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乱弦歌忆旧游 短评

热门
  • 4 米豆 2023-02-02 09:00:23 北京

    想找点有用信息得披沙拣金,沙金比例三七甚至二八开,年老而依然长篇抒情,文字趣味亦欠佳。

  • 1 有风自南🌿 2023-12-11 22:36:38 江苏

    “序”里,杨苡先生:赵又在激动地叫“我还顾忌什么?我已风烛残年!”😅

  • 1 柿不柿 2021-11-08 08:40:53

    这也是一名倾诉欲和写作能力都很强的老人,就像他女儿说的一样,如果能在活得久一点,如果《西南联大》的纪录片项目早点进行,或许我们就能在老泪纵横、侃侃而谈那段永不遗忘、苦难动荡,但又充满希望激情的岁月了。 相比与后面书信部分,我更喜欢洪老前面历数老师的文章,每一位老师的风采都跃然纸上,读了几位联大学生的回忆录,发现他们的记忆力都好惊人,读过什么书,讲过做过什么都清清楚楚;阅读过程中,洪老有一点,让我有些腹诽,就是关于联大相同的描述,他会在每一篇文中不厌其烦的反复提及;直到我看了,洪老女儿的后记,瞬间就哭了;她这样说到,年逾古稀的父亲一直在默默地回忆书写着这部他亲历过的联大历史。反复写,不厌其烦地写,趴在书桌上奋笔疾书,写啊写啊;我脑海仿佛就出现了这位老人的身影,他的笔下是那个求学的年轻温州青年。

  • 1 飒然 2022-03-06 10:44:34

    怀念燕卜荪先生的文章无疑是书中最好的一篇,写于作者读书时。书中提到的刘兆吉、刘重德、《时与潮文艺》等,又和《重走》及《巨流河》联系起来。

  • 2 迷惘的人 2021-11-28 18:18:39

    这本书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讲到吴宓先生时,谈到了吴宓先生在欧洲文学课时候的讲法,将欧洲文学的作家作品与同时代中国文学的作家作品进行平行排列,呈现,让学生不止于偏隘于欧洲文学或中国文学,而建立起通识的、全面的文学认知。很遗憾,当年上学的时候没有看到这本书,否则,对我当时本身就偏隘的学习观念会有过改变。

  • 1 王十三 2021-10-29 21:14:19

    “诗人之所以为诗人,并非由于那一些离奇古怪的行径,或者浪漫的情调,而是具有严肃又炽热的心胸,真挚正直地生活着,探索人间和自然的一切”。

  • 0 馥麟 2023-07-06 21:08:35 重庆

    看完想去蒙自

  • 0 李松石Linden 2023-04-04 17:09:42 广东

    在看了杨苡回忆录《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后,出于好奇也看了这本她“百般嫌弃”的老公赵瑞蕻的回忆录。二人的一些cue到对方的部分还可以互相对照,殊为意趣。不过赵真的更加学究气一些,没有杨那么大大咧咧,也可以窥见一些她们婚姻的状态。

  • 0 东走 2024-08-15 22:13:51 江苏

    I251/Z-679 C02426831 - 南湖校区-南湖社科图书阅览室(一层

  • 0 Sylvia还没死 2024-01-04 13:14:18 江苏

    他好喜欢用“淹留”这个词啊…

  • 0 乌子虚 2024-01-21 16:13:53 湖南

    三星半。回忆西南联大求学、师友的部分比较好。其中有一封沈从文来信写道:现实只是在闹哄哄大街的五楼上,日夜让千万大小汽车形成的一片市声从“心口”和“头脑”中碾过。沈从文真是随便一写都好极了。能受教于诸位先生也是一种幸运吧。

  • 0 solocaveman 2023-03-15 22:59:30 北京

    深情回忆旧时师友,充满着崇敬的滤镜和诗人的浪漫想象。尤其对作者笔下联大西方文学史课程的阵容表示向往。

  • 0 时光临界点 2022-01-03 14:13:48

    了解西南联大校史的入门读物,一位学者青年时代的回忆录。

  • 0 一颗西瓜 2023-02-28 12:30:08 河南

    诗人到底是诗人,相比于何兆武先生的婉婉道来,赵瑞蕻先生把浓烈的情感都洒在了笔墨之间。

  • 0 小杨的🍳 2023-06-05 21:53:47 天津

    对于西南联大,先生是热情的。西南联大的精神当是他心中的火种,燃烧到最后一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