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自私的人类》是为智人撰写的深度讣告的一出序幕。从地球在宇宙中的形成,到人类的进化之旅,再到制造人类的遗传指令以及人体的运作方式,作者兼具严谨的科学知识和深刻的人文关怀,以细腻隽永的文笔将人类的生物学特征与数万年进化历程中的故事娓娓道来,为大众对人类崛起的幻想作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回答:人类是极具创造力但又具有自我毁灭倾向的动物。
自私的人类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尼古拉斯·P. 莫尼Nicholas P. Money
迈阿密大学(俄亥俄州)生物学教授,已出版多部科普著作。他还是该校久负盛名的通识教育专业“西部项目”的负责人,对约翰·米尔顿的诗歌颇有研究。
目录 · · · · · ·
作者序
译者序
前 言
第一章 地球:生命如何出现
第二章 创世:人类如何登场
第三章 内脏:人体如何运作
第四章 基因:人体如何组装
第五章 孕育:人类如何出生
第六章 天赋:人类如何思考
第七章 坟墓:人类如何死亡
第八章 伟大:人类如何搞定
第九章 温室:人类如何搞砸
第十章 感恩:人类如何谢幕
致 谢
· · · · · · (收起)
译者序
前 言
第一章 地球:生命如何出现
第二章 创世:人类如何登场
第三章 内脏:人体如何运作
第四章 基因:人体如何组装
第五章 孕育:人类如何出生
第六章 天赋:人类如何思考
第七章 坟墓:人类如何死亡
第八章 伟大:人类如何搞定
第九章 温室:人类如何搞砸
第十章 感恩:人类如何谢幕
致 谢
· · · · · · (收起)
喜欢读"自私的人类"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自私的人类"的人也喜欢 · · · · · ·
自私的人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2 条 )

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的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开始我以为作者跑题了,他前边花大篇幅写宇宙生命起源,又写生物知识,科学发展,这些内容和后两章似乎有些割裂。怎么讲着讲着人就要非灭绝不可了。但是,我现在想明白了,之所以这么写似乎是为了打消人类至上的观念:我们只是宇宙中小小的一环,我们不是精致的造物(我们甚... (展开)> 更多书评 42篇
论坛 · · · · · ·
分享两位网友朗读的本书节选 | 来自私享史 | 2022-01-05 13:33:02 | |
你被《自私的人类》作者安利的另一本书是什么? | 来自好·奇 | 1 回应 | 2021-08-21 00:31:3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Reaktion Books (2019)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Il Saggiatore (2020)暂无评分
-
한빛비즈 (2020)暂无评分
-
さくら舎 (2021)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通识/通史:多学科的视野 (🦉的瓦涅密)
- 《自私的人类》和它所引用的名著们 (私享史)
- 工作后购书目录 (张小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37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自私的人类的评论:
feed: rss 2.0
29 有用 前朝 2021-09-12 07:50:58
一本很小的书,基本没有任何有见地或者有趣的想法,全书百分之九十都在讲基础生物科学概念,而对于书的主旨没有任何论证和讲述。我完全怀疑这本书下边的书评大部分都是出版社的托儿 失望透顶
3 有用 晴明 2021-08-11 21:08:52
观点挺另类的,或许这就是本书的意义
12 有用 杨枫.js 2021-08-01 23:52:33
一本挺薄的小册子,门槛不高,很快就能看完。可以与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对读。同是定位人类在世界之中的位置,利奥波德更多是从个人的乡间体验出发去评估“重返荒野”之后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再以此去审视现代化带来的种种问题。《自私的人类》这本则是从更加理性的科学角度去解析人在本质构成上与自然万物间的关系,消解掉人类的优越性,再由此引向人类的科技在创造“优越性幻觉”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最后揭示其本质。... 一本挺薄的小册子,门槛不高,很快就能看完。可以与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对读。同是定位人类在世界之中的位置,利奥波德更多是从个人的乡间体验出发去评估“重返荒野”之后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再以此去审视现代化带来的种种问题。《自私的人类》这本则是从更加理性的科学角度去解析人在本质构成上与自然万物间的关系,消解掉人类的优越性,再由此引向人类的科技在创造“优越性幻觉”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最后揭示其本质。生态保护的大旗至少已经摇了五六十年了,几乎是家喻户晓,也正因为如此,视而不见的心态才更值得玩味与警惕。 (展开)
5 有用 云在野 2021-08-16 11:58:28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文字干净利落又不失幽默,引经据典却不枯燥乏味,还可读出一些又隐喻,有趣。
8 有用 吾宁爱与憎 2021-09-08 18:49:54
看完我也不知道普及了啥,这还不如高中生物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