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副标题: 伯恩哈德·黎曼和数学中最大的未解之谜
译者: 陈为蓬
出版年: 2008-12-01
页数: 398
定价: 34.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哲人石丛书
ISBN: 9787542847768
内容简介 · · · · · ·
1859年8月,没什么名气的32岁数学家黎曼向柏林科学院提交了一篇论文,题为“论小于一个给定值的素数的个数”。在这篇论文的中间部分,黎曼作了一个附带的备注——一个猜测,一个假设。他向那天被召集来审查论文的数学家们抛出的这个问题,结果在随后的年代里给无数的学者产生了近乎残酷的压力。时至今日,在经历了150年的认真研究和极力探索后,这个问题仍然悬而未决。这个假设成立还是不成立?
已经越来越清楚,黎曼假设掌握着打开各种科学和数学研究之大门的钥匙,但它的解答仍诱人地悬在那里,正好让我们伸手够不着。依赖于素数特性的现代密码编制术和破译术,其根基就在于这个假设。在1970年代的一系列非凡性进展中,显示出甚至原子物理学也以尚未被完全了解的方式与这个奇怪难题扯上了关系。
在《素数之恋》中,极其明晰的数学阐释文字与行文优雅的传记和历史篇章交替出现,它对一个史诗般的数学...
1859年8月,没什么名气的32岁数学家黎曼向柏林科学院提交了一篇论文,题为“论小于一个给定值的素数的个数”。在这篇论文的中间部分,黎曼作了一个附带的备注——一个猜测,一个假设。他向那天被召集来审查论文的数学家们抛出的这个问题,结果在随后的年代里给无数的学者产生了近乎残酷的压力。时至今日,在经历了150年的认真研究和极力探索后,这个问题仍然悬而未决。这个假设成立还是不成立?
已经越来越清楚,黎曼假设掌握着打开各种科学和数学研究之大门的钥匙,但它的解答仍诱人地悬在那里,正好让我们伸手够不着。依赖于素数特性的现代密码编制术和破译术,其根基就在于这个假设。在1970年代的一系列非凡性进展中,显示出甚至原子物理学也以尚未被完全了解的方式与这个奇怪难题扯上了关系。
在《素数之恋》中,极其明晰的数学阐释文字与行文优雅的传记和历史篇章交替出现,它对一个史诗般的数学之谜作了迷人而流畅的叙述,而这个谜还将继续挑战和刺激着世人。
序言
第一部分 素数定理
第1章 纸牌游戏
第2章 土地,收获
第3章 素数定理
第4章 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5章 黎曼的∈函数
第6章 伟大的聚变
第7章 金钥匙,以及改进了的素数定理
第8章 并非完全没有价值
第9章 扩展定义域
第10章 一个证明和一个转折点
第二部分 黎曼假设
第11章 九个祖鲁女王统治中国
第12章 希尔伯特的第八个问题
第13章 自变量蚂蚁和函数值蚂蚁
第14章 陷入迷恋状态
第15章 大O和默比乌斯μ
第16章 攀爬临界线
第17章 谈一点代数
第18章 数论与量子力学相遇
第19章 拧动金钥匙
第20章 黎曼算子及其他研究途径
第21章 误差项
第22章 要么成立,要么不成立
后记
注释
附录:黎曼假设之歌
作者简介 · · · · · ·
根据所受的教育,约翰·德比希尔(John Derbyshire)是一位数学家和语言学家;根据所从事的职业,他是一位系统分析师;而在业余时间,他是一位著名的作家。
他的成名作是《梦见柯立芝》(Seeing Calvin Coolidge in a Dream),这部l996年出版的小说大受人们欢迎,亚德利(Jonathan Yardley)在《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上对它赞赏有加,《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纽约客》(The New Yorker)、《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un Globe)等报刊也一致给予好评。他的作品还频繁出现在《国家评论》(National Review)和《新标准》(The New Criterion)杂志上...
根据所受的教育,约翰·德比希尔(John Derbyshire)是一位数学家和语言学家;根据所从事的职业,他是一位系统分析师;而在业余时间,他是一位著名的作家。
他的成名作是《梦见柯立芝》(Seeing Calvin Coolidge in a Dream),这部l996年出版的小说大受人们欢迎,亚德利(Jonathan Yardley)在《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上对它赞赏有加,《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纽约客》(The New Yorker)、《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un Globe)等报刊也一致给予好评。他的作品还频繁出现在《国家评论》(National Review)和《新标准》(The New Criterion)杂志上。
德比希尔在英国出生并成长.约20年前来到美国安家。他目前和妻子及两个孩子住在纽约的亨廷顿。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素数定理
第1章 纸牌游戏
第2章 土地,收获
第3章 素数定理
第4章 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5章 黎曼的∈函数
第6章 伟大的聚变
第7章 金钥匙,以及改进了的素数定理
第8章 并非完全没有价值
第9章 扩展定义域
第10章 一个证明和一个转折点
第二部分 黎曼假设
第11章 九个祖鲁女王统治中国
第12章 希尔伯特的第八个问题
第13章 自变量蚂蚁和函数值蚂蚁
第14章 陷入迷恋状态
第15章 大O和默比乌斯μ
第16章 攀爬临界线
第17章 谈一点代数
第18章 数论与量子力学相遇
第19章 拧动金钥匙
第20章 黎曼算子及其他研究途径
第21章 误差项
第22章 要么成立,要么不成立
后记
注释
附录:黎曼假设之歌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1) prove the Riemann Hypothesis; (2) make 211 not out in the fourth innings of the last Test Match at the Oval; (3) find an argument for the non-existence of God which shall convince the general public; (4) be the first man at the top of Mount Everest; (5) be proclaimed the first president of the USSR of Great Britain and Germany; (6) murder Mussolini.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8页 -
Hardy stayed in Denmark with Bohr until the very end of the summer vacation, and when he was obliged to return to England to start his lectures there was only a very small boat available…. The North Sea can be pretty rough, and the probability that such a small boat would sink was not exactly zero. Still, Hardy took the boat, but sent a postcard to Bohr: “I proved the Riemann Hypothesis. G.H. Hardy.”If the boat sinks and Hardy drowns, everybody must believe that he has proved the Riemann Hypothesis. Yet God would not let Hardy have such a great honor and so He will not let the boat sink.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素数之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素数之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英文版的科普书中我感觉最好读的

简单的对黎曼猜想的科普
> 更多书评 14篇
-
骗子 猪 (刺客信条)
http://primes.utm.edu/bios/page.php?id=1498 http://primes.utm.edu/ 以上网页说的是目前找的最大素数是2 ^ 43112609 - 1 下面是在Unix-Center.net的机器上验证程序,可以验证1-E9内的质数,如果改为E10的话程序会出现Segmentation Fault. 希望有人能告诉我再往上该怎么验证。 -bash-3.2$ more prime.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time.h> #include <math.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 (4回应)2011-05-26 14:29:15
http://primes.utm.edu/bios/page.php?id=1498 http://primes.utm.edu/ 以上网页说的是目前找的最大素数是2 ^ 43112609 - 1 下面是在Unix-Center.net的机器上验证程序,可以验证1-E9内的质数,如果改为E10的话程序会出现Segmentation Fault. 希望有人能告诉我再往上该怎么验证。 引自第12页 -bash-3.2$ more prime.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time.h> #include <math.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E9 1072000000 #define E10 10000000000 #define E11 100000000000 #define E12 1000000000000 char table[E9]; int num = 0; //int prime[E8]; void cal_table() { int j, k; time_t t1, t2; t1 = time(NULL); memset(table, 1, E9); for (j = 2 ; j < E9; j++) { if ( table[j] ) { num++; for ( k = j + j; k < E9; k += j ) { table[k] = 0; } } } t2 = time(NULL); printf("Totaly %d primes until E9, cost %d time_t.\n", num, t2 - t1); } /* void init_prime() { int i; num = 0; printf("Init prime start..."); for (i = 2; i < 2*E9; i++) { if (table[i]) prime[num++] = i; } printf("Init prime finished..."); } */ /* int e9_to_e12(int min, int max) { int i, j, k; time_t t1, t2; t1 = time(NULL); for (i = 0; i < 1000; i++) { memset(table, 1, E9); for (j = 2 ; j < E9; j++) { if ( table[j] ) { num++; for ( k = j + j; k < E9; k += j ) { table[k] = 0; } } } } t2 = time(NULL); printf("Totaly %d primes until 1 000 000 000, cost %d time_t.\n", num, t2 - t1); } */ /* void e9_to_e10() { int i; for (i = E9 + 1; i < E10; i++) { } } */ /* int isprime(int i) { int j, k; k = (int)sqrt(i); for (j = 0; prime[j] <= k; j++) { if (i % prime[j] == 0) return 0; } return 1; } */ int main() { int i; cal_table(); //init_prime(); return 0; } -bash-3.2$ gcc prime.c -bash-3.2$ ./a.out Totaly 54316419 primes until E9, cost 179 time_t. -bash-3.2$
4回应 2011-05-26 14:29:15 -
使人感兴趣的是发现黎曼那相当令人悲哀的和有点让人可怜的特性。但是这些可能只是这个人可见的外表和举止。在羞怯、孤独外表的内部,是才华卓越和惊人勇敢的头脑。无论他在偶然见到他的人面前显得怎样胆怯和倦怠,黎曼的数学却具有拿破仑的一场战役那样无畏的冲击力和能量。当然,他的数学方面的朋友和同事都知道这一点,并且尊敬他。 嗯,这就是传说中质量不错的译文。可惜我从之前某本趣题小册子开始就对此毫无好感。 原书英...
2013-07-08 17:25:12
-
费尔南多阿隆索 (别说2012了,我愿意等你到3012.)
刚刚拿到这本书,就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说实话我看这本书的动力就是开始的一句话,意思就是如果看这本书之后还理解不了黎曼假设,作者可以断定读者就永远理解不了。有些不懂的地方就一遍一遍的读。虽然刚刚上高一但是对于大多数知识还是有所了解的。这本书还是相当浅显啊(对于稍微专业一些的人员来说)。不过才看了一点……或许以后要不容易懂了。不喜欢讲历史的章节……看了人名就烦烦啊……2011-09-03 22:25:01
论坛 · · · · · ·
…… | 来自狼王哈士奇 | 8 回应 | 2011-04-13 19:46:34 |
Hilbert轶闻三则 | 来自海水未蓝 | 2009-05-28 18:05:1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Plume (2004)9.4分 24人读过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4)9.1分 132人读过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8)8.8分 102人读过
-
每满100-50
-
Joseph Henry Press (2003)暂无评分 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趣味数学,不为奥数 (TubeAmp)
- 推荐科普读物 (wizard)
- 哲人石丛书 (Roy)
- 已购 - 科学·技术 (苇间疯)
- 领略抽象之美——数学阅读 (小隐)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素数之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陈大王 2010-05-19 18:06:13
很好。
0 有用 行为不端王梨花 2013-06-05 19:55:42
……名字好听 Prime obsession
0 有用 不如琴断 2011-01-22 17:43:34
十顆星!!
1 有用 马蹄北去 2016-02-12 11:24:33
八卦较多的科普书易流于形式,幸运的是本书并未步其后尘。以黎曼ζ函数和素数定理的联系和黎曼假设为轴心的逻辑主线非常清晰,相关的预备知识介绍较少(虽然作者说已经足够,但如果真的只凭作者的介绍,那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本科普书,确实已经做到极致。
0 有用 Grit 2010-12-03 21:30:28
科普的典范
0 有用 Aubrey 2022-03-03 22:23:44
既推翻不了它,又证明不了它。
0 有用 小嘎嘎 2021-06-10 23:38:28
深入浅出地解释了黎曼猜想的相关知识以及大数学家们的名人轶事,很不错的科普读物
0 有用 北野菊次郎 2021-03-20 16:52:45
像剥洋葱一样分层解释了难懂的黎曼猜想,穿插数学家们的趣闻轶事,优秀的解析数论入门科普,适合我这样的笨蛋。😏
0 有用 Livjathan 2021-03-15 19:57:35
相对而言严肃的科普书
0 有用 阿卡蒂奥 2021-02-01 22:40:15
食堂吃饭排队首选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