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副标题: BBC野外摄影师的攀树之旅
原作名: The Man Who Climbs Trees: A Memoir
译者: 朱鸿飞
出版年: 2021-5
页数: 244
定价: 42.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22180178
内容简介 · · · · · ·
来自大卫·爱登堡合作摄影师镜头外的丛林故事
《蓝色星球》《地球脉动》制片人赞不绝口的攀树冒险
◎ 编辑推荐
树是大地写在天空的诗。——纪伯伦,《沙与沫》
一根尼龙绳连接了我与树木的灵魂,划过丛林中一道蕴藏的斑斓与神圣。
十章精彩纷呈的述说,十则闯入异境的奇谈。
一个攀树人穿梭在枝丫间,讲给全世界的迷人故事。
· 英国——第一次体验在巨树树枝上行走,开启了攀树的序章,承载了不朽的记忆
· 刚果——埃博拉病毒席卷刚果之前,为首批驯化的大猩猩族群摄下了珍贵的留影
· 哥斯达黎加——与大卫·爱登堡合作,20秒雨林镜头的背后是10天的辛苦准备
· 澳大利亚——须臾与永恒共存,惊叹于澳大利亚山火肆虐后的自然生命循环系统
· 印尼——走近神秘而又恐怖的科罗威部落,体验现代文明与原始丛林文化的冲击
……
◎ 媒体推荐
在世界上最壮观的一些森林中历经的令人目眩又刺激神...
来自大卫·爱登堡合作摄影师镜头外的丛林故事
《蓝色星球》《地球脉动》制片人赞不绝口的攀树冒险
◎ 编辑推荐
树是大地写在天空的诗。——纪伯伦,《沙与沫》
一根尼龙绳连接了我与树木的灵魂,划过丛林中一道蕴藏的斑斓与神圣。
十章精彩纷呈的述说,十则闯入异境的奇谈。
一个攀树人穿梭在枝丫间,讲给全世界的迷人故事。
· 英国——第一次体验在巨树树枝上行走,开启了攀树的序章,承载了不朽的记忆
· 刚果——埃博拉病毒席卷刚果之前,为首批驯化的大猩猩族群摄下了珍贵的留影
· 哥斯达黎加——与大卫·爱登堡合作,20秒雨林镜头的背后是10天的辛苦准备
· 澳大利亚——须臾与永恒共存,惊叹于澳大利亚山火肆虐后的自然生命循环系统
· 印尼——走近神秘而又恐怖的科罗威部落,体验现代文明与原始丛林文化的冲击
……
◎ 媒体推荐
在世界上最壮观的一些森林中历经的令人目眩又刺激神经的奇妙冒险。
——《华盛顿邮报》
奥尔德雷德为你的想象力提供了一场盛宴,它带你领略你所热爱的风景,并带你见闻新的风景。这本内容包罗万象而文调畅快的书,以专业知识、情感和尊重来生动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不容错过。
——BookPage杂志
◎ 名人推荐
森林真正的丰富多彩正存在于树冠上,在离地100英尺甚至更高的地方。
——大卫·爱登堡,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
离开丛林地面的潮湿黑暗,来到森林树冠的阳光下,这就是探索自然的绝佳方式。詹姆斯·奥尔德雷德的这本精彩著作能让你原汁原味体验攀树冒险的乐趣,又不至亲历其风险。
——艾雷斯泰·法瑟吉尔,《蓝色星球》《地球脉动》及《冰冻星球》制片人
詹姆斯·奥尔德雷德笔下的巨树世界充满奇观,这本引人入胜的书是由一个个真实的冒险故事组成的。
——彼得·渥雷本,《树的秘密生命》作者
在这些生机勃勃的美丽枝丫上,融合了攀树人的震撼经历和令人神往的美丽奇景。
——德里克•尼曼,《卫报》野生生物专栏作家
◎ 内容简介
树木常被人们用来度量逝去的年月,是时间长河平凡而伟大的象征,人们会将自己的记忆投射到树的身上。本书就介绍了以攀树为生的野外摄影师的丛林奇遇。
作者詹姆斯是与BBC自然历史部门和《国家地理》合作的野生动植物摄影师。他经常流连于世界各地的丛林深处,经历无数寻路与攀爬,只为记录眼前每分每秒流逝的光景:无花果树成熟后引来红毛猩猩摘食、大猩猩在晨曦中闪闪发亮的宽阔脊背、巴西栗橘子瓣一样诱人的果荚、角雕妈妈无限温柔地喂食雏鸟……然而美好背后也不乏正面遭遇硕大的成年公象、被肤蝇产卵皮下而疟疾发作、蜂群狂涌而来又穷追不舍等危机时刻。尽管如此,詹姆斯仍迷恋于树木帮他摆脱现代社会的自然庇护感,远离纷扰,重新呼吸、思考,并从中恢复。
精彩纷呈的述说,闯入异境的奇谈,书中十个篇章好似十集纪录片。一个攀树人穿梭在枝丫间,把迷人的故事说给全世界聆听。
树上人生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詹姆斯·奥尔德雷德,英国纪录片摄影师,擅长自然历史和高空拍摄。
詹姆斯经过BBC自然历史部门的内部培训,在过去的25年里为包括国家地理、探索频道和网飞在内的世界各地的客户拍摄电影。詹姆斯有幸参与了许多广受好评的作品的拍摄,包括与“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合作的项目,并因摄影作品获得了艾美奖、皇家电视学会奖(RTS)和金三角国际摄影巡回赛奖项(GTC),还多次获得英国电影学院奖提名。
目录 · · · · · ·
第二章 雨雾中的“雷霆”——婆罗洲
第三章 永怀大猩猩“阿波罗”——刚果
第四章 “生命之树”上的空中王国——哥斯达黎加
第五章 巴西栗宝藏的故事——秘鲁
第六章 “怒吼梅格”的寂灭重生——澳大利亚
· · · · · · (更多)
第二章 雨雾中的“雷霆”——婆罗洲
第三章 永怀大猩猩“阿波罗”——刚果
第四章 “生命之树”上的空中王国——哥斯达黎加
第五章 巴西栗宝藏的故事——秘鲁
第六章 “怒吼梅格”的寂灭重生——澳大利亚
第七章 巴花树屋建造记——加蓬
第八章 铁木与科罗威战士——印尼巴布亚省
第九章 守卫“堡垒”的凶悍角雕——委内瑞拉
第十章 自然复育的北非雪松——摩洛哥
后记
致谢
· · · · · · (收起)
"树上人生"试读 · · · · · ·
喜欢读"树上人生"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解忧电影院 7.3
-
- 电影哲学 6.7
-
- 电影美术 6.9
-
- 宽银幕 8.2
-
- 拍摄最美大自然(第2版) 9.1
-
- 视效合成进阶教程(插图第3版) 9.1
-
- 光与镜头 7.7
-
- 在世界尽头相遇 8.1
-
- 教摄影 7.3
树上人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树上人生》:从13岁梦想发芽到专业野生动植物摄影师的奇幻生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21年5月22日,甘肃景泰举办马拉松比赛,因极端天气造成参赛运动员失温,继而部分人员遭遇不测,让人心痛。感到悲痛的同时,不禁反思:梦想和热爱,怎么才能健康正常地出发。 运动带来不一样的人生。对于很多参加者而言,马拉松是一场运动,更寄托着他们对长跑对突破自身的希... (展开)
精神就在你发现它的地方
> 更多书评 8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WH Allen (2017)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 (2018)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
未知出版社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后浪生活教室」 (后浪)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 「后浪运动」 (后浪)
- 2021年艺术类图书出版观察 (陆花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1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树上人生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smile 2021-05-08 12:58:44
他突然前所未有地敏锐地意识到了一棵树的树皮的触感和质地,以及树身内所蕴藏的生命。他感觉到树木中有一股喜悦,并与之共鸣:既不是作为森林居民,也不是作为木匠。那喜悦中来自活生生的树木本身。 树是大地写在天空的诗。 迎面是平生所见的最动人心魄的一幅景色。浓密的雨林从我身下延伸开去,陡峭地落下山脊,融入下方远处一幅由巨树绘成的葱翠画面。好几英里外的地平线上,林海再次升起,翻过由高耸崎岖的山冈连成的一道山脊... 他突然前所未有地敏锐地意识到了一棵树的树皮的触感和质地,以及树身内所蕴藏的生命。他感觉到树木中有一股喜悦,并与之共鸣:既不是作为森林居民,也不是作为木匠。那喜悦中来自活生生的树木本身。 树是大地写在天空的诗。 迎面是平生所见的最动人心魄的一幅景色。浓密的雨林从我身下延伸开去,陡峭地落下山脊,融入下方远处一幅由巨树绘成的葱翠画面。好几英里外的地平线上,林海再次升起,翻过由高耸崎岖的山冈连成的一道山脊。一汪人迹罕至的原始丛林的海洋。那些大树上会隐藏着什么样的奇迹? 树为我们提供了与这颗星球的生动联系,以某种方式在我们转瞬即逝的生命和身边的世界间架起了桥梁。爬上树时,我感觉它们让我瞥到几乎被遗忘的祖先世界的一角,出于某种原因,我对此感觉良好——树帮助我记起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展开)
0 有用 Luf Lanfkaij 2025-04-19 12:12:15 贵州
这个封面和书名会让人误会这是一本畅销垃圾,实际上是一本优秀的自然文学读本,可惜的是没有配图,总要去网络上搜索他怕的是什么树,遇到的动物长什么样子
3 有用 Fleurs.哼哼 2021-05-17 15:54:55
从英伦密林到婆罗洲热带雨林,从刚果原始丛林到加勒比低地雨林,从亚马逊到墨尔本,从亚非到拉美。作者一次又一次站在了巨树的肩头,每离地面远一些,都带来了植物和动物的交融,人类与生灵的共鸣。每离天空近一些,都换回蒙昧的天性和纯真。我们从树上走到树下,又从俯视变为仰视,地球将自己最强大的骨髓注入了树木,当我们双脚再次离地的时候才会听懂大自然的歌吟。
0 有用 宸妈碎碎念 2021-06-23 07:51:25
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到极致,就是幸福。树上人生,一种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人生态度,这是一本不同的视角的纪录片式的书,十章里相同的树上人生不同的遭遇让我得到一个神奇又新鲜的视角看待世界,内心那颗隐隐欲动的探险的心在骚动……
0 有用 danyboy 2021-07-25 00:31:23
比较稀奇的爬树的经历,作者因职业之便,需要爬很高很大很奇特的树,最终将几十年来的这些经验写了下来。爬树当然只是一方面,主要的是描写与大自然的亲近。豆瓣上我有位互相拉黑的用户,他的签名档我倒是蛮喜欢,好像叫“一级爬树师“”还是怎的。我自己爬一般的树水平还是可以的,但我非常惧怕树上的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