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从文人笔记和辛弃疾的诗词文章、奏疏等史料出发,兼采今人观点,力求展现辛弃疾文武全才的多样性面貌。通过史料和文本分析,描摹出辛弃疾才华盖世又悲壮曲折的一生。将他在隆兴、开禧北伐两次时代大潮中的文人风骨,和历经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的仕途蹭蹬及背后的深层原因都展现了出来,是一本让读者深入了解辛弃疾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辛弃疾的诗词人生的创作者
· · · · · ·
-
王晨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王晨,江南人士,现居上海,从事文教类工作。略通文史哲之一隅,喜读孔孟圣贤之书,庄老清玄之谈;常诵唐宋词章,时穷青史疑窦,致力于撰写接近历史事实、雅俗共赏的文史作品。有《大宋之愁:苏轼与辛弃疾的诗词人生》、庄老研究《撄宁对庄子有无之解决》和现代诗作品、杂文集等。
目录 · · · · · ·
序 辛弃疾蹭蹬/1
一 白马长枪谁能敌/1
二 隆兴北伐/15
三 美芹十论/29
四 两任通判赋雄词,召对金殿见天子/51
五 上《九议》再论天下势,治滁州又迁安抚司/65
· · · · · · (更多)
一 白马长枪谁能敌/1
二 隆兴北伐/15
三 美芹十论/29
四 两任通判赋雄词,召对金殿见天子/51
五 上《九议》再论天下势,治滁州又迁安抚司/65
· · · · · · (更多)
序 辛弃疾蹭蹬/1
一 白马长枪谁能敌/1
二 隆兴北伐/15
三 美芹十论/29
四 两任通判赋雄词,召对金殿见天子/51
五 上《九议》再论天下势,治滁州又迁安抚司/65
六 司庾甫任解钱忧,宪将自请赴江右/79
其七 亲入阵绣使旋平茶寇,惊耳闻友人忽贬郴州/93
八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历遍楚山川/111
九 漕臣任上论盗贼,安抚一方建虎军125
十 江右除却古旱魃,带湖买得新风月/141
十一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155
十二 倚天万里须长剑,帅闽二度惹风月/175
十三 绍熙内禅赵韩斗法,稼轩殃及山水纵情/191
十四 秋水观中山月夜,期思十年风雨声/209
十五 忽然起冠东诸侯,岂厌帅守南京口/225
十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245
参考文献/265
· · · · · · (收起)
一 白马长枪谁能敌/1
二 隆兴北伐/15
三 美芹十论/29
四 两任通判赋雄词,召对金殿见天子/51
五 上《九议》再论天下势,治滁州又迁安抚司/65
六 司庾甫任解钱忧,宪将自请赴江右/79
其七 亲入阵绣使旋平茶寇,惊耳闻友人忽贬郴州/93
八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历遍楚山川/111
九 漕臣任上论盗贼,安抚一方建虎军125
十 江右除却古旱魃,带湖买得新风月/141
十一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155
十二 倚天万里须长剑,帅闽二度惹风月/175
十三 绍熙内禅赵韩斗法,稼轩殃及山水纵情/191
十四 秋水观中山月夜,期思十年风雨声/209
十五 忽然起冠东诸侯,岂厌帅守南京口/225
十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245
参考文献/265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辛弃疾又家之。“他规醒事宗皇帝,既要警于广开言路,从善如流,更要割能警整定做复河山的信念,乾纲独断,不要被保守投降的言论动。读来尤其令人肺腑激昂,不得不感慨于他卓尔不凡的在(守淮)篇中,辛弃疾从军事角度分析了应当集中精锐部队屯才识。 守准河沿岸要害的重要作用,而不应该愚昧地谋求在整个淮河沿线建立一条“无所不备”的所谓坚固防线。他引用孙子兵法中的理论,指出希塑把准河防线处处都防御到,经营得固若金汤,这种策略从一开始就是违背兵家常识的。因为若要处处驻军戍守,就等于处处虚弱,兵力分散,反而造成无法抵挡北虏渡淮南侵的恶果。辛弃疾认为,应当避免“兵分势弱”的这种局面,而是要“聚兵为屯,以守为战”。他进一步提出,可以选精锐步骑十万之军,“分屯于山阳、濠梁、襄阳三处,而于扬或和置一大府以督之”。(山阳,楚州县名。濠梁,即濠州。扬,扬州。和,和州,今安徽和县。)如此一来,当北虏来时,既可以迅速集结精锐部队,统一指挥,或绝金人粮饷辎重转运之道,或阻遏其撤军必经之处,则淮河方为金人所不可窥探之天堑! 在(电国》篇中,辛弃疾首先指出绍兴三十二年以来再次开始实施的准甸(准河流域)屯田,确实是“利未十百,而害已千万矣”。不仅好处没精着,甚至可以说是“名为屯田,其实重费以敛怨也”。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三 美芹十论/29 -
,辛弃疾在奏议里提出一个办法,即“朝廷于文臣中,择其廉重通敏者,每军置参谋一员,使之得以陪计议,观形势,而不相统摄,非如唐所谓监军之比。彼为将者心有所忌,而文臣亦因之识行阵,谙战守,缓急均可以备边城之寄。而将帅临敌,有可进而攻之便,彼知捂绅之士亦识兵家利害,必不敢依违养贼以自封,而遗国家之患”。辛弃疾的方法乃是在每支军队中设一名参谋,专以文臣任职,又与军中将领互不统摄节制,这样既避免了唐代宦官监军掣肘节度使而指挥混乱的情况,又令将领有所忌惮,不敢临成迟疑养寇自重,而文臣则能够在其中渐识军阵兵事,熟悉成守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三 美芹十论/29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王晨著作集・诗词人生丛书(共4册),
这套丛书还有
《陆游的诗词人生》《苏轼的诗词人生》《李清照的诗词人生》
。
喜欢读"辛弃疾的诗词人生"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辛弃疾的诗词人生"的人也喜欢 · · · · · ·
辛弃疾的诗词人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6 条 )
> 更多书评 3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九分以上中国文史哲著作(乱序) (司空宅星)
- 齐司礼 (不吃香菜)
- 书籍-传记 (-)
- 书籍-历史 (-)
- 诗词 (旋转木马)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05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辛弃疾的诗词人生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KC 2022-11-13 17:40:11 湖南
看完这本真的很难不爱稼轩呜呜,一边看一边像随着稼轩所经历的事和他的心绪起伏,为他的建功立业喝彩,为他的不被重用叹息遗憾,为他的晚年难过,呜呜。 在尊重史实的情况下文字并不难读,大段引用史料也会有很详细的解释,是完全可以静下心阅读的作品。 看到有短评说希望作者老师对稼轩的词有更多文学抒发,突然就意识到老师苏辛这两本书的书名确实会让人联想到是诗词解读来着,但侧重点更多是史实的。这本很适合在赏析稼轩作品... 看完这本真的很难不爱稼轩呜呜,一边看一边像随着稼轩所经历的事和他的心绪起伏,为他的建功立业喝彩,为他的不被重用叹息遗憾,为他的晚年难过,呜呜。 在尊重史实的情况下文字并不难读,大段引用史料也会有很详细的解释,是完全可以静下心阅读的作品。 看到有短评说希望作者老师对稼轩的词有更多文学抒发,突然就意识到老师苏辛这两本书的书名确实会让人联想到是诗词解读来着,但侧重点更多是史实的。这本很适合在赏析稼轩作品的同时作为背景资料补充,自己去翻阅史料会花费很多精力,这本书就足够啦~希望我的短评可以让没读过这本书的大家理性种草,我现在我要去把那本《大宋文臣》看掉~ (展开)
2 有用 梦儿和阳阳哥 2021-12-13 20:19:40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稼轩把自己年轻时“栏杆拍遍”的经历自嘲为“强说愁”,实则是当年他还未曾深刻认识到南宋朝廷的复杂情况,对于英雄豪杰,要克复中原究竟是何等艰难,也缺乏体会。不惑之年罢官落职,闲居带湖,有了更多时间去回头细看种种是非,品位20年来许多的辛酸苦辣,他便对帝王心术的幽酷,宰执大臣的好恶,乃至朝廷轻率乖张的...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稼轩把自己年轻时“栏杆拍遍”的经历自嘲为“强说愁”,实则是当年他还未曾深刻认识到南宋朝廷的复杂情况,对于英雄豪杰,要克复中原究竟是何等艰难,也缺乏体会。不惑之年罢官落职,闲居带湖,有了更多时间去回头细看种种是非,品位20年来许多的辛酸苦辣,他便对帝王心术的幽酷,宰执大臣的好恶,乃至朝廷轻率乖张的战和策略,地方将士的勇气都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犹在壮年的稼轩却被迫离开了仕宦之途,对恢复事业无可作为,只能吟咏风月,这不正是时代的悲哀吗? (展开)
2 有用 菩提树下百小合 2022-10-06 15:19:46 上海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7 有用 准噶尔上单 2021-04-20 22:02:02
才同陈思,武类子义
1 有用 幻想症患者 2022-11-28 19:54:03 广东
非常全面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