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朱鸿林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21-7-1
页数: 411
定价: 6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朱鸿林·明史研究系列
ISBN: 9787108070500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21-7-1
页数: 411
定价: 6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朱鸿林·明史研究系列
ISBN: 9787108070500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21年图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 2023年新书选录 (蒹木)
- 明代历史研究 (多读书)
- 书单|现实主义 (安东尼奥尼)
- 想买 (hualuoyeshou)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4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明太祖与经筵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栗子有毒 2021-09-24 08:08:25
感觉没说出什么。缺少敏锐性,对明祖军事生涯有错误,对实录少辨析。明祖经则喜《尚书》史则喜《汉书》,从中吸取经验不少。嫔妃殉葬,似有效法武帝之意,不尽然是自私和蒙元遗俗。
0 有用 松雨轩 2022-01-12 18:42:43
此书乃论文集,分为两部分,一是明太祖的读书、尊孔与施教,二是嘉靖、隆庆、万历的经筵。但整体来看不如之前读作者前几本书的痛快体验,不若之前精细考证,主要是以梳理为主。个人认为最出彩两篇:明太祖的孔子崇拜、嘉靖皇帝与其讲官之间的互动。作者行文风格一向明净洗练,给人启发亦多:明太祖从崛起到治国与发自内心重视读书分不开,他以君师合一角色教化天下并非只是加强思想控制,野史与乾隆帝对其负面评价影响了我们对明太... 此书乃论文集,分为两部分,一是明太祖的读书、尊孔与施教,二是嘉靖、隆庆、万历的经筵。但整体来看不如之前读作者前几本书的痛快体验,不若之前精细考证,主要是以梳理为主。个人认为最出彩两篇:明太祖的孔子崇拜、嘉靖皇帝与其讲官之间的互动。作者行文风格一向明净洗练,给人启发亦多:明太祖从崛起到治国与发自内心重视读书分不开,他以君师合一角色教化天下并非只是加强思想控制,野史与乾隆帝对其负面评价影响了我们对明太祖的认识,明中后期以帝师自任的大臣最终陷入谄媚君王和权力斗争的漩涡,明臣对朱子及经典的态度在当朝和退休后出现不同差异。该书也收录了作者为一部会议论文集写的序文,作者评价参会论文“从纯学术立场上做其纵深研究,不以强烈的政治关怀为出发点,也不以功利性的当下诉求预设论域”,对治文史者来说,可谓戒箴。 (展开)
0 有用 Vasiliev 2022-01-24 17:19:43
读了一点,好玩。道长跟严嵩关心裕王的读书生活,指示“要自书入经,先读大学,熟记彻讲,方还以中庸等接读将去”,这个事情在高拱的《日进直讲序》中也得到了证明:裕王当时的课表本来是高师傅先讲四书,陈师傅再讲书——经道长批示变成了高陈分说四书。从《日进直讲》的内容,可以证明,本来裕王的四书由高拱一人专责,顺序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而道长作批示的进度应该在高拱讲完了大学、还没有讲中庸的时... 读了一点,好玩。道长跟严嵩关心裕王的读书生活,指示“要自书入经,先读大学,熟记彻讲,方还以中庸等接读将去”,这个事情在高拱的《日进直讲序》中也得到了证明:裕王当时的课表本来是高师傅先讲四书,陈师傅再讲书——经道长批示变成了高陈分说四书。从《日进直讲》的内容,可以证明,本来裕王的四书由高拱一人专责,顺序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而道长作批示的进度应该在高拱讲完了大学、还没有讲中庸的时刻——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庸》 和《论语》 的讲题都出现割裂(因为与陈以勤轮值分讲)。万历初即位时,高拱根据自己把裕王大号练废了的教学经验,总结说要在经筵中加上祖训和历朝故事。于是果然小张给万历讲课时候加上了《通鉴》、《训录类编》、《贞观政要》,很难说俩人私下里没探讨商量过这件事情。【是糖啊朋友们 (展开)
0 有用 张大冬 2023-03-26 22:58:51 广东
简单概括全书的架构就是围绕明太祖与经筵这一中心论点,把一些“毕业论文”排列组合在一起,分别展开论述。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几篇“毕业论文”的质量还良莠不齐,有的甚至靠逐一罗列非关键人物基本情况拉长篇幅…… 总结一句话,供大众的可读性不足,但用于文学研究参考有余。
2 有用 愚公∞ 2021-06-01 18:17:06
朱鸿林,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暨讲座教授,本书是其以明太祖与明代经筵为主题的论文集,内容涵盖了明太祖接受传统经史文化和对于经典的互动。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因为朱元璋与明初知识分子的关系,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切入口,从传统经典的教授与朱元璋的接受,来反映明初政治思想。在此之后,是关于太子教育问题,也就是朱元璋如何给自己的子弟培养提供思路。最后则是嘉靖至万历年间,明代经筵制度与讲官的互动。在这里... 朱鸿林,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暨讲座教授,本书是其以明太祖与明代经筵为主题的论文集,内容涵盖了明太祖接受传统经史文化和对于经典的互动。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因为朱元璋与明初知识分子的关系,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切入口,从传统经典的教授与朱元璋的接受,来反映明初政治思想。在此之后,是关于太子教育问题,也就是朱元璋如何给自己的子弟培养提供思路。最后则是嘉靖至万历年间,明代经筵制度与讲官的互动。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明代经筵制度对于明朝中期的朝廷,特别是翰林侍读都有具体的影响。最后,我们必须说朱鸿林的明代史研究,虽然是以知识分子为中心,但是实际上是描绘明代的讲读制度,从这个角度来反映君主与传统和士大夫的联系。其实,他提供了非常好的研究范式,明代思想史其实还有很多的空间值得探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