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炼狱并非折磨,是救赎和希望的所在
【编辑推荐】
《炼狱的诞生》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心态史领域的代表作品。
彼岸世界是各宗教与社会的一个重要境域。当信徒认为并非在死去之后便没有转圜余地,他的人生便发生了改变。作为空间和时间上的中间地带,炼狱信仰给将死者以救赎的希望,亦给生者为亡者祈祷襄助的可能和寄托。
炼狱信仰首先包含对不休和复活的信仰,还依赖于对死者进行审判,甚至二重审判的概念,也关联着对个人责任、人的自由意志的认识。“炼狱”信仰的诞生过程是西方的精神与社会史的重要一环。
【内容简介】
早在公元初几个世纪,人们就模糊地相信在人死后赎偿某些罪孽的可能。但是,在天堂与地狱构成的彼岸世界二元体系中,不存在完成这些炼罪刑罚的处所。要等到12世纪末,“炼狱”这个词才出现,炼狱成为彼岸地理中的第三个处所。对彼岸的这种新的想象,...
(展开全部)
早在公元初几个世纪,人们就模糊地相信在人死后赎偿某些罪孽的可能。但是,在天堂与地狱构成的彼岸世界二元体系中,不存在完成这些炼罪刑罚的处所。要等到12世纪末,“炼狱”这个词才出现,炼狱成为彼岸地理中的第三个处所。对彼岸的这种新的想象,与社会的改变有着怎样的关系,其意识形态功能是什么?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勒高夫的《炼狱的诞生》从概念史入手,探讨“炼狱”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神学脉络,及其对天主教世界的深刻影响。
炼狱既是一个空间概念,又是一个时间概念;既是空间上的中间地带,也是时间上的中间地带。炼狱信仰的兴起和漫长建构,预示和引发了信仰者想象世界中时空框架的本质性改变。这些时间和空间的精神结构是一个社会的思想方式与生活方式的骨架。
勒高夫在本书中自述:“我的目标是从古代犹太基督教开始追踪这第三个处所的漫长的形成过程,揭示在12世纪后半叶中世纪西欧的鼎盛期里的炼狱的诞生及其在下一个世纪中的迅速成功。最后,我将尝试解释为何炼狱与这个基督教史上的重要时期紧密相关,它如何以决定性的方式在经历了公元千年后两个半世纪的飞速发展的这个新社会中得到接受(或者说它如何在那些异端中遭到拒绝)。”
【作者简介】
雅克•勒高夫(Jacques Le Goff,1924-2014),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专长中世纪史,尤其是12至13世纪。勒高夫是年鉴学派第三代——“新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并曾于1972—1977年担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的院长。勒高夫的著作良多,代表作有《圣路易》《试谈另一个中世纪》《中世纪的知识分子》《钱袋与永生:中世纪的经济与宗教》等。
就年鉴学派引发的历史研究旨趣和方法的革命性变化角度,勒高夫以自己的研究将对物质史、文化史和心态史的研究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译者简介】
译者周莽,任教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为法语史、法国中世纪文学。译有《试谈另一个中世纪》《屎的历史》《论美国的文化》等。
彭小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在勒高夫教授的丰富著述中,《圣路易》《试谈另一个中世纪——西方的时间、劳动和文化》和《炼狱的诞生》是他最满意的少数几本书里面的三本。这三本书现在都有了商务印书馆的中文本。《炼狱的诞生》是最新出版的一本。 “炼狱”不仅是指有罪之人死后洗涤自己罪过的处所,也是中世纪的一个独特社会文化现象。 勒高夫举出列日一位高利贷者的故事:他的妻子在他去世之后坚持做了14年的施舍和苦... 彭小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在勒高夫教授的丰富著述中,《圣路易》《试谈另一个中世纪——西方的时间、劳动和文化》和《炼狱的诞生》是他最满意的少数几本书里面的三本。这三本书现在都有了商务印书馆的中文本。《炼狱的诞生》是最新出版的一本。 “炼狱”不仅是指有罪之人死后洗涤自己罪过的处所,也是中世纪的一个独特社会文化现象。 勒高夫举出列日一位高利贷者的故事:他的妻子在他去世之后坚持做了14年的施舍和苦修善功,帮助死者脱离炼狱的磨难,提前升入天堂。人们因为炼狱的存在或者想象,能够实践自己对亲人和所有人的爱情和爱意。 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炼狱代表着希望。勒高夫坦白说,他其实想说的是中世纪象征着希望,因为中世纪的文化传统培育良善品德,是对冷漠的现代商业社会的批评和修正。 (展开)
> 更多短评 2 条
> 更多书评 1篇
> 7人在读
> 4人读过
> 1411人想读
订阅关于炼狱的诞生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倪雪君 2021-04-07
彭小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在勒高夫教授的丰富著述中,《圣路易》《试谈另一个中世纪——西方的时间、劳动和文化》和《炼狱的诞生》是他最满意的少数几本书里面的三本。这三本书现在都有了商务印书馆的中文本。《炼狱的诞生》是最新出版的一本。 “炼狱”不仅是指有罪之人死后洗涤自己罪过的处所,也是中世纪的一个独特社会文化现象。 勒高夫举出列日一位高利贷者的故事:他的妻子在他去世之后坚持做了14年的施舍和苦... 彭小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在勒高夫教授的丰富著述中,《圣路易》《试谈另一个中世纪——西方的时间、劳动和文化》和《炼狱的诞生》是他最满意的少数几本书里面的三本。这三本书现在都有了商务印书馆的中文本。《炼狱的诞生》是最新出版的一本。 “炼狱”不仅是指有罪之人死后洗涤自己罪过的处所,也是中世纪的一个独特社会文化现象。 勒高夫举出列日一位高利贷者的故事:他的妻子在他去世之后坚持做了14年的施舍和苦修善功,帮助死者脱离炼狱的磨难,提前升入天堂。人们因为炼狱的存在或者想象,能够实践自己对亲人和所有人的爱情和爱意。 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炼狱代表着希望。勒高夫坦白说,他其实想说的是中世纪象征着希望,因为中世纪的文化传统培育良善品德,是对冷漠的现代商业社会的批评和修正。 (展开)
3 有用 倪雪君 2021-04-07
彭小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在勒高夫教授的丰富著述中,《圣路易》《试谈另一个中世纪——西方的时间、劳动和文化》和《炼狱的诞生》是他最满意的少数几本书里面的三本。这三本书现在都有了商务印书馆的中文本。《炼狱的诞生》是最新出版的一本。 “炼狱”不仅是指有罪之人死后洗涤自己罪过的处所,也是中世纪的一个独特社会文化现象。 勒高夫举出列日一位高利贷者的故事:他的妻子在他去世之后坚持做了14年的施舍和苦... 彭小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在勒高夫教授的丰富著述中,《圣路易》《试谈另一个中世纪——西方的时间、劳动和文化》和《炼狱的诞生》是他最满意的少数几本书里面的三本。这三本书现在都有了商务印书馆的中文本。《炼狱的诞生》是最新出版的一本。 “炼狱”不仅是指有罪之人死后洗涤自己罪过的处所,也是中世纪的一个独特社会文化现象。 勒高夫举出列日一位高利贷者的故事:他的妻子在他去世之后坚持做了14年的施舍和苦修善功,帮助死者脱离炼狱的磨难,提前升入天堂。人们因为炼狱的存在或者想象,能够实践自己对亲人和所有人的爱情和爱意。 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炼狱代表着希望。勒高夫坦白说,他其实想说的是中世纪象征着希望,因为中世纪的文化传统培育良善品德,是对冷漠的现代商业社会的批评和修正。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