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纯粹Pura
译者: 西蒙
出版年: 2021-8
页数: 860
定价: 9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9838094
内容简介 · · · · · ·
这部影响著名作家张炜数十年创作、感人至深的自然主义“隐秘经典”,俄罗斯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通过实地考察,精心呈现100多年前乌苏里地区的特有风貌:壮美苍茫的原始丛林,险峻挺拔的山峰,纵横密布的河流,丰饶的动植物,暴风雨,暴风雪,生活其间的各民族的习俗、故事,以及探险队在旅途中的各种遭遇……处处可见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热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直到现在,我还没有读到哪一部荒野之诗比《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更美,滋味更绵长、更丰富从容,也更激动人心。这部作品冷静而激越,实在难以超越。
——著名作家张炜
1.本书是苏联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于20世纪初在乌苏里地区考察后写出的地理考察报告,也是一部堪与梭罗《瓦尔登湖》相媲美的自然主义文学经典。其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人类面临的永恒课题。今天,这个问题甚至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和突出...
这部影响著名作家张炜数十年创作、感人至深的自然主义“隐秘经典”,俄罗斯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通过实地考察,精心呈现100多年前乌苏里地区的特有风貌:壮美苍茫的原始丛林,险峻挺拔的山峰,纵横密布的河流,丰饶的动植物,暴风雨,暴风雪,生活其间的各民族的习俗、故事,以及探险队在旅途中的各种遭遇……处处可见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热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直到现在,我还没有读到哪一部荒野之诗比《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更美,滋味更绵长、更丰富从容,也更激动人心。这部作品冷静而激越,实在难以超越。
——著名作家张炜
1.本书是苏联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于20世纪初在乌苏里地区考察后写出的地理考察报告,也是一部堪与梭罗《瓦尔登湖》相媲美的自然主义文学经典。其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人类面临的永恒课题。今天,这个问题甚至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和突出。这也是阿尔谢尼耶夫的作品不断被一代又一代读者津津乐读的原因。
2.作品属于俄语经典著作,文笔质朴,描写生动优美,人物形象刻画鲜明。原著影响较大,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根据该书改编的电影 《德尔苏•乌扎拉》引起国际影坛轰动,获得197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本书对黑泽明导演的影迷及文学、人类学爱好者有一定的号召力。
3.本书不少篇幅描述了乌苏里地区的大量中国人居民点,他们在这里从事农业、手工业、畜牧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开采业等经营活动。可见最早在这里繁衍生息的是中国人,他们是乌苏里地区的开拓者,对这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资料对我们研究乌苏里地区的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苏联地理学家弗·克·阿尔谢尼耶夫于20世纪初在乌苏里地区考察后所写的地理考察报告,其报告既描写了美丽的乌苏里自然风景,也涉及了生活其间的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中国东北的人文风情。在考察原始森林时,阿尔谢尼耶夫遇到了一位向导——赫哲族老猎人德尔苏·乌扎拉。老猎人德尔苏对山林无比熟悉,能灵敏嗅到动物的气息、辨别人和动物的足迹等等,他凭借高超的生存本领,数度帮助阿尔谢尼耶夫和他的队伍渡过难关,多次救了阿尔谢尼耶夫等人性命。本书既有学术价值,又有艺术审美价值,是一部精彩的自然主义文学力作。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的创作者
· · · · · ·
-
阿尔谢尼耶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苏联]弗·克·阿尔谢尼耶夫(1872—1930),苏联远东考察家、地理学家、民族学家和作家。俄国地理学会会员、俄国东方学会会员,曾担任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博物馆馆长。他开创了俄国文艺科普地方志流派的先河,曾发表六十余部作品,最为著名的即是堪与梭罗《瓦尔登湖》相媲美的自然主义文学经典《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译者:西蒙,原名郑建新,198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硕士。曾供职于人民日报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中国翻译家协会专家会员。自1989年长期旅居俄罗斯,从事翻译和文化交流。著有《俄罗斯证人——目击历史漩涡20年》《在历史祭坛上:戈尔巴乔夫的命运》《多面普京》等及译作《达·芬奇传》。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玻璃沟 / 001
第二章 初遇德尔苏 / 010
第三章 打野猪 / 018
第四章 朝鲜屯见闻 / 030
第五章 勒富河下游 / 037
第六章 兴凯湖上的暴风雪 / 054
第七章 启程前的准备和考察队的装备(1906 年) / 067
第八章 溯乌苏里江而上 / 089
第九章 翻山越岭到科克沙罗夫卡村去 / 101
第十章 伏锦河谷 / 116
第十一章 穿过原始森林 / 130
第十二章 大森林 / 142
第十三章 翻越锡霍特山脉去海边 / 153
第十四章 奥耳加湾 / 172
第十五章 阿尔扎马索夫卡河畔历险记 / 194
第十六章 弗拉基米尔湾 / 208
第十七章 德尔苏·乌扎拉 / 218
第十八章 阿姆巴 / 236
第十九章 里伏锦 / 248
第二十章 可诅咒的地方 / 258
第二十一章 返回海滨 / 278
第二十二章 鹿鸣 / 296
第二十三章 猎熊 / 312
第二十四章 遇到红胡子 / 331
第二十五章 森林大火 / 342
第二十六章 冬季远行 / 354
第二十七章 到伊曼去 / 367
第二十八章 艰难的处境 / 381
第二十九章 从瓦贡别到帕罗沃齐 / 397
附录
植物和动物名称俄语、拉丁语、汉语对照表 / 415
地名索引 / 431
下册目录
第一章 出发 / 001
第二章 在海湾 / 010
第三章 第一次行军 / 022
第四章 在深山里 / 038
第五章 山洪 / 053
第六章 回到海滨 / 071
第七章 漫游小克马 / 083
第八章 大克马河 / 098
第九章 李淳宾 / 110
第十章 可怕的发现 / 121
第十一章 渡河遇险 / 129
第十二章 捕貂的朝鲜人 / 147
第十三章 瀑布 / 164
第十四章 艰苦的路程 / 175
第十五章 库松河下游 / 186
第十六章 索伦人 / 197
第十七章 外乌苏里地区的心脏 / 212
第十八章 遗言 / 230
第十九章 海把头归来 / 243
第二十章 翻越锡霍特山脉 / 257
第二十一章 冬天的节日 / 270
第二十二章 老虎的袭击 / 282
第二十三章 旅行结束 / 295
第二十四章 德尔苏之死 / 305
附录
植物和动物名称俄语、拉丁语、汉语对照表 / 315
地名索引 / 326
作者对某些章节地理状况的说明 / 365
译后记
关于作者旅行家、科学家、作家弗·克·阿尔谢尼耶夫 / 377
· · · · · · (收起)
喜欢读"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的人也喜欢 · · · · · ·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 更多书评 21篇
论坛 · · · · · ·
关于本书的地图拍了一张老版的照片 | 来自herrnsommer | 4 回应 | 2025-01-10 23:34:19 |
“昔日齐国为大帅”中这位大帅是谁? | 来自猫只 | 4 回应 | 2024-08-04 13:40:58 |
与哈尔滨版本比,哪个译本好? | 来自入梦解石 | 2022-06-16 01:22:31 | |
请问为什么比以前版本厚很多? | 来自somedouban | 3 回应 | 2021-12-22 11:47:1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商务印书馆 (1977)9.5分 10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散文/随笔/杂文】 (爱玛·包法利)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豆瓣高分读书榜 (smile)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每月一本大部头 (野原新之助)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清江引 2023-03-18 03:09:32 美国
非常好的失眠读物,并不是说它催眠,而是晚上焦虑到睡不着的时候读,可以让人沉下心来真的进入一片莽林。在那里,什么都不如山野万物来得动人心魄。
1 有用 野次馬 2024-11-03 09:41:41 美国
唯一的遗憾便是没能在大雪天将窗户开一道小缝,手捧热茶读这本书。但也托它的福,在列维坦的画中度过了一个金灿灿的秋天。德尔苏,德尔苏。
31 有用 Ahuhu 2022-03-19 23:08:33
虽然欣赏,但也心疼曾经我们的海参崴和40多万的国土,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以北,清朝前的几百年已经在中原王朝直接统治下,《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后才被沙俄割去的,1860年的耻辱!
0 有用 若寒anita 2022-03-05 12:09:21
2022年遇见的很惊艳的一套书,准备节日间啃下。你很难把这本书当成是地理考察记录或者探险家日记,因为,他写得太有意思了。
1 有用 春不管 2024-06-26 22:15:06 河北
这本书有穿越的魔力,无论我在哪里,心情如何,翻开书读上一段就坐到了原始森林的篝火旁,世间没有什么更重要的事。结尾令人伤感。