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庄子哲游 短评

热门
  • 2 meafter1990 2024-02-12 18:33:40 安徽

    庄子异乎混沌?这个读法,庄子不得气笑了…

  • 2 秦南秦 2024-02-18 07:57:33 浙江

    没有正确答案,只有思考本身。 代圣人立言。还是正经的看看《庄子》吧,自己看,自己悟。

  • 4 释槐鸟 2021-08-08 15:31:03

    作为普及、新知读物推荐一下。书中择取了庄子文集里的七则故事,每个故事下都由原文与释义、哲学意味上的梳理、抽取概念并演绎这三个板块构成。其中,在支离疏中将其模样与“德”的字形相联系,乍看之下算是某种新颖且吊诡的角度了。其实,早在台大金嘉锡先生讲庄子寓字与文学时已有相似言论,即庄子常常在其文章中以字谜形式进行论说。后面几章的论述大约是遵循着同一个逻辑叙述的,比如在“罔两与景”中讲稳定与不稳定时,不稳定态其实与稳定态相互依存的,并且二者之外仍有种不可言说的另外层面的稳定态将其推至于依存状态中。再如“井底之蛙”中,也是属于层级对话时不平等所造成的结果,不过著者似乎未能注意到不论蛙与东海的“乐”到底怎样相差悬殊,二者的“乐”之外仍有他者层级上的“乐”,所谓的末级基准,需要不断往外扩增层级才能获取终谛。

  • 1 肥鹅🌈 2022-03-10 01:01:56

    从庄子的几个小故事出发,引出了很多话题的思考和讨论,每一章都像一个小workshop还挺有趣!

  • 1 邱秋 2022-02-24 23:16:20

    总共分析讲解了七个小故事,第三个第四个最值得一读,从问题中可以产生很多思考,但是五六七个故事就很拉垮了,就好像小学生课堂一样没啥内容。这种讨论方式很有“课堂”气息,大家各抒己见的感觉,采用这种方式比较能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看待故事,但是也很容易落于泛泛而谈,每一个要点都没有细致展开,也许是想起到一种“无言胜有言”的感觉吧。

  • 0 尚万强 2024-01-13 12:56:09 江苏

    选取的故事非常有代表性,其中最喜欢的是罔两的发问。只看到了影由于依附它者导致的多边形,因为变化而感到不安,却不能够理解变化中带来的稳定性,绝美的故事。

  • 0 杲朹 2023-07-21 08:13:34 福建

    支离疏的故事,形残和神残哪个更好? 朝三暮四的故事,人们常常会给无关紧要的小事里赋予宏大的意义解读。 柏拉图说“我们应该接受人本来的状态”,那么人世间有多少冲突是因为不接受人本来的状态而导致的,人本来状态中的恶也要接受吗?

  • 0 明月点亮枝头 2023-08-24 19:07:00 山东

    作为一个儿童哲学作品来说挺不错的,从一个简单的故事入手深入下去,延伸到多角度多层次上进行思考。如果能投之于儿童哲学实践的话,作者留下的问题是很适合课堂讨论的。

  • 0 Miyabi 2024-08-29 01:31:54 广东

    读的第一本关于庄子的书。

  • 0 silence。 2022-10-10 21:25:03 北京

    短小精悍,颇有启发,从七个庄子讲述的故事衍生开,讨论如何剥开形式的迷雾,跳出自我的局限,思考这些反常识、反传统故事引发的议题。人的本心不应局限于外在的应激反应,人的眼界不应囿于复杂形式的言辞,保持稳定的内核和自有的节奏,关注内心,关注自然之道的本质,我们才能不限于浅薄和焦虑。道,不是靠口口相传, 手把手教学能够得到的,需要靠时刻反思和时常实践。庄子留下的是开放的遐思,而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

  • 0 Joey0904 2022-04-28 01:41:17

    喜欢这种解构分析的方法,册子太小,选择的故事不够浪漫。

  • 1 Grey Grey 2022-07-04 21:01:56

    这法国人把中国哲学理解地+表达地也太到位了吧,难怪有说法中国是亚洲的法国或者法国是欧洲的中国呢,我们的思辨很像。译者组很棒,说得是人话。

  • 0 三土居士 2022-07-03 20:02:09

    挺有启发的,英文版有两册,中文版没全译

  • 0 钱自由 2022-06-21 04:19:25

    有的解读没听过,从域外人之眼看庄子。 有一点点值得商榷的内容。

  • 0 玉米穗 2024-09-09 09:04:43 广东

    第一次“认识”庄子,引发很多思考

  • 0 青猫 2024-04-15 21:17:53 上海

    最喜欢呆若木鸡和扁轮

  • 0 芭杉 2024-04-19 19:21:15 北京

    感觉不是解读庄子,是借庄子的故事讲西哲,中哲也有,大约5%吧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