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以跨性别主义为框架解读沃卓斯基姐妹的《惊世狂花》《黑客帝国》《云图》。粗读一个体验是无论是电影还是此书,对亚洲性的再现都问题极大。《黑客帝国》的种族问题完全作为黑白关系讨论,香港功夫和日本动漫单纯当类型因素理解,基本无视科技东方主义的批判;《云图》一节倒提到电影人造人一模一样的亚洲面孔调用了大众文化中驯服、相似的亚洲人刻板印象,却又说调用是为解构“自然”女性特征之暴力——所以呢,用完即弃?(但利用巩固某种建构以解构另一建构可能确为导演的一贯手法。)作者作为课程嘉宾和我们讨论这书,明显感觉他一方面强调跨性别是一种阐释的方式,无关导演跨性别身份;一方面又不断调用身份政治的语言,尤其当他提到不满一些顺性别的学者对跨性别的阐述。“大部分跨性别都相信true sex”,似乎暗示,一旦跨过,便回不去了。
强调了以作者论的方式回溯作为跨性别的Wachowski两姐妹的trans aesthetic的重要性。重点读了第一章节,首先是电影作为媒介与trans的联系(meaning machine,cinematic technique,medium for expressing unrealize bodies…),其次就是Wachowski的这种美学形式在21世纪的当代性了(speculative design,digital technicity,cultural production,categorial imagination…),还有就是涉及到了一些种族方面的局限性。针对这种美学,我抓的关键点是“sense differently at the moment”
> Lana and Lilly Wachowski
0 有用 云何不乐 2023-03-29 11:37:13 美国
以跨性别主义为框架解读沃卓斯基姐妹的《惊世狂花》《黑客帝国》《云图》。粗读一个体验是无论是电影还是此书,对亚洲性的再现都问题极大。《黑客帝国》的种族问题完全作为黑白关系讨论,香港功夫和日本动漫单纯当类型因素理解,基本无视科技东方主义的批判;《云图》一节倒提到电影人造人一模一样的亚洲面孔调用了大众文化中驯服、相似的亚洲人刻板印象,却又说调用是为解构“自然”女性特征之暴力——所以呢,用完即弃?(但利用巩固某种建构以解构另一建构可能确为导演的一贯手法。)作者作为课程嘉宾和我们讨论这书,明显感觉他一方面强调跨性别是一种阐释的方式,无关导演跨性别身份;一方面又不断调用身份政治的语言,尤其当他提到不满一些顺性别的学者对跨性别的阐述。“大部分跨性别都相信true sex”,似乎暗示,一旦跨过,便回不去了。
0 有用 海岛葵 2024-01-28 03:18:12 英国
强调了以作者论的方式回溯作为跨性别的Wachowski两姐妹的trans aesthetic的重要性。重点读了第一章节,首先是电影作为媒介与trans的联系(meaning machine,cinematic technique,medium for expressing unrealize bodies…),其次就是Wachowski的这种美学形式在21世纪的当代性了(speculative design,digital technicity,cultural production,categorial imagination…),还有就是涉及到了一些种族方面的局限性。针对这种美学,我抓的关键点是“sense differently at the mo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