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赋税制度研究 短评

热门
  • 1 𒀭Dennis Ma 2021-11-08 18:49:05

    作者对乌尔第三王朝的经济文献做了信息的统计和整理,并对相关术语作了分析,也列举了很多案例,对于像我这种不可能搞一线研究的人来说这本书很难物尽其用。内容并不多,书后参考文献、表格、注释、引用的泥版文献占了绝大部分篇幅,不过整理的比较清晰,而且大部分统计表格应该都是作者自己原创整理的,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 0 卡尔卡拉的风 2022-07-02 10:41:12

    “最早利用赋税作为杠杆来调节国家经济”这个结论下得太随意了感觉。bala税在不同时期对地方反哺的数量变化,的确能表明它算是施政的一种经济手段,但“经济杠杆”这种过于现代的术语用在这里合适吗?而且这调节的也不是经济,而是内政外交吧。

  • 0 ghost 2025-04-24 18:17:03 北京

    本书结合楔形文字文献,系统性梳理了乌尔第三王朝的税赋文件,分析税收制度的变化与王朝发展阶段的映射关系。 税收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制度,其设计反映了国家的治理思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识形态。乌尔第三王朝的赋税可分为核心区税、外围区税、附属国税、王室税和神庙税等。以上税收划分反映了其国家治理思路。在疆域管理方面,将国家统治范围依据掌控力划分为三种类型,按需征税;为保障王室成员的利益,设立专项税收;考虑到宗教影响力,允许神庙收税。 其中,神庙税可被视为什一税的滥觞,用以供养不事生产的祭祀阶级。有趣的是,统治者也需要上缴神庙税,体现了政权对教权的屈从,不难让人想到中世纪教皇把持君权神授的话语权而进行政治博弈的故事。 总之,尽管由于历史文献出土量的不足使得本书论证略显单薄,但作者扎实的工作值得敬佩。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