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尔克斯到略萨 短评

热门 最新
  • 86 Jose-HJ 2021-03-19 18:53:11

    这是一部既严肃又不严肃的“文学爆炸”史,说严肃是因为作者考证翔实,用了包括作家信件、采访等新材料,治学态度严谨,说不严肃是因为里面也写到了许多八卦趣闻,作者用了一种流畅轻松的语言去描写那段历史,仿佛是在讲故事一样,是我喜欢的“学术著作”的风格。这本书我是2010年第一次读到的,机缘巧合推荐给了编辑老师,机缘巧合成了译者,又机缘巧合决定把2019年对巴·略萨的访谈也收进去,再加上我本身是做“文学爆炸”研究的,而国内已有的相关书籍又太少,因此我觉得这次的劳动成果还是很有意义的。

  • 26 拧发条鸟 2021-05-30 22:45:52

    南美洲真的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能够在这么集中的时间和空间内,同时诞生这么多天才的作家。高中时很喜欢马尔克斯,读了写本书之后,反倒可能更喜欢略萨多一些。去年年初略萨批评中国政府在疫情方面对媒体限制的做法使得他的书短时间内在各个平台下架,无论人们爱他还是恨他,就像当年退出拉美之家,公开批评卡斯特罗那样,略萨作为一名伟大的作家,他拥有同样伟大的人格。无论是跟马尔克斯称兄道弟,还是后来给了马尔克斯一拳,他都做到了表里如一,坚信自己的内心的准则。

  • 8 睡眠科学 2021-07-18 21:54:40

    诗人和建筑师友情最深厚的那段时光真是把我感动了。知道他们曾经关系好,但不知道他们好到二位一体的程度(西塞罗所谓的“朋友是第二自我”),想起瞿秋白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示之。作者越是用他们二人彼此的信件、朋友们的回忆、各种逸闻趣事叙述加博和马里奥曾经的情真意切、亲密无间,我就越是难以卒读叙述他们最后一次相遇和分离后三十多年老死不相往来的章节,因为那段伟大的友谊最后却有一个让人悲伤的结局,犹如启明和长庚,犹如参与商。类似的令人伤心的断交让人想到鲁迅和周苦雨,戈达尔和特吕弗。译后记里侯健先生那励志的“追星”故事又让我“破涕为笑”,总算有一个暖心又圆满的结局。这是一部献给所有热爱诗人和建筑师的人的书,对于热爱他俩的人来说这部书异常有用。

  • 3 小鸟侦探 2021-05-03 21:18:59

    太精彩啦!马尔克斯和略萨的友情无疑是给这段文学爆炸的历史中增添传奇色彩。阅读全程一直跟着两人从亲密到交恶一起跌宕起伏。虽然两人决裂的原因还是没有答案,我想永远也无法得知了。但私人史不就是艺术的母体吗!

  • 3 1874- 2021-04-19 01:20:26

    作为一个尚未开始阅读略萨、对加博的爱还不够深(并未读完他的全部作品)的读者,读这样一本以这两位作家为主角的分析文学爆炸的书,依然受到了极强的震撼。前言和译后记让我重拾了初读加博、打开西语拉美文学世界的大门时的感动。作者对文学爆炸这个现象的回溯,说是从马尔克斯到略萨,其实也是在梳理拉丁美洲尤其是古巴的革命事业进程的基础上完成的。没有任何阅读障碍,读者甚至还会为加博那时不时蹦出来的几句幽默话给逗笑。没有加博的世界、拉丁美洲文学黄金时代已经远去的世界,我们只能在这样的书里去追根溯源,捡拾作家们的记忆、时代的记忆。

  • 3 2021-04-26 17:46:27

    我一直对“文学爆炸”很感兴趣,所以有本书帮忙梳理真的太好了。有些名字如雷贯耳,更多的未曾听说。文学与政治之间高度黏合的关系,那个年代拉丁美洲的政治焦点是古巴。拉美作家与古巴、马尔克斯和略萨的友谊是书的两条有交集的主线。多次使用披头士成员来形容主将所扮演的角色让我算是明白之前看到的梗图是咋回事了。帕迪利亚让我有点想起胡风。

  • 2 渡边 2023-08-03 13:41:49 江苏

    目前读到的最好的文学爆炸回溯文本。对事件的梳理翔实备至,对主角拉美双子星的友谊记述也非常宝贵,饱含感情。和译者侯老师对谈之前读完,又读一遍后记里的“文学追星”,如此拉美文学,如此马尔克斯和略萨,的确会激起人超越理性的激情。

  • 1 小寒馨💫 2023-08-29 13:33:31 北京

    现实比小说更曲折,更迷人,更惊心动魄而引人长叹。“毫无疑问,加博的文学让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无眠的读者、上瘾的读者、杂食的读者——所有类型的读者,这只是因为他的文字能让我们所有人以任何方式进入梦境。”

  • 3 NSBetter 2021-12-31 20:05:47

    “文学爆炸”的漩涡中心,拉丁美洲的流动盛宴。诗人加博和建筑师马里奥能够把神话、恐惧和悲伤都转化成伟大的诗篇。数不清的奖项和头衔证明了二人的文学天赋,巴塞罗那傍晚的咖啡馆见证了二人的灵魂交融。直到略萨的勾拳打在加博的左眼,计划中合写的作品成了永远也不会面世的遗憾。决裂的谜底或许再也不会揭开,但从1967年开始的坚实友谊却炙热鲜活。马孔多的妓院也曾矗立于沙地,皮乌拉的夏日也曾暴雨如倾盆。2021068.

  • 1 Nananana 2021-04-11 16:40:24

    看完:强烈推荐! 再补一句:译后记太让人心动了! “因为自己成了等待他的独一无二的那个人。” “有字为证”! ----------- 喜欢,推荐! 是我喜欢的类型,考证翔实的“文学史”,有很多往来信件和亲历者言,语言也生动有趣。 太感谢作者和译者了,仿佛有时光列车可以搭乘,回溯“文学爆炸”。

  • 1 铁皮猫 2021-07-01 18:39:21

    很久没读过评分很高,我的评价更高的好书了

  • 1 张耜 2021-06-01 14:32:25

    严谨、细致又不失风趣,内容丰赡,一手材料富足,那些活跃在文学巅峰的“知识分子”在两位学者笔下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了,而对于历史背景的介绍,也弥补了许多国内不为人知的往事。

  • 1 Pedro Xu 2021-07-22 22:50:44

    补充了一些细节,“文学爆炸”的大体情况之前读多诺索的《“文学爆炸”亲历记》时已有了解,与本书多有重合。另外,这本书的叙述真的很“西班牙”。

  • 2 会说话的土豆 2021-07-12 14:02:57

    曲终人散,余音仍袅袅,怀念那个天才的时代。

  • 1 ci 2021-07-23 20:05:45

    有帮助! ps. 侯老师的译后记看得想哭😭

  • 1 发条女孩 2021-07-30 12:44:28

    关于略萨和古巴革命政府的那段轶事真的是太迷惑了😅

  • 1 唐拖泥 2021-05-07 19:22:44

    好看!!!超级多书信细节,抽空把文学爆炸的作品都补起来~

  • 2 X 2021-05-02 22:46:03

    这本书出来之后,新版的《文学爆炸亲历记》就再也卖不出去了(不是

  • 3 我对你不重要 2021-04-27 23:55:20

    偏爱巴尔加斯·略萨,加博夸他的作品是拉丁美洲最棒的小说,而略萨则说加博是拉丁美洲最有趣的作家。两个天才惺惺相惜的时光也太让人动容了。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可读性非常高,非常有趣!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