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对于我们内在的想象力,我们是怎么个样子,人从永恒方面看来又是怎么的一个样子,那可只能通过神话的方式来加以表达。
很有趣,没有想象中的枯燥
4+ 很不错的译本。希望再版时,能够遵守学术通例,在外文人名、地名等首次出现时在括号中加上原文,便于读者检索。
荣格的各种幻象和自我分析对我来讲还是太超现实了,最喜欢精神病治疗和旅行这两个篇章,心理疾病的治疗、对宗教、文化、人类心理的认识很有趣~
打开了我的新世界,荣格真是我最有共鸣的心理学家
前面的内容一气呵成,石头的隐喻,梦的链接自己都有着自身的感悟和代入。最后向死者的七次布道是真的没看进去,感觉突然就跳跃到了我认知的盲区,过些时候再回来看吧。
比想象中有趣,荣格真的是一个有趣的人,单纯学习他的理论是不够的,还得了解他的人生经历。美中不足是申荷永老师领读原来只是每一章写了个介绍,这不是浪费了申老师的功力嘛。。
这书评分9.7,我给不到这么多的分数,翻译很流畅,内容上涉及宗教的内容不少,不太感兴趣,共时性我也太能理解。但确实是给开了一个新的看世界的方式。
真好!如申老荷永老师推荐序所言:“遇见荣格感悟自性”。但我对申老师团队坚持把荣格心理学的根本“个体化”翻译为“自性化”是有很大异议的,尽管申老师还专门解释为何译自性化是凸显荣格学说的个性,但这是一种东方文化心理的创造性误译,自性化一上来就是要达到最深目标。但其实个体化首先就是与集体性相对的概念啊,是心理个体有别于集体心理的个体人格的发展,但又以集体的联系为前提。自性本身又是一个超验的概念,而且也没有一个人格发展的静止终点,能让我们命名为自性实现。因此,个体化是实现自性的心理过程,但个体化不等于就能实现自性,怎么能把这个动态过程说成自性化呢?而且自性化是东方不二传统的主体消融归一,个体化则是西方以意识,无意识二元对立为前提的个人意识发展。更何况个体化并非荣格首用,有其西方哲学的渊源。
翻了几个版本。这本的翻译最舒服。但是我不喜欢每章开头的伴读。年度最佳了,后三章简直超神了,信息量巨大。不仅仅是心理学了,我当成哲学在读。“爱是道是佛是无意识是魔鬼是上帝”。 另外,因为阿德勒与荣格都先后和弗洛伊德决裂,导致对他毫无好感。但是看完附录弗洛伊德给荣格的信后,开始喜欢弗洛伊德。
“我存在的意义在于,生命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或者恰恰相反,我本人便是世界需要面对的问题,而我则必须给出自己的答案,否则的话,我就只能依赖这个世界给出的答案。”
很喜欢这个译本,非常流畅,可读性很强。给翻译点个赞!
童年和中学时代,可读性很强,铅笔盒小人的秘密、梦境、因为敏感和思考被孤立和误会,都易于理解。接着大学和精神病初始治疗阶段,有些案例印象深刻。但,从提到弗洛伊德开始逐渐“神神叨叨化”,大概是太深奥,我还未能理解吧。关注你的无意识和恶,暂且记下这么一句话。
荣格自传,超意识,炼金术
一年多年前买的书,断断续续也算是看完了,说来也是缘分,是我在开启读研前买的,而后选择导师后,导师也是这方面的学者,触及许多荣格的内容。老师推荐后,还是拖到现在读完,里面的文字有时候读来确实有些晦涩难懂,然而这也是我开始学习的必经之路,读荣格的书,才有机会看到思想闪光的瞬间,对梦境的解读,颇令人神往。
如今,我們之所以需要心理學,是因為它與我們的根本存在密切關係。 真相與幻相,善與惡具有相同的可能性。神話可能是模棱兩可的,就像德爾菲神或者夢境一樣。我們不能,也不應該批判理性,然而我們必須保持希望,相信本能會幫助我們。 正如歌德在《浮士德》中說的那樣,存在著一個“人跡罕至,嚴禁入內”的區域,不可也不應強行進入這個區域。天使如此,不容任何人干涉。
现代心理学奠基人物,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对其一生的回顾,从中可以看到神学,哲学,医学,东方哲学(道家,道教,佛教,藏传佛教)等等理论和荣格近乎赤诚的自我经验剖析形成的融汇影响。也能让如我一般的普通读者一窥现代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的瑰丽。
阅读本书,不仅能全面地重新认识荣格,还能一窥心理学发展中重要的历史分歧、走向,以及玄学、伦理学和哲学的诸多重大命题。
看不懂,不予评价,但感觉荣格在晚年的思想和文风已经非常成熟,炉火纯青,所以还是三个字,看不懂
有点晦涩 理论性颇强
> 荣格自传(申荷永领读版)
0 有用 潘允嫒 2021-12-09 15:56:59
对于我们内在的想象力,我们是怎么个样子,人从永恒方面看来又是怎么的一个样子,那可只能通过神话的方式来加以表达。
0 有用 莫失莫忘 2022-12-03 14:32:15 江苏
很有趣,没有想象中的枯燥
0 有用 Bamboo Insight 2023-12-29 12:00:09 江苏
4+ 很不错的译本。希望再版时,能够遵守学术通例,在外文人名、地名等首次出现时在括号中加上原文,便于读者检索。
0 有用 Judy&Judy 2022-07-17 14:45:53
荣格的各种幻象和自我分析对我来讲还是太超现实了,最喜欢精神病治疗和旅行这两个篇章,心理疾病的治疗、对宗教、文化、人类心理的认识很有趣~
1 有用 Faye 2022-12-25 22:08:03 四川
打开了我的新世界,荣格真是我最有共鸣的心理学家
0 有用 after 2023-03-25 10:12:00 山东
前面的内容一气呵成,石头的隐喻,梦的链接自己都有着自身的感悟和代入。最后向死者的七次布道是真的没看进去,感觉突然就跳跃到了我认知的盲区,过些时候再回来看吧。
1 有用 一只熊猫 2021-04-25 23:42:36
比想象中有趣,荣格真的是一个有趣的人,单纯学习他的理论是不够的,还得了解他的人生经历。美中不足是申荷永老师领读原来只是每一章写了个介绍,这不是浪费了申老师的功力嘛。。
0 有用 pior 2021-08-21 09:11:41
这书评分9.7,我给不到这么多的分数,翻译很流畅,内容上涉及宗教的内容不少,不太感兴趣,共时性我也太能理解。但确实是给开了一个新的看世界的方式。
4 有用 商羊 2021-10-12 21:52:12
真好!如申老荷永老师推荐序所言:“遇见荣格感悟自性”。但我对申老师团队坚持把荣格心理学的根本“个体化”翻译为“自性化”是有很大异议的,尽管申老师还专门解释为何译自性化是凸显荣格学说的个性,但这是一种东方文化心理的创造性误译,自性化一上来就是要达到最深目标。但其实个体化首先就是与集体性相对的概念啊,是心理个体有别于集体心理的个体人格的发展,但又以集体的联系为前提。自性本身又是一个超验的概念,而且也没有一个人格发展的静止终点,能让我们命名为自性实现。因此,个体化是实现自性的心理过程,但个体化不等于就能实现自性,怎么能把这个动态过程说成自性化呢?而且自性化是东方不二传统的主体消融归一,个体化则是西方以意识,无意识二元对立为前提的个人意识发展。更何况个体化并非荣格首用,有其西方哲学的渊源。
0 有用 通通小师父 2024-11-21 11:16:39 北京
翻了几个版本。这本的翻译最舒服。但是我不喜欢每章开头的伴读。年度最佳了,后三章简直超神了,信息量巨大。不仅仅是心理学了,我当成哲学在读。“爱是道是佛是无意识是魔鬼是上帝”。 另外,因为阿德勒与荣格都先后和弗洛伊德决裂,导致对他毫无好感。但是看完附录弗洛伊德给荣格的信后,开始喜欢弗洛伊德。
0 有用 乔安 2025-01-24 20:46:44 内蒙古
“我存在的意义在于,生命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或者恰恰相反,我本人便是世界需要面对的问题,而我则必须给出自己的答案,否则的话,我就只能依赖这个世界给出的答案。”
2 有用 钱微火 2021-04-16 12:38:58
很喜欢这个译本,非常流畅,可读性很强。给翻译点个赞!
0 有用 🐈 2023-03-04 20:01:12 上海
童年和中学时代,可读性很强,铅笔盒小人的秘密、梦境、因为敏感和思考被孤立和误会,都易于理解。接着大学和精神病初始治疗阶段,有些案例印象深刻。但,从提到弗洛伊德开始逐渐“神神叨叨化”,大概是太深奥,我还未能理解吧。关注你的无意识和恶,暂且记下这么一句话。
0 有用 jik 2022-10-03 08:21:27 广东
荣格自传,超意识,炼金术
0 有用 更远还生 2021-08-26 13:43:10
一年多年前买的书,断断续续也算是看完了,说来也是缘分,是我在开启读研前买的,而后选择导师后,导师也是这方面的学者,触及许多荣格的内容。老师推荐后,还是拖到现在读完,里面的文字有时候读来确实有些晦涩难懂,然而这也是我开始学习的必经之路,读荣格的书,才有机会看到思想闪光的瞬间,对梦境的解读,颇令人神往。
0 有用 🎉 Stephy 2021-04-24 16:01:56
如今,我們之所以需要心理學,是因為它與我們的根本存在密切關係。 真相與幻相,善與惡具有相同的可能性。神話可能是模棱兩可的,就像德爾菲神或者夢境一樣。我們不能,也不應該批判理性,然而我們必須保持希望,相信本能會幫助我們。 正如歌德在《浮士德》中說的那樣,存在著一個“人跡罕至,嚴禁入內”的區域,不可也不應強行進入這個區域。天使如此,不容任何人干涉。
0 有用 哈秋豆 2022-12-31 20:47:01 云南
现代心理学奠基人物,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对其一生的回顾,从中可以看到神学,哲学,医学,东方哲学(道家,道教,佛教,藏传佛教)等等理论和荣格近乎赤诚的自我经验剖析形成的融汇影响。也能让如我一般的普通读者一窥现代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的瑰丽。
0 有用 芥米读书 2021-06-14 00:51:07
阅读本书,不仅能全面地重新认识荣格,还能一窥心理学发展中重要的历史分歧、走向,以及玄学、伦理学和哲学的诸多重大命题。
0 有用 爱看书的毛毛虫 2024-07-15 14:43:20 浙江
看不懂,不予评价,但感觉荣格在晚年的思想和文风已经非常成熟,炉火纯青,所以还是三个字,看不懂
0 有用 🦁 2024-03-30 23:04:54 江苏
有点晦涩 理论性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