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者 短评

热门 最新
  • 5 曾经巫山难为云 2021-04-28 10:07:14

    对本人来说,这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极其陌生,既没有涉猎过相关的史料以及文学作品,也无相关影视可作参照。虽然声称此书阐释了现代国际秩序是如何形成的,但字里行间并没有给出明显的答案。正因为对这段历史很生疏,对国际联盟及其委任统治委员会,以及委任统治制度的理解是浅显和兴趣淡然的,加之大部分叙述属于史料照搬,语句冗长、枯涩,还有太多太多的登场人物……窃以为阅读此书,除非专业人士或对此段历史真感兴趣,否则,真是味同嚼蜡。本人读此书最大的收获,一是引发自己对日本为何在一战后获取了显赫的国际地位的思考,二是对以色列国家如何获得诞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与印证。

  • 4 鮀城書蠹 2021-04-29 16:58:10

    全书748页,注释和参考文献长达200多页,真是一部厚重(又厚又重)的国联史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关系史的巨著。许多国际问题的来龙去脉从这里找到历史源头,国联创立委任统治制度本意是为了协约国的帝国主义行为协调和合法化,但国联却在遵循文本主义过程中开拓了现代国际秩序的新模式,包括委任统治地定期报告、申诉、调查、公投等。国联及委任统治委员会开创了许多后来被联合国继承的制度遗产。国联既是帝国主义协调的产物,也随着帝国主义协调的失败,各帝国纷纷离开国联而变得有名无实,并在二战开始后寿终正寝,当世界单边主义盛行,联合国的未来是否会步国联的后尘?一部值得反思的国联国际史

  • 1 阿鱼 2021-05-09 17:31:19

    国际治理的首次试验,不论成败,都是人类历史的伟大工程。

  • 0 圣诞老公 2022-03-07 22:23:45

    老太太的裹脚布般的翻译,又臭又长

  • 1 慢慢走 2022-01-20 21:21:17

    基于威尔逊新秩序理念,一个按照职能而非国籍组织起来、忠于国际宪章、有能力管理复杂项目的真正国际性官僚机构。尽管,仅仅是一次尝试。 1.专业主义及技术性官僚跃上国际政治舞台的初次展示。 2.新旧变革时自由主义者的矛盾行为,为无限制任期与本本主义,公开声音起到的积极作用。 3.新秩序对于弱势一方提供的突破性申诉渠道,关于公开另一种正义(对于秩序挑战者往往成为突破口与有价值的博弈点)。 4.日趋紧密的发展潮流下,世界贸易争端及其他危险事件解决机制建立。 5.对于种族主义的演变,从种族分别到文明分别,从间接统治到国际托管。 6.均势与秩序难以隔离,均势形成过程中,小国的机会更多应望前看(“少数民族保护制度”与“委任统治制度”。),大国也要被迫从仲裁者成为调解员。

  • 0 崩溃侠 2024-02-27 09:02:27 辽宁

    国联托管委员会是帝国间竞争产生的相互监督机构,延缓了帝国主义的崩溃。翻译较差,瑕不掩瑜。

  • 0 Step 2022-08-07 09:19:53

    说实话,看不懂

  • 1 惟文字间 2023-10-15 23:00:58 广东

    边际危城。

  • 0 ZYEE 2023-11-07 23:53:16 上海

    其实感觉还可以,没有些评论说的那么差,还是挺涨见识的。比如本世纪阿以问题起源。国联并非许多人说的那么不堪。在很大程度上对英法是非常“强硬”的,以至于后期英法没有重磅人物出任国联委员(这也是国联衰弱原因之一)例如卢旺达的灾荒,如果不是国联介入和公开真相。可能比利时只会花5万法郎,而不是后来的5千万法郎赈灾。国联对委任统治国约束,避免了三类被委任统治地区完全丧失“主权”等等。但是国联也有问题,例如它从未明确赞同被委任地区建立国家的计划。国联更多是各大国协调工具,而不是委任地区人民与统治者间协调工具。国联解体还有个内因是其本身合理性的丧失..反正书中还有好多20世纪初的冷门国关事件,感觉有重读的必要。突然想到今天联合国会不会重蹈覆辙,哎...安理会的失效,已经是个开始了

  • 0 غرشيا 2023-01-24 22:49:45 吉林

    比较不错

  • 0 sunbrownpaper 2023-08-19 13:15:01 中国香港

    帝国主义与国际主义交织缠绕的历史

  • 1 吴情 2021-04-14 20:54:46

    今天,在主流历史叙事中,国际联盟作为联合国的前身,是一次不甚成功的尝试,充斥着时代局限性和大国外交的常见把戏。但深入国际联盟,审视联盟中部分人士的努力,把握他们如何提出议题,并在国际舆论场上争取主动权,尽管有时并不成功,才能更好地理解联合国的起源和国际政治的转型。

  • 0 小轨 2021-04-18 13:13:07

    论述一二战之间的历史,国内历史教科书往往把国际联盟描述成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工具,短命而失败的一次国际秩序实验,国内对国际联盟的研究一直以来也缺乏兴趣。国盟的三个使命——约束帝国战争与扩张;解决国际危机;世界秩序塑造者,后两者作为国盟比较成功的历史遗产,值得人们再次审视和探讨。国盟如何利用委任统治制度来实现“世界秩序塑造者”这一身份,则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横跨数个大洲,作者展现了不同地区的委任统治地里国联所充当的角色,国联既是帝国之间协调和统治合法化的工具,又为委任统治国提供了申诉和抗议的平台,为日后民族独立实实在在地赋予了土壤。另一方面,委任统治委员会的独立性,使得委员会的成员在维护国家的利益的同时,国际主义也在成员们当中萌芽生长,为二战后的国际秩序,联合国的诞生输送了良好的血液。

  • 1 卡桑德拉大乔 2021-05-03 02:14:21

    本书详细介绍了一战后以国际联盟为基础的“委任统治制度”的发源、实践与终结,以大量的历史文档著作、文件材料铺陈,对这项具有开创性同时又极具争议的制度进行评析,勾勒出了一战后世界格局的整体状况以及新的国际关系的形成。该项制度将同盟国战败后的海外殖民地以某国委任的形式进行管理,横跨亚非大洋洲,基于理想主义的理念与西方文明的标准,为某一特定地区规划文明的路径。借叙利亚、南非、撒哈拉以南、西萨摩亚、几内亚、巴勒斯坦等非常具体的例子,从宏观到微观、统治者到被统治者的角度,描绘了具有统治国特色的委任,借此阐释了委任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鸿沟,其有限的正面影响之外的根部性缺陷以及必然性的失败。不可否认,国际联盟是国关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失败更多因为帝国主义荼毒的残存以及人类本性中的恶,正义的理念深刻影响后世

  • 0 H. Zhou 2021-06-27 11:45:17

    很有趣地通过长篇大论强化了国联无效性的结论:纵然其中有那么多的(或许也没那么多)的闪光点和良好意图,这个制度的本身构架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且因它对所谓正义的行使果不其然受到了唯利是图的大国的阻拦,这框架最后的陨落和覆灭也是可想而知的。我想,理想主义的个人在那个独特的社会和帝国们的约束前的失败某种程度上来说有点堂吉柯德的味道(当然他们自己的思维也很有趣的是先进混杂着落伍)。主要不赞同的一点:英国或许没有作者想象的那么热爱国际主义。最后的最后,翻译真拉垮。

  • 0 鲤lrh86 2021-04-26 22:14:34

    国联:蛋糕出炉了。 列强:开分。 国联:你们几个分归分,但是怎么吃得听我的。 英国:按我的方法配炸鱼。 法国:按我的吃法配鹅肝。 比利时:管他们呢,我爱怎么吃怎么吃。 这时候德国来了:蛋糕都是我烤的,你们几个玩蛋去。

  • 1 某羊 2021-04-07 18:55:57

    如果说国际联盟是一次失败的全球治理“试验”,那么本书所着重描写的委任统治制度,便是“试验”中不那么失败的一部分。作者以国联下属机构委任统治委员会在间战期的发展和活动为主线,将两个十年、五个大洲、十余个社会角色(如殖民地官员、民族独立主义者、人类学家、商人等)串联在一起,这种将时段、地域与个体依据各自特点相互结合的书写方式,既保证了论证的逻辑流畅,又增添了不同视角所带来的阅读趣味性,尤为令人赞叹。作者笔下委任统治制度的推动者们,既是帝国统治体系的“守护者”,又是终将走向独立的委任统治地的“监护者”;既是国际主义的鼓吹者,又是种族差异与文化歧视的信奉者。这种个人身份与心态的矛盾交织,凸显了殖民帝国没落与现代世界诞生的历史复杂性。

  • 1 凉风青叶 2021-09-16 21:14:15

    讲国际联盟的书很少,这本提供的资料还是很多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