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时间》的原文摘录

  • 柏琳:那么你认为,作家比之哲学家来说,有怎样根本的区别? 汉德克:对于哲学家来说,作家太笨了。反之哲学家搞文学,也太笨了,作家的活儿哲学家未必胜任。我信仰文学,一个好的作家也是一个哲学家但是不能让人发现他是一个哲学家,他必须是一个无痕的哲学家。当然,要是没有哲学,也就没有文学,但是不能试图让哲学在文学中形成体系。在文学中,没有黑格尔和马克思,只有歌德和荷尔德林。 李静:那么尼采呢? 汉德克:尼采是个诗人,不是一种规定的体系内的。他想要一切,这也是尼采在十九世纪的一个问题,他要整体性,所以他就疯了。尼采写的三本书,《快乐的科学》《人性,太人性的》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前两者是好书,尼采在其中既有孩子的一面,又有老人的一面,很安静又很凝练,就像一个亚洲的哲人,有一种戏剧性的友好。 《査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却是一本大嘴巴的吹牛书,尼采在里面像上帝一样阐述对世界的看法。但你描述世界时,应该是平视而非俯视的。人一方面要谦虚,一方面也要调皮,《査》里没有调皮。 李静:你是个调皮的人吗? 汉德克:我有一种逗乐的、充满爱的调皮。你记得吗?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总是谈论跳舞,但是尼采不会跳舞,他要是跳舞,估计也难看。《查》很装,哲学家一般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听,比如康德和黑格尔,他们一般什么都没真实地感知过。这些人都是“宅”在脑子里的,没有心,不用脑,不体验,他们其实想拥有的是权力。 亚里士多德 也是这样,他的世界里只有城邦和政治。 (查看原文)
    獨頑癡 9回复 6赞 2021-05-24 15:50:04
    —— 引自章节:None
  • 许多伟大的德国人都是反对“德国性”的(最德国),这让他们免于任何德国民族主义者所提出的自我荣耀和拥有文化领导权的慢妄想。很少有人能比尼采更严厉地蔑视德国:“每当我描绘一个违背我所有直觉的人时,他总会变成德国人。”对德国性的批评和拒绝,是德国文学史上的主旨,这种民族自我批评具有无法比拟的苛刻和彻底性。德国应该为这些不以德国为荣的人感到自豪。 (查看原文)
    獨頑癡 2回复 2赞 2021-05-11 15:44:49
    —— 引自章节:纳韦德•凯尔曼尼
  • 阿列克谢耶维奇:在评价九十年代时,我会更加小心。不管怎么说,这曾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还记得,人们的脸转换得多么迅速,连行为举止也是,自由的空气令人迷醉。但剩下的问题是:我们要在这块地方建什么? 那时我们想:数千人读完了《古拉格群岛》,一切都要改变了。今天我们不仅读了索尔仁尼琴,还读了拉兹贡,还读了丽姬娅·金兹博格……然而改变得多吗?不久前我在画家伊利亚·卡巴科夫那儿找到了表达现状最准确的形象:以前所有人和一个巨大的怪物做斗争,这种斗争使得一个小人儿变大了。等我们战胜了这个怪物,四处回望,突然看到,现在我们需要和老鼠们生活在一起。在一个更加可怕、更加陌生的世界。各种各样的怪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在人的种属里钻来钻去。不知为什么,它却被称作自由。 (查看原文)
    Tora 3赞 2021-08-10 22:19:10
    —— 引自章节:阿列克谢耶维奇
  • 柏琳:苏联解体已逾二十年,俄罗斯人重新发现了世界,世界也重新认识了俄罗斯。能和我们谈谈今天的欧洲如何看待俄罗斯吗? 阿列克谢耶维奇:我在西方的熟人们,带着喜悦奔向俄罗斯。谈论灵魂,聆听,用能量滋养自己。我们这样不喜欢自己的世界,为它感到拘束,真是徒劳。是的,它让人觉得不舒服、脏乱不堪,但是却温暖、生动。你试着去巴黎某个地方坐下来,一个孤单的人在对面坐着,你会突然从他的眼神里捕捉到恐惧。张皇失措!他由于孤独而痛苦,但他已经习惯了一个人。如果在个人主义的道路上走得久一些,你就会陷入空虚,而如果你不开始这条路,那你就要做胶水里的飞蛾。 (查看原文)
    Tora 3赞 2021-08-10 22:19:10
    —— 引自章节:阿列克谢耶维奇
  • 作为一个笃信“欧洲魅力”的知识分子,凯尔曼尼一路上激情而又几近无力地为他的理想解,“欧洲”是个精神世界,这个世界的本质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而是让不同的、本真的东西和平共处、互通、混合。每个人都可以归属一个精神世界,不论他是生活在大河的哪一边。 (查看原文)
    獨頑癡 1赞 2021-05-11 15:41:36
    —— 引自章节:纳韦德•凯尔曼尼
  • 一个信基督教的阿拉伯人,或者个信伊斯兰教的德国人,应该有怎样的立场?我不知道,因为世界文学就在我们眼前。我们所有人都不是桥梁,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我们应该停止自满,通过自我去观照他人,保持好奇心。 (查看原文)
    獨頑癡 1赞 2021-05-11 15:41:36
    —— 引自章节:纳韦德•凯尔曼尼
  • 当一种文化繁荣时,会像流水一样流向四邦,可是当这种文化失去生命力时,它就会干涸,然后恐惧,更加迫切需要留下已有的东西,于是极端分子就会叫:不要受其他因素干扰,不要不纯粹。 (查看原文)
    獨頑癡 1赞 2021-05-11 15:41:36
    —— 引自章节:纳韦德•凯尔曼尼
  • 极端民族主义者缺乏安全感,首先是因为无知。这些人恐惧失去自我,拒绝通过内省来质疑这个“自我”为何物。他们通常缺乏鲜明的个性,因此更害怕被外部文化吞噬。 (查看原文)
    獨頑癡 1赞 2021-05-11 15:41:36
    —— 引自章节:纳韦德•凯尔曼尼
  • 原教旨主义产生于一个已经被铺天盖地的现代性和全球化所冲撞的世界,原教旨意义上的传统已经摇摇欲坠。现代世界让原教旨主义者丧失自信他们害怕自己的文化被吞噬,在此意义上极端民族主义得到强化。极端分子们渴望回归“本源”意义上的传统,然而,真正的传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度,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原教旨主义者否定文化在诞生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批判真正的传统,他们的“传统”是已经停滞的东西,原教旨主义是反文化的。事情的真相是,如果你对自己的文化足够了解和自信,你根本不会惧怕和仇视外来影响,你反而愿意去包容和学习。 (查看原文)
    獨頑癡 1赞 2021-05-11 15:41:36
    —— 引自章节:纳韦德•凯尔曼尼
  • 玛丽亚:我根本不能“选择”或“决定”这么写,因为它就发生在这些虚构的人物身上一我只是一路跟随着真实的事实和文献走下去。你可能会说,谁要是出生在上个世纪初的俄罗斯,那他准是个倒霉蛋一一而且,谁能幸存下来,还活得挺长,那都是纯粹的奇迹罢了一一这就是俄国近代历史颇为鲜明的特质。对于某些俄国思想家来说,俄国历史、俄国人经历的独特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我不会离题太远——几乎每个国家都在二十世纪经历过自己的悲剧,而且每个国家都依然在试图努力消化他们的灾难。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二战,对于另一些人,是一战。但是对于俄罗斯的历史/故事来说,真正可悲之处在于,我们不仅是遭受了场灾难,而是经历了一系列的灾难。我称其为一种创伤性渗透”:数十年来,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从种恐怖转移到另一种恐怖,从一场灾难转移到另场灾难。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发生的事情,没有时间哀悼死者,想象未来,只能继续前进,永远不让自己意识到周围的苦难。 在某个时刻,人们开始感到,灾难就是一种存在的自然秩序,人们必须与之共存,听天由命。于是,关于日常生活、私人生活等这样的概念被轻易贬低,对过去和未来的感知也被扭曲了。这种现象为俄国文学增添了一种虽然疯狂、却几近病态般清晰的特殊内涵。不过,由此我们也付出了额外的高昂代价一一不是诗人,不是英雄,而是普通人,至今也无法得到安慰。 (查看原文)
    獨頑癡 2021-05-16 19:51:11
    —— 引自章节:玛丽亚•斯捷潘诺娃
  • 在欧洲“半流亡”了十二年后,她在那里看见了普通人主导的社会生活。两个在法国的俄国人在饭桌上聊什么呢——“俄罗斯国内怎么样了?”或者“切尔诺贝利现在还好吗?”,其他人在聊什么?——最好的蛋糕在哪个点心店卖?夏天去哪里度假?在座的所有人都郁郁寡欢。其他人觉得美好的夜晚被破坏了,而俄国人觉得无趣。 阿列克谢耶维奇惊异地发现“后苏联人”不会“过日子”:当乌托邦的幻想被粉碎,当日常生活重新回归,人们并没有因为经历了苦难的洗礼,而变得更懂得如何接受自由,接受爱。 (查看原文)
    獨頑癡 1赞 2021-05-16 19:56:22
    —— 引自章节:阿列克谢耶维奇
  • 我们以为出版了索尔仁尼琴的书,生活就不会再像从前那样。但书籍刚一出版,所有的人都奔了其他的东西一一奔向了消费主义。生活如潮水般涌来。或许,人们选择了新型的洗衣机代替卡拉什尼科夫的自动步枪,把精力消耗在这上面是件好事。但这些精力还是消耗掉了。以前还可以说,恶就是贝利亚,就是斯大林,它已经被人格化了。而事实上,恶散落在生活之中,生活的惯性本身将它掩盖住了。每个人都在过自己的生活,这种生活的惯性,能够遮盖住一切它想要隐藏的东西。当然,也还是会疼,会叫。我想:总有一天,所有人都会醒悟。 (查看原文)
    獨頑癡 1赞 2021-05-16 20:00:29
    —— 引自章节:阿列克谢耶维奇
  • 我们以为出版了索尔仁尼琴的书,生活就不会再像从前那样。但书籍刚一出版,所有的人都奔了其他的东西一一奔向了消费主义。生活如潮水般涌来。或许,人们选择了新型的洗衣机代替卡拉什尼科夫的自动步枪,把精力消耗在这上面是件好事。但这些精力还是消耗掉了。以前还可以说,恶就是贝利亚,就是斯大林,它已经被人格化了。而事实上,恶散落在生活之中,生活的惯性本身将它掩盖住了。每个人都在过自己的生活,这种生活的惯性,能够遮盖住一切它想要隐藏的东西。当然,也还是会疼,会叫。我想:总有一天,所有人都会醒悟。 (查看原文)
    獨頑癡 1赞 2021-05-16 20:00:29
    —— 引自章节:阿列克谢耶维奇
  • 柏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你是否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某种新的认知? 阿列克谢耶维奇:我将继续从事自己渺小的工作。带着真诚去做,并且,您知道吗,带着快乐。尽管写作困难重重,但这个世界总归还有非常多志同道合的人,在美国,德国,波兰……以及国内。 当宣告我成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时,白俄罗斯人走上明斯克街头,互相拥抱、亲吻。而我们的总统说,我“给国家抹黑”。当斯大林谈到布宁和帕斯杰尔纳克,勃列日涅夫说到布罗茨基——这些俄罗斯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说的也是同样的话。过去了五十年,这还一点没变,甚至是用词。对于艺术家来说,街垒不是最好的地方,但是我们还不能从那里离开。时间不放我们离开。 (查看原文)
    獨頑癡 2021-05-16 20:26:41
    —— 引自章节:阿列克谢耶维奇
  • 柏琳:我想起了一本书,美国作家乔纳森·威尔森写的《巴勒斯坦之恋》,用一种新视角展现了对犹太复国主义的看法,全书一个核心观点是:犹太复国主义者不能总把自己看作历史的受害者,他们也做了很多伤害阿拉伯人的事情。你看过这本书吗?对于这个问题怎么看? 奥兹:没看过这本书,但是听你说后,我准备回去看。人总是把自己当成受害者,这是普遍的人性。犹太人是受害者,女性是受害者,黑人是受害者,第三世界国家是受害者……这个世界正在变成场“比赛谁比谁受伤害更多”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每个人都在说,“我比你更受伤害”。 即使在家庭内部,当婚姻触礁,兄弟阋墙,人们也总把自己当作受害者,把对方当成加害者,不仅是犹太复国主义者,阿拉伯人也喜欢把自己当成无辜受害方,但双方都很幼稚。 我真的认为,在巴以冲突问题上,从来不该判决哪一方是好人还是坏人,双方都是受害者,也都是某种意义上的侵略者。在以色列内部也形形色色,正统犹太教徒,犹太教改革者,犹太复国主义者…即使是犹太复国主义这个词,也不是一类人,而是好几类人的统称,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内部都是复国主义者,有的是资本家,有的信仰社会主义,有的是宗教狂热分子,有的甚至是法西斯,我并不是喜欢这个家族里所有的成员,而有些成员也以我为耻辱,这很正常,大家庭内部,这种矛盾司空见惯。但我们必须有一个共识:任何人都有权利拥有自己的家园,哪怕这个家园小得不能再小。 (查看原文)
    獨頑癡 2021-05-16 23:44:57
    —— 引自章节:阿摩司•奥兹
  • 柏琳:我想起了一本书,美国作家乔纳森·威尔森写的《巴勒斯坦之恋》,用一种新视角展现了对犹太复国主义的看法,全书一个核心观点是:犹太复国主义者不能总把自己看作历史的受害者,他们也做了很多伤害阿拉伯人的事情。你看过这本书吗?对于这个问题怎么看? 奥兹:没看过这本书,但是听你说后,我准备回去看。人总是把自己当成受害者,这是普遍的人性。犹太人是受害者,女性是受害者,黑人是受害者,第三世界国家是受害者……这个世界正在变成场“比赛谁比谁受伤害更多”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每个人都在说,“我比你更受伤害”。 即使在家庭内部,当婚姻触礁,兄弟阋墙,人们也总把自己当作受害者,把对方当成加害者,不仅是犹太复国主义者,阿拉伯人也喜欢把自己当成无辜受害方,但双方都很幼稚。 我真的认为,在巴以冲突问题上,从来不该判决哪一方是好人还是坏人,双方都是受害者,也都是某种意义上的侵略者。在以色列内部也形形色色,正统犹太教徒,犹太教改革者,犹太复国主义者…即使是犹太复国主义这个词,也不是一类人,而是好几类人的统称,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内部都是复国主义者,有的是资本家,有的信仰社会主义,有的是宗教狂热分子,有的甚至是法西斯,我并不是喜欢这个家族里所有的成员,而有些成员也以我为耻辱,这很正常,大家庭内部,这种矛盾司空见惯。但我们必须有一个共识:任何人都有权利拥有自己的家园,哪怕这个家园小得不能再小。 (查看原文)
    獨頑癡 2021-05-16 23:44:57
    —— 引自章节:阿摩司•奥兹
  • 不要为你自己的柔软感到抱歉。很多人小时候,父母总是教育他们,要理性,要强壮,要成为个战士,最后,你成了这样一个人,但在你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片空地。在那里,你柔而多愁善感。生活艰难,一个人可以显得特别像一个战士但同时,也能是一个爱哭泣的人。当你需要得到工作晋升,或者现实生活某些必须争取的利益时,你会变得理性而冷静,但当你一个人独处时,也许看一场电影,你就泣不成声了。不要为你的眼泪感到抱歉。” (查看原文)
    獨頑癡 2021-05-17 15:24:18
    —— 引自章节:阿摩司•奥兹
  • 1973年他获得了《消息报》的实习机会,与父亲有过一场有趣的对话。父亲说:"你想要进新闻业就进,我不阻止你,但是你尽量试着不要做一个记者。”卡帕罗斯疑惑:“记者是什么样的呢?"父亲说:“记者就是一群什么都知道一点,但实际上又什么都不知道的人。” (查看原文)
    Tora 2021-08-29 17:22:25
    —— 引自章节:马丁•卡帕罗斯
  • 柏琳:哲学家阿多诺曾有一句著名论断,“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面对大屠杀或者饥荒这样的苦难,文学艺术的表达似乎苍白无力,只能沉默。写《饥饿》其实也会面对这个困境:无论你怎样书写饥饿,你都无法解决饥饿的问题。并且,面对苦难,悲情的文字可能会有“贩卖苦难”的危险,你如何消化这个问题? 卡帕罗斯:所以我说《饥饿》是失败的。因为我写了《饥饿》也不能让更多人不挨饿。但我不完全同意阿多诺的这句话,在我看来,行动和行动的结果必须区分,就像加缪笔下《西西弗神话》里的英雄那样,我们去行动,不是因为必然会带来好结果,而是因为我们必须做。不论是奥斯维辛集中营还是九亿饥饿人口,这些苦难都会让一个真正的作家愤怒。巨大的苦难之后,文学不会无意义,苦难恰恰成为文学的动力。文学的责任是提出问题,而非解决问题一一让我们思考为何会有饥饿和集中营这种事物产生?如果说文学有什么作用,那么就是让人产生怀疑。 (查看原文)
    Tora 2021-08-29 17:22:25
    —— 引自章节:马丁•卡帕罗斯
  • 柏琳:有没有可能,对于那些经受很多磨难的人来说,活着(幸福)比自由更加重要?在西方,如你所说,他们需要了解的是痛苦的经验,而我们可以从西方学习的,恰恰是幸福的经验。自由总是与痛苦相伴,幸福却往往失去自由,而大多数人宁愿选择第二条路。可是难道幸福不是一种动物的状态吗? (查看原文)
    Pedro Xu 1赞 2022-09-05 21:38:25
    —— 引自章节:阿列克谢耶维奇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