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端与教授 短评

热门 最新
  • 5 帕特里萨 2021-07-22 11:46:54

    刚翻开书就是两页纸的各路权威业界大拿来夸本书写作切入点如何新奇有趣,有点太刻意了。但凡往后翻到目录就能看出,作者在进行“友谊”主题写作之前,对二人的学术著作和私人信件都有高度的了解和精密的考证。写作风格十分幽默诙谐,看似跳脱,实际上是在用八卦的逻辑对思想史做串联。笑点来源于传主本身语言的幽默,也来自于援引的材料所展现出的时代背景与传主先锋思想的强烈对比。

  • 6 adrian 2021-07-06 12:26:08

    细读了5和9章。译文除了极个别小错误之外流畅可靠。另外,作为一本相对严肃的著作,前面放那么多页的学者和媒体评论不知是图个啥。排版也有点浪费。

  • 1 大象 2022-03-11 23:46:47

    一段旷世友谊,无出其右。审慎理性塑造的英美传统和绝对理性之下的法欧精神

  • 4 泥豆尼痘昵 2021-10-19 11:53:35

    诚如其他豆友所言,翻开本书整整四页半的各方佳评照实有点掉价,因为这本讲述休谟与斯密两人交往及各自人生的传记类作品太过于平铺直叙,没有战争作品的史诗感、没有科幻作品的高级感、没有推理作品的反转感、没有文学作品的细腻感等等。作者把两位伟人的生命轨迹及交集缓缓铺开,没什么惊喜、没什么纰漏、没什么起承转合、也没什么峰回路转,就是纯粹讲述历史故事,无过也谈不上有什么了不得的大功。这样一来,大致上本身对休谟或斯密感兴趣的人才会喜欢上此书,而对他们了解缺缺的人群是打不起精神来喜欢此书的。我就是上学期期末作业写了一篇讨论斯密经济学原则在贫富差距过大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是否仍然运转正常的文才开始对相关材料感兴趣的,除了斯密传记又恰好看到本书,书中对我帮助最大的是休谟与斯密两人思想和作品的说明比较,虽然篇幅都有限。

  • 1 脑壳儿疼疼 2021-10-29 18:14:31

    休谟真的是很有魅力

  • 0 蓝色仙人掌 2022-10-26 17:05:34 云南

    搭配着《重返昨日世界》和伯克的传记一起看的,18世纪真是吸引人啊。

  • 0 机子 2022-04-08 08:44:02

    “别了,我最亲爱的朋友。”

  • 0 Avalon 2022-04-23 16:08:40

    “友谊地久天长” 可以说太令人羡慕了!

  • 0 波儿 2023-12-22 11:32:10 浙江

    斯密和休谟都接受古典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强调法治,主张有限政府、言论自由、宗教宽容、私有财产和商业活动;他们都支持当时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倡导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斯密的道德情操理论是对休谟著述中相关思想的完善改进,他们都将道德视为一种非常实际的人类现象,而不是基于任何神圣、神秘或超凡脱俗的权威。在他们看来,是非对错之间的区别,不是出于上帝的旨意,也并非以某种方式写入了宇宙的秩序结构的东西,而是来自人类的同情心。斯密在四个主题上偏离或修改了休谟的观点:同情心、效用、正义和宗教。

  • 0 sonoko 2024-01-27 17:55:06 四川

    休谟阿姨敲可爱。

  • 2 Nelly.L 2022-08-06 21:44:43

    读的时候总是止不住微笑,全因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的友谊太好嗑了,传记作者本人甚至认为他们是哲学界的友谊典范。

  • 0 2022-08-24 08:11:31 广东

    读过。 讲的是休谟和斯密的生平,还有他两对当时对所面临的生活的态度

  • 0 铜代 2022-09-02 19:55:18 河北

    挺好看的,就是9.2有点太夸张了。附录里面有休谟的自传和亚当斯密的信,许多资料翔实,翔实到有时觉得无聊。在我看来,休谟的天才远超其同代人,令人艳羡,他在世俗上拒绝狂热,在智识上拒绝妥协,可称得上是哲学家的典范了。斯密与休谟的分歧之处,大概都是休谟不够贯彻“休谟主义”之处。

  • 0 淡清的水桶 2022-09-05 08:43:41 江苏

    启蒙者总是被戴上【异端】这顶桂冠

  • 0 sherry 2022-09-13 10:08:26 北京

    英国在十八世纪的学术范围和环境已经到达这个地步,果然工业革命会迅速发展。伟大哲学家的诞生,也是和社会学术范围,以及社会有钱人的资助分不开的,给了这些学者潜心思考创作的环境。

  • 0 萌萌哒可达鸭 2022-12-20 15:56:22 上海

    哈哈哈哈哈,非常有趣的一本书,用现代人的话说,(如果不苛责这种不敬的话,)总会感觉“磕到了”。 对这种传记类作品的阅读很轻松,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两位思想家文本的生动性。

  • 0 KevinZ 2023-07-12 16:45:37 上海

    本书有严谨的学术研究作为支撑,又兼顾乐趣和可读性,对于专门的研究者或普通读者来说,都是不错的读物。休谟对斯密的影响,以及斯密对休谟的接受和批评,是被讨论得很多的题目。但仅从两人友谊的角度来看,本书揭示了一点:两个人哪怕观点不完全相同,只要都能品性高尚,且智力上互相欣赏,也仍然可以挚友。中译本误译颇多,许多术语不合通行译法,有前后译名不统一之处,翻译需扣一星。不过译者并无政治思想史等方面的专业背景,因此也不能太苛责。

  • 0 徒然鸟 2023-10-02 18:32:14 辽宁

    【纸】余韵悠长。阅读过程中始终情感繁忙,时不时要去羡慕、钦佩、感慨、会心一笑……这是我能想象出的最最美好的友谊的完成态,而作者将其用抽丝剥茧的方式细腻优美地传达了出来。

  • 0 Achorien 2023-12-05 15:37:53 河南

    很通俗!很羡慕他们的关系,以及他们让彼此相遇且维系终身的自身才华。

  • 0 qran 2022-01-26 22:03:40

    于国家图书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