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魅影的书评 (13)

美与丑,永恒的话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四星。熬过开头的三四章,后面就很流畅。刚开始的人名实在让我有点晕头转向,但是剧情开始发展之后实在是很好读。几条不同的线,分别从不同角度推进剧情。这本书是为埃里克而写,当然从名字也能看出来。不过如果埃里克最后没有转变,我可能不会太喜欢这个故事。 看到中间部分的... (展开)
“他的眼睛里有全世界的悲伤”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大概一周时间冲完《剧院魅影》小说,今晚又在b站看了《歌剧魅影》25周年的音乐剧,说不清为什么,好几次在克里斯蒂娜唱歌的时候有种想流泪的冲动。太美了,真的。音乐天使的嗓音有多么美,原著再多辞藻是描绘不出来的,今天有幸亲耳听到了。 小说是朋友安利的,如果不是她强力... (展开)
读后小记 | 《剧院魅影》古早发疯文学
读完原著,我的沉默震耳欲聋,只能说音乐剧多少还是美化了人物形象,。 如果按照符锦勇先生在译本序中提到的“介于侦探小说和荒诞小说”来定位小说题材,那么一切都还说得通点;但,若说这是一则爱情故事,那么读者就需要有一颗极其细腻的心思,才能品出其中可歌可泣的爱情痕迹...
(展开)

以爱之名囚禁自由不是真正的爱
文风真的特别优雅,幽默又不失风度,对于魅影只能说可怜但无法同情,葬送在他手上的亡魂又何其无辜,如果没有克里斯蒂娜,魅影又将继续犯罪多久?(克里斯蒂娜也是一位无辜的姑娘,看到结局真的松了一口气),以爱之名囚禁自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执念。 全书最欣赏的还是拉乌尔...
(展开)

记录一些原著与音乐剧的不同——埃里克人设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音乐剧营造的是一种神秘的氛围,原著偏现实主义悬疑向。总体来说,音乐剧美化了埃里克的外貌,放大了其“暴躁疯狂”的性格特征,削减了人物成长背景和对个人能力的呈现(音乐剧对于埃里克做出的那些鬼把戏采取了只表现但不解释的做法,虽然神秘感和想象空间变大了,但却间接削... (展开)
为了听音乐剧而读的原著,读罢后更想去听音乐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为了享受音乐剧而提前做原著的功课。 当我第一晚读这本书时,当天晚上我就做一个乱七八糟的关于本书的梦,梦中的内容好像是克里斯汀在魅影和劳尔之间的纠结抉择。 她到底是要选择教她唱出天籁之音、但又丑八怪的魅影,还是要选择曾经救过她、帅气多金的子爵劳尔? 故事并不... (展开)
接纳自己是一生的修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今年结实火过一把的IP,看过上芭的芭蕾舞剧与25周年音乐剧官摄,回头看小说原著,不得不感叹文字的表达还是更细腻,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完整,对Phantom、Christine的复杂感情多一份理解;所谓悲剧,大概就是虽不忍心,但又那么符合常理的结局;我觉得歌魅不算是悲剧,因为Pha...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