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欧文·D.亚隆(Irvin D. Yalom)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译者: 张蕾
出版年: 2021-4
页数: 508
定价: 99.00
ISBN: 9787111659280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译者: 张蕾
出版年: 2021-4
页数: 508
定价: 99.00
ISBN: 9787111659280
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本深具影响力并被广泛传播的心理治疗小说。当罹患癌症,生命只剩一年的心理治疗师朱利亚斯,见到多年没联络的老病人菲利普时大吃一惊。23年前,菲利普有严重的成瘾症。而今,菲利普依然傲慢冷酷,全心推崇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朱利亚斯不喜欢菲利普,却答应督导他,条件是他必须先参与团体治疗。菲利普走进团体治疗室,宛若一颗特殊的石子,在团体里激荡出一阵阵涟漪,伴随着朱利亚斯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书中对团体治疗的完整再现令人震撼,又巧妙地与存在主义哲学家叔本华的一生际遇交织,娓娓道来,一虚一实,相互呼应。任何一个对哲学、心理治疗和生命意义的探求感兴趣的人,都将为这本引人入胜的书所吸引。
叔本华的治疗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欧文·D. 亚隆
当今世界上深负盛名、极具影响力、著作流传颇为广泛的心理治疗大师之一,被评选为美国至今健在的三个最重要的心理治疗学家之一,是美国团体心理治疗的权威、精神医学大师、存在主义治疗三大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许多著作不仅给心理治疗师带来启发,也深得普通读者的喜爱,在世界范围内成功发行。其作品多次荣获欧美小说和非小说类奖项,其中《当尼采哭泣》荣获1992年 Commonwealth Club小说类金牌奖以及其他许多奖项,并被翻译成24种语言,出现在许多最佳畅销书名单上,销量超过200万本。
目录 · · · · · ·
目录
壹
叔本华的治疗
赞誉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第一章 1 人自打一出生,就摆脱不了死亡的命运,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对延长生命抱以最大的兴趣和妄念,就像明知道肥皂泡注定要破灭,瞬间化为乌有,却仍固执地用尽气力将它越吹越大。
第二章 22 实现渴望时的狂喜,正是它,才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与核心,是一切存在的目的。
第三章 28 生命是可悲的。我决定用一生来思考生命。
第四章 39 天赋好的人和天才就像两个神枪手。天赋好的枪手能打中别人打不中的目标,天才打中的目标,别人连看都看不到。
第五章 43 一生都幸福是不可能的,一个人最多只能成就不畏艰难的一生。
第六章 51 在童年时期我们就已经打下深刻的或者肤浅的世界观的坚实基础。我们的世界观在以后的时间里会得到拓展和完善,但在本质上是不会改变的了。
第七章 54 如果我们从微小的细节去看生命,会觉得一切都是那么可笑。就像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水,里面挤满了原生动物,我们会嘲笑它们急于奔忙,彼此争斗。无论在这滴水里,还是在人类短暂的一生当中,这一可怕的活动都带有同样的喜剧色彩。
第八章 70 启示、预言、至高的尊荣与显赫……可以在幼童柔软的心里深深地烙上它的印记,几乎成了人们与生俱来的观念。
第九章 73 在无穷无尽的空间里有无数发光的球体,每一个球体周围都环绕着数十个更小的被照亮的球体,它们灼热的核心外面是冰冷的硬壳,一层发霉的薄膜覆于表面,孕育出了生命体和意识体……
第十章 87 童年是纯真幸福的时光,是人生的乐园,是失落的伊甸园,是我们终其一生都渴望回到的过去。
第十一章 90 最大的智慧就是把享受当下作为生命的最高目标,因为这才是唯一真实的,其余的一切都是思想的游戏。反之,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最大的愚蠢,因为每个当下都如梦幻般稍纵即逝。
第十二章 107 国王带不走他的王冠和权柄,英雄们也带不走他们的武器。但他们的荣光不是来自外界,乃是发自自身。唯有他们能把自身的伟大一起带往另一个世界。
第十三章 113 当大多数人在生命的尽头回首往事时,才发现自己为了一些无谓的盼望而虚度了此生。他们会惊讶地发觉,那些被忽视的、不曾被好好享受便匆匆溜走的时光,恰恰就是他们的一生。
第十四章 132 一个拥有罕见才智的人被迫从事一份仅仅是有用的工作,就好比一个图案极其精美的贵重花瓶,却被用作厨房里的一口锅。
第十五章 139 值得注意和一提的是,人类除了具体的生活之外,还过着另一种抽象的生活……在这个冷静思考的层面,原本使之着迷并感动至深的东西,都变得冷酷、平淡、疏离:在这里,每个人都只是生活的旁观者和观察者。
第十六章 149 你无休止的吹毛求疵,你为这个愚蠢的世界以及人类的痛苦发出的哀叹,都使我夜不能寐、噩梦连连……
第十七章 158 苦难往往使生活中的小烦恼变得琐碎且不易被察觉;反之,如果没有经历苦难,即使再小的烦恼也会折磨得我们寝食难安。
第十八章 174 再也没有什么能惊动到他了。那将我们捆绑在这世上的千丝万缕的念想,曾使我们充满焦虑、渴望、愤怒和惊慌,拽着我们在苦海中彷徨,如今都已被斩断。他微笑着回头,冷眼观看这大千世界,就像看着一盘终局的棋子,胜负已定,曲终人散。
第十九章 193 野花回答我说:“傻瓜!你以为我开花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吗?我开花是为了我自己,而不是因为别人。我开花是因为我喜欢开花。我活着,我开花,这就是我的愉快和乐趣所在。”
第二十章 213 我们在青年时代感受到的喜悦之情和拥有生活的勇气,部分的原因是我们正在走着上坡的路,因而并没有看见死亡——因为死亡处在山的另一边山脚下。
第二十一章 218 那些避免与同类过往甚密的人才是幸福的。
第二十二章 232 权力与欲望的糟粕总是毫不犹豫地入侵我们的生活,它干涉政治家的谈判,扰乱学者的调查。它无时无刻不在摧毁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关系,使原本高尚正直的人丧尽天良。
第二十三章 239 如果我能保守我的秘密,那秘密就是我的囚犯;若我不小心泄露了秘密,我便成了它的囚犯。唯有沉默之树才能结出平静的果实。
第二十四章 257 如果不想成为流氓手中的玩物和傻瓜嘲笑的对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保持清高,叫人难以接近。
第二十五章 260 30岁的时候,我就已经由衷地感觉厌烦了,因为不得不把那些与我完全不同的人看作同类。但凡年幼的小猫都爱玩纸团,以为这些纸团活蹦乱跳,与它们是同类。我与人类这种两足动物的关系也是如此。
第二十六章 267 确保他人心情愉快的最佳办法,莫过于向他透露你最近遇到的麻烦,或在他面前暴露自己的一些弱点。
第二十七章 285 我们应当限制自己的愿望,抑制自己的欲望,压抑自己的愤怒,并始终牢记这个事实:一个人一生中只能获得极少的值得拥有的东西……
第二十八章 291 所有的玫瑰都带刺,但带刺的未必都是玫瑰。
第二十九章 297 我的作品并不是为大众而写……我把我的作品献给那些有思想的人,这些人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少有的异类,他们有着和我相同的感受。
第三十章 314 可以把人生比之于一幅刺绣品:处于人生前半段的人看到的是刺绣品的正面,而到了人生后半部分的人,看到了刺绣品的背面。刺绣品的背面并不那么美丽,但给人以教益,因为它使人明白地看到刺绣品的总体针线。
第三十一章 319 即使没什么特别的缘由,我也总是忧心忡忡,明明毫无危险,却总是去寻找并发现各种危险;这种焦虑感导致我把极小的烦恼无限放大,使我很难与人交往。
第三十二章 326 阅读我的同类留下的不朽作品和思想是我人生最大的乐趣。如果没有书,我早就绝望了。
第三十三章 347 致欧洲的学者和哲学家们:既然你们把费希特这种空话连篇的人看作与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康德齐名,把黑格尔这种毫无价值、厚颜无耻的江湖骗子看作深刻的思想家,那么我的作品就不是为你们而写的。
第三十四章 352 从青春的角度看待生活,生活就是漫长无尽的将来;但从老年的角度观察,生活则是一段极其短暂的过去。犹如人们坐船离开海岸越远,岸上的物件就变得越少和越加难以辨别,我们以往的岁月,经历过的事情也遭遇同样的情形。
第三十五章 369 当一个像我这样的人一出生,对外界就只有一种渴望,那就是一生都尽可能地做自己,为自己的智力而活。
第三十六章 375 寒风预示着绵绵无期的霜冻即将到来,无望能拥有家、爱情、感动和快乐的每一天,都犹如生活在北极。
第三十七章 385 他继续走着,但心中已隐约地觉察到,他把他的房子,也就是他的整个人生都建在不堪一击的、虚假的根基上了。
第三十八章 389 我们必须以宽容对待人们的每一愚蠢、缺陷和恶行;时刻谨记我们眼前所见的就只是我们自己的愚蠢、缺陷和恶行。
第三十九章 405 好些人不能挣脱自己的枷锁,却能做他的朋友的解放者。
第四十章 411 当一个人的生命即将终结,即使他足够真诚并且有能力做到,也不会希望再活一次。
第四十一章 426 我可以忍受不久之后身体将消亡的想法,但是一想到将来有许多哲学教授慢慢地蚕食我的哲学,我就不寒而栗。
第四十二章 433 人类从我身上学到了一些永远不会忘记的东西。
参考文献
致谢 437
关于作者 441
后记 450
贰
我要叫警察了
· · · · · · (收起)
壹
叔本华的治疗
赞誉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第一章 1 人自打一出生,就摆脱不了死亡的命运,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对延长生命抱以最大的兴趣和妄念,就像明知道肥皂泡注定要破灭,瞬间化为乌有,却仍固执地用尽气力将它越吹越大。
第二章 22 实现渴望时的狂喜,正是它,才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与核心,是一切存在的目的。
第三章 28 生命是可悲的。我决定用一生来思考生命。
第四章 39 天赋好的人和天才就像两个神枪手。天赋好的枪手能打中别人打不中的目标,天才打中的目标,别人连看都看不到。
第五章 43 一生都幸福是不可能的,一个人最多只能成就不畏艰难的一生。
第六章 51 在童年时期我们就已经打下深刻的或者肤浅的世界观的坚实基础。我们的世界观在以后的时间里会得到拓展和完善,但在本质上是不会改变的了。
第七章 54 如果我们从微小的细节去看生命,会觉得一切都是那么可笑。就像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水,里面挤满了原生动物,我们会嘲笑它们急于奔忙,彼此争斗。无论在这滴水里,还是在人类短暂的一生当中,这一可怕的活动都带有同样的喜剧色彩。
第八章 70 启示、预言、至高的尊荣与显赫……可以在幼童柔软的心里深深地烙上它的印记,几乎成了人们与生俱来的观念。
第九章 73 在无穷无尽的空间里有无数发光的球体,每一个球体周围都环绕着数十个更小的被照亮的球体,它们灼热的核心外面是冰冷的硬壳,一层发霉的薄膜覆于表面,孕育出了生命体和意识体……
第十章 87 童年是纯真幸福的时光,是人生的乐园,是失落的伊甸园,是我们终其一生都渴望回到的过去。
第十一章 90 最大的智慧就是把享受当下作为生命的最高目标,因为这才是唯一真实的,其余的一切都是思想的游戏。反之,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最大的愚蠢,因为每个当下都如梦幻般稍纵即逝。
第十二章 107 国王带不走他的王冠和权柄,英雄们也带不走他们的武器。但他们的荣光不是来自外界,乃是发自自身。唯有他们能把自身的伟大一起带往另一个世界。
第十三章 113 当大多数人在生命的尽头回首往事时,才发现自己为了一些无谓的盼望而虚度了此生。他们会惊讶地发觉,那些被忽视的、不曾被好好享受便匆匆溜走的时光,恰恰就是他们的一生。
第十四章 132 一个拥有罕见才智的人被迫从事一份仅仅是有用的工作,就好比一个图案极其精美的贵重花瓶,却被用作厨房里的一口锅。
第十五章 139 值得注意和一提的是,人类除了具体的生活之外,还过着另一种抽象的生活……在这个冷静思考的层面,原本使之着迷并感动至深的东西,都变得冷酷、平淡、疏离:在这里,每个人都只是生活的旁观者和观察者。
第十六章 149 你无休止的吹毛求疵,你为这个愚蠢的世界以及人类的痛苦发出的哀叹,都使我夜不能寐、噩梦连连……
第十七章 158 苦难往往使生活中的小烦恼变得琐碎且不易被察觉;反之,如果没有经历苦难,即使再小的烦恼也会折磨得我们寝食难安。
第十八章 174 再也没有什么能惊动到他了。那将我们捆绑在这世上的千丝万缕的念想,曾使我们充满焦虑、渴望、愤怒和惊慌,拽着我们在苦海中彷徨,如今都已被斩断。他微笑着回头,冷眼观看这大千世界,就像看着一盘终局的棋子,胜负已定,曲终人散。
第十九章 193 野花回答我说:“傻瓜!你以为我开花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吗?我开花是为了我自己,而不是因为别人。我开花是因为我喜欢开花。我活着,我开花,这就是我的愉快和乐趣所在。”
第二十章 213 我们在青年时代感受到的喜悦之情和拥有生活的勇气,部分的原因是我们正在走着上坡的路,因而并没有看见死亡——因为死亡处在山的另一边山脚下。
第二十一章 218 那些避免与同类过往甚密的人才是幸福的。
第二十二章 232 权力与欲望的糟粕总是毫不犹豫地入侵我们的生活,它干涉政治家的谈判,扰乱学者的调查。它无时无刻不在摧毁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关系,使原本高尚正直的人丧尽天良。
第二十三章 239 如果我能保守我的秘密,那秘密就是我的囚犯;若我不小心泄露了秘密,我便成了它的囚犯。唯有沉默之树才能结出平静的果实。
第二十四章 257 如果不想成为流氓手中的玩物和傻瓜嘲笑的对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保持清高,叫人难以接近。
第二十五章 260 30岁的时候,我就已经由衷地感觉厌烦了,因为不得不把那些与我完全不同的人看作同类。但凡年幼的小猫都爱玩纸团,以为这些纸团活蹦乱跳,与它们是同类。我与人类这种两足动物的关系也是如此。
第二十六章 267 确保他人心情愉快的最佳办法,莫过于向他透露你最近遇到的麻烦,或在他面前暴露自己的一些弱点。
第二十七章 285 我们应当限制自己的愿望,抑制自己的欲望,压抑自己的愤怒,并始终牢记这个事实:一个人一生中只能获得极少的值得拥有的东西……
第二十八章 291 所有的玫瑰都带刺,但带刺的未必都是玫瑰。
第二十九章 297 我的作品并不是为大众而写……我把我的作品献给那些有思想的人,这些人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少有的异类,他们有着和我相同的感受。
第三十章 314 可以把人生比之于一幅刺绣品:处于人生前半段的人看到的是刺绣品的正面,而到了人生后半部分的人,看到了刺绣品的背面。刺绣品的背面并不那么美丽,但给人以教益,因为它使人明白地看到刺绣品的总体针线。
第三十一章 319 即使没什么特别的缘由,我也总是忧心忡忡,明明毫无危险,却总是去寻找并发现各种危险;这种焦虑感导致我把极小的烦恼无限放大,使我很难与人交往。
第三十二章 326 阅读我的同类留下的不朽作品和思想是我人生最大的乐趣。如果没有书,我早就绝望了。
第三十三章 347 致欧洲的学者和哲学家们:既然你们把费希特这种空话连篇的人看作与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康德齐名,把黑格尔这种毫无价值、厚颜无耻的江湖骗子看作深刻的思想家,那么我的作品就不是为你们而写的。
第三十四章 352 从青春的角度看待生活,生活就是漫长无尽的将来;但从老年的角度观察,生活则是一段极其短暂的过去。犹如人们坐船离开海岸越远,岸上的物件就变得越少和越加难以辨别,我们以往的岁月,经历过的事情也遭遇同样的情形。
第三十五章 369 当一个像我这样的人一出生,对外界就只有一种渴望,那就是一生都尽可能地做自己,为自己的智力而活。
第三十六章 375 寒风预示着绵绵无期的霜冻即将到来,无望能拥有家、爱情、感动和快乐的每一天,都犹如生活在北极。
第三十七章 385 他继续走着,但心中已隐约地觉察到,他把他的房子,也就是他的整个人生都建在不堪一击的、虚假的根基上了。
第三十八章 389 我们必须以宽容对待人们的每一愚蠢、缺陷和恶行;时刻谨记我们眼前所见的就只是我们自己的愚蠢、缺陷和恶行。
第三十九章 405 好些人不能挣脱自己的枷锁,却能做他的朋友的解放者。
第四十章 411 当一个人的生命即将终结,即使他足够真诚并且有能力做到,也不会希望再活一次。
第四十一章 426 我可以忍受不久之后身体将消亡的想法,但是一想到将来有许多哲学教授慢慢地蚕食我的哲学,我就不寒而栗。
第四十二章 433 人类从我身上学到了一些永远不会忘记的东西。
参考文献
致谢 437
关于作者 441
后记 450
贰
我要叫警察了
· · · · · · (收起)
喜欢读"叔本华的治疗"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叔本华的治疗"的人也喜欢 · · · · · ·
叔本华的治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2 条 )
欧文亚龙的治疗还是叔本华的治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虽然书名叫叔本华的治疗,但是最后其实是代表欧文亚龙的朱利斯的治疗。作者很大程度上是不同意叔本华对待世界的态度的。 ————————自我分割线———————— 这本书是我的therapist推荐给我看的,看完前几章对Phillip很有共鸣,加上我之前也简短的阅读过叔本华的一本... (展开)论坛 · · · · · ·
这是不是一个小bug啊 | 来自(ಡωಡ) | 2023-11-22 16:07:09 | |
请问这个译本喝之前的相比差别大吗? | 来自海灵2002 | 2023-11-03 00:08:3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HarperCollins (2005)8.8分 79人读过
-
希望出版社 (2008)9.0分 2045人读过
-
希望出版社 (2005)9.2分 673人读过
-
心靈工坊 (2005年09月14日)8.7分 34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自学心理学 (Gracchus)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华章管理新书—企业管理 (华章经管)
- 阶梯阅读书目第一期 (白宇极)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07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叔本华的治疗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veegay 2023-09-19 21:14:21 中国香港
叔本华的章节读起来好爽,团体治疗读不懂
1 有用 渚薰 2024-09-15 20:55:51 四川
书里面的哲学观点对于我而言果然还是有点…抽象。群体治疗这种方式我是第一次接触,感觉有点像一场持续很长时间的坦白局,但是其治疗效果书里面所有体现但却略显唐突。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其中一些这些道理我看不懂参不透。对于那些能看懂的部分,我又觉得太不现实、很难落地。所以…我还是少看哲学类的书比较好。
73 有用 庸人自扰 2021-11-20 21:04:12
叔本华曾留下一句遗言:“希望爱好我哲学的人,能够不偏不倚,独立自主地理解我的哲学。” 趁着再版二刷,觉得欧文亚隆并未真正理解叔本华的哲学,才会从一些只言片语以及叔本华的生活经历得出结论,给叔本华冠上诸如厌世悲观冷酷这些标签,事实上韦启昌先生(叔本华作品的主要中文译者)曾批评过这一点:“那些无知者或者不负责的人随意给叔本华哲学贴上荒谬误人的标签,诸如厌世消极悲观绝望等等,而常人出于懒惰,未加考虑研... 叔本华曾留下一句遗言:“希望爱好我哲学的人,能够不偏不倚,独立自主地理解我的哲学。” 趁着再版二刷,觉得欧文亚隆并未真正理解叔本华的哲学,才会从一些只言片语以及叔本华的生活经历得出结论,给叔本华冠上诸如厌世悲观冷酷这些标签,事实上韦启昌先生(叔本华作品的主要中文译者)曾批评过这一点:“那些无知者或者不负责的人随意给叔本华哲学贴上荒谬误人的标签,诸如厌世消极悲观绝望等等,而常人出于懒惰,未加考虑研究就把叔本华的哲学认定成这个样子。”叔本华自己也说过,圣徒不一定是哲学家,哲学家也不一定是圣徒。模仿他的生活方式,不等于理解他的哲学,毕竟他是出名的知行不一,要真正理解他,起码要把《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读完 (展开)
8 有用 不想起床啊 2022-04-04 00:40:21
这书名我以为是《当尼采哭泣》这种存在主义哲学和当事人中心治疗法结合的心理咨询类书籍。结果这个书名有些误导读者的意味。叔本华因为自身一生都没建立正经的亲密关系,他的很多哲学理论并不能正确的指引人们走出阴影,反而可能会越陷越深。《叔本华的治疗》是一本正经意义上的团体治疗类小说,有点像团体治疗观摩课。结尾的处理和《心灵捕手》一样,让人感到温暖。 如果想了解团体治疗,非常推荐这本书。这本书并不是一本严格意... 这书名我以为是《当尼采哭泣》这种存在主义哲学和当事人中心治疗法结合的心理咨询类书籍。结果这个书名有些误导读者的意味。叔本华因为自身一生都没建立正经的亲密关系,他的很多哲学理论并不能正确的指引人们走出阴影,反而可能会越陷越深。《叔本华的治疗》是一本正经意义上的团体治疗类小说,有点像团体治疗观摩课。结尾的处理和《心灵捕手》一样,让人感到温暖。 如果想了解团体治疗,非常推荐这本书。这本书并不是一本严格意义的教科书,所以并不枯燥。但正因为它不属于教科书,对于团体治疗只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属于一本入门到进阶阶段的书籍。无论如何,还是推荐阅读。 (展开)
1 有用 也笑Dao 2022-09-26 11:03:39 广东
当菲利普从叔本华的故事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就证明了并不是不需要与人相处,并不是毫无感情。他也有共情能力,只是封闭的世界暂时未找到出口。
0 有用 蘑菇花菜都很爱 2025-01-09 15:39:45 浙江
小说一样的心理哲学书,喜欢
0 有用 arthlanmm 2025-01-07 19:37:59 湖北
把一个个案治疗案例、一个团体治疗案例和叔本华的传记结合在一起,介绍了一些关于心理治疗和心理治疗师的基本知识,普及了叔本华以及其他一些哲学家的思想、名言,很有意思的写法。
0 有用 何处無竹柏 2025-01-06 23:10:20 重庆
《叔本华的治疗》中,欧文亚隆从两条线出发,一边描绘了叔本华的生平和部分观点,另一方面通过叔本华的化身菲利普参加团体治疗的方式像我们展现了团体治疗的生动样貌,并通过替身提出了一些叔本华有益于心理治疗的观点。总的来说,故事精彩,观点深刻,欧文亚隆一贯的高水平之作。
0 有用 回声室效应 2025-01-06 21:07:16 湖南
好看,角色都很真实,具体。没有所谓的理想化。叔本华独道的眼光。同时也看见为何他为何有如此眼光身上不适合融入世界的弊病。
0 有用 游荡的猫猫 2025-01-05 21:13:50 河北
这本书让我知道,对于各种理念或者概念一定要系统性的读,而不能仅仅指示采取其中两句比较出彩话。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与他人连接,建立亲密关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人生本没有意义,各种痛苦就是源于在没有意义的基础上去赋予一种意义,而与他人建立关系是比较容易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