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6:瘟疫、战争和伦敦大火 短评

热门 最新
  • 5 瓦片外婆 2021-05-24 16:14:02

    这是一部惊心动魄的瘟疫纪实,也是一部回望与思辨历史之作。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站在通往现代化的十字路口的国家如何完成了历史上伟大的重构与转折。 如《万历十五年》一样,它聚焦在特定年份,探索英国历史的万千风貌。在这里,我们看见: “许多家庭经历生离死别,几天后又在死亡中团聚。” “万人坑逐渐取代了单独的墓葬,一个坑可以掩埋数十具死于鼠疫的尸体。” “装填了一半的炮管里的弹药筒擦出火星,点燃了‘伦敦号’上的弹药库。” “四天内,大约有70000人流离失所,13000座房屋、87座教堂和52座行业会馆被烧毁。” ………… 当然,最讽刺的莫过于与灾难一年形成对比的,王室的荒淫、铺张、自私和保守。

  • 7 祝羽捷 2021-06-03 21:18:11

    写的精彩,这样说灾难好像不太合适。光荣革命5年后,伦敦的黑死病肆虐,英荷战争不断,又迎来毁灭性的大火,奇迹的是大火让英国涅槃重生,全面测绘城市、里程碑式的重建,标准化了城建和市场,大火竟然铲绝了老鼠,放纵的查尔斯二世竟然还能安度一生,可谓先毁灭再重生。

  • 2 AMMO 2021-06-07 20:50:49

    《1666:瘟疫、战争和伦敦大火》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视角,向读者展现了当年惨绝人寰的灾难纪实,还原了战争、瘟疫和大火让伦敦如炼狱般的惨烈状况,在经历了如此悲壮的灾难之后,从灰烬中涅槃重生的伦敦城中,却诞生了当时令人难以置信的科学和艺术方面的进步。1666年的伦敦,是无法阻挡的灾难,更是历久弥新的奇迹。

  • 1 宝木笑 2021-06-21 09:07:46

    以后再在弹幕和王者里看到“666”,估计心里就会有点儿疙疙瘩瘩了。“666”在人家西方民俗和宗教体系里是魔鬼的暗语,所以在1665年的伦敦人眼里,来年就是一个很大的“坎儿”,结果还没等到1666就先来了场彗星表演。1666正式登场的时候让无数伦敦人目瞪口呆,黑死病又来了,连牛顿都逃到乡下避祸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结果一个面包师傅的一枚小火星,糊里糊涂引发蝴蝶效应,五分之四的伦敦都被点着了。书里说士兵只能炸毁房屋等地方建立防火带,那些被炸开的墓穴,死尸被大火烧焦身体卷曲,就像《启示录》中预言的死人复活的“审判日”。瑞贝卡·里迪尔悄悄写了英国的对外战争和国内经济,没错,17世纪中叶正好是那著名的“圈地运动”如火如荼之时——“羊吃人”的年代一切都有可能。

  • 1 把噗 2021-06-23 10:25:14

    好看。全景与特写并举,时而是历史的大全景,时而是个体的特写。不参杂个人观点,缕析历史脉络,聚焦转折点。

  • 2 考特库 2021-05-25 11:01:51

    瘟疫、战争、大火,这三大事件不仅仅影响了1666年的英国,更蔓延到整个欧洲历史。灾难会产生后遗症,这段历史会成为英格兰民众祖祖辈辈记忆的幽灵,一路延宕。在幽灵的暗影越来越模糊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回那恐怖和绝望的灾难时期,了解每一段历史必有的迥异与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本书会让我们深入这段历史,并试图窥探更多…

  • 1 陆钓雪de飘飘 2021-07-03 01:57:49

    淋巴腺鼠疫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一种无比可怕的疾病,可以使受害者丧失人性。它通过感染淋巴系统破坏身体,引起发烧和发冷、头痛、虚弱、癫痫、呕吐、腹泻和极度的肌肉疼痛等症状。最初,患者会出现皮疹,变得昏昏欲睡,但又因体内和体表的极度疼痛而无法入睡。开始发烧后,患者的语言和协调能力下降,看起来像醉汉。肿胀的淋巴腺在腹股沟、腋窝或颈部(有时在跳蚤咬伤部位)形成囊肿。来自这些囊肿的压力会导致皮下出血,皮肤变成深蓝色或黑色,因此被称为“黑死病”。最后,当患者接近死亡时,皮肤上会出现红色斑点,被称为“标记”。

  • 1 莉娜 2021-08-17 08:11:14

    3.5星吧。整本书4个部分,瘟疫、第二次英荷战争、伦敦大火和重要人物的后续。疫情从古至今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隔离,再看现在的英国,可能英国人觉得新冠没有黑死病厉害吧(伦敦当年因为黑死病死了8万以上,现在英国全国因为新冠死了13w+)。第二次英荷战争部分匆匆略过,而伦敦大火的部分让人更加绝望,每个人都在担心下一秒自己的家会不会在无法遏制的被付之一炬。不过这也反而为伦敦带来了新生,鼠疫、城市规划、拉动内需一并解决。最后感谢糟糕历史,让我对英国历史有了个基本了解👍🏻

  • 0 malingcat 2022-04-26 21:26:37

    对荷兰战争失败。黑死病。伦敦大火。这是伦敦的1666年。同一年里,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伦敦公报》得以创办,弥尔顿完成了《失乐园》,新伦敦的构想出台。历史的光明与黑暗如此难分难解。作者擅长删繁就简,从不同史料的不同叙述者角度讲述这一年的故事,生动,有细节,值得学习。

  • 0 墨台柳 2021-06-20 22:28:19

    作者想写的太多了,又写全画幅历史,又写这段时间历史上出彩的人物

  • 0 不良生 2021-06-10 10:29:38

    我们需要回味和咀嚼苦难,是为了更好地走下去。

  • 3 中二使我快乐 2022-03-23 20:23:55

    我对聚焦于某个年份的历史书写总有一种命中注定般的私心(此处应有狗头)。这本书所依据的史料简直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地步,将生活在那一年的人们的经历娓娓道来,无论是从档案中挖掘出的只留下名字和生卒年的普通人,还是帝王将相和文化名流。1666年对伦敦这座城市和英国的宏大历史意义就这样不知不觉间沉淀在了作者沉稳的笔触中。接踵而来的灾难也可以是浴火重生的契机,无论是对于城市的规划建设还是国家的崛起和转型。活在疫情时代的我们,甚至可以与几个世纪前的人们对待鼠疫的措施无缝衔接。第二次英荷战争在各种意义上都离我们很远,但战争本身和战时宣传则不然。至于大火,书中所描写的火灾对经历者的精神创伤,寥寥几笔便足以引出强烈的共鸣。人类在面对灾难时,人性的高光与卑猥赤裸的袒露,是这本书里最吸引我的地方

  • 0 魔若子 2022-03-23 17:36:03

    2022年的第32本书。比较像《万历十五年》、《无敌舰队》,但是读起来要更散。

  • 0 昆德拉密度美学 2022-02-11 23:08:32

    微观史马赛克写法的天花板就是《巴黎烧了吗》,我的评分标准就是几《巴》。如本作就是0.1《巴》,简言之就是提鞋都不配。 英国最强对手荷兰,海战打到军费归零。想看性病却吝惜笔墨。权杖和阴茎的礼赞。卖橘子的女演员尼尔格温,肖像画特意露着粉色,难怪查理二世这么迷恋。查理真是好色荒淫又招人疼,幸运国王。 这么说吧,伦敦大火把这本书扔进火堆,也完全没有损失。

  • 0 荒腔走板 2022-02-28 07:26:20

    西方历史资料的完备可见一斑

  • 0 catse 2022-01-26 10:32:47

    正如书名屋漏偏逢连夜雨,真是倒霉透了,但还是那句话熬过去就好了,果然大英帝国即将冉冉升起了

  • 0 myteng1202 2021-12-28 23:27:36

    中规中矩的记叙了伦敦1665年底经历的鼠疫、1666年的英荷第二次战争以及持续了四天的大火。当时正是查理二世在位期间,宫廷之间“礼崩乐坏”,所以有人把这些灾难看做是上帝的惩罚。整本书“述而不作”,比较克制,挺好。

  • 0 Tiiiippany 2021-10-27 21:59:46

    零零散散,但又难以忘怀。灾难总与阴谋论共生,灾难时常被人利用。劫后重生的希望总会为直面灾祸、勇敢自我纠错的人们预留的。

  • 1 韶家依 2021-11-12 12:08:03

    纪录片感。看完皮普斯日记,再来看这本就没多少新鲜感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