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所以说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多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没有秋虫的地方》
回忆故人的那一辑蛮好,其他的也罢了
自言自语日记簿,游玩记录有点无聊
母亲于1993年1月24日购入,散文不太看得进去
挑了几篇来读,最喜欢《五月三十一日急雨中》,有鲁迅的味道,但比起鲁迅的冷峻来情感更激烈、更露骨。从叶绍钧这里学到了用反问和重复来加强语气和情感——他太会用了!其实内容明明没那么打动我,但是读起来的语调和节奏很有说服力。大多篇目所表达的情感无非是怀念故乡,我虽无法体会,但也觉得感情真挚。
辑一【过去随谈】、辑二【生活记趣】、辑三【独善与兼善】看着都还不错,辑四和辑五就不行了。辑四为游记类,大概看过太多的旅行游记,对于这种更多在于景物描写、人文较少的就不感兴趣,觉着甚是枯燥。要知道景物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如果见山是山,又东南西北去描述山,我何不直接去B站看航拍大片。辑五主要是纪念好友和追忆往昔的,也不太感兴趣,这类文章和课本选文一样,只能强制让读时才会去读,自由选择时看不进去,太枯燥了。
这类书是我小学初一会读且爱读的那一类,他人赠送就把它读完。明显有时代的局限,描述方式稍稍令我厌烦。但有些思想今天依旧适用,不失为一代大家。对艺术的看法个人觉得并未有什么独到之处。总而言之,已不适合现在的我来看。
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有味远胜于淡漠。
跟我想的有些不一样。大概是我看的书太少了。不过不是很喜欢纯粹闲情逸致的文字。 读完之后,发现叶老的散文着实很棒!于是又去找他的好友夏丏尊先生的文章~我更希望能看到的,是叶老的思想而不是思乡~
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善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苦胜于哀乐两忘。
2017.8.19 - 9.28
2016年已读,通州图书馆借阅。
我总觉得那城墙的线条,那城墙的色泽,跟玄武湖的湖光、紫金山覆舟山的山色配合在一起,非常调和,看来挺舒服,换个样儿就不够味儿了。每个有趣的灵魂 都趋向于联系到一起。 备闻所叙一汍澜,岂意斯人出此端
“心如槁木不如多愁善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
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善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小时候就很喜欢叶圣陶老爷爷。《爬山虎的脚》现在仍有印象,还记得叶圣陶先生和肖复兴先生是忘年交,叶圣陶先生深刻地影响了肖复兴先生的文学观。谁说平淡无奇的生活没有故事呢?就像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树梢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就像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感谢以叶圣陶为代表的儿童文学前辈,正是这些源于生活的生动亲切真实的生命体验,影响和塑造着一代代少年的文学观和人生观。人们最高精神的链锁是文学,使无数弱小的心团结而为大心,是文学独具有力量。文学能揭穿黑暗,迎接光明,使人们抛弃卑鄙和浅薄,趋向高尚和精深。
看完叶老的很多谈如何写文章的书,才想起来去读读他自己写的作品,果然是一股清流,淡漠有味。(007/100)
心如槁木不如多愁善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 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
昆山图书馆202306。一些随笔,一些游记,一些过去的生活,一些对友人的怀念,那篇《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为人父母者都应该看看,子女没规矩,父母之过
文筆質樸而又不乏深刻,是對生活的仔細體悟的結果。
整本书在内容上并没有多大关联性。一些生活感悟,一些游记,一些人。是随笔类的文章。
> 没有秋虫的地方
5 有用 橙* 2010-09-05 12:02:39
所以说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多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没有秋虫的地方》
1 有用 雨里青山 2021-12-25 14:01:43
回忆故人的那一辑蛮好,其他的也罢了
0 有用 逆向恋拒否 2024-01-05 00:49:12 广东
自言自语日记簿,游玩记录有点无聊
0 有用 八爪小螃解 2023-09-20 09:12:07 黑龙江
母亲于1993年1月24日购入,散文不太看得进去
1 有用 小河碎冰冰 2022-07-26 23:04:13
挑了几篇来读,最喜欢《五月三十一日急雨中》,有鲁迅的味道,但比起鲁迅的冷峻来情感更激烈、更露骨。从叶绍钧这里学到了用反问和重复来加强语气和情感——他太会用了!其实内容明明没那么打动我,但是读起来的语调和节奏很有说服力。大多篇目所表达的情感无非是怀念故乡,我虽无法体会,但也觉得感情真挚。
0 有用 我有一个想法 2023-04-13 12:37:37 上海
辑一【过去随谈】、辑二【生活记趣】、辑三【独善与兼善】看着都还不错,辑四和辑五就不行了。辑四为游记类,大概看过太多的旅行游记,对于这种更多在于景物描写、人文较少的就不感兴趣,觉着甚是枯燥。要知道景物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如果见山是山,又东南西北去描述山,我何不直接去B站看航拍大片。辑五主要是纪念好友和追忆往昔的,也不太感兴趣,这类文章和课本选文一样,只能强制让读时才会去读,自由选择时看不进去,太枯燥了。
0 有用 Jasmine Ma 2012-10-28 22:34:49
这类书是我小学初一会读且爱读的那一类,他人赠送就把它读完。明显有时代的局限,描述方式稍稍令我厌烦。但有些思想今天依旧适用,不失为一代大家。对艺术的看法个人觉得并未有什么独到之处。总而言之,已不适合现在的我来看。
0 有用 BlueWeeknd 2019-01-18 17:16:52
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有味远胜于淡漠。
0 有用 元颖 2010-11-30 19:33:27
跟我想的有些不一样。大概是我看的书太少了。不过不是很喜欢纯粹闲情逸致的文字。 读完之后,发现叶老的散文着实很棒!于是又去找他的好友夏丏尊先生的文章~我更希望能看到的,是叶老的思想而不是思乡~
0 有用 不可否置 2021-03-09 08:19:19
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善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苦胜于哀乐两忘。
0 有用 南下 2021-07-29 22:18:52
2017.8.19 - 9.28
0 有用 Helen 2025-05-09 20:31:53 北京
2016年已读,通州图书馆借阅。
0 有用 卷心菜 2020-10-15 01:08:29
我总觉得那城墙的线条,那城墙的色泽,跟玄武湖的湖光、紫金山覆舟山的山色配合在一起,非常调和,看来挺舒服,换个样儿就不够味儿了。每个有趣的灵魂 都趋向于联系到一起。 备闻所叙一汍澜,岂意斯人出此端
0 有用 Nuts 2019-06-06 23:27:55
“心如槁木不如多愁善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
0 有用 柴克纳 2018-11-20 13:59:35
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善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小时候就很喜欢叶圣陶老爷爷。《爬山虎的脚》现在仍有印象,还记得叶圣陶先生和肖复兴先生是忘年交,叶圣陶先生深刻地影响了肖复兴先生的文学观。谁说平淡无奇的生活没有故事呢?就像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树梢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就像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感谢以叶圣陶为代表的儿童文学前辈,正是这些源于生活的生动亲切真实的生命体验,影响和塑造着一代代少年的文学观和人生观。人们最高精神的链锁是文学,使无数弱小的心团结而为大心,是文学独具有力量。文学能揭穿黑暗,迎接光明,使人们抛弃卑鄙和浅薄,趋向高尚和精深。
0 有用 满蹊 2019-01-21 11:52:50
看完叶老的很多谈如何写文章的书,才想起来去读读他自己写的作品,果然是一股清流,淡漠有味。(007/100)
1 有用 记得 2020-01-18 20:20:38
心如槁木不如多愁善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 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
0 有用 安东尼奥尼 2023-01-16 16:35:31 江苏
昆山图书馆202306。一些随笔,一些游记,一些过去的生活,一些对友人的怀念,那篇《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为人父母者都应该看看,子女没规矩,父母之过
0 有用 梦中客 2015-03-21 16:27:56
文筆質樸而又不乏深刻,是對生活的仔細體悟的結果。
1 有用 简单1909 2018-11-13 10:50:59
整本书在内容上并没有多大关联性。一些生活感悟,一些游记,一些人。是随笔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