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 短评

热门 最新
  • 247 挖土 2021-08-22 22:40:14

    这是今年读得最兴奋的几本书之一。 第一章汉史简述,综合各种前沿成果,具体讲王莽的部分,已有研究本身较薄弱,可依傍的成果较少,行文从基本史料出发,舒缓而缜密,常识与识见,自在其中。 当然不是替王莽翻案,一定要说有,倒是破了胡适以来常被说起的段子:王莽是穿越者。 王莽的一言一行贯穿起来,正显出他是一个牢牢绑定在西汉末这个时空的人。 王莽是偏执狂人格,自然也非什么新观点。但偏执狂人格常有,为什么独独王莽能掀起这么大的社会狂澜呢? 末世,往往就是偏执狂更多追随者的。 归根结底,还是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堆积,已经远非当时人的理性所能理解和解决,于是,就只能在王莽这样的人身上找寄托。于是,他也就先成了不着边际的理想,后成了滔天罪孽的承担者。 这也许说明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历史的出口,常常还是在多死人。

  • 80 韧勉 2021-08-23 22:15:13

    王莽灭亡的历史启示,莫过于大历史视野下朝代更迭之际,文化变革往往发生在新王朝巩固政治统治之后。王莽作为道德形象崇高,维护统治能力一塌糊涂的另类帝王,其多变至毁灭的制度改革应是秦汉政治史,甚至是中国史研究之重点,但过往知识界对王莽研究均不充分。仅就《汉书》文本研究,而不能以王莽时代为断面思考两汉之际政治文化之变革,张向荣这部历史学的非虚构作品,结合大量学界最新研究成果,足以填补这一空白。他从王莽上位的三重背景中抽丝剥茧,分析其中的西汉特色背景,其一王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通过外戚身份揽权并成功上位的人,而过往西汉外戚没有这等打算。其二他自我塑造的个人形象是西汉政治儒学发展到极致的杰出代表,其三是他营造的受九锡等与祥瑞有关的政治仪式奠定其治合法性,并为后来中古时期的禅让帝位的政治模式开创先河。

  • 80 越石赋扶风 2021-09-04 13:46:35

    非常优秀的科普著作,虽然是科普著作,但吸收了很多学术界前沿主流观点,对王莽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主流政治文化都有详细的介绍说明,没有成为流水账式、简单庸俗的人物传记。 ps 就作者引用book、陈苏镇、陈侃理的学术成果,我觉得并不新奇,但他能引用王葆玹的著作,我就觉得他很有眼光和水平。

  • 34 Ric庆余 2021-08-03 11:10:12

    即将拿到样书,不过因为上海书展延期,很多工作都被打乱了。//一晃间去年本书上市前写得短评还在,并且有15个人点赞了,对于这么好的一本书来说,有点浪费。多写一写。嗯,就上海书展从去年那次延期后,到现在还没开,最新消息是这周会开。虽然这期间,这本书上了很多榜单,拿了很多奖,但是竟然没有经历过一次书展。是的,北京,上海在这一年三个月的时间里都没有书展,本来这个月的北京BIBF也又又又推迟了。写了这么长的书评还是跟书的内容没有关系,没关系,书是真好,值得读,不读买来放在书架上也很有里有面。

  • 25 雲外憧憬 2021-08-29 13:50:25

    但凡提到王莽的名字,总会有人来上一句:“哦,这是个从现代穿越过去的人。”每每听到诸如此类言论,都感到既可笑又可气,但这些谬论似乎也不是凭空而来,说到底,终究还是王莽这个人的所作所为给了后世太多猜疑想象的空间发挥,那么在21世纪这个各种观点都能在网上大行其道的时代,自然也就会出现符合互联网精神的说法了。其实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最重要还是得秉持尽量客观的看法,如果想要了解王莽,那么就得一步步剖析他从“哲人”到“圣人”的发展轨迹,这本《祥瑞》里所提供的观点正是目前大多数人很看在其他书中看到的,或许对于那些想要了解王莽以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的读者,看这一本便已足够了。

  • 32 隐清 2021-08-31 17:55:59

    文学博士写的,文笔确属上乘,缺点相当明显,语言过于繁冗,新莽前的历史本身人物就多(光几户王氏就几多人),文史相杂不分的笔法让读者无法易获有用信息,且时间线也插叙倒叙,总之要看严肃历史的人不推荐,看在作者储备知识充足下加一星。

  • 28 笨笨 2021-09-18 20:15:39

    涉及王莽的内容四星吧,不过这本书作为背景把儒家思想在西汉的整个发展脉络概述了一遍,特别加一星。论述王莽的部分略有点缺憾在于,感觉王莽和祥瑞之间的关系最终也没有完全说透:他到底真的相信祥瑞(那就不应该操纵)、还是只是以此作为操纵民意的手段(那样的话,作为一个现实主义政客,王莽篡汉之前的所作所为就纯粹是一种表演,而不能被认为是受祥瑞所误导),感觉这一点看到最后也并没有完全说清楚。当然,其实全书最主要的脉络是儒学在西汉的发展、“圣王”王莽、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祥瑞只是其中一个支线情节了。

  • 19 格陵の夏虫 2021-08-30 10:46:50

    连续熬夜几个晚上都在看,欲罢不能。妇人之仁王政君,断袖之癖汉哀帝,人设必崩安汉公,就等刘秀出场了。

  • 7 江海一蓑翁 2021-08-24 20:25:26

    专栏作者、书评人张向荣博士的第一部历史非虚构作品,聚焦王莽代汉这一为中国读者所熟知、一直以来却少有相关大众读物问世的历史议题展开,将王莽的个人生平、其代汉的完整兴衰历程,以及这一历史进程背后的政治、社会与思想脉络,以通俗流畅而又富于学术底蕴支撑的文字娓娓道来,表达方式戏谑幽默而又犀利到位。这本煞是好看的大众历史读物,非常适合对王莽、两汉历史和作为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演化变迁历程感兴趣的广大读者细读。

  • 10 栗子有毒 2021-09-05 00:38:57

    本来想给个三星,但是后面有一句,孔子应否并如何参与当代立法。孔老二喜欢周朝,要不咱倒回去?

  • 16 赫喧 2021-09-13 01:55:00

    作者在引子里说了,本书并非旨在提供又一部王莽的传记。 灾异、外戚与儒术这三个要素,糅合在一起,就是王莽。 西汉统治术是霸王道杂之,而王莽开辟新朝,目的是要除去汉家霸道,即秦制。专以纯粹的王道治国。然而,历史吊诡的地方在于,王莽越是朝着他心目中的王道靠近,他的天下也就越趋向溃败,当他个人快要接近儒术里的圣王形象时,他的帝国也就毁灭了。 最后,他的时代,是一个笃信祥瑞灾异、星象谶纬的时代,迷信是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 儒术夹杂在其中,它本身就是所谓祥瑞灾异的肇端,它最初的志向很宏大,它本想宰执天下,可惜事与愿违,到头来却只落得个随波逐流、江河日下。

  • 8 milanpirlo 2021-09-12 20:35:45

    必须5星!除了文字风格不同,史料运用、史观和史论和严肃作品没啥太大的区别了。

  • 8 D 2021-09-04 17:30:41

    是个人的知识空白区,将思想文化置于论述的核心,叙述儒家作为一种政治哲学在秦汉时期的变迁与同其他思想形成的张力,并最终在王莽身上的终极体现。作者写得浅显通俗,但本身又有着扎实的史料功底与清晰的问题意识,加上这一主题对领域外人的新鲜感和细密引人入胜的文字,是很好读的历史非虚构了

  • 9 云飞扬 2021-08-27 23:53:09

    王莽的出现,是西汉王朝的必然。个人的奋斗,也必须考虑时代的进程。天命所归,向来是每个时代最大的课题。

  • 15 Chaos 2021-09-04 14:16:20

    从主观来看,王莽此人德不配位,志大才疏——都说刘秀运气好,但人家刘秀自己打了昆阳之战,一路出生入死,其实也不容易;相比起来王莽才是运气好,出身富贵,一生遇到的政敌也就是傅氏、董贤之流,千古伟业凭什么就让他轻轻松松地实现了?从客观上看,经历了昭宣之世,人口也该减减了,王莽、刘玄等人都是来完成这个使命的,注定做不了圣君,只能做屠夫,到东汉初年,户口减半,改革自然就推动下去了。

  • 18 Meteor. 2021-09-18 19:41:28

    非常不错的一本非虚构作品,阅读的时候让人有沉浸感,也帮我梳理了西汉的历史脉络。王莽这个人不同于一般追求权欲的篡位者,对儒家思想的推崇和性格的极度偏激很大程度左右了他的所作所为。王莽所期待的历史即便发展到今天依旧没有终结,同样的事情还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周而复始的发生。天道周星,物极不反。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又有哪个“王莽”即将落入历史的蛛网中,身败名灭。

  • 9 ly的读享生活 2021-09-19 15:12:35

    史料充分,有理有据,逻辑清楚,没有只停留于考据和辨析的学术研究,而是在消化之后,用平常的语言加以分析表达,所以,兼具文学性和可读性,没有做夸张的修饰,自然朴素,历史语境的还原度很高,而且切合当下的阅读习惯。

  • 6 Sternhaufen 2021-09-25 09:55:46

    历史非虚构,最主要的就是两点:第一历史,第二叙事。能满足这两点基本上就是一部成功的历史非虚构作品。但本书除了史料扎实、叙事流畅外,也确实时时透露出作者的见识和判断,褒贬臧否人物都是很有意思的,而且时不时会冒出几句妙语,令读者会心一笑。中国人大多提起儒家孔孟来没有不知道的,但要说说儒家有哪些门派、观点,儒家思想史在历朝历代怎么发展演变转折的,儒家和政治究竟是什么关系,估计都一片空白。作者很友好地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同时还讲述了一个极简版中国儒家思想史,一路讲到当下,清楚点明了当下中国知识学的处境。不理解作者关心的重点,自然会觉得本书跑偏,理解作者关心所在的读者则会慢慢找到这些内容和题目的联系。只是细节头绪略多,阅读中间偶尔会有细碎之感,但应该是处理大量文献和为了故事完整性不得不为之。期待下一部

  • 5 阿廖沙 2021-08-26 21:30:03

    “谶纬-民意、儒、法-王霸道杂之、周公-霍光、尧舜-禅让、秦皇-汉武”、作者依靠贯穿西汉一朝的这些关键词,引导读者主动进入西汉的时代迷雾,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公元前的千年历史画卷。 读中国史,吸引人的就是,在3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观念是如何演变的,当世人在时代迷雾中展开的权力斗争、君臣博弈、制度渊源和必然缺陷,这些看似熟悉但又陌生的历史事件,借助作者的笔力,跨越千年重新打开在面前,真的是最高的精神享受。

  • 5 司马子上 2021-09-09 02:06:25

    信息量很大,阅读体验很棒,作者不简单…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