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缰之马 短评

热门
  • 59 2021-06-10 00:30:48

    迄今为止,短评里最惊人的一条是:“朴实无华的一本好书”,后面还有一个感叹号——这无疑是个好评论,和它文体相同的造句还有:“朱岳研究过哲学,挽留过头发,现在他又写了小说。”

  • 29 土星记事 2021-05-31 17:29:20

    飞驰的想象力包裹着的,是一颗异常温柔的心。关于写作的篇目尤其动人。《六耳》和《跳》首尾呼应,构成一个优美的闭环。像世上所有寂寞的写作之旅,始于幽默的自我消解,经过中途的兜兜转转,无数嵌套的梦和噩梦,长年在黑暗中的负隅顽抗,最终来到了写作最初的奇迹时刻:那持久的充满灰心的眷恋。

  • 23 陸鰅痷 2021-06-01 01:25:29

    感觉看到了许多东西。疲倦、力竭的意象,弥漫于各篇章,还有从疲倦、力竭中静静爆发的情绪。从创作者角度,我读到了中年作家失语的独词句。独词句的出现和增多,是我们创作艰难的明证。朱岳走向了一种阴柔的“文疯”路子。“文疯”比“武疯”更适合拍恐怖片。朱岳终究是明显不同的,这不同让我感到安心。将来还有人对我说“你写的是什么鬼啊”,或者“读不懂啊”,我都可以微微一笑了。

  • 22 李斯本 2021-06-16 20:22:26

    一直记得朱岳说,他书里有些段落,读者看得哈哈大笑,他却是流泪写完的(大意)。这几年缓慢接受了这就是写作。一个人的倒影,晃出无数个碎片,各人寻各人命中下落不明的波光。

  • 16 Carol Li 2021-06-06 22:06:34

    总觉得有很多人的影子,总差一口气,装醉的人无法模仿真正的醉汉啊。

  • 9 睡觉的Aho 2021-07-01 22:15:57

    和前作很不一样,不知道是朱岳在努力克服一些什麼,还是他的习惯已经显得很疲惫了。这种状态,他自己命名为虚弱 他惯于模仿哲学文体,作出类于哲学虚构的分类学; 他喜欢沿着句子的字面将修辞实现化,然后给出别种的自然律(我们不能忘记他曾是一名律师)、虚构的规则与职业。在这本小说集里,这两项都失灵了。 故事说出它的多种声音,作者不能应付梦的繁多:以前的现实错位只是小幽默,现在变得诡异,有时甚至近乎恐怖。角色大半时间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作者又何尝不是呢?本书的读者是蒙着眼睛的旅行者

  • 5 陆支羽 2021-05-30 01:34:35

    4.5。在跳高中长跑,是每一位作家的心愿;最后一篇很戳心。1.他们认定时间旅行是一种乱伦行为。2.对死亡最明智的态度是悬置。有的人什么也不想,死了,有的人想了很多很多,也死了。3.在那里,只有不停说话才能存在下去,一旦闭口不语,就会消失,所以每个人都拼命说啊说啊,一刻也不敢停。4.当马的速度足够快时,它们就会显现出人类的面容,速度越快,这种面容越是清晰。但是,在马即将成为人的一刻,它也就失去了一匹马的速度,于是又飞速退化为一匹马。5.只有借助别人的眼睛,才能看见自己的死。6.毁灭是美的近义词。

  • 5 胡安焉 2021-06-09 20:19:01

    二十四个有趣的奇想故事,我读到对想象的尊重——想象本身即目的,它不必作用于抒情或晓义;但也读到其中对人生敏感的困惑、感伤和执着。

  • 4 小椿山 2021-06-10 22:59:18

    “谁不是命运牵动的傀儡?!一只螃蟹突然向天举起双螯,如是发问。”《六耳》最好,前几篇都不错。

  • 4 脉搏敲击🦋 2021-06-12 22:42:21

    四星半。划入如果雨夜读,感受会加倍的书。 他在想象想象,舆图展开,像坐在山崖边的雾霭里。 常常想,我见过天才了!不是那种传统以为的天才。于是自知不如也从来不会想到嫉妒,但时常因为我还是不够敏锐而着急,也伴随着我好聪明的交替感受。 我想到他说没有答案似乎是诗性的一个特征。想起说从容地在桌子底下生活。 某天朋友问我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最可爱。我说,热情写作的人最可爱,就是会秃而已。 仿佛纯然是想象的产物。然后我又要说这句话啦:我们需要这样会讲故事的人! “我能感觉到,罪恶从未被消灭干净,甚至毫发无损,它就隐藏在那些黑洞洞的窗口后面,在夜与虚空中永不停息地滋长着。”

  • 5 伊夏 2021-06-03 09:41:29

    “心灵侦探”的“身体写作”,许多篇仿若述梦,许多处会心大笑。最喜欢《六耳》与《时骸》。其实《注血鬼》是个有点套路的故事,但被会长写出了一种怅惘。这种怅惘在全书许多部分点点滴滴得见,他还是应该分更多力气写自己的东西,职业疲劳多多少少锤击了他。

  • 3 刀豆的豆 2021-06-17 17:04:37

    非常喜欢,朱岳老师的这本,比以前的几本,好像更成熟了,我也不知道用成熟一词是否合适,虽然我画画运用的也是想象力,但想象力在画面和在文字上的呈现有很多不同的“面相”,我很佩服朱岳老师的想象力,为他构建的世界大呼精彩,作为创作者,希望自己也能具备这种能力。第一篇就很喜欢,看了以后,会错觉(想象),后面的一整本,都是由第一篇的那种制作方式制作出来的,最后一篇也特别精彩,不管是完全虚构还是源于生活,戛然一收,又把整本书,以及作者的命运作了一个归置。

  • 5 补特伽罗 2021-06-12 21:14:43

    想象一个以博尔赫斯的七魂器之名,站在维特根斯坦坟墓前供奉的中年小说家,呈上了姆罗热克实用的半身铠甲+村上春树幻之独角兽头骨的诡异组合。然后他受到了某种神示,回到赌桌上抽出一张卡,是“被封印的艾克佐迪亚”,打算在斗地主的牌局里实现绝杀。

  • 4 姜饼鸭 2021-06-10 23:30:13

    困惑之中,你在马背上。脱缰之马,马脱缰了。你也可以是站在路边,但也可能是荒野。你双脚离地,你身长五米。你看见一匹马跑过来。白马?黑马?斑马?你想知道但你不知道。它从哪儿来?你不知道。它要到哪儿去?你不知道。它下一秒是沿着直线跑还是遁入海底?你不知道。你要去下周三的上周二,你要去长满棕榈树的北冰洋。慌乱之中,你在马背上。

  • 6 gnatsh 2021-06-30 16:15:14

    2.5。比之前几作大幅退步。 想象力的枯萎是件令人伤感的事。吃想象力枯萎的饭尚可果腹,看想象力枯萎的涂鸦之作真是一分钟也忍不了。

  • 3 风满蜃气楼 2021-06-20 12:57:35

    比较喜欢时间空间个人体验不断游离跳跃错位的内容,包括与写作相关的几篇,似乎都是在刻意打乱叙事逻辑和节奏。也有几篇没太看懂。隐约读出了一些忧虑感伤。人死之后世界仍会继续运转,但属于这个人的世界停止了。所以世界存续的时长约等于每个人的一生。

  • 3 baiya 2021-06-08 09:54:29

    从此以后我再也念不对约翰·列侬及其妻子及其妻子至少五个姐妹的名字

  • 2 国王KING 2021-06-05 08:19:39

    一些可以让我脑洞大开的短篇小说,想象力的盛宴啊

  • 5 陈紫莲 2021-06-05 10:22:54

    看朱岳小说会有一种前史被清空返老还童之感,好像变成个智商发育略略不足的儿童躺凉席听有多动症的表哥讲故事,听时频频皱眉,“你就胡扯吧”,没一会又忍不住问,“后来呢?”

  • 3 何兮 2021-06-16 23:17:12

    【心灵的公开性】(罗伯特·索科拉夫斯基)——“心灵是公开的事物,它公开的活动并把自己表现在外,而不是局限于它自己的范围之内。”此书有作者一贯的智性、幽默、戏仿与思辨;大部分篇目诚实袒露了写作者与写作、写作者与生活之间的困境与梦魇(哦,窦唯《高级动物》48个词…);另一些篇目用稳定深入的景致描写沿展心灵外延,看似传统,因其与主题、结构无缝融合而凸显新意,将观念卷入无观念意涵的观看。没有逃离言说与交流隔绝的承事,是关于这种事实的自白。关于各种危机与焦虑的情感浓度弥漫于自我怀疑、诘问与循环叙事内,思虑的绝望。偶尔的缓和,譬如《感伤之旅》,凄凉不减。“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费曼),如果有另一种答案,那么——生活境遇的暂时性、创作状况的阶段性犹如他人内心世界的水浪,云在天水在瓶,也在你中。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