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品方: 读库
副标题: 今视角《物种起源》
原作名: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Young Readers Edition
译者: 龙朵朵
出版年: 2021-6
页数: 208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新知
ISBN: 9787513344623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物种起源》的现代视角改写版,目标是为更多读者架起直通达尔文思想殿堂的桥梁。
以1859年初版为基础,本书做了三方面改写:
一是内容的删减。即把达尔文列举的过多实例和冗长论证做了压缩——这些内容在达尔文时代用来说服读者是必要的,对如今的我们来说却可能是一种阅读负担。原书 十五章,被改写者合并为十三章,个别章节中某些过时或不够准确的内容也有所删减。
二是文字的简化和术语的现代化。原书段落较长,句式繁复,拆分为较短的段落和句子之后,文字更加简洁流畅。少量较为生僻、难以理解的术语改成了我们熟悉的说法,同时附有术语表,以供有心的读者的查证。
三是注解和补充。在正文之外,改写者以脚注的形式增添了少许简短说明,用来解释术语、引导阅读。在各章的末尾,还添加了一些“新知”短文,这是为了补充现代主流认识,并和达尔文的认识形成呼应。改写者还想借此展示这样一个事实...
本书是《物种起源》的现代视角改写版,目标是为更多读者架起直通达尔文思想殿堂的桥梁。
以1859年初版为基础,本书做了三方面改写:
一是内容的删减。即把达尔文列举的过多实例和冗长论证做了压缩——这些内容在达尔文时代用来说服读者是必要的,对如今的我们来说却可能是一种阅读负担。原书 十五章,被改写者合并为十三章,个别章节中某些过时或不够准确的内容也有所删减。
二是文字的简化和术语的现代化。原书段落较长,句式繁复,拆分为较短的段落和句子之后,文字更加简洁流畅。少量较为生僻、难以理解的术语改成了我们熟悉的说法,同时附有术语表,以供有心的读者的查证。
三是注解和补充。在正文之外,改写者以脚注的形式增添了少许简短说明,用来解释术语、引导阅读。在各章的末尾,还添加了一些“新知”短文,这是为了补充现代主流认识,并和达尔文的认识形成呼应。改写者还想借此展示这样一个事实:自达尔文时代以来,关于演化论的研究本身也在许多方面发生了演化。
如此精编和改写之后,全书版面字数仅余约十二万字,篇幅已经不足原著的三分之一。但改写者尽量维持了达尔文的原文风格,并特别注重保留“达尔文构建理论的砖瓦”。在她看来,这些才是现代读者最该了解和体验的内容。
今视角《物种起源》,最大价值不在书中的观点——这早已成为我们的常识,而是展现身处时代背景之中的达尔文如何处理他所面临的证据和冲突。本书的任务,不是炫耀达尔文的伟大,更不是渲染演化论发现的神秘,而是要把其中蕴藏的理性思考和批判精神以具体、直观、易于理解的方式介绍给现代读者。
作者简介 · · · · · ·
原著 查尔斯·达尔文 Charles Darwin,1809–1882
英国博物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尤以在演化科学方面的贡献和自然选择理论著称。在其1859年首版的著作《物种起源》中,他详细阐述自己的演化理论,向数世纪以来关于生命的正统信仰提出了挑战。
改写 丽贝卡·斯蒂弗 Rebecca Stefoff,1951–
美国作家,现居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自大学期间出版处女作起即笔耕不辍,主要针对青少年读者创作科学和历史题材的非虚构作品。个人网站:RebeccaStefoff.com
译者 龙朵朵
自由译者。北京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硕士。译著有《紫木槿》《动物研究院》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芽变植物与蓝色鸽子 …… 13
第二章 划分物种界限 …… 27
第三章 生存之战 …… 37
第四章 适者生存 …… 49
第五章 马的条纹…… 63
· · · · · · (更多)
第一章 芽变植物与蓝色鸽子 …… 13
第二章 划分物种界限 …… 27
第三章 生存之战 …… 37
第四章 适者生存 …… 49
第五章 马的条纹…… 63
第六章 我的理论之难题 …… 75
第七章 本能 …… 91
第八章 规则与骡子 …… 101
第九章 解读岩石 …… 113
第十章 物种的兴衰 …… 125
第十一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 …… 139
第十二章 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 157
第十三章 一种生命观 …… 169
术语表 …… 183
拓展阅读 …… 189
索引 …… 191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看到了将来更加重要得多的广阔研究领域。心理学将稳固地建筑在赫伯特·斯潘塞先生所已良好奠定的基础上,即每一智力和智能都是由级进而必然获得的。人类的起源及其历史也将由此得到大量说明。 最卓越的作者们对于每一物种曾被独立创造的观点似乎感到十分满足。依我看来,世界上过去的和现在的生物之产生和绝灭就像决定个体的出生和死亡的原因一样地是由于第二性的原因,这与我们所知道的“造物主”在物质上打下印记的法则更相符合。 当我把一切生物不看作是特别的创造物,而看作是远在寒武系第一层沉积下来以前就生活着的某些少数生物的直系后代,依我看来,它们是变得尊贵了。从过去的事实来判断,我们可以稳妥地推想,没有一个现存物种会把它的没有改变的外貌传递到遥远的未来。并且在现今生活的物种很少把任何种类的后代传到极遥远的未来;因为依据一切生物分类的方式看来,每一属的大多数物种以及许多属的一切物种都没有留下后代,而是已经完全绝灭了。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预言,最后胜利的并且产生占有优势的新物种的,将是各个纲中较大的优势群的普通的、广泛分布的物种。既然一切现存生物类型都是远在寒武纪以前生存过的生物的直系后代,我们便可肯定,通常的世代演替从来没有一度中断过,而且还可确定,从来没有任何灾变曾使全世界变成荒芜。因此我们可以多少安心地去眺望一个长久的、稳定的未来。因为自然选择只是根据并且为了每一生物的利益而工作,所以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禀赋都有向着完善化前进的倾向。 凝视树木交错的河岸,许多种类的无数植物覆盖其上,群鸟鸣于灌木丛中,各种昆虫飞来飞去,蚯蚓在湿土里爬过,并且默想一下,这些构造精巧的类型,彼此这样相异,并以这样复杂的方式相互依存,而它们都是由于在我们周围发生作用的法则产生出来的,这岂非有趣之事。这些法则就其最广泛的意义来说,就是伴随着“生殖”的“生长”;几乎包含在生殖以内的“遗传”;由于生活条件的间...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最后一页 -
根据这些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物种杂交时,不育或可育性会以不同程度显现。 杂种植物也是一样。有些杂种植物从不产籽,有些则能够自体受精,并产生越来越多的种子,乃至完全可育。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八章 规则与骡子 …… 101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达尔文发现了什么"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五个光子 8.1
-
- 超文本和超链接 7.9
-
- 读库2100 8.4
-
- 读库2203 8.1
-
- 读库2006 7.6
-
- 一代宗师(医学大神07) 9.2
-
- 读库2305 8.0
-
- 地球上最伟大的一场演出 8.3
-
- 法则奠基(医学大神10) 9.1
-
- 以纸为桥 8.8
达尔文发现了什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4 条 )




《物种起源》:我们的源头,文明伊始之时

我们为什么要读《物种起源》?关于物种起源说,关于达尔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提到达尔文,我们都非常熟悉,因为他是被写进课本里的伟大科学家、生物学家,每一个学生,上学的时候,都从生物课本上学到关于他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这也是他成为世界上举世闻名的科学家的原因。但如果要让人们细说达尔文,却好像只有“进化论”这个标签是用在达尔... (展开)
达尔文的正确打开方式:一生坚持投身所爱
论坛 · · · · · ·
国家地理频道讲述的达尔文的故事 | 来自xiaohao | 2021-12-06 13:25:0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1 )
-
商务印书馆 (1995)8.7分 2080人读过
-
Bantam Classics (1999)9.4分 101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3)8.8分 2425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8.8分 87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工作后购书目录 (张小国)
- 我有一所大房子,有很大的落地书柜 (熊喵喵)
- 书单|堆积。。。 (Cain)
- 我的藏书 (秋天的思绪)
- 人文社科 (呼啊嗯 呜咿)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6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达尔文发现了什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不知知 2022-03-07 23:47:36
但是真的有必要吗
1 有用 郑捕头 2021-06-10 13:21:13
《物种起源》的普及本,推广本。如今看来达尔文的很多观点都已经被普遍接受,但在当年曾经引发多大的争议甚至抗议,从这本普及本的话语中也能看出一些。大概很多经典学术著作,都可以这样试着做做今人读本的。
3 有用 伊豆的舞娘 2021-06-16 23:44:37
这些精妙绝伦,大相径庭又彼此生息与共的生命形式,全都遵循着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这些法则产生。它们推动生命形式发生变化,又将其中一些推向死亡。在自然的鏖战中,在饥饿与死亡中,焕然一新的生命形式得以涌现。
0 有用 张好圆 2021-07-13 22:39:12
改写是个不讨喜的工作,之前读过一本改写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的书,故事布局混乱,语句翻译上下不通,相比较之下,《物种起源》此版本的改写确实做到了通俗易懂、逻辑清晰、论证有力,但书中反复强调的物种通过自然选择进行着长期的、有变化的繁衍这一理论有些啰嗦。
0 有用 Gloria 2022-03-27 21:03:35
没想到这本书这么有意思,我现在越来越喜欢科普类读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