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中国史的书评 (21)

两块方糖 2022-07-18 20:07:33

从食生肉开始讲起

若非作者张竞在序言中提到,中华饮食的说法在国内听着奇怪,但在日本却很常见,置身于其中的我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听惯了鲁菜、川菜、粤菜等的区分,这一提,确实觉得中华饮食确实有一种异域的感觉。 《餐桌上的中国史》一书以时间为经,以食材与烹饪手法为纬,根据现有典籍...  (展开)
无斋公子 2022-07-03 14:41:47

明代以前,猪肉和狗肉都被视为下贱之物,中国贵族吃的是什么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比起对于“吃”的执着,中国人一向罕有对手! 吃皮蛋、吃鸡爪、吃臭豆腐、吃猪下水……外国人不敢吃的东西,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在暖炕上吃、在火车上吃、在长途汽车上吃……外国人想不到的地方,都能成为我们的餐桌;川菜的苍蝇馆子、粤菜的海鲜酒楼、淮扬菜的国宴佳肴……外国...  (展开)
小矮子 2022-06-10 22:39:13

《餐桌上的中国史》:一部“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书

看这本书,一是奔着新奇去看,二是想要了解了解中国餐桌上的演变。“餐桌上的中国史”自然不仅涉及饮食,一些餐具、餐桌也在变化。据作者的意思,写这本书的目的有二,“一是探讨饮食文化的细节”,二是“对文化史的再探讨”。本身这一选题角度的角度就有着“再探讨”的意味,...  (展开)
微言 2023-01-07 20:00:11

探寻中华饮食文化,探寻中国历史

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中,当然也蕴藏着丰富的饮食文化。探寻中华饮食文化,就是探寻中国的历史。 那么,古代人到底有怎样的饮食文化、饮食爱好、饮食礼仪?现代饮食,到底有多少来自古代?从古代至今,中国的饮食文化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餐桌上的中国史...  (展开)
鹊华秋 2022-10-18 16:56:14

“黄粱美梦”的背后饮食文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唐代的传奇小说《枕中记》中有名为“邯郸枕”的故事,后来衍生出“黄粱美梦”“一枕黄粱”等成语。“邯郸枕”作者沈既济是8世纪后半叶的人,主人公卢生在赵国都城邯郸的茶店里与一位道士相遇,借来陶枕,睡了一会儿午觉。在梦中,他体验了跌宕起伏的人生,最后成为一国国君,完成了他...  (展开)
小镜子 2022-06-08 06:31:30

食与物的历史进程

中国是个烹饪王国,拥有辉煌灿烂的饮食文明。餐制、食物结构、饮食特点等都是经过数千年多元融合至如今。可以说,了解我国饮食文化的形成过程,就是拼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块版图。 烹饪技术的发展 《礼记》中记载道:“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  (展开)
在书里养老 2023-06-26 11:03:29

一粒米也有它的历史

北京烤鸭竟然是南京传过去的? 《论语》是一本美食教科书? 炒菜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筷子为什么是纵向摆放的? 餐饮业是什么朝代开始出现的? 《红楼梦》里的餐桌上为什么没有鱼翅? “黄粱一梦”里的黄粱是什么? …… 《餐桌上的中国史》 作者:张竞 很有趣的一本书,以中国...  (展开)
东君 2023-05-25 23:07:24

源流演变,非常不错的中国餐桌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喜欢这种考据食物源流和演变的书,读毕收获颇多,唯一可惜的还是不够细,若能再深入考据一些,定会更加欢喜。 本书最大的收获还是狗肉和筷子两篇的源流演变考究,精彩! 1.五谷:黍在先秦是待客上品。麦、菽为庶民饮食。粟是富裕家和贵族主食。 略遗憾的是,作者没有过多的考...  (展开)
稻来DOClabs 2023-05-23 16:47:19

中国人吃饭五千年,藏着多少冷知识?

如果回到孔子时代... 距今2500年前,是孔子的生活时代。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句话吃货都背过,但孔子日常吃什么,估计很少有人有清晰的认知。 春秋时期的中国虽然已经有铁制农具的使用,先进的冶铁工艺却没有遍及厨房。孔子家是肯定没有铁锅的,他如果想加热食物,只能用...  (展开)
你好阿唐 2023-04-27 11:18:59

笔记丨中餐是个流变的概念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张竞《餐桌上的中国史》以中国历史变动为轴,以中国菜肴为主角,讲述了在王朝更替、民族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历史中,中国文化的重组与演变。 我朋友常会开玩笑,说肯德基是一家很好的快餐店,它居然还有西餐。 的确,肯德基的老北京鸡肉卷并未让人吃惊,热干面、豆浆、炸酱面、油...  (展开)
北窗有山 2023-02-14 11:00:59

餐桌上的中国史—中餐的浅史探

📖本书是作者日文著作的译本,是以时间为脉络展开的对中华饮食文化的简科普,在易懂与严谨之间平衡巧妙,考据引典丰富,同时兼顾了可读性。 📖全书总共七章,从先秦至清代梳理“中餐”饮食习惯中食材、食物形态、烹饪方法、餐具礼仪的源头及迁变,解开一些日常固有的对“中...  (展开)
瓜先生 2023-01-17 10:34:56

在饭桌上炫技一把博大精深的知识底蕴

作为一个喜欢历史又喜欢吃的人,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就毫不犹豫地入了。结果发现竟然是早年间ECNU的大师兄写的著作,更有了些亲切感。 其实我对这本书感兴趣,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每次我看到国内电影电视剧里那些和时代大相径庭的食物出现在画面里的时候,都会觉得非常离谱且气...  (展开)
老衲来也 2022-10-03 17:52:48

狗肉兴衰史

一部餐饮史,就是一部权力兴衰史,经济发展史。狗肉在汉及以前,和猪羊肉一般深受欢迎的,比如狗屠樊哙。但是,随着五胡乱华,匈奴,突厥对北中国的影响,汉帝国的覆灭,狗肉就随着南下的汉民,被保留到两广文化中。狗因为在游牧文化中,具有伴侣作用。杀狗,吃狗都被主流文化...  (展开)
郑渝川 2022-09-06 10:10:10

从“粒食”到“粉磨登场”,汉代中国人吃得很讲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国黄河流域自文字诞生以来,很长一段时期都盛行“粒食”文化。也就说将小米、大米、麦类的颗粒状食物煮熟,或者蒸熟后食用。 到了汉代,“粉磨登场”。目前出土的中国最早石墨是1968年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中出土的,是一个由石磨和铜漏斗组成的复合磨,技术含量...  (展开)
七七 2022-07-17 22:47:43

《餐桌上的中国史》:古代饮食文化

不管是哪里的人,招待朋友总是少不了一顿美食。或是自己下厨烹饪,或是到餐厅点上一桌的佳肴。与我们离不开的美食,你对于它们有多少了解呢?在国家博物馆,有古代饮食文化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的饮食文化。除了去博物馆,有作者还把古代的饮食出了书,《餐桌上的中国史》...  (展开)
星海浮梭 2022-07-17 16:59:12

一蔬一饭,当思岁月流长

2022年,两部古装剧前后脚播出,口碑却相差甚远。一部《梦华录》在豆瓣获得了8.1分的评分,另一部《皇后刘金凤》甫一播出,就收获骂声一片。 抛开剧情服化不谈,仅就道具中吃食一项,两剧均引发过互联网一片讨论热潮。《梦华录》引出了繁多的茶果子;豆儿果、鲜花团子、梨条桃...  (展开)
2022-06-15 14:45:12

吃货也有追求历史的高光时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近年来,我们着重于对中文文化的学习和补长,多层面,深层次的挖出了很多历史悠久的事物。让中华文化再次以伟岸的身姿展现出来。除了字画,诗词,古董,原来,我们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千百年过去之后,无法留存的食物。 这本《餐桌上的中国史》以极大程度的满足了吃货...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Rainbow🌻 2022-06-27 00:10:24

了解中国餐桌文明史从看这本书开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你知道生日吃面条的习俗始于何时嘛?你知道中国的筷子原先是横向摆放嘛?你知道先祖们一日两餐嘛?你知道炒菜是何时发明的嘛?你是否在吃中餐的时候会有疑惑我们的那些食材是从何地来的、何时流行开的?看了这本《餐桌上的中国史》,你或许会对美味的中华文明史有新的认识。 记...  (展开)
小狐女 2022-08-16 00:08:28

不了解点历史,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吃货

在网络时代的传播下,原本带有点贬义的“吃货”这个词成为了美食爱好者与美食家的代名词。原本以为懂得烹饪与品尝五味的人就可称之为“吃货”,可是在翻阅过这本《餐桌上的中国史》之后才发觉,“吃货”这个称谓还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担当的起得。 原来不管是罕见的珍馐美味还是平...  (展开)
浪漫的事 2022-07-17 14:49:52

走进餐桌上的中国历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走进餐桌上的中国历史 还记得小时候很喜欢看的动漫《中华小当家》这部陪伴我们成长的童年时期的动画,原来出自日本漫画家之手,作者很喜欢中华文化,并且喜欢吃中华料理,查阅了大量有关中华料理的书籍才开始创作《中华一番》的漫画,作者因为喜欢而创作,这部漫画还是料理竞技...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1条)

订阅餐桌上的中国史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