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茶山镇虽然地处经济发达的大湾区核心区域,但其辖区内仍保留着众多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本书作者地毯式普查了东莞市茶山镇所有传统聚落,无论是叙述大历史的名胜建筑,还是书写小历史的市井民居、村头小庙,乃至水塔泵房、柴间食堂,只要具有时代的叙事可能,均被一一再现,力求截取更多被时间累积的切面。
本书分作五章,从宏观地貌到微观建筑,从历史叙述到遗产保护,从各方面呈现了关于茶山历代物质空间的信息。第一章《山川》,在着眼人类造物之前,纵观茶山山脉、河流的形塑过程,以便我们了解往后一切,均是自然留下的伏笔;第二章《村寨》,考察了从寨城到各村落的选址与规划格局,在山河的伏笔里,了解茶山先民如何经营他们的乡土;第三章《筑迹》,用编年史的形式,以建筑为出发点,展现茶山历代代表性建筑所映射的时势变幻;第四章《遗产》,回归对现状田野考察的报告,逐村介绍其建筑遗产的留存情况,对其中佼佼者作简要介绍,并附遗产分布图、统计表和相关建筑测绘图纸、模型;第五章《保护》,可视为该书余论,结合作者的现场勘察和实践经验,对茶山镇内的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提供具体建议与意见。
0 有用 demonvan 2024-01-04 17:21:01 广东
全彩硬封大開本,图文并茂。 配图种类丰富,除了古地图、电子地图、卫星图、航拍图、测绘图、旧照、手绘示意图,还提供了3D图的二维码,充分利用了现代制图科技。 行文通俗简洁,立场中肯,内容参考古籍旧志并结合田野考察实际情况、口述,较为严谨可信,是官方茶山文物普查汇编的有效补充及扩展。 第四章的文物普查标准没有墨守成规,参考广州、中山、香港、莞城等城市的先行经验,同时结合本地情况有所调整,非常值得其他地... 全彩硬封大開本,图文并茂。 配图种类丰富,除了古地图、电子地图、卫星图、航拍图、测绘图、旧照、手绘示意图,还提供了3D图的二维码,充分利用了现代制图科技。 行文通俗简洁,立场中肯,内容参考古籍旧志并结合田野考察实际情况、口述,较为严谨可信,是官方茶山文物普查汇编的有效补充及扩展。 第四章的文物普查标准没有墨守成规,参考广州、中山、香港、莞城等城市的先行经验,同时结合本地情况有所调整,非常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这本的角度较为宏观,区域建筑个案及建筑细部内容不多。第五章文保、建筑通识及建议的内容与作者的另一本书《东莞建筑遗产通识》(2022)基本重复,装饰 细部应该参阅另一本《茶山古建筑装饰文化》(2021)会更详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