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书评 (76)

苏霍壹 2024-01-19 10:09:47

人的三层自我:小我、实我、本我

一、人的三层自我:小我、实我、本我 a.小我,是虚幻的、动荡的。大家都很熟悉,艾克哈特的《新世界》讲述的非常好,区分小我和真我。 b.实我,是霍妮的概念,指现实自我,指个体在此时此地,拥有和表现出来的一切存在总和。 当下我们生涩、拧巴、自我攻击、笨拙、油腻、浮躁,...  (展开)
Jack 2024-08-06 14:27:58

向中华书局致敬

私以为,中华书局是当今中国古籍出版的标杆。之前读过《坛经》、《梵网经》、《孟子》等一系列中华书局出版和注较释的古籍经典,每一部都能够用学界相对最高质量的视角和语言解释古籍,实属不易。《道德经》更是汇总了国内学界老庄研究的经典解释,并在此基础上修正了前人解释...  (展开)
生活游龙 2023-08-30 09:39:59

中华文化的根

如果说中国人的人生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书,要列出一个书单 《道德经》必须放在第一位,在中国人的概念里,只有最重要的书,才能以经字冠名。 这本书也被称为“万经之王”,足见它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 孔子也是在问道于老子之后,才悟得儒家之道,说起来,道家也是儒家之根。 经...  (展开)
苏霍壹 2024-03-17 22:13:42

道德经·思维导图

《庄子·思维导图》book.douban.com/review/15800026 《老庄对比,更喜欢庄子》book.douban.com/review/15811721 《道德经是三、四十岁的学问》book.douban.com/review/12467986/ 一、道生一,齐于道 一开始是哲学观, “道生一”是本体论,有朴素的客观唯心主义,乃至辩证唯物...  (展开)
nice chianti 2023-04-07 22:47:54

无知者无为

继大三读过以后,今年又读了一遍。新的体会概括是,灵动,无知,无为。 无知,或者承认并接受我的无知,是灵动的前提。不存在预设的立场,不会自以为是,才会接受任何“时”和“物”的出现,才能利用普天之下所有“时”和“物”——即使它们与我原有的假设相违背,我的自尊也不...  (展开)
知鱼 2024-12-13 21:02:39

一点感悟

《道德经》版本很多,陈鼓应的《老子今注今译》、王弼的《老子道德经注》都值得仔细研读。我看的是中华书局套书中的一本《道德经》,这个译本的好处在于通篇译注有着一以贯之的思维体系,对于字句的解释前后呼应,不是只看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其中很多存疑的语句逐条辨析,译者...  (展开)
奔跑 2024-08-25 23:02:28

这本著作是为上位者而写的

l全书总计81章节,前37章节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道经主要讲述世间万物的总规律,德经则主要讲述人领悟到的“道”,我理解为正确的为人处世准则。 道经的内容已经属于哲学范畴了,阅读过程中,觉得最难理解的便是第一章节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但是随着阅读...  (展开)
PenGuin 2024-02-26 23:50:20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本书的写作原因很道家,老子辞官隐退,经过函谷关,在守关员尹喜再三请求下,才愿意著书立作,回答一下“玄之又玄”的问题,有些违背了《道德经》开篇第一句的“道可道,非常道”和“不言之教”。 老子有点啰嗦,道理反复在讲,《道德经》5000个字,在一个大前提下,即万事万物...  (展开)
天门开阖 2024-01-20 19:42:07

什么才是真正的“道系青年”

最近流行一个词语——“道系青年”,指的是90后00后群体热衷于去道观烧香拜仙,去道观做义工积德行善等等,或是不拘泥于传统主流的规范和价值观,躺平摆烂,把对生活的追求寄托于在道观算命求财...... 当然,做这件事或许会让你有短暂新奇的体验,但拘泥于形式的表面功夫,回到...  (展开)
申报记者何书桓 2023-11-14 15:39:28

从《道德经》到“无为”

只读了原文和解析,其实思考的少之又少,但还是让我从浑浊中安静下来,我读书总是要从无数个想法中找一个我认为当下最有趣的写一写,今天要写的就是“顺应”。 小学课本历史课本里的“无为而治”也不是我曾经认为的“无所作为”,而是而是一种“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对...  (展开)
晚来 2023-08-31 17:40:20

读一读国学经典

温柔胜于强硬,有这样一本书,经常提到“柔弱胜刚强”“以柔克刚”,在告诉我们,在为人处世方面应该以柔和的方式和方法,对待人和事,凡事三思而行,不宜冲动。 而这里的柔弱,不是软弱wu能,而是运用更高的智慧和技巧,让我们去聪明地解决问题。 这本书是《道德经》。 顺其自...  (展开)
xhmoment 2023-08-13 22:50:36

《道德经》章节感悟记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书的第一章节,便是一个“度”字的玄妙所在,一个度字在行动;任何事情不能不去想,同时也不能想太多...  (展开)
是鲸亦是猫 2023-07-10 23:35:55

《道德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以其无私,成就其私。这其中包含有辦证法的因素,不自生故能长生;不自私故能成其私,说明对立着的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天地无私” 和“天地有私”本就没有什么区别。《阴符经》中就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大公”达到极点就是“大私”,反之亦然。 对于自私这一行为的...  (展开)
夜之光辉塞勒涅 2023-06-26 17:03:01

对道德经的一些感想

道德经总共才5162个字,但具有高度的总结性,正所谓“大道至简”。老子说的也都不是玄而又玄的大道理,“真佛只说家常话,故弄玄虚是旁门”。我只读了一遍,很多内容都还没理解,这里只谈谈几点感想: 一、知易行难 讲的道理很简单,但践行就很困难,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  (展开)
豆友It13uvbYhs 2023-05-31 09:46:13

《道德经》的一点读后感悟

面对如此浩瀚,如此伟大的巨作作出一点感悟对我来说是很困难的。感悟仿佛就是自我对此在的一种评价,一种收货。评价显然是毫无资格的。而收获却是巨大的以至于无法说我到底收获了什么,于内心到底发生了什么改变。唯一的感受就是自我心境越发趋于平和。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认真...  (展开)
蓝猫 2022-08-01 11:00:46

道家老子思想,为什么登不上主流政治舞台?

中国从老子孔子起,便有了中国古代哲学,先说老子,是因为老子比孔子大差不多二十岁,老子的哲学思想比孔子早。 但是老子的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即他为什么会提出“无为”的道学。 老子以前的几百年,是春秋五霸时期,不难想象,各方诸侯势力盘踞,互相侵伐,灭国破家不计其...  (展开)
向日向暖 2022-06-29 20:19:11

道德经

春秋时期的四百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痛苦的环境真的激发了好多思想,这些思想大多悲天悯人,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最近在研读《道德经》,《道德经》中记载的大同世界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业。和儒家思想中孔子记载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展开)
格儿 2025-04-28 09:17:13

读就是了-道德经诵读一千遍完结

翻开那本边角卷起、纸面泛黄的小本本,里面是我逐章默写完的《道德经》,看着熟悉的字迹、想起通勤路中默诵的画面,如潮水般漫过心间。从最初一天诵读一遍全文,到后面发愿诵读一千遍,从150遍的坚持,到300遍的初尝益处,再到500遍的深刻自省、800遍的豁然开朗,直至圆满完成...  (展开)
黄山张老师 2025-04-02 19:02:23

否定哲学的自我湮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否定自我:独悟者的“精神流亡” 【独异于人】 第20章的笔锋游走间,不经意泄露出老子内心至深的精神褶皱。异类,一个人群中的异类【众人熙熙,我独泊兮】!众人都在追逐名利、讲究礼仪,而自己却像傻子一样混混沌沌、麻木不仁【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展开)
<前页 1 2 3 4 后页> (共76条)

订阅道德经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