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节 选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主要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章 唐朝域外朝贡制度概论
节 唐朝域外朝贡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 天朝心态与“大一统”理念
二 “华夷之辨”和“同服不同制”观念
三 “修德怀柔远夷”与“厚往薄来”思想
第二节 唐朝之前的域外朝贡制度
一 先秦时代的域外朝贡制度
二 汉朝的域外朝贡制度
三 魏晋南北朝的域外朝贡制度
四 隋朝的域外朝贡制度
第三节 藩国、民族对唐朝贡概述
一 唐朝社会简况
二 藩国、民族对唐朝贡的目的
三 唐朝域外朝贡路线
第四节 唐朝域外朝贡制度的形式与特征
一 唐朝域外朝贡制度的形式
二 唐朝域外朝贡制度的特征
第五节 与唐朝域外朝贡制度密切相关的制度
一 唐朝羁縻制度
二 唐朝册封制度
三 唐朝授官制度
四 唐朝纳质制度
五 唐朝和亲制度
第二章 唐朝域外朝贡制度的一般规定
节 唐朝域外朝贡管理机构
一 唐朝中央域外朝贡管理机构
二 唐朝地方域外朝贡管理机构
三 域外朝贡管理机构在唐朝的演变
第二节 入唐贡使来源与贡使服装制度
一 入唐贡使来源
二 入唐贡使服装制度
第三节 唐朝贡品、赐品制度
一 藩国、民族对唐贡品类别
二 唐朝对朝贡物品的限制
三 唐朝赐物类别
第四节 其他唐朝域外朝贡制度
一 唐朝域外朝贡国书制度
二 唐朝铜鱼符制度与过所、公验制度
三 唐朝馆驿与关津制度
第三章 唐朝域外朝贡礼仪制度
节 唐朝贡使入境、进京制度
一 唐朝贡使入境制度
二 唐朝接待贡使制度
三 唐朝进京贡使名额确定制度
四 唐朝贡使进京制度
第二节 唐朝贡使在京礼仪制度
一 唐朝贡使住宿制度
二 唐朝分辨贡使等位制度
三 唐朝接转贡使文书、贡品制度
四 唐朝导引贡使朝见制度
五 唐朝贡使觐见制度
六 唐朝赐宴贡使制度
七 唐朝宣谕、劳慰贡使制度
八 唐朝回赐贡使制度
九 唐朝送归贡使制度
第三节 贡使在京其他制度
一 唐朝食料供应制度
二 唐朝贡使市易制度
三 唐朝贡使观礼学习、棋书交流制度
四 唐朝贡使翻译制度
五 唐朝贡使提供蕃情制度
六 唐朝贡使病亡处理制度
第四章 唐朝域外朝贡制度的分层与演变
节 唐朝“内圈”“外圈”朝贡制度
一 “内圈”“外圈”朝贡制度的区别
二 “内圈”“外圈”朝贡制度的政治影响
第二节 唐朝域外朝贡制度的演变
一 唐高祖、唐太宗时期的域外朝贡制度(618-649年)
二 唐高宗、唐中宗(初次执政)、唐睿宗(初次执政)时期的域外朝贡制度(650-683年)
三 武则天、唐中宗(二次执政)、唐睿宗(二次执政)、唐玄宗时期的域外朝贡制度(684-755年)
四 “安史之乱”以后的域外朝贡制度(756-907年)
第五章 唐朝域外朝贡制度的实施
节 唐朝域外朝贡制度的具体实施——以三种朝贡制度的代表为例
一 渤海国的对唐朝贡
二 吐蕃的对唐朝贡
三 日本的对唐朝贡
第二节 唐朝域外朝贡制度的违反及争议解决
一 唐朝不遵守域外朝贡制度的情况
二 藩国不遵守域外朝贡制度的情况
三 朝贡中的争议解决
第三节 战争与唐朝域外朝贡制度的实施
第四节 唐朝域外朝贡制度实施中的策略均衡
一 域外朝贡制度实施中的策略均衡
二 具体案例
第五节 唐朝域外朝贡制度实施的特点
一 因国内外形势变化而变化
二 重视情、理
三 惩戒简单
第六章 唐朝域外朝贡制度的文化影响与当代意义
节 朝贡物品与唐朝文化
一 武器类贡品与唐朝文化
二 贡狮与唐朝文化
三 贡马与唐朝文化
四 狷子与唐朝文化
五 贡乐与唐朝文化
六 贡舞与唐朝文化
七 散乐贡品与唐朝文化
八 葡萄、葡萄酒贡品与唐朝文化
九 丝织物贡品与唐朝文化
第二节 域外朝贡制度与唐朝文化输出
第三节 唐宋域外朝贡制度的区别
第四节 唐朝域外朝贡制度的当代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
收起)
0 有用 chrisminte 2022-05-13 17:36:38
因为搜到这个题材买的
0 有用 不知远 2022-11-13 10:48:50 北京
史料汇编
0 有用 四月武器 2024-04-01 12:45:42 湖北
本书从不同角度汇编了大量唐朝朝贡外交的史料,非常实用。值得作为参考书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