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中日间的宣传战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部局 2021-06-11 16:29:07

    本书讲的实际是“抗日战争期间中日各自的宣传政策”。政策史料收集罗列得丰富且有价值,彼此逻辑勾联论述得匮乏,以博士论文为基底的著作很多都免不了述多论少。成文容易成书难。

  • 2 烧酒想要当女侠 2021-06-09 17:31:23

    成为了第一个吃葡萄的人!这大概是国内第一本展现抗日战争期间中日双方思想战全貌的书了,题目这么大确实不好写。第一章宣传机构的梳理和第三章中共的宣传战论述的最详细,让我大开眼界了。也有一些不足,首先是日、中共、国民党三方的互动不足,没有互动不可称之为战;其次是思想战是否能等同于宣传战有待考证,我看到的史料似乎将其区别开来;再次对日方的叙述缺少对思想理论的分析,对华战略阶段划分本人更倾向于唐立国老师汇编前言的划分方法,日本对内思想战选择的报刊不能看出言论趋势的变动,日日新闻读卖新闻这种大众新闻更适合作为论述对象。对外主要介绍了伪军和宣传班,在组织结构着墨多而内容少。再次,国民党方面材料不够论述薄弱;最后结论提升也得加把劲啊,理论高度不够。其实描写三方对伪军的争夺更能体现出一种互动感。

  • 1 Mantus 2022-03-11 12:47:54

    槽多无口,失望之至。。。

  • 0 江海一蓑翁 2021-06-10 20:48:13

    供职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青年学者翟意安老师推出的一部聚焦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日伪这三方之间围绕宣传展开的激烈斗争。从政治文化史的视角,探究宣传这一软性战线斗争本身,就是研究选题与视角的一次重要突破。而在相关史料梳理与解读、分析框架与分析严谨性等方面,本书也完成得可圈可点。遗憾在于“宣传”分析有余,而“战”之分析不足;静态化的宣传思想与宣传政策分析有余,动态化的围绕重大事件各方展开的宣传博弈与斗争分析不足;内生化的宣传研究有余,外生化的宣传对于军事、政治战线斗争的推进效果分析不足。尽管有这些缺憾,但瑕不掩瑜,整体而言,仍然值得推荐和参考。

  • 0 浪费粮食的杨 2022-11-12 21:41:30 江苏

    尽管内容乏善可陈二次引证过多自主调查过少偏向性明显文笔枯燥昏昏欲睡,但能够把这种几乎无可能在国内写出有效内容的课题做到现在的程度就算无功也有苦劳。

  • 0 半句多 2024-01-23 20:08:11 北京

    材料很扎实。

  • 0 常务副momo 2023-11-25 04:07:00 美国

    这个定价属实是离谱了

  • 0 Plancton 2024-03-16 14:03:02 河北

    资料整理偏多,史学分析较少

  • 1 风华江水 2022-08-12 12:46:44

    挺好一本资料汇编。下了苦工,编了一本资料,拿了博士学位,还出版了书。付出与回报基本持平,所以就不打高分了。

  • 0 黑夜白眼 2023-07-29 16:08:00 陕西

    P。第一,梳理了国共日三个主体的抗日战争期间的宣传理论及实践,国共方面主要面向军民国内国际、伪军日军日俘,日本主要面向日本军民、国共军民等。日本真的是很认真地侵略并烧杀掳掠的前提下推大东亚共荣。第二,宣传的作用有目共睹,特别是共产党对军民和伪军的宣传,红星照耀中国里就出现过一个未成年士兵清晰说出部队主要工作和目标的案例。第三,结合目前的宣传现状,虽然在宣传上一败涂地,但宣传并非万能,结果也不可控,比如经过近一二十年“宣传实践”基本是个人都能说一句政府公信力不行,但是谁的公信力行了?比如知识分子,作家,律师,教师,医生,大学生,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哪个群体的口碑好了?推墙的是想推墙,但是自己能不被砸到?相反,蓝底白字的通告仍然是大多数公共事件的终点。

  • 0 西岭 2022-03-29 22:58:01

    价格。。。

  • 0 云归 2022-01-09 16:58:27

    题目太大,本书的内容实际上只有题目的上半部分,即中日双方宣传政策。对于政策如何落实,本书则缺少论述。个别地方甚至有凑字数的嫌疑。

  • 0 祝駒 2021-08-04 14:18:50

    亮点:宣抚班这部分写的最好;用了一些日本档案,这是特色。不足:多为中日宣传政策的历史梳理,而且很多是政治工作,宣传的特色没有突出,而非中日间如何互相进行宣传战的分析。历史梳理太多了,导致车轱辘话太多,很多地方绕来绕去,都是一样的话。这也是博士论文形成专著的通病,内容太庞杂。精简到25万字,应该会好很多。 总之,学界缺一本中日宣传战的书,非常乐见其成。另外:74页的朝日新闻社的方竹虎,应是:绪方竹虎。这个人在日本新闻史上非常知名,不应出错。 新闻史学界有一些论及日本对华宣传的文章或著作,要充分利用。如:1930年任白涛的《日本对华的宣传政策》,就没有被充分利用。

  • 0 疯狂大帆船 2021-08-31 15:31:18

    威廉道尔写的《无情之战》中有涉及太平洋战争双方宣传战的论述,比本书精彩精炼不少,本质上是本书罗列多于论述,好似给公子喂饼,原本救命的玩意儿(确实是资料丰富),却吃得撑死,自然也不美味。

  • 0 爱夏 2024-04-24 17:28:47 辽宁

    写中共的那段有点偏题…

  • 0 Joker_Rose🥀 2022-03-18 10:01:08

    算是一本资料整理书籍,内容庞大,大篇幅的叙述,基本没有分析研究,只是政策上的分析,具体如何实施和实施效果缺乏,下雨天看的睡着三次,建议看一下魏舒歌的《战场之外》,讲的是国民政府的对外国际宣传,有血有肉的一本著作

  • 2 Heinze 2022-08-12 15:38:17

    史料匮乏,东拉西扯,书还卖得不便宜。 又是一本标题党

  • 0 尘. 2022-10-23 18:20:29 北京

    勉强及格。 该书博士论文的“述”味太重,感觉就像是把博士论文排排版画画封面就出版了,几乎没有任何作者自身的观点,具体内容上缺少对伪政权宣传战以及国共之间宣传战的单独论述,总体较失望。

  • 0 Cocomero 2023-03-30 22:40:44 福建

    行文框架和逻辑真的很不便于读者阅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