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博集天卷·读行者
原作名: Iran, une histoire de 4000 ans
译者: 安宁
出版年: 2021-7
页数: 392
定价: 98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72602122
内容简介 · · · · · ·
★四千年的历史,一把理解伊朗的钥匙。
★连通东西方的“十字路口”,各大文明交织碰撞的熔炉。
★一个充满矛盾的地域,一个尚未被世界理解的历史大国。
★它背后的故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也是世界历史的注脚。
◎编辑推荐
☆6种文明的碰撞,18个朝代的更迭,对4000年历史的全景式呈现。
☆丰富的史料,叙述性的写作方式,严谨的同时富于情感和趣味。
☆13幅精美彩图,包括历史古迹、重要文物、艺术作品,直观感受伊朗的历史和文化气韵。
☆精美装帧,外封反面彩印朝代更迭示意图,纷繁朝代更迭一目了然。
————————————————————————————————
本书是一部讲述伊朗4000年的通史。
在这片土地上,埃兰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希腊文明、突厥文明、蒙古文明交替与碰撞,一个接一个王朝建立又灭亡。它们采用了怎样的行政体系,留下了哪些璀璨的文化,推行...
★四千年的历史,一把理解伊朗的钥匙。
★连通东西方的“十字路口”,各大文明交织碰撞的熔炉。
★一个充满矛盾的地域,一个尚未被世界理解的历史大国。
★它背后的故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也是世界历史的注脚。
◎编辑推荐
☆6种文明的碰撞,18个朝代的更迭,对4000年历史的全景式呈现。
☆丰富的史料,叙述性的写作方式,严谨的同时富于情感和趣味。
☆13幅精美彩图,包括历史古迹、重要文物、艺术作品,直观感受伊朗的历史和文化气韵。
☆精美装帧,外封反面彩印朝代更迭示意图,纷繁朝代更迭一目了然。
————————————————————————————————
本书是一部讲述伊朗4000年的通史。
在这片土地上,埃兰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希腊文明、突厥文明、蒙古文明交替与碰撞,一个接一个王朝建立又灭亡。它们采用了怎样的行政体系,留下了哪些璀璨的文化,推行过怎样的宗教政策?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居鲁士大帝、霍斯劳一世、阿拔斯一世,开疆拓土,建立治世,写下这片土地的辉煌与荣耀;山中老人、鲁米、塔荷蕾,波斯刺客、诗人、传奇女性,为历史添上了神秘与浪漫的色彩。
作者查阅大量史料,采用叙述式的写作方式,使得这部严肃的历史著作情感丰沛,且趣味盎然。
数不清的跌宕与转折之后,当下的伊朗慢慢成形,其国家与民族心理的特点,甚或其困境,都隐现于它的历史选择之中。读懂本书,便掌握了理解伊朗的钥匙。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霍昌·纳哈万迪(Houchang Nahavandi),法国伦理与政治科学院通讯院士,曾担任设拉子大学和德黑兰大学校长,并在巴黎多所高校任教,著有多部关于伊朗的著作。
伊夫·博马提(Yves Bomati),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人文社科专业博士,著名的东方和中东史研究学者,曾担任法国文献局通讯部门负责人。
两人合作撰写了《波斯帝王阿拔斯:1587—1629》《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伊朗最后的沙王1919—1980》《伊朗历代伟人》等多部关于伊朗的作品。其中,《波斯帝王阿拔斯:1587—1629》获得法兰西学院专门奖励优秀历史类书籍的欧仁-科拉奖。
◎译者简介
安宁,自由译者,毕业于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常年从事法语书籍和商业文件翻译工作,曾获傅雷翻译出版奖,并受邀担任傅雷翻译出版奖的评委。也曾为多部引进法国的中国图像作品担任翻译。代表作有...
◎作者简介
霍昌·纳哈万迪(Houchang Nahavandi),法国伦理与政治科学院通讯院士,曾担任设拉子大学和德黑兰大学校长,并在巴黎多所高校任教,著有多部关于伊朗的著作。
伊夫·博马提(Yves Bomati),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人文社科专业博士,著名的东方和中东史研究学者,曾担任法国文献局通讯部门负责人。
两人合作撰写了《波斯帝王阿拔斯:1587—1629》《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伊朗最后的沙王1919—1980》《伊朗历代伟人》等多部关于伊朗的作品。其中,《波斯帝王阿拔斯:1587—1629》获得法兰西学院专门奖励优秀历史类书籍的欧仁-科拉奖。
◎译者简介
安宁,自由译者,毕业于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常年从事法语书籍和商业文件翻译工作,曾获傅雷翻译出版奖,并受邀担任傅雷翻译出版奖的评委。也曾为多部引进法国的中国图像作品担任翻译。代表作有《一座桥的诞生》(2014年傅雷翻译出版奖获奖作品)、《罗盘》《在首尔的天空下》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第二章 雅利安移民
第二卷 一个横跨十二个世纪的帝国
第三章 “历史上第一份人权宣言”
第四章 “古代最大的帝国”
· · · · · · (更多)
第一章 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第二章 雅利安移民
第二卷 一个横跨十二个世纪的帝国
第三章 “历史上第一份人权宣言”
第四章 “古代最大的帝国”
第五章 从“大帝”到“恶魔”
第六章 封建帝国
第七章 返本还源
第三卷 文明的冲突
第八章 阿拉伯入侵
第九章 存活
第十章 伊朗的政治复兴
第十一章 伊朗的“文艺复兴”
第十二章 政治恐怖主义的发明:哈桑 · 萨巴赫和“阿萨辛”
第十三章 蒙古“灾祸”
第四卷 萨非黄金时代
第十四章 一个新王朝的崛起:从宗教到政治
第十五章 第一个什叶派国家的建立:权力间的艰难平衡
第十六章 一种全新治国方略的问世:沙王阿拔斯一世的君主专制
第十七章 萨非王朝的传承、没落和覆灭
第十八章 “剑之子”和“好国王”
第五卷 面对现代化挑战的伊朗
第十九章 在鲜血中重建的帝国:卡扎尔王朝的阿迦 · 穆罕默德汗
第二十章 卡扎尔王朝的兴衰
第二十一章 卡扎尔王朝的覆灭
第二十二章 动荡的时代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序言 书写一部新的伊朗史是件很冒险的事,因为涵盖的层面实在太广了。 在至少四十个世纪间形成的这个国家,曾见证来自北方的雅利安人与其远古文明的融合。这些人从米底和波斯这个卑微的核心逐渐发展出与其邻国不同的文化和文明,而他们与这些邻国之间围绕领土、权力和思想的纷争也持续不断。琐罗亚斯德教、以宽容的法律管理一个世界帝国的梦想、君主与议会之间分享权力等创新的想法,与伟大的哲学和艺术思潮在同时期诞生。与此同时,国内王权与宗教势力之间的斗争也在岁月的长河中时隐时现,一直延续到不久前。此外,还要加上从7世纪开始,在强势的伊斯兰逊尼派和多种融合了独立渴望的前伊斯兰信仰之间的碰撞,随之衍生出的摇撼整个中东地区、被这一从奴役地位中复兴的民族所信仰的伊斯兰什叶派。而且,伊朗强大的文化在几个世纪后仍是这个国家的构成要素之一,定义了抗拒时间侵蚀的所谓“伊朗性”。正是所有这些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的成分造就了今天的伊朗,并预示着明天的伊朗。 阐释这一发展过程在我们看来十分必要,因为读者将能够借此更好地看清中东地区的利害关系,并推而广之,看清与此相关的世界地缘政治的利害关系。 为了迎接撰写本书的挑战,我们将法国与伊朗的视角交叉——正如前三部作品,因为我们的语言不同,各自的资源也千差万别,却又体现出互补性。这使我们得以描述,甚至发现,这一泱泱大国绵延不断的历史中所隐藏的秘密和动机——使它虽经历各种革命、暴动、冲击震荡却依然屹立不倒,以及它在文明与文化上的抉择。 历史是不是打开今天这扇门的钥匙?以史为鉴,能否让我们更清楚地领会当前的现实,避免落入管中窥豹的时事陷阱?我们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世界上很少有国家如伊朗这般经历了如此众多的领土、政治和宗教动荡。曾经多少次人们以为伊朗将在侵略的铁蹄下、在屠杀和政权颠覆中灭亡,然而,尽管偶尔消沉,它却总能幸存,并重新出现在纷乱的国际舞台上。因为伊朗人拥有一种力量:他们的历... (查看原文) -
与美索不达米亚各王国的冲突 鉴于相关资料都来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而上古时期的资料更为稀少,埃兰的政治史尚不清晰。其政治史可能在公元前6000年以前就开始了。但通过考古研究只能看出在公元前3200至公元前2700年之间安善和苏萨在青铜和黄铜工艺方面的重要性。或许倚赖更加先进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埃兰的这两个中心最终都发展出了属于它们自己的天地,并开始思考朝着富足的美索不达米亚进行文化、领土和商业扩张。 纯粹的埃兰政权的最早证据出现在公元前2700年,当时这一地区由苏萨北面的阿万王朝(前2700—前2210年)统治。很可能在那个时期,这个王朝令周围的美索不达米亚邻邦感到担忧,因为他们将其视为一个强大的商业对手。如果埃兰这个词出现在这些王国的泥版上,那他们之间最初的冲突也同时出现了。根据《苏美尔王表》(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记述了美索不达米亚从其疑似起源开始的历史),阿万王朝与美索不达米亚的国家(启什的多个国王、阿卡德帝国、古蒂)之间曾有过多次交锋,交锋的结果不尽相同。 对那个传说与史实混杂的时代所发生的所有政权运动进行详细说明实在太过复杂。然而,在伊朗高原这一区域的几个演变的关键时间点中,可以特别提到埃帕尔提王朝(约前1850—前1500年)对埃兰的统治,其创立者埃帕尔提一世自称“安善和苏萨之王”,在他杰出的统治时期,除其他功绩以外,他还发展了伊朗高原开采的锡矿贸易。其继承人本想将霸权扩展至美索不达米亚,他的巴比伦征服计划却被该城邦的第六位国王汉穆拉比(约前1792—前1750年在位)提前终止了。 尽管埃帕尔提王朝随后仍显现出些许辉煌,但最终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瓦解,从此被安善王朝取代。安善王朝和随后的基德努伊德王朝进一步推进了苏萨和安善的“埃兰化”,埃兰语接替了阿卡德语。接下来的三个世纪见证了权力多次的更迭,主要发生在巴比伦人与埃兰人之间,直到埃兰人舒特鲁克·纳克杭...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伊朗四千年"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伊朗四千年"的人也喜欢 · · · · · ·
伊朗四千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9 条 )
> 更多书评 29篇
论坛 · · · · · ·
写得很杂乱 | 来自路西弗 | 2024-06-24 17:25:02 | |
选《伊朗四千年》还是《新月与蔷薇》? | 来自Jīé | 3 回应 | 2024-01-22 22:09:15 |
请问这本书的纸质版有地图吗? | 来自木民 | 2 回应 | 2023-04-15 11:49:31 |
很好奇本书作者是如何看出菲尔多斯将亚历山大视为... | 来自张清蕴 | 2021-09-22 07:20:07 | |
好书,不错 | 来自吃饭叫我 | 2021-08-17 12:28:19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Perrin (2019)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高评分kindle电子书 (人闲桂花落)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中西方大历史 (皇甫杰)
- 中东 历史与现在2 (战斗时代)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伊朗四千年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透明人leon 2021-09-08 23:05:26
伊朗是具有四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波斯文明古国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大帝国,曾经威震欧亚大陆。波斯帝国的领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首创中央集权体系和行省制度,成为全世界后续帝国的榜样。由于它坐落在土耳其、阿拉伯诸国、印度、俄罗斯区域之间的交叉口,在历史上曾被多个国家反复角力,竞相争夺。时至今日在西方国家眼中,伊朗依旧是中东地区的战略枢纽,同时在经济上它还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
73 有用 扭腰客 2021-08-09 18:07:49
其实很多伊朗有关的著作,不管是通俗读本还是专业研究,都没有厘清【伊朗】【波斯】【阿拉伯】之间的关系,但这本讲的很清楚
2 有用 novich 2023-08-11 11:29:05 上海
通俗简明,注重故事性和人物性格,作为入门了解最佳。可惜只写到二战结尾里萨汗下台就戛然而止,近半个世纪的动荡付之阙如。另一个缺点是全书居然没有一张地图。
3 有用 阿发9527 2021-08-05 14:26:02
新月与蔷薇不让出版,这本来替代吧
2 有用 安静的彼拉多 2021-09-07 19:46:25
作者对亚历山大的无尽嘲讽,熊熊爱国之情在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