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21年出版部分历史书籍 (納蘭逸蕭)
- 社會學nerd的絆腳石 (Gunsdelmar)
- 2021新书码住 (星尘)
- 与古为徒 (不学无术)
- 2021 (疯清扬)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04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读个屁的书 2022-04-27 19:12:40
牛啊,收集资料的能力太强了,估计以后会反复重读
5 有用 深渊大饭店 2022-03-14 10:24:49
写得有点散,再加上很想和新的理论对话接轨,使得文章有点杂乱,但细品其实很有洞见,特别是在核心的晚清报章研究上既能下大判断,又能把握表达性和实质性现实间的落差,重视阅报处等中间环节和王汎森颇有互通。晚清士人、报界和出版者其实有很多后世的问题已经浮现,尽管这与民国以来差异还是很大。
0 有用 历史小学生 2023-08-08 23:50:54 广东
换言之,无论是表示“不谈政治”,还是标榜“公共论坛”,都是现实政治的直接反映。或者是因为政治的衰朽导致读书人只能以远离政治的方式表达政治立场,或者也是因为舆论已为政党掌控,读书人只能做其他选择。实际呢?所谓“不谈政治”,哪里是“不谈”,而是如何“谈”;标榜“公共论坛”也并非没有明确的政治立场,而是试图在由政党主导的政治环境中发出其他的声音。 这也从一个侧面映射出近代中国基本的政治生态:政治势力培育... 换言之,无论是表示“不谈政治”,还是标榜“公共论坛”,都是现实政治的直接反映。或者是因为政治的衰朽导致读书人只能以远离政治的方式表达政治立场,或者也是因为舆论已为政党掌控,读书人只能做其他选择。实际呢?所谓“不谈政治”,哪里是“不谈”,而是如何“谈”;标榜“公共论坛”也并非没有明确的政治立场,而是试图在由政党主导的政治环境中发出其他的声音。 这也从一个侧面映射出近代中国基本的政治生态:政治势力培育的“喉舌”,对“公共舆论”产生了很大的挤压力,压缩了读书人的发言空间,只能在“非政治化”的诉求中表达对公共事务的见解。 (展开)
1 有用 momo 2021-11-01 01:53:00
本书围绕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进行解析,试图说明其成长并非无关宏旨,须紧扣“近代”这一线索去把握。
0 有用 养鸡场客卿 2023-03-04 16:46:53 北京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