tikitaka
2023-08-03 01:25:16 Tikitaka

能不能推理出来要看是不是和作者处在一个频道,毕竟笔下的推理都挺随意的,脑洞好大

赞 来自 豆瓣App
>
魏豆子
2025-02-05 12:44:27 魏豆子

猜出来的99%不是根据书中内容正经推理出来的,而是根据以往看各种推理书籍和影视作品“推理”出来的,比如根据“最不可能的人就是凶手”这种“规则”等等。
尤其是最后一个案子,相信很多推理迷一看到行长出现就会对他有所怀疑,但直到看到最后一封信之前,依然不能把怀疑确定地放在他身上。

赞
>

> 我来回应

> 去字母表谜案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F的告发,疑问(ice_crealin)

就一个劝退(豆友kRldhb6Rmw)

好看(山)

Y案里绑匪怎么就如此笃定父亲不会上二楼看看?(Stone123)

感觉Y那章还是成濑是主犯比较合理啊(momo)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